趙勝乾
患者,男,58歲。無誘因晚間突發(fā)上腹痛,刀割樣,伴惡心、腹脹,無嘔吐及腹瀉,無發(fā)熱1月余。當地醫(yī)院按急性胰腺炎治療,癥狀無緩解。此后反復發(fā)作上腹痛,陣發(fā)性,夜間為甚。腹痛加劇,伴黃疸1d,來筆者所在醫(yī)院就醫(yī)。檢驗血糖6.8 mmol/L,總膽紅素 65.0 Lmol/L,直接膽紅素 49.6 Lmol/L,谷丙轉氨酶320 U/L,谷草轉氨酶268 U/L,淀粉酶、脂肪酶均正常。腹部CT見胰腺彌漫性腫大并肝外膽管輕度擴張。ERCP見距乳頭1.0 cm以上膽管狹窄,長約2.0 cm,近端擴張,最大直徑3.0 cm。行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術及膽管內支架置入治療,膽汁引流通暢,黃疸減退,無腹痛,出院。2個月后拔除支架。1月后因病情復發(fā)再次來院,行ERCP見膽管胰頭段狹窄,胰管不規(guī)則狹窄,更換支架。腹部CT見胰腺體積增大,胰管無擴張。診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給予醋酸潑尼松片(30 mg,1次/d),約 10 d左右腹痛消失,黃疸消退。1月后復查CT,胰腺形態(tài)及異常檢驗結果均恢復正常。潑尼松開始減量5 mg/周,減至5 mg時維持1月停藥,病情隨訪至今無復發(fā)。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全球范圍的疾病,但臨床少見,發(fā)病年齡一般超過55歲,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約為2∶1。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已知與自身免疫相關,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相關性疾病。臨床表現多樣,多緩慢起病,偶有急性發(fā)病??梢灾饕憩F為胰腺病變,也可以胰腺外器官病變?yōu)橹饕憩F。部分患者同時合并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炎癥性腸病,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ERCP、MRCP的特征性表現是主胰管局限性或彌漫性節(jié)段性狹窄,有時可見胰頭部的膽總管及肝外膽管的不規(guī)則狹窄,肝內膽管擴張則較少見。AIP的病理特點為胰腺腫大和胰腺實質被致密的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伴纖維化,很少出現胰腺鈣化、胰管結石或假性囊腫,有別于其它慢性胰腺炎,后期可出現胰腺萎縮和硬化。診斷尚缺乏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治療方面糖皮質激素對該病療效顯著,已獲得共識,可以有效地改善胰腺形態(tài)學,胰、膽管狹窄及血清學異常。但尚無指南,其用藥劑量、療程缺乏統(tǒng)一標準。由于潑尼松即可改善胰管狹窄或扭曲,對狹窄的胰管一般不采用放置支架治療。對合并膽管狹窄,有梗阻性黃疸者,應采取放置膽管支架或口服熊去氧膽酸進行減黃治療。熊去氧膽酸為AIP的治療提供了另外一種藥物選擇,尤其是膽管受累及的患者。但有待更多的臨床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