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呂香子
(河南科技學院圖書館,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高校為了讓更多學生有勤工助學的機會,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幾乎每學期就有一次大的變動。圖書館往往面臨一個新手剛剛被培養(yǎng)起來,又被另一個新手代替的局面,留下1~2個熟手僅是偶然的事情。上崗學生的交替又發(fā)生在學校開學和放假前,正值圖書館借還書的高峰期。從而對圖書館的工作未能起到很好的減壓作用。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較強的工作紀律性,需要對勤工助學學生進行正式崗前培訓,包括圖書排架、整理等方面的專業(yè)技能培訓和考勤制度、管理制度和書庫責任制等方面的培訓。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上崗學生流動性大和圖書館管理人員對培訓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等主客觀原因,培訓往往被非正式化并一再簡化,僅由館員帶著學生做個示范,學生提問,沒有問題就算完成,最后要求學生按時到崗協(xié)助館員老師完成日常任務即可。
高校勤工助學中心一般設在學生管理職能部門如團委、學生處。而作為用人單位的圖書館,卻沒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權和勞動報酬分配權,勤工助學的學生干好干壞一個樣,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此外,不少高校勤工助學中心未配備專門的專職管理老師,也未設獨立的辦公場所,工作通常由團委或學生處的老師兼管。勤工助學學生通過自己勞動獲得的學習和生活補貼,由于種種原因許多時候被無故拖延,補貼不能按時發(fā)放,勞動報酬又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到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是經(jīng)過學生處推薦和圖書館面試的,大家認為是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依靠其自覺性,管理上較為松懈。這樣導致了部分學生不能經(jīng)常按時到崗,工作懶散,主動性不強、責任心不夠,所安排的工作經(jīng)常出差錯。影響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讀者心目中造成不良印象。
另外,不同學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也存在著明顯差異。有的學生一個小時就能出色完成的工作,有的學生卻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完成。而報酬是按小時計算的,違背了按勞取酬的原則,影響了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如何科學地評估學生的工作,公正地對學生的勞動給予恰當?shù)男匠?,也是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參加勤工助學的學生大部分是家境相對較差的學生,與家庭情況較好的學生相比,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為了緩解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私下參加勤工助學,有些不愿讓同學和老師知道,不敢大膽工作,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些違規(guī)現(xiàn)象不敢理直氣壯指出來。
少數(shù)館員在與勤工助學的學生一起工作時,總以自己是老師而高高居上,把許多實際工作交由勤工助學的學生來做,自己只起到安排和指導工作的作用,從而在工作上對學生產(chǎn)生依賴性。比如白天應及時整理、上架的書籍,由于個別館員對學生的依賴而白天未完成上架,卻等待晚班勤工助學的學生來做,影響了圖書的正常流通,降低了圖書的利用率。
勤工助學學生都是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圖書館的工作,主要負責書刊整架、導讀、督促同學文明閱覽、維持閱覽室及書庫衛(wèi)生等工作。在安排崗位時應該傾向流通、閱覽室崗位短缺、讀者密集的部門,在分組編排上應該考慮學生流動性大和利用課后課間工作的特點。一個熟手的培養(yǎng)要付出圖書館員的很多心血和時間,只有新老生合理搭配,才能避免學生一旦有事或畢業(yè),造成斷層和青黃不接現(xiàn)象。學生經(jīng)過培訓后,上崗后還要耐心指導,讓他們熟悉業(yè)務知識,做好老生帶新生的傳幫帶工作,這樣既可節(jié)省工作人員的時間,又能使新生很快熟悉業(yè)務。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紀律性,需要對勤工助學學生進行正式崗前培訓,并重點抓好兩個方面:一是技能培訓,二是思想意識的培訓。就技能培訓而言,應包括文獻種類、位置、館藏及書庫內(nèi)書刊的排架規(guī)律等管理知識及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閱覽室服務應注意為讀者服務的方式、方法和基本程序。思想意識的培訓尤為重要,讓每一個勤工儉學學生都明白自己就是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愛館愛崗,使他們敬業(yè)樂業(yè)。同時,要求他們的衣著、言談、舉止要得體,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和方式要熱情、大方。
大學生勤工助學的管理和機構設置應融入學校學生管理工作范圍,并在學生管理上完善協(xié)調(diào)各部門的職責,形成科學合理的用人和人才培養(yǎng)機制,以及完善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圖書館辦公室要主動與勤工助學管理中心聯(lián)系,了解學生補貼的發(fā)放情況,及時通報給學生,如有疏漏要及時解決,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每學期的開學后,學生要及時在館辦公室報到,提供本學期課程表,便于安排工作,留下變更的聯(lián)系方式,遇到補班或臨時工作需要,便于聯(lián)系通知,完成圖書館的一些突擊性任務;在期末離校時,勤工助學學生也應到館與部主任聯(lián)系,確認下學期能否繼續(xù)工作和到館工作時間,以便館里及時調(diào)整人員分配,不影響開學初讀者借還書高峰時的正常工作。
科學考核和評價是建立激勵機制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科學的考評,才能真正地推優(yōu)獎優(yōu),考評不能只按時間計算,應將工作質量和時間結合起來考評,對在工作中表現(xiàn)好、效率高的學生,應及時予以肯定、給予表揚,并適當在金額上給予獎勵,提高學生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對于在圖書館參加勤工助學的學生,圖書館可提供以下優(yōu)惠措施予以激勵,如除了相應工資外,可以讓他們多借2本書;每月免費提供到電子閱覽室上網(wǎng)10小時;每學期按一定額數(shù)評優(yōu)并予以獎勵等。同時可提出一些要求,如每學生每周至少要上三個班次,每個班次一般為2個小時;開學、期末工作較多,在不影響他們學習的情況下應服從工作安排,不可隨意早退。當然提倡以激勵制度和情感交流留住勤工助學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以主動、熱情、積極的心態(tài)來參與工作,工作效率才能最高。
高校圖書館館員具有雙重身份,在指導勤工助學學生工作時是業(yè)務上的老師,在安排崗位布置任務時又是管理者。平時尊重學生,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在糾正其缺點時應該注意方式和分寸。及時了解其思想波動,生活上多些關心,有困難時及時幫上一把,讓學生時時處處能感到溫暖。不應把他們當成受雇傭者,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消除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沒有后顧之憂,以主人翁的精神參與圖書館工作,很負責任的干好工作。
圖書館員要強化服務意識,言傳身教做好表率,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和責任心。很多館員都在進行大學生管理工作,而沒有真正的起到“榜樣”的作用。在許多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的工作是夜班,由學生協(xié)助館員負責巡庫、整架、環(huán)境衛(wèi)生等。館員與學生一起工作,要加強學生與館員的溝通,共同營造出館員與讀者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和諧氛圍,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總之,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勤工助學工作,不僅減輕了一些貧困生的后顧之憂,也為大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的舞臺,鍛煉了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只要我們能及時總結和分析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恰當及時的解決方案,相信高校圖書館的勤工助學工作將會健康、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1] 先衛(wèi)紅.談對大學圖書館勤工儉學學生的管理[J].圖書館學刊,2004(增刊):85-86.
[2] 楊正先.對高校圖書館勤工儉學學生管理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9(2):43-45.
[3] 黃少丹.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勤工儉學工作的探討[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6(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