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琴 琴
(暨南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徘徊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神思之“心”與摩羅之“力”
——對魯迅早期文學觀念的考察
蘇 琴 琴
(暨南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魯迅早期的文學觀念,具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西交融化合的特點,對心與力的探討是其核心,摩羅之矛盾亦貫穿始終。對心的探討從創(chuàng)作主體之詩心和接受主體之人心兩個向度展開,強調(diào)詩心之怒與哀和人心之本具詩性,及兩者會解的可能性。對力的探討從文學之內(nèi)面精神、價值和審美風格三個層面展開,崇尚一種迥異于溫柔敦厚這一中國古典美學標準的偏至之美。魯迅的早期文學觀念代表了20世紀初中國社會語境中不同于王國維、梁啟超之文學觀念的一種新趨向,是中國文學觀念現(xiàn)代化演進中的重要一環(huán)。
魯迅;文學觀念;心;力;摩羅
魯迅于1907-1908年留日期間創(chuàng)作的以《摩羅詩力說》為代表的幾篇文言長文,堪稱其文學生涯草創(chuàng)期的第一聲吶喊。它帶有鮮明的中西化合特點,既不同于王國維、梁啟超之文學觀念,也有異于胡適、徐志摩等“西行”留學生的文學觀念。它是魯迅在踏上文學道路之初,對當時的中國社會應該擁有一種什么樣的文學的思考??疾靽鴥?nèi)魯迅研究的現(xiàn)狀,人們對魯迅留日期間文學觀念的研究并不是太多,在更大程度上,人們喜歡將之附屬于他“五四”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觀念上面,這不能不說是魯迅研究中的一個缺憾。為此,本文將主要以《摩羅詩力說》等為代表,通過對心與力這兩個關鍵詞的解讀來考察這一時期魯迅的文學觀念。同時,將之置于20世紀初中國的社會文化語境中,具體闡述它與王國維、梁啟超文學觀念之不同,以期對魯迅早期文學觀念再認識。
魯迅對神思之“心”的專論主要體現(xiàn)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中。心的含義極其復雜,大體可分為詩心和人心兩端,分別指向創(chuàng)作主體和接受主體這兩個文學活動要素,討論各自的含義及溝通問題。
在《摩羅詩力說》中魯迅介紹了拜倫、雪萊等19世紀初歐洲浪漫主義詩人,指出其共同特點為“大都不為順世和樂之音,動吭一呼,聞者興起,爭天拒俗,而精神復深感后世人心,綿延至于無已”[1]68。這句話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摩羅詩人之心聲非“順世和樂之音”而是“爭天拒俗”之聲,立意在反抗;第二,發(fā)出此心聲之目的在于“動吭一呼”“深感后世人心”,指歸在動作。于此,“心”裂變?yōu)樵娦暮腿诵膬啥?。由此兩層意思亦可看出,魯迅在思考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之初,就以“心”為中樞,同時兼顧了創(chuàng)作主體與接受主體。
首先,一方面魯迅強調(diào)心聲是“不為順世和樂之音”的逆世之聲,是“以己為中樞,亦以己為終極”的“立我性為絕對之自由”的自心。此一義偏于張揚個體的獨立自由之生命,不向污濁的世俗妥協(xié),“使之孤立于世,亦無懾也”,發(fā)出自我本心對光明崇大理想的追求之聲。魯迅用“神思”、“內(nèi)曜”、“自心”等極具表現(xiàn)力的詞來說明摩羅詩人之詩心的特點。另一方面,此自心還具有明確的行動力——指歸在動作,以自我的實際行動在生活中實踐自心之理想??梢姡斞笇υ娦牡睦斫獠粌H突出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個”的意義,強調(diào)創(chuàng)作主體反抗世俗的獨立人格和生命自由,而且,這種“個”還是“行動中的‘個’”,與中國古代文學觀念中由道家哲學演變而來的修身養(yǎng)性、隱遁式的靜態(tài)的“個”大相徑庭。他理想中的創(chuàng)作主體即超卓于世而非超脫于世的孤憤英雄,行動于現(xiàn)實社會中,親身實踐自我的理想。
此“自心”思想受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思潮(魯迅所謂“神思宗”)和以叔本華、尼采等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思潮(魯迅所謂“神思新宗)的影響,尤其是后者,在當時日本社會非常流行。據(jù)日本學者伊藤虎丸在《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中所言:一方面,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本勝利使日本人陷入“交織著純情與傲慢”的激情中,因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并且在戰(zhàn)爭中得以證實)所帶來的民族自大的傲慢膨脹了整個日本;另一方面,明治維新后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使日本知識界普遍陷入一種懷疑與苦悶的病態(tài)情感中。伊藤虎丸借用日本學者橋川文山的表述為:“洋溢著曖昧的‘稚嫩’,交織著純情與傲慢,就像青年浮士德那樣,懷抱著‘兩個靈魂’?!盵2]而尼采所宣揚的厭世超人哲學正好契合了此時日本的這種社會狀態(tài),于是迅速在日本知識界流行開來。日本知識界所流行的這股“尼采主義”思潮亦為魯迅提供了參照點。
其次,在《摩羅詩力說》中,還有“真之心聲”、“熱誠之聲”,表明“心”之含義的另一面。他說:“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于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1]102“至誠之聲”、“溫煦之聲”正是摩羅詩人心聲中所包含的另一面:愛與誠。摩羅詩人并非對眾庶無所關心,相反,他自覺肩負著“援吾人出于荒寒”的道義責任。
魯迅在評價拜倫時說:“自尊而憐人之為奴,制人而援人之獨立?!盵1]84摩羅詩人一方面有超卓于世的獨立自我,另一方面又懷有對國家、民眾的愛,秉持啟蒙主義理想。這種同懷怒與哀之詩心的認識源于當時中國內(nèi)外交困的現(xiàn)實對青年魯迅的影響。許壽裳曾回憶說:“因為身在異國,刺激多端?!盵3]59日本學者竹內(nèi)好就說:“他恐怕是咀嚼著屈辱離開仙臺的吧?!盵4]強烈的民族感情和救亡圖存的希望充盈于魯迅的內(nèi)心。他們在東京弘文學院預備日語時,常討論的問題之一就是“中國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答案是“誠與愛”[3]59。因此,盡管魯迅極力宣揚超卓于世的摩羅詩人,張大“個”的絕對意義,但心中的愛國熱情卻使他無法逃避救亡圖存這一主題,無法回避對祖國、民眾的誠與愛,希望找到喚醒民眾、救亡圖存之路。
如果說個體生命自覺之“心”和誠與愛之“心”,構(gòu)成創(chuàng)作主體的摩羅之性,那么,作為接受主體的人心也已被魯迅納入其文學觀念的探索中了。
在魯迅早期的文學觀念中,盡管“個”的意義被提到很高的位置,但“群”(“眾數(shù)”)并未在他的視野中消失,由詩心之“哀”的一面生發(fā)出對創(chuàng)作主體所哀之對象“人心”的思考。魯迅認為,“蓋詩人者,攖人心者也”,表明創(chuàng)作主體必須要對接受主體產(chǎn)生影響。而人心之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呢?他接著說道:“凡人之心,無不有詩,如詩人作詩,詩不為詩人獨有,凡一讀其詩,心即會解者,即無不自有詩人之詩。”[1]70他相信受眾的人心也有詩,由此詩心和人心方有發(fā)生對話的可能,詩人才能做到“攖人心”。但在魯迅的論述中,“人心”的含義并非如此簡單,在《文化偏至論》中它被視為“眾數(shù)”而遭到批判,“任個人而排眾數(shù)”,個與群截然對立。魯迅何以對人心有如此矛盾著的理解呢?這與他對人性的看法有關。他更接近孟子的“性善論”,與西方19世紀浪漫主義思潮認為人本來有一種最理想的人性,只因文明、科技、工業(yè)對人產(chǎn)生異化而致純樸人性墮落的認識有關。魯迅認為人心本具詩性,只因“狂蠱中于人心”[5]25而致“群”之不覺。正是基于對人心本善的認識,魯迅才強調(diào)摩羅詩人要致力于啟蒙人心,而不致如尼采式的超人般由憤世走向厭世。
詩心與人心之間如何會通?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說:“詩人為之語,則握撥一彈,心弦立應,其聲澈于靈府,令有情皆舉其首?!盵1]70魯迅用極具中國知音色彩的描述解釋了詩心與人心的溝通過程,強調(diào)兩心間的感應,實質(zhì)上也是對“個”與“群”關系的思考,而在這方面則顯示出了與王國維、梁啟超不同的思考向度。
魯迅和王國維都受過尼采的影響,但兩人對尼采的接受卻相異。魯迅贊賞尼采式超人尊己卓然的意志,但卻清楚這種極端偏至的憤世很易走向厭世,認為是“吊詭殊恒”,予以摒棄。相比之下,王國維則接受了尼采哲學中厭世的一面,其“天才說”強調(diào)天才的絕世獨立。因此,在魯迅的文學觀里,矛盾著的摩羅詩人成為理想的作者,他對“群”既哀又怒,但始終不離棄,懷著啟蒙主義理想執(zhí)著行走于“群”中。而王國維的理想作者則是一個隱遁厭世的天才,他感到“個”與“群”無法對話,認為美術家的天職在于對永恒真理的發(fā)現(xiàn),對人生、宇宙作哲學冥思,與崇尚實利的社會無法達到以心傳心的會通。因此,他說:“哲學與美術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萬世之真理,而非一時之真理也?!盵6]文學只是余裕人生形而上的哲思之結(jié)果,與社會、群治無關,否則便只是“補綴的文學”。這種純文學觀“是王國維在吸收德國古典美學的基礎上首先付出學術實踐”[7]的表現(xiàn),代表了當時中國文學觀念現(xiàn)代化進程中趨向德國古典美學“非功利”思想的一種路向。
梁啟超的文學觀念在強調(diào)文學要“攖人心”這點上與魯迅相同,但對詩心與人心孰為本體的認識則相異。梁啟超極重視“群”的意義。他認為:“人也者,善群之動物也;人而不群,禽獸奚擇?”[8]553-554在梁啟超眼中,魯迅所張揚的作為精神個體的“人”被作為種族、國家、群體而存在的“國民”所替代。這種群治思想源自歐洲18世紀啟蒙主義思潮,梁啟超在《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中對孟德斯鳩、盧梭等啟蒙主義者的贊揚即是明證。這種群治思想反映到文學觀念中,表現(xiàn)為將創(chuàng)作主體視為啟蒙戰(zhàn)士,而將其啟蒙的對象,即文學的接受主體視為“國民”而存在的“群”。兩者是啟蒙者與群治的關系。其溝通不是平等的以心傳心,而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啟蒙。文學不是通過心與心的會解來“攖人心”,而是淪為啟蒙的工具,從外部對國民施加影響。這點在《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xiàn)的情感》中說得更清楚:“把藝術家自己‘個性’的情感,打進別人們的‘情閾’里頭,在若干期間內(nèi),占領了‘他心’的位置?!盵8]3431
綜上所述,魯迅早期文學觀念中對創(chuàng)作主體和接受主體的認識是以“心”為關節(jié)點來展開的。以摩羅詩人為代表的創(chuàng)作主體懷有融合怒與哀兩種情感之詩心,一方面超卓于世,立意在反抗,另一方面哀其不幸,作至誠溫煦之聲以啟蒙民眾。而作為接受主體之民眾的人心本具詩性,只因狂蠱中于人心而致群之不覺,需待創(chuàng)作主體之詩心與之會解。而之所以以“心”為探討之關節(jié)點,與魯迅觀念中的心學思想相關。
魯迅心學思想的淵源首先要追溯至晚清學界的風氣。如前所言,救亡圖存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題,近代仁人志士探索了多條救國之路,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君主立憲”,企望通過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來挽救中國,但均告失敗。于是,人們轉(zhuǎn)而強調(diào)對世道人心的改革,稍后,更有人認為,當時的各項改革只是治標,只有醫(yī)治“迷亂之現(xiàn)代人心”,實行精神救國,才是治本[9]。而當他們意識到醫(yī)治人心才是救國根本時,西方近代以康德、黑格爾、叔本華等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哲學及中國宋明以降的新儒學即“心性之學”的余緒即成為首選。魯迅在幻燈片事件后就認識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1]439這不能不說與晚清的這股風氣有關。而最直接的影響是章太炎。章太炎述哲學史就很看重唯心一派,他在《論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fā)出來》中就看不起沈括、陸游諸人的瑣碎考據(jù),王安石、蘇軾等好講經(jīng)世,而認為“專求心性的人,就是理學家”,還算有些成就。他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錄》中亦提倡“用宗教發(fā)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10]。在東京師從章太炎的魯迅很可能受到章太炎的影響,他在《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曾說:“我以為先生的業(yè)績,留在革命史上的,實在比學術史上還要大。”[11]而章太炎談革命,極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革心。
另外,思考魯迅心學思想的淵源還須慮及其國學根基。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中就提及魯迅“大概在十六歲以前四書五經(jīng)都已讀完”[12]。魯迅自己也說“幾乎讀過十三經(jīng)”。那么,魯迅對中國古代孟子一派心學思想應有所了解,從他用中國傳統(tǒng)心性之學的術語翻譯的“神思宗”、“神思新宗”等詞便可見出這一點。
“力”是理解魯迅文學觀念的又一關鍵詞。在魯迅的論述中,“力”主要指涉三層含義:文學之內(nèi)面精神、文學之價值和文學之審美風格。
魯迅所認可的中國最需要的文學,其應有的精神內(nèi)質(zhì)是什么呢?在《摩羅詩力說》中魯迅認為,“平和之物,不見于人間”,“故殺機之昉,與有生偕”[1]68。因此,要求得生存就必須“上則以力抗天帝,下則以力制眾生”,要“立意在反抗”。因此,“抗爭”就成為他此時期所提倡的文學的一個重要的精神特質(zhì),由這種抗爭之力才能爭得生存的希望,才能“時時上征”“時時進光明之長途”。魯迅一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提倡的中正平和之作,轉(zhuǎn)而提倡具有破壞之力、反抗之力、上征之力的文學,這與前述的詩心之怒一脈相承。
對文學之價值的思考,魯迅有獨特的見解:“由純文學上言之,則以一切美術之本質(zhì),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悅。文章為美術之一,質(zhì)當亦然,與個人暨邦國之存,無所系屬,實利離盡,究理弗存?!盵1]73這與王國維所言“文學者,游戲的事業(yè)也”類似,都強調(diào)文學的獨立價值。但魯迅與王國維的分歧在于所謂“興感怡悅”的終極指向哪里。如前所言,王國維將文學與哲學并舉,認為文學有哲學的功能,是對永恒真理的發(fā)現(xiàn),作為游戲事業(yè)的文學最終指向形而上問題的思考,他更多的是以一個哲學家的眼光來看文學。魯迅卻不然,他論及文章的不用之用時說:“涵養(yǎng)吾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職與用也?!盵1]74它指向人心之涵養(yǎng),而非形而上的哲學思考。據(jù)許壽裳回憶,有一次章太炎問弟子,文學的定義應當如何,向來沉默寡言的魯迅搶先答道:“文學和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盵13]他以“情感”互通視為文學之用。由此,在探討文學創(chuàng)作主體和接受主體時,他便以心為中樞,文學之用便在于以心傳心,其最終指向就是人心情感而非永恒真理。通過涵養(yǎng)人之神思造就獨立自由之人格,從而致力于“群”之大覺,進而成就“人國”,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如《破惡聲論》中所言:“蓋惟聲發(fā)自心,朕歸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覺近矣?!盵5]26這便是魯迅“文學救國”的思維邏輯:心聲——立心——立人——立國。
需要攖人心的,具有破壞、反抗、上征之力的文學必然會形成一種體現(xiàn)強悍生命力的崇高粗暴的偉美風格。在《摩羅詩力說》中像“美偉”、“崇大”、“至偉”之類的詞俯拾皆是,所謂“顧瞻人間,新聲爭起,無不以殊特雄麗之言,自振其精神而紹介其偉美于世界”[1]66-67。如前所言,魯迅提倡一種“動”的文學,他并不相信有平和存于世間,他選擇了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溫柔敦厚的正統(tǒng)美學風格背道而馳的一條路,呼吁張揚人的個性情感、意志等帶有西方近代浪漫主義崇高美學精神的文學風格,而且“崇大”、“美偉”還是經(jīng)由個體與社會的激烈沖突之張力中體現(xiàn)。
魯迅所推崇的拜倫、雪萊、密茨凱維奇等詩人的詩風都傾向于“至崇”、“至大”一派,其典型特征就是詩人強烈的情感力量蔓延于詩篇之中。正如李長之在《魯迅批判》中所言:“藝術之中,不錯,他也有所稱贊的,但卻就只限于‘力的表現(xiàn)’的木刻……強烈的情感和粗暴的力,才是魯迅所有的?!盵14]
結(jié)語
通過對魯迅早期文學觀念的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魯迅以“心”為切入點對文學活動中創(chuàng)作主體和接受主體的探討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心學文化的特點,其“攖人心”的思維方式也是中國式的,但就其“心”之具體內(nèi)涵而言卻有鮮明的中西化合特點。由于魯迅對文學活動中創(chuàng)作主體和接受主體的探討是基于對拜倫、雪萊等八位19世紀初歐洲浪漫主義詩人的摩羅詩性的分析而展開,因此,亦怒亦哀之詩心內(nèi)涵與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詩學息息相關。同時,他以“力”來建構(gòu)理想中的文學精神、文學價值以及文學風格凸顯出更強的西化特點,迥異于溫柔敦厚這一中國古典美學的標準。其范型也來自魯迅所推崇的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的摩羅詩風。因此,作為20世紀中國文學觀念現(xiàn)代演進中的一環(huán),魯迅早期文學觀念的價值在于它為現(xiàn)代轉(zhuǎn)型中的中國文學觀念帶入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的摩羅詩性這一現(xiàn)代意涵,而魯迅作為中國第一批東行留學生中的一員,其文學觀念探討中的思維方式、理論資源構(gòu)成及轉(zhuǎn)化等問題,也可作為進一步思考東行留學生與中國文學觀念的現(xiàn)代化這一論題的引子。
[1]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2]伊藤虎丸.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4.
[3]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4]竹內(nèi)好.近代的超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57.
[5]魯迅.魯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6]王國維.王國維遺書:第5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01.
[7]陳才訓.20世紀初“純文學”觀的確立[J].吉首大學學報,2011(3).
[8]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點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9]郜元寶.魯迅六講[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0:46.
[10]章太炎.章太炎文選[M].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140.
[11]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565.
[12]周作人.魯迅的青年時代[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42.
[13]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25.
[14]李長之.魯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39.
[責任編輯海林]
I210.97
A
1000-2359(2011)06-0207-04
蘇琴琴(1983-),女,湖北京山人,暨南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文學批評理論與文化研究。
201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