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俊
(蘇州市景范中學江蘇蘇州215005)
新課程背景下化學體驗教學的理性思考
徐洪俊
(蘇州市景范中學江蘇蘇州215005)
新課程改革倡導體驗,強調(diào)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把體驗作為一種學習的過程和方式,通過體驗來經(jīng)歷學習過程和知識形成的過程,豐富學習的方式和途徑,同時注重個人的領悟和情感意義的生成,促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绑w驗教學”就是依據(jù)新課程理念,確立“目中有學生,學生是主體”的指導思想,交給學生體驗的權力,在教學中做到“不越位”、“不缺位”、“要到位”。
體驗教學;化學教學
教育部制定并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體驗”一詞成了整個文本的一個關鍵詞,總共出現(xiàn)了十多次,貫穿了《化學課程標準》三個部分的主要方面。從課程的基本理念到課程的目標,從教學建議到評價建議都體現(xiàn)了“體驗”的價值取向。新課程改革倡導體驗,強調(diào)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把體驗作為一種學習的過程和方式,通過體驗來經(jīng)歷學習過程和知識形成的過程,豐富學習方式和途徑,同時注重個人的領悟和情感意義的生成,促使學會主動學習?!绑w驗教學”就是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讓學生在課程中體驗,在課程中感悟,在體驗中學習,在感悟中成長。
杜威既是“體驗教學的”的倡導者,又是“學生意識”的提倡者,他提出“體驗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為學生的學而不是為教師的教”的觀點,強調(diào)“學生意識是體驗教學的起點”。那么,如何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實施體驗教學呢?就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思考。
學習的建立都源自體驗。不論刺激學習的外部因素是什么——教師、教材、有趣的實驗,只有當學習者進行了體驗,至少某種程度上進行了體驗,學習才會發(fā)生。只有通過轉(zhuǎn)化學習者的體驗,這些外部影響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體驗是學生學習的權利。
反思我們初中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讓人憂心忡忡。由于種種原因,多數(shù)化學教師并未走出傳統(tǒng)“中考應試”的窠臼,課堂教學不能從學生的興趣、需求出發(fā),忽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意識淡薄。僅從《活動與探究》這個欄目的教學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將實驗探究改為是驗證性實驗,甚至用“黑板實驗”、“多媒體演示”來替代實驗教學的現(xiàn)象,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形同虛設。學生知識獲得仍然依賴于教師的“教”,學生無法體驗實驗的快樂,也無法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驚奇的現(xiàn)象,激發(fā)起新的思考。這種教育“銀行”式的觀念嚴重磨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學習化學的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理解新課程要求和教材編寫的意圖,圍繞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思考體驗的時間和空間,要鼓勵學生通過探究實踐、質(zhì)疑交流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再不能為追求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而犧牲學生獲得體驗的權利。
前不久,有一位青年教師在“金屬的防護和回收”的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幕:教師:“同學們,你知道鋼鐵為什么會生銹,生銹的條件是什么?”學生立刻回答:“鋼鐵跟水和氧氣接觸會生銹”,教師一愣,馬上笑笑,自嘲地說:“看來大家都知道了,那我就不用講了吧。”學生笑了,聽課的教師也樂了。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們不是空著腦袋走進課堂的,他們已經(jīng)具備一些經(jīng)驗。經(jīng)驗是一個名詞,它表示過去在生活中的感受或者體驗的積累,經(jīng)驗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應當獲得尊重和利用。在進行知識建構的時候不能讓經(jīng)驗“缺位”,我們只有了解并尊重學生的經(jīng)驗,才能確定學生的已有發(fā)展水平,從而有效地做好教學設計工作。學生的經(jīng)驗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是不正確的,甚至可能會形成帶有負面作用的“前科學概念”,但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正視的。教學不應只是傳授新知識,還應在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與新認知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幫助學生矯正、修改,從而完成意義建構。我們的化學教師必須注意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并且因勢利導,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是靈動的、富有生命氣息的課堂。上述課堂中出現(xiàn)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作出反應:“不錯嘛,這么多同學都知道了。那么,××同學,你來說說看,你是從哪里知道這些知識的?用什么辦法來證實你的觀點呢?”這樣可以讓學生講出他自己的一些學習經(jīng)歷,喚醒更多學生的有關記憶從而使他們參與到課堂中,再共同設計出“基于學生經(jīng)驗的加工情景”來研究和探索,并修正和完善實驗結論,這樣就能保證“教學總是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在《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源泉》一書中,D·A·庫伯提出了著名的“體驗學習圈”的概念。它是由四個基本階段構成的,起于具體體驗,經(jīng)過反思觀察、抽象概括,結束于主動應用。這個過程不是平面的,而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過程的每一步中,我們要提供必要的情景支架,幫助學生實現(xiàn)有序的體驗。我們不能因為學生說出要懂不懂的經(jīng)驗就對學生進行責怪,也不能因為學生打亂教師教學預設的多嘴而性急,我們要有收獲的心態(tài)——你為難了我,我卻幸福地笑了。他們說出的往往只是一種基于感知的體驗,需要老師的引導從而上升為領悟后的概括。因此,尊重學生的經(jīng)驗是我們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意識,也是體驗教學的起點。
杜威在強調(diào)學生意識的同時,并不同意教師采取放任的政策。他認為,教師如果對學生采取予以放任的態(tài)度,實際上就是放棄了他們的指導責任。杜威說:“教師作為集體的成員,具有更成熟、更豐富的經(jīng)驗,從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提示的設計中繼續(xù)發(fā)展的種種可能,不僅有權而且有責任提出活動的方針?!庇纱苏f來,教師不僅應該給學生的體驗學習提供時間、空間和條件,而且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并給以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對于體驗學習過程中將會發(fā)生的事情,我們要預先準備,要給學生到位的指導,以便獲得有益的效果,避免不良的結果。例如:學生在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zhì)》的探究實驗時,教師就應事先分析學生在實驗的過程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也就不會出現(xiàn)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石灰水先渾后清、蠟燭熄滅先高后低等諸多錯誤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體驗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并非完全排斥接受學習。事實上,體驗學習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如學生對教師經(jīng)驗的接受以及教師對學生進行實驗方法的引領。因此,體驗也需要老師到位的指導作牽引,正如風箏一樣,只有在繩線的牽引下,才能飛得更高,才能保證飛翔的方向。
“目中有學生,學生是主體”應該成為實施體驗教學的起點。如果教師“目中無學生”,無視學生主體的需要與內(nèi)在的動因,一味將知識強加于學生,那么教師授予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就不可能有效地內(nèi)化為學生的個體經(jīng)驗,引導和促進其身心發(fā)展,反而會成為影響學生的專制力量和沉重負擔,壓抑其發(fā)展,這是教師在實施體驗教學時的“越位”現(xiàn)象;如果教師“目中無學生”,無視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特點與水平,不能將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與體驗現(xiàn)場進行無縫對接的話,這是教師在實施體驗教學時的“缺位”現(xiàn)象。學習本身并不單是對知識和概念的認識,還是個體與現(xiàn)實世界的生命聯(lián)結,并以生命的成長更新為目標。從具體體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再到主動應用,其中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到位的指導。正是這樣的指導,促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技巧,在不斷的應用和實踐中轉(zhuǎn)化成生命的新素質(zhì)。這就注定了教師要從生命的高度去自覺地關注學生的體驗學習:面對生命,我們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并且指導要“到位”,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具有關注生命發(fā)展的“品位”。
[1]王組浩主編.化學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袁孝風主編.給教師的建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施國柱.體驗教學法的創(chuàng)建與實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10)
[4]張世勇.化學教學中體驗學習實施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6,(4)
[5]王春.化學課堂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教學形式與策略研究[J].化學教學,2007,(5)
1008-0546(2011)08-0053-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