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振江
九江至池州城際鐵路為沿江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地區(qū)和安徽省南部的池州地區(qū),線路走向基本并行于既有銅九線,自九江樞紐引出后向東沿長江經湖口縣、彭澤縣、東至縣至池州市,正線長度 193 km。本項目將與昌九城際、寧安城際、合九城際、武九客專等線共同構成區(qū)域快速客運網,推進沿江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為沿江中下游城市群間的旅客交流提供大容量、便捷、快速的運力支持,同時本線也為沿江中下游地區(qū)與贛南、華南、西南區(qū)域間的交流提供了一條便捷通道。
鄱陽湖特大橋為本線較大的控制工程,目前鄱陽湖為Ⅱ(3)級通航標準;橋位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到鄱陽湖通航要求、銅九線橋位和既有公路橋位的關系等因素。在銅九線以北與公路橋以南之間的區(qū)域不適合再布置橋位,原因如下:
1)兩既有橋之間距為3 km左右,根據(jù)通航要求,兩橋軸線相隔2 km較為合適。如建新橋則三橋之間的軸線距離1.5 km左右,嚴重影響航道安全。2)兩岸均為山體,勢必造成工程量激增,且東岸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qū),不容線路穿過。
從上面論述可知,新橋位在銅九線以南或與銅九線并線較為合適。因此研究了并銅九線鄱陽湖特大橋南、北方案和在南側拉開間距設橋方案。
Ⅰ方案:并銅九線鄱陽湖特大橋南方案。線路在跨過九景高速后,在銅九線鄱陽湖特大橋南側 40m并橋跨越鄱陽湖、九景高速公路后于湖口站南側并入湖口站,出站后沿銅九線至比較終點,線路長度 49.4 km。主要工程:路基土石方 263.03×104m3;四線橋1座330m,雙線特大橋 14座 27.48 km,雙線大橋 21座5.16 km,雙線中橋8座0.61 km,隧道1座0.24 km;橋隧總長33.82 km,占線路長度的68.46%,靜態(tài)投資50.882億元。
Ⅱ方案:并銅九線鄱陽湖特大橋北方案。線路跨過九景高速后,在劉家灣村附近跨越銅九線,走在既有銅九線北側,在既有鄱陽湖特大橋北側 40m并橋跨越鄱陽湖、九景高速公路,從北側并入湖口站,出站后沿銅九線北側至大屋韓村附近跨到南側,沿著銅九線南側至比較終點,線路長度49.2 km。主要工程:路基土石方265.97×104m3;特大橋16座27.52 km,大橋17座5.4 km,中橋2座0.17 km;隧道2座0.305 km;橋隧總長33.395 km,占線路長度的67.88%,靜態(tài)投資51.502億元。
Ⅲ方案:新設鄱陽湖特大橋橋位方案。線路從比較起點引出后,跨過九景高速,在銅九線鄱陽湖特大橋南側 2 km跨越鄱陽湖,沿北港湖南側跨過九景高速,在馬影鎮(zhèn)東側1 km新設湖口南站,出站后沿銅九線南側至比較終點,線路長度51.62 km。主要工程:路基土石方236.41×104m3;特大橋14座31.215 km,大橋
15座4.09 km,中橋6座0.56 km;隧道1座0.3 km;橋隧總長
36.165 km,占線路長度的70.06%,靜態(tài)投資52.722 5億元。
方案工程經濟技術比較見表 1。
表1 方案工程經濟技術比較表
方案優(yōu)缺點分析見表 2。
本次研究結合城市規(guī)劃、工程實施難度、工程投資及環(huán)保選線等各種因素,推薦采用沿既有銅九線南側并橋方案。
表2 線路方案優(yōu)缺點對照表
鐵路選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影響線路走線的因素十分復雜,在本線的方案研究中主要遵循了政治經濟據(jù)點,環(huán)保選線等原則,與地方規(guī)劃相符合,考慮通航因素等條件,最終確定了線路方案??傊?,選線應結合線路經過的自然條件、資源分布、工農業(yè)發(fā)展、沿線政治經濟據(jù)點等諸多因素,以保證選出最合理的線路方案。
[1] GB 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guī)范[S].
[2] TB 10621-2009,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試行)[S].
[3] TB 10063-2007,鐵路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S].
[4] 楊 超.棲霞互通立交方案比選[J].山西建筑,2009,35 (14):267-269.
[5] TB 10501-98,鐵路工程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