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光 齊澤強 王棟梁 謝 巍
(防空兵指揮學院1) 鄭州 450052)(71282部隊2) 洛陽 471022)
防空武器系統(tǒng)的機動性,是指在保持完成預期作戰(zhàn)任務的條件下,從一處迅速轉移到另一處并迅速展開的能力,它是提高防空兵部隊機動能力的技術基礎。防空武器系統(tǒng)的機動性是防空武器系統(tǒng)效能評估的重要指標,也是防空兵部隊機動能力的技術基礎。
防空武器系統(tǒng)主要用以殲滅空中目標的各種武器系統(tǒng)的統(tǒng)稱。包括殲擊機、地空導彈、高射炮、攔阻氣球、電子對抗設備等。由此可以看出,該系統(tǒng)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tǒng),評估其機動生存能力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進行機動能力評價之前,應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既要考慮全面,盡可能找出影響其機動生存能力的各個因素,又要選取主要的關鍵因素,適當的忽略次要因素。多層次指標體系結構[1~2]模型如圖1所示。
從層次指標可以看出,機動生存能力的優(yōu)劣是系統(tǒng)各個組成部分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因此,需要對影響其機動能力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才能保證所建立機動能力評估模型的合理性。
圖1 多層次指標體系結構模型
防空武器系統(tǒng)的兵力機動能力是行走能力和對各種運輸方式適配能力的總稱,可以分為道路機動性和越野機動性兩大方面。道路機動性,用防空武器系統(tǒng)在不同路面能達到的單位功率效率u11、最大速度能力u12、最大爬坡能力u13、最大側傾能力u14和最大行程能力u15來描述;而越野機動性則用單位負荷能力 u21、最小離地高 u22、越壕能力u23、攀墻能力u24和涉水能力u25來描述。
火力的機動能力則是指火炮在同一個陣地或射擊位置上,迅速而準確地捕捉目標和跟蹤目標并轉移火力的能力。系統(tǒng)的射界、瞄準操作速度和多發(fā)同時彈著是衡量火力機動性的標志,可以分為方向火力機動性、高低火力機動性和距離火力機動性3個方面。其中,方向火力機動性與方向射界能力u31、方向瞄準能力 u32和方向轉火能力 u33有關;高低火力機動性則與高低射界能力u41、高低瞄準能力u42以及高低轉火能力u43有關;距離火力機動性則與最大射程能力u51及最小射程能力u52有關。
機動性指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全面評估比較復雜。在實際評估過程中,決策信息往往以區(qū)間數形式來表達,才能更好的反應評估對象的復雜性、客觀性以及人類思維的模糊性。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提出一種屬性值為區(qū)間數,屬性權重為實數的多屬性決策方法,應用于防空武器系統(tǒng)機動能力評估。
第二步,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wij(i=1,2,…,n;j=1,2,…,m)。對各評估對象xi(i=1,2,…,n)的屬性值進行集結。求得其綜合屬性值(ω)(i=1,2,…,n)。
已知A型自行火炮、B型高炮、C型高炮越野機動性指標相關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三種高炮越野機動性指示相關參數
第二步,經過層次分析法可得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為:
從而可知,A型自行火炮的機動性最好,B型高炮的機動性次之,C型高炮的機動性較差。
在復雜系統(tǒng)評估過程中,有的指標值是用實數表示的,有的指標值是用區(qū)間數表示的,這給評估帶來了困難?;趨^(qū)間數和多屬性決策建立的防空武器系統(tǒng)機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綜合評估模型對系統(tǒng)的各個因素能做出合理的推理,實現(xiàn)系統(tǒng)機動能力優(yōu)劣的科學測度和判斷。通過算例分析結果來看,符合預期判斷。然而,在分析過程中發(fā)現(xiàn),防空武器系統(tǒng)的機動能力各個指標之間并不是獨立的,它們之間具有異常復雜的相互關聯(lián)的網絡狀信息描述,在進行綜合評判的時候或多或少的存在信息丟失的情形,影響了其機動能力綜合評估的準確性,因此需要進一步發(fā)展綜合評估模型以求得更加合理的評估結果。
[1]董尤心,張杰.效能評估方法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9
[2]肖元星,張冠杰.地面防空武器系統(tǒng)效費分析[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
[3]陳浩光,李云芝.武器系統(tǒng)效能評估與評估創(chuàng)新[J].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2004(15)
[4]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5]李勇,等.防空兵作戰(zhàn)運籌與決策[M].鄭州:鄭州防空兵學院,1999,12
[6]李原,孫健敏.組織行為學[M].第 1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4
[7]楊建軍.科學研究方法概論[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7
[8]文谷生.裝甲機械化部隊綜合信息系統(tǒng)效能評估[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05,19(1):43~44
[9]焦利明.一種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J].指揮控制與仿真,2006,28(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