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豆立枯病的識別與防治初探

2011-06-07 06:49朱莉昵
園藝與種苗 2011年4期
關鍵詞:立枯病菌核菌絲

朱莉昵

(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大豆立枯病俗稱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原有性態(tài)為瓜亡革菌,屬擔子菌亞門亡革菌屬。無性態(tài)為立枯絲核菌AG-4和AG1-IB菌絲融合群,屬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主要寄生在棉花、大麥、小麥、甜菜、黃麻、紅麻、玉米、高粱、馬鈴薯、茄子、花生、大豆、煙草、蘿卜等200多種植物上。立枯病是大豆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各大豆產區(qū)均有分布,病害嚴重年份,輕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達30%以上,個別田塊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絕產。因此,總結其防治方法,對于農業(y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1 大豆立枯病病原形態(tài)、特征及侵染循環(huán)

病原有性態(tài)為瓜亡革菌T hanatep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屬擔子菌亞門亡革菌屬。無性態(tài)為立枯絲核菌AG-4和AG1-IB菌絲融合群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

1.1 形態(tài)

菌落開始無色,后轉為灰白色、棕褐色、灰褐色或深褐色,有的有同心輪紋,后期形成菌核。菌絲發(fā)達,初期無色、較細,寬5~6μm,近似直角分枝,離分枝點不遠處生有1個隔膜;經染色觀察,一般每個細胞內有3~16個細胞核,多為4~5個。老熟菌絲黃褐色,較粗壯,寬8~12μm,常形成一連串的桶形細胞,分枝處也多呈直角分枝。菌核不規(guī)則形,褐色至暗褐色,由許多桶狀細胞交織而成,并靠繩狀菌絲相聯系,大小為0.5~1.0 mm。自然情況下很少發(fā)現其有性態(tài),只在酷暑和高濕情況下偶爾出現。在人工誘發(fā)情況下可產生擔子和擔子孢子。擔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長橢圓形,頂生2~4個小梗,其上各生1個擔子孢子。擔子孢子橢圓形或卵圓形,無色,單胞。

1.2 特征

病菌的生長溫度幅度較寬,0~40℃都可生長,最適溫度17~28℃,致病溫度為16~25℃。pH在3.4~9.2范圍內都能發(fā)育,以pH 6.8最適。病菌可抵抗高溫、冷凍、干旱等不良環(huán)境條件,適應性很強,一般能存活2~3年或更長,但在高溫條件下只能存活4~6個月,耐酸堿性強,濕度適宜的土壤更適合菌體生長,5~10 cm的土層是其分布的密集區(qū)。

1.3 侵染循環(huán)

立枯絲核菌主要營寄生生活,但在土壤中有很強的腐生生活能力,菌絲可在土中自由擴展,并隨水擴散。當外界條件不利于菌絲生長時,菌絲體可形成菌核,菌核細胞可萌發(fā)多次,繁殖迅速。菌核的存活期長,在土壤中可存活幾個月至幾年。立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來自土壤、農作物的病殘體和肥料等,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腐生越冬。翌年,病菌在萌動的幼苗根部分泌物的刺激下開始萌發(fā),以直接侵入或從自然孔口及傷口侵入寄主,侵入的菌絲在苗上擴展很快,侵入十幾個小時就出現癥狀,2~3天后即可造成死苗。

2 發(fā)生規(guī)律

病害的發(fā)生、流行與寄主抗性、栽培管理、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相關。①寄主抗性。種子質量差發(fā)病重,凡發(fā)霉變質的種子一定發(fā)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種子傳播,并與種子發(fā)芽勢降低、抗病性衰退有關。②栽培管理。地下害蟲多、土質瘠薄、缺肥和大豆長勢差的田塊發(fā)病重。播種愈早,幼苗田間生長時期長發(fā)病愈重。連作發(fā)病重,輪作發(fā)病輕。因病菌在土壤中連年積累增加了菌量。用病殘株漚肥未經腐熟,能傳播病害且發(fā)病重。③ 環(huán)境。立枯絲核菌喜濕,土壤含水量較高時極易誘發(fā)此病。當苗期低溫多雨,低洼積水,發(fā)病重;高溫高濕、光照不足也易發(fā)病。

3 為害癥狀

大豆立枯病為真菌病害,僅在苗期發(fā)生。病害嚴重年份,輕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達30%以上。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莖基部出現紅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層開裂呈潰瘍狀,病菌的菌絲最初無色,以后逐漸變?yōu)楹稚2『乐貢r,外形矮小,生育遲緩,靠地面的莖赤褐色,皮層開裂,呈潰瘍狀(圖 1)。

圖1 大豆立枯病

圖2 大豆枯萎病

大豆立枯病屬于大豆根部病害,枯萎病也是大豆根部病害的一種,二者病狀特征的比較見表1。

4 防治方法

大豆立枯病的防治以農業(yè)防治和藥劑防治為主,使用無病種子和較抗(耐)病品種。在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礎上,采用生長期噴藥保護為重點的綜合防治方法。各種防治方法的具體實施及效果見表2。

表1 大豆根部病害及病狀特征

表2 不同防治方法的特點

化學防治可在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8%甲霜胺·錳鋅可濕粉6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隔10 d左右1次,連續(xù)防治2~3次,并做到噴勻噴足。

常用化學藥劑的作用原理、防治對象、安全間隔期以及注意事項等見表3,可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劑。

表3 不同化學防治藥劑的選擇

[1]雷勇剛,劉安全.大豆立枯病發(fā)病情況及防治方法[J].新疆農業(yè)科技,2000(4):23.

[2]錢澤軍.大豆苗期病害、藥害發(fā)生的原因[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8(6):15.

[3]大豆立枯病的發(fā)生與防治[EB/OL].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1000116602.html,2008-04-03,07:00.

[4]姚玉春,孫志強,湯劍.淺談幾種常見大豆病害的防治[J].北京農業(yè),2011(3):64-65.

[5]柳志偉,龐濤.大豆常見病害的防治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168.

猜你喜歡
立枯病菌核菌絲
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黃瓜根結線蟲病及土壤環(huán)境對其定殖的影響
羊肚菌母種培養(yǎng)基配方的優(yōu)化研究
雞菌菌絲體固體培養(yǎng)基配方的優(yōu)化
不同營養(yǎng)條件對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響*
大球蓋菇菌絲生長環(huán)境和營養(yǎng)條件探究
適合于全長cDNA文庫構建的豬苓菌核及菌絲體總RNA提取方法比較
菌絲發(fā)菌差咋回事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
7種殺菌劑處理棉花種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长阳| 金门县| 修武县| 阳江市| 梁山县| 临湘市| 洛浦县| 亳州市| 阿合奇县| 丹巴县| 扬州市| 东辽县| 洱源县| 沁水县| 云和县| 湘阴县| 剑阁县| 绿春县| 景宁| 遵义县| 泸州市| 通山县| 淮北市| 霸州市| 湟源县| 湖口县| 湾仔区| 射洪县| 阿巴嘎旗| 剑河县| 体育| 台东县| 永康市| 巩留县| 依兰县| 昌乐县| 黔西县| 金塔县| 临泽县| 噶尔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