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鈴
(福安市林業(yè)局,福建福安 355000)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 屬 山 茶 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是我國主要木本油料樹,油茶油作為綠色保健食用油,逐漸得到消費者青睞。隨著油茶的種植規(guī)模、開發(fā)力度逐漸加大,優(yōu)質油茶苗木需求量加大。油茶扦插育苗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使優(yōu)良的無性系得以大批量繁殖,是迅速繁育良種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改造現(xiàn)有低產油茶林也是可行途徑。開展油茶不同無性系扦插育苗與保留葉片面積的關系研究,可為油茶無性系扦插育苗提供技術參考,并促進山區(qū)油茶良種的普及與推廣,提高經(jīng)濟效益。
選擇福建省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閩43、閩48和閩60作為扦插穗條,扦插穗條均選取樹冠中上部外圍、粗壯通直、腋芽健全、葉片完整的當年生剛木質化的春梢,每條穗條保留2個腋芽和1片葉子。
試驗地設在福安市潭頭鎮(zhèn)漁溪洋村,海拔50 m;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8.9℃,年平均降水量約1 800 mm,無霜期280 d,平均相對濕度82%,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坡度0°,立地條件良好。苗床選擇四周通風、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點,床面寬1.1 m,高約20 cm,溝底寬30~40 cm。苗床基質用1/3~1/2的沙與原苗圃泥土混勻而成,再在畦面上鋪一層3 cm厚黃泥心土。苗木扦插前3天,用0.2%多菌靈水溶液或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對苗床進行消毒。
穗條放入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1 min,之后將穗條切口下端對齊,垂直放入濃度為50 mg/L 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 h后取出,于2010年6月進行扦插。隨機區(qū)組設計,設置3個福建省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分別為:A1,閩 43;A2,閩 48;A3,閩 60。各油茶無性系分別進行4種不同插條處理,分別為:B1,1 片葉子保留 100%葉片面積;B2,1 片葉子保留2/3葉片面積;B3,1片葉子保留1/2葉片面積;B4,1片葉子保留1/3葉片面積。每個處理5次重復,共設置1.2 m×1.2 m標準地60個。2009年12月下旬調查記錄各標準地的油茶無性系扦插苗的成活株數(shù)、抽梢株數(shù)和抽梢高度,并計算成活率和抽梢率。
油茶不同無性系不同處理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抽梢高度及方差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油茶不同無性系不同處理扦插育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高度
由表1可以看出,3個油茶無性系之間的扦插育苗成活率存在差異,從大至小依次為:A3(83.0%)>A2(79.6%)>A1(75.2%)。對油茶不同無性系扦插育苗的成活率進行方差分析,P<0.01,說明成活率在油茶不同無性系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4個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之間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也存在差異,其從大至小依次為:B3(82.5%)>B4(79.4%)>B2(79.1%)>B1(76.1%)。方差分析結果為P<0.01,說明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的扦插苗成活率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不同處理的平均扦插成活率以A3B3處理最大,達86.3%,A1B1處理最小,僅73.1%。平均扦插成活率從大至小依次為:A3B3>A2B3>A3B2>A3B4>A2B4>A3B1>A2B2>A1B3>A1B2>A1B4>A2B1>A1B1。方差分析結果為P>0.10,說明油茶不同品種與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交互作用引起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之間的差異不明顯。
從表1可以看出,油茶不同無性系之間的扦插育苗抽梢率也都存在差異,其從大至小的順序為:A3(2.1%)>A1(1.9%)>A2(1.7%)。方差分析結果為P<0.05,說明油茶不同品種間的抽梢率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
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之間的扦插育苗抽梢率也存在差異,其從大至小的順序為:B1(3.0%)>B2(2.4%)>B3(1.4%)>B4(0.4%)。方差分析結果為P>0.10,說明不同子葉留葉面積的抽梢率差異不明顯。
油茶不同無性系不同處理扦插育苗的抽梢率存在差異,平均抽梢率從大至小的順序為:A3B1>A1B1>A2B1>A3B2>A2B2>A1B2>A3B3>A1B3>A2B3>A3B4>A1B4>A2B4。方差分析結果為 P>0.10,說明油茶不同品種與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交互作用引起的扦插育苗抽梢率之間差異不明顯。
從表1可以看出,油茶不同無性系之間的扦插育苗抽梢高度也存在差異,從大至小依次為:A1(2.1 cm)>A3(1.7 cm)>A1(1.6 cm)。方差分析結果為P<0.01,說明油茶不同無性系扦插育苗的抽梢高度之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間扦插育苗抽梢高度也存在差異,其從大至小的順序為:B1(2.0 cm)>B3(1.9 cm)>B2(1.7 cm)>B4(1.2 cm)。方差分析結果為P<0.01,說明不同子葉留葉面積扦插育苗抽梢高度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油茶無性系:油茶無性繁殖是利用油茶的根、莖、葉、芽等營養(yǎng)器官進行的繁殖。無性繁殖的品種成為無性系,無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壓條、分株以及組織培養(yǎng)等。無性繁殖所產生的新個體能保持良種固有的特性,后代的性狀一致,生育期和長勢比較整齊,對提高品質、節(jié)省勞力、增加產量均有好處。油茶作為主要木本食用的油料樹種,長期以來產量較低,主要原因是存在高頻率低產株和不結果株,采用無性繁殖技術對于異花授粉的油茶,將通過有性繁殖形成的優(yōu)良雜合體,利用無性繁殖技術將其優(yōu)良性狀保留。
油茶不同無性系不同處理扦插育苗的抽梢率存在差異。平均抽梢高度以A1B1處理最大,達2.3 cm,最小的是A2B4、A3B4處理,只有1.2 cm。平均抽梢 高 度 從 大 至 小 依 次 為 :A1B1>A2B3>A3B1>A1B2、A3B3>A2B1>A2B3、A3B2>A2B2>A1B4>A2B4、A3B4。方差分析結果為P>0.10,說明油茶不同無性系與不同子葉留葉面積處理交互作用引起的扦插育苗抽梢高度之間差異不明顯。
該研究以福建省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閩43、閩48和閩60作為扦插穗條、采用4個處理扦插育苗,當年平均成活率為74.1%~86.3%,其中A3B3(即閩60和1片葉子保留1/2葉片面積)處理扦插育苗成活率較高,達86.3%;各處理扦插苗當年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均較低,分別僅0.4%~3.2%和1.2~2.3 cm。綜合考察,油茶無性系扦插育苗宜選擇B3(即1片葉子保留1/2葉片面積)處理。
油茶不同無性系不同處理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高度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品種之間的成活率和抽梢高度均存在極顯著差異,抽梢率存在顯著差異,這可能與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閩43、閩48和閩60扦插穗條的木質化程度不同引起的生根量和營養(yǎng)積累量不同有關;子葉保留不同葉面積處理之間的成活率和抽梢高度均差異極顯著,這應與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扦插穗條的子葉面積不同引起的營養(yǎng)積累量不同有關。
該研究中僅涉及油茶無性系某一個時間段的扦插育苗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高度的情況,與其他時間的關系,以及與扦插穗條木質化程度、穗條長度、穗條粗細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均有待今后進一步探討。
[1]林學和.茶樹短穗扦插育苗技術[J].福建茶葉,1990(1):20-22.
[2]張日清,丁植磊,張勖,等.油茶育種研究進展[J].經(jīng)濟林研究,2006(4):1-8.
[3]左繼林,幸偉年,雷小林,等.油茶優(yōu)良不同無性系1年生苗木生長表現(xiàn)[J].經(jīng)濟林研究,2009(4):77-80.
[4]倪金明,占昌炳.油茶胚軸嫁接技術探討[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2,16(S1):69-71.
[5]陳華豪.林業(yè)應用數(shù)理統(tǒng)計[M].大連:大連海運出版社,1998.
[6]洪偉.林業(yè)試驗設計技術與方法[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7]洪偉,林思祖.計量林學研究[M].成都:電子科技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