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錕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fā)展研究院,北京 100872)
盡管當前中國農村勞動力遷移的第一階段(非農化)已經幾乎沒有制度障礙,但第二階段,即農民工市民化卻依然困難重重,進程緩慢。中國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滯后和農民工市民化受阻不能籠統(tǒng)的或主要的歸因于農村的推力不足和城市的拉力不足,更深層的應歸因于中國城鄉(xiāng)二元制度造成的城鄉(xiāng)之間的制度性分割。所謂城鄉(xiāng)二元制度,簡單的說,就是城鄉(xiāng)分割、城鄉(xiāng)有別的制度體系。具體來說,城鄉(xiāng)二元制度是指在二元經濟結構中為了加快城市工業(yè)化進程和限制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城鄉(xiāng)之間的自由流動而建立起來的城鄉(xiāng)分割、城鄉(xiāng)有別的制度體系。城鄉(xiāng)二元制度既是對身份的認定,更是對利益關系的界定,它對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從而對市民化決策重要的影響。本文的研究即是要彌補現有研究的上述兩個不足,不僅從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兩個方面的約束條件分析農民工的決策行為,而且將城鄉(xiāng)二元制度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因素納入到分析框架之中,從而試圖使本文的理論模型既能說明中國現有的特殊制度環(huán)境,又能解釋中國農民或農民工在現有特殊制度環(huán)境下的特殊決策行為。
農民工之所以愿意市民化,是因為農民工預期市民化能夠為他們帶來收益。由于農民工市民化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過程,對農民工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涉及到經濟方面,還有社會文化和思想、心理方面。因此,市民化收益包括經濟性的收益、思想的活躍和眼界的開闊,以及技術收益、文化收益和惠及子女的好處等。
在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農民工市民化收益包括一般性收益和制度性收益。一般性收益是指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純粹由于身份轉變所導致的利益的增加。如,農民工市民化后,農民工將不再受城鄉(xiāng)二元分割制度的限制,在就業(yè)準入、就業(yè)待遇、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子女教育等方面將取得與城鎮(zhèn)居民同等的權利和待遇。從總體上看,一般性收益可以分為工資性收入和非工資性收入。前者如獲得與城鎮(zhèn)職工相同的工資標準,后者如獲得與城鎮(zhèn)職工相同教育培訓、水電補貼、住房公積金、帶薪休假等各類社會福利性收入和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性收入。
一般來說,除一般性收益外,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并不能直接為農民工市民化帶來額外的經濟性收益。市民化的制度性收益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如,農民工市民化后,在城鎮(zhèn)就擁有了住房和家庭,就不會再有市民化前的遠離家庭的孤獨、思鄉(xiāng)之苦。此外,農民工市民化就意味著不再受到城市社會的排斥和歧視,而是被城市所接納,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
根據上面的分析,如果用貼現值表示,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農民工市民化收益函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R(0)為市民化預期總收益的貼現值,W(t)、W′(t)、Ri(t)分別為第t期市民化實際工資性收入、非工資性收入和制度性收益,n為計劃范圍內的時期數,r為貼現率。
農民工市民化是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的。需要農民工承擔的市民化的費用支出,即是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即私人成本),它對農民工市民化決策具有直接的影響。
在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市民化成本實際上也可以區(qū)分為一般性成本和制度性成本。一般性成本是指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純粹由于身份轉變所導致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轉變而帶來的費用增加。這類市民化成本是一般市場經濟國家農村勞動力遷移中都存在的成本,而與城鄉(xiāng)二元制度沒有直接的關系。一般性成本包括農民工市民化后為了維持在城鎮(zhèn)的正常生活而必需的水、電、氣、交通、通訊、食物、文化娛樂、住房等方面的支出。
制度性成本是指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由于城鄉(xiāng)二元制度的存在而引起的費用支出。它主要由制度性直接成本和制度性機會成本兩部分構成。制度性直接成本是直接由城鄉(xiāng)二元制度造成的現實費用支出的增加。如由于城鄉(xiāng)二元保障制度造成了農民工社會保障與城鎮(zhèn)職工社會保障的不同,城鄉(xiāng)二元教育制度造成了農民工與城鎮(zhèn)職工教育文化素質的差異,因此,農民工市民化后,社會保障中的個人支付部分的支出和為了彌補本人及其子女與城鎮(zhèn)居民素質的差異,也為了能夠盡快融入城市社會而用于本人及其子女個人發(fā)展的支出,如教育、培訓支出就是制度性成本。制度性機會成本是指農民工實現市民化后所必須放棄的作為農民工身份或返回家鄉(xiāng)的收益。因為城鄉(xiāng)二元制度造成了農村勞動力農民工式的就業(yè)模式,如果他們不能市民化,就可以選擇繼續(xù)保持農民工身份或返回家鄉(xiāng),如果市民化,就意味著他們要放棄的作為農民工身份或返回家鄉(xiāng)的收益。這實際上構成了農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機會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農民工,他們已經遷移到城鎮(zhèn),并已經在城鎮(zhèn)就業(yè),因此,農民工市民化成本不再包括轉移成本和就業(yè)成本。而且,對于已經遷移到城鎮(zhèn)就業(yè)的農民工而言,市民化也不會再增加其額外的心理負擔,所以心理成本在農民工市民化中也是不顯著的。
由此,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函數可以表述為:
其中:C(0)為市民化總成本貼現值,Cu(t)、Cid(t)、Rpp(t)、Rpw(t)分別為第t期一般性成本、制度性直接成本、農民工返鄉(xiāng)的預期凈收益和農民工務工的預期凈收益。
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取決于對市民化收益和成本的比較。如果農民工的預期市民化收益大于預期成本,即市民化凈收益大于0,則農民工將愿意成為市民;如果農民工的預期市民化收益小于預期成本,即市民化凈收益小于0,則農民工將不愿意成為市民。
用(1)式減去(2)式即可得到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農民工市民化凈收益函數,即:
因此,如果V(0)>0,則農民工就愿意市民化;V(0)<0,則農民工就不愿意市民化。
如果分別對農民工市民化收益函數和成本函數中的對應部分進行合并與加減,就可以得到一個簡化的市民化凈收益函數,從中能夠清楚的反映出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對市民化凈收益和市民化意愿和決策的影響大小和路徑。如果W(t)減去max[Rpp(t),Rpw(t)]中作為最大值的農民工的工資性收入,即為城鎮(zhèn)職工與農民工的工資差距;W′(t)減去max[Rpp(t),Rpw(t)]中作為最大值的農民工的非工資性收入和Ciu(t)中農民工在社會保障中的個人支付部分的支出,即為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工的非工資性收入差距,主要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性收入的差距;Cu(t)減去max[Rpp(t),Rpw(t)]中作為最大值的農民工的生活性消費支出和Ciu(t)中農民工在教育、培訓方面的支出,即為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工的消費支出差距;由城鄉(xiāng)二元制度造成的農民工市民化的心理上的滿足感正是市民化之前作為農民工時的心理上的負擔和傷害,因而Ri(t)與max[Rpp(t),Rpw(t)]中作為最大值的農民工的心理成本基本相同,二者之差大體為0。那么,農民工市民化的預期凈收益函數就可以簡化為:
其中:Yw(t)、Yw′(t)、Cl(t)分別為城鎮(zhèn)職工與農民工的工資差距、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工的非工資性收入差距、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工的消費支出差距。
從(4)式可見,在計劃范圍內的時期數和貼現率一定的情況下,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和決策取決于城鎮(zhèn)職工與農民工的工資差距、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工的非工資性收入差距、城鎮(zhèn)居民與農民工的消費支出差距等三個基本因素。當V(0)>0或時,農民工就愿意市民化。這成為農民工市民化的第一個約束條件,即市民化意愿條件。
市民化意愿僅僅反映了市民化的主觀愿望。事實上,僅有市民化意愿并不能保證市民化行為的發(fā)生。因為,市民化行為的發(fā)生還取決于農民工有沒有突破市民化現實的各種障礙的能力,即市民化能力。下面將在門檻理論的基礎上,借用門檻概念來解釋農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本文將市民化門檻定義為:農民工在市民化過程所遇到的各種障礙的總稱。農民工只有成功的跨越了市民化門檻,才能成為市民。從市民化門檻的運行機制看,可以將市民化門檻分為經濟門檻和非經濟門檻。經濟門檻是指農民工在市民化過程所遇到的各種市場性約束。其運行機制主要通過供求關系、競爭關系等市場機制影響農民工的市民化決策。經濟門檻主要包括市民化的經濟成本。非經濟門檻是指農民工在市民化過程所遇到的各種制度和法規(guī)的行政性約束的總稱。非經濟門檻的運行機制主要是通過計劃手段、行政手段等非市場機制影響農民工的市民化決策。
在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農民工市民化的門檻問題十分突出。除上文所述的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即經濟門檻)外,還有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各種限制(即非經濟門檻),如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對農民工在城鎮(zhèn)落戶和身份轉變的種種限制,城鄉(xiāng)二元就業(yè)制度對農民工在城鎮(zhèn)的就業(yè)準入、就業(yè)服務、就業(yè)培訓和就業(yè)待遇等方面地歧視和限制等。非經濟門檻決定了農民工在城鎮(zhèn)的就業(yè)歧視程度和實際就業(yè)難度,從而降低了農民工就業(yè)概率、工資率和非工資性收入,這實際降低了農民工市民化的經濟承擔能力,從而相當于相對的提高了市民化經濟門檻。
由于農民工市民化門檻是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需要支付的實際費用,所以它只包括農民工市民化實際成本部分,而不包括市民化機會成本,其函數形式為:
其中:Cpw(0)為農民工市民化實際成本的貼現值,Cu(t)、Cid(t)分別為第t期一般性成本和制度性直接成本。
與市民化門檻對應的概念是市民化能力。市民化能力是指跨越市民化門檻的經濟承擔能力,它反映的是農民工的收入水平。因此農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函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Rpw(0)農民工過去t期實際收入的貼現值,Ppw(-t)、Wpw(-t)、W′pw(-t)分別為過去t期,即-t期農民工的實際就業(yè)率、實際工資性收入和實際非工資性收入。
農民工市民化門檻、農民工市民化能力與農民工市民化決策的關系可以通過圖1反映。
圖1中Y表示農民工收入水平,X表示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工累積百分比,CD(C′D′)為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工累積分布曲線,TC、TD分別為城鎮(zhèn)居民基本消費水平,CC′、DD′分別為農民工市民化的最低經濟門檻,c、d則分別為有市民化能力跨越不同市民化門檻的農民工的百分數。由圖1可見,市民化門檻與市民化人數呈負相關,即市民化門檻越高,市民化需要的經濟承擔能力就越高,能夠跨越市民化門檻的農民工數量就越少;相反,市民化門檻越低,市民化需要的經濟承擔能力就越低,能夠跨越市民化門檻的農民工數量就越多。市民化能力與市民化人數呈正相關,即農民工的經濟承擔能力越高,市民化能力越大,能夠跨越市民化門檻的農民工數量就越多;相反,農民工的經濟承擔能力越低,市民化能力越小,能夠跨越市民化門檻的農民工數量就越少。因此,市民化門檻和市民化能力是影響市民化的兩個重要因素。
圖1 農民工市民化的最低經濟門檻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農民工市民化行為發(fā)生的條件是市民化能力必須大于市民化門檻(本文僅限于經濟門檻),即:
這樣,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經濟門檻就存在一個差值,本文稱之為市民化能力凈值(E(0))。市民化能力凈值函數可以表示為:
將(10)和(11)代入(13),可得完整的市民化能力凈值函數:
當市民化能力凈值為正值時,農民工就能夠跨越經濟門檻。即:
或:
(7)、(10)或(11)式構成了農民工市民化決策的另一個約束條件,即市民化能力約束條件。
在完成對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兩個約束條件的分析后,便可以構建雙重約束下的農民工市民化模型。為了研究問題的需要,需要做出以下幾個假設:
(1)農民工是理性的經濟人,農民工市民化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只要市民化收益大于市民化成本,農民工就愿意市民化。
(2)市民化完全按照市場化機制運行,即市民化市場上存在著完全的信息和自由競爭。
(3)因此,市民化門檻僅限于經濟門檻,即只要農民工能夠跨越經濟門檻,就愿意而且能夠實現市民化,而不再受到其他的非經濟手段(如行政手段)的阻止。
按照前面的分析和上述假設,農民工市民化實際上面臨著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的雙重約束。其中市民化意愿反映了農民工市民化的主觀愿望,市民化能力反映了農民工市民化的實際經濟承擔能力。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共有四種可能的組合方式,而每一鐘組合方式對應著一種市民化決策結果:
組合I:V(0)<0,且E(0)<0
V(0)<0意味著農民工沒有市民化意愿,E(0)<0意味著農民工沒有市民化能力。因此,在組合I中,農民工既沒有市民化意愿也沒有市民化能力,顯然不會做出市民化的決策。
組合II:V(0)<0,且E(0)>0
此時,農民工雖然有市民化能力,卻沒有市民化意愿,農民工也不會做出市民化的決策。
組合III:V(0)>0,且E(0)<0
此時,農民工雖然有市民化意愿,卻沒有市民化能力,農民工同樣不會做出市民化的決策。
組合IV:V(0)>0,且E(0)>0
此時,農民工既有市民化意愿也具有市民化能力,因此會做出市民化的決策。
因此,本文假定,當且僅當農民工有市民化意愿且具有市民化能力時,農民工市民化行為就會發(fā)生。這樣,在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的雙重約束下,農民工市民化模型可以表示為以下形式:
其中:N為農民工市民化數量,V(0),E(0)分別由(3)或(4)和(9)給出。
該模型表示農民工市民化人數是農民工市民化預期收益凈值和市民化能力凈值的函數,它在數量上等于既有市民化意愿又有市民化能力的農民工人數。
(1)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意愿有著重要影響
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凈收益,從而對農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三個差距”的影響上。而由前面關于市民化收益、成本的分析和(9)式可以清楚的看出,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對“三個差距”的影響的關鍵和路徑則在于城鄉(xiāng)二元制度造成了農民工的就業(yè)模式、生存狀態(tài)和勞動力轉移過程的分割。
在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我國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被迫采取農民工的就業(yè)模式,即身份轉變和職業(yè)轉換相背離。在這種情況下,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不能像其他國家那樣一次性完成,而是被分割為兩個階段。而且農民工在城市受到各種歧視性待遇,在就業(yè)和生存狀況方面都遠遠不如城鎮(zhèn)職工,成為漂浮在城鄉(xiāng)之間的“邊緣人”。正是這種獨特的農民工就業(yè)模式、生存狀態(tài)和勞動力轉移過程的分割,反過來又降低了他們自身的市民化預期凈收益,從而減弱了市民化動力和意愿,成為造成農民工市民化最大的障礙。
(2)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對農民工市民化能力也有著重要影響
在城鄉(xiāng)二元制度下,由于就業(yè)歧視等制度性歧視的存在,大多數農民工只能在城鎮(zhèn)次屬勞動力市場上就業(yè),而次屬勞動力市場就業(yè)穩(wěn)定性差,勞動強度大,工資和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待遇差。因而,與不存在城鄉(xiāng)二元制度相比,實際就業(yè)率Ppw下降,實際工資性收入Wpw和非工資性收入W′pw也低得多。因此,在市民化經濟門檻Cpw(0)不變的情況下,城鄉(xiāng)二元制度導致了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凈值的下降,從而制約了農民工市民化。
(3)加快城鄉(xiāng)二元制度的變革,促進農民工市民化
城鄉(xiāng)二元制度的改革應該堅持一元化方向、漸進式改革、分類型實施、整體性推進的基本思路,即在不損害城鎮(zhèn)居民既得利益和現代化進程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對城鄉(xiāng)二元制度的改革,分階段、有區(qū)別地逐步扭轉和取消城鄉(xiāng)分割、城市傾向的制度安排,最終形成有利于城鄉(xiāng)良性互動、和諧發(fā)展的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制度體系,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1] Fei,C.H.,Ranis,G.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4).
[2] 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47(3).
[3] 范紅忠.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的成本分析[J].農村經濟,2006,(3).
[4] 郭書田,劉純彬等.失衡的中國:城市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第一部)[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5] 胡鞍鋼.中國存在“四農”問題[J].經濟展望,2006,(4).
[6] 黃祖輝,錢文榮,毛迎春.進城農民在城鎮(zhèn)生活的穩(wěn)定性及市民化意愿[J].中國人口科學,2004,(2).
[7] 簡新華,黃錕.中國城鎮(zhèn)化水平與速度的實證分析與前景預測[J].經濟研究,2010,(3).
[8] 簡新華,張建偉.從農民到農民工再到市民——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過程和特點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9] 陸學藝.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理[J].特區(qū)理論與實踐,2003,(7).
[10] 唐根年等.中國農民市民化經濟門檻與城市化關系研究:理論與實證[J].經濟地理,2006,(1).
[11] 王桂新等.城市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影響因素考察——以上海市為例[J].人口與發(fā)展,2010,(2).
[12] 王漢生等.“浙江村”:中國農民進入城市的一種獨特方式[J].社會學研究,1997,(1).
[13] 張國勝.中國農民工市民化:社會成本視角的研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