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章才 ,馬亞懷 ,李彥麗
(1.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甜菜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80;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北方糖料作物資源與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哈爾濱 150080)
甜菜品種的穩(wěn)定性是衡量甜菜品種優(yōu)劣的重要性狀。2009年國家甜菜品種區(qū)域試驗的參試品種,有的將要應用于生產(chǎn),也有的將作為育種材料進一步加以利用。筆者根據(jù)2009年國家甜菜品種區(qū)域試驗結(jié)果,對部分參試品種進行了穩(wěn)定性測定和適應性分析,供用種單位和育種工作者參考。
2009年國家甜菜品種區(qū)域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4次重復,小區(qū)面積按10m2統(tǒng)一折算,試驗地管理同生產(chǎn)田。 這里測定了 9 個參試品種:HTP0781、Beta796、HI0479、SM-412、KWS5440、ZD213、SR-411、STD8728、HI0871,在下文中依次用 V1、V2、V3、V4、V5、V6、V7、V8、V9表示。 20 個試驗點:黑龍江呼蘭、依安、寧安、嫩江、友誼,吉林洮南、范家屯,河北張北,山西大同,內(nèi)蒙赤峰、包頭、呼和浩特、察右前旗,甘肅酒泉,新疆塔城、和靜、石河子、昌吉、伊犁、奇臺,依次記為 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U14、U15、U16、U17、U18、U19、U20。本文采用莫惠棟先生介紹的作物品種區(qū)域試驗方差分析方法。
對試驗的小區(qū)數(shù)據(jù)(從略)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根產(chǎn)量、含糖率和產(chǎn)糖量三者的地點間、品種間、品種×地點間都有極顯著的差異。
表1 根產(chǎn)量(kg/小區(qū))-品種、地點、品種×地點效應值
利用原始數(shù)據(jù)求得品種主效應值(Vi)、地點主效應值(Uj)和品種×地點互作效應值 (VU)ij列于表 1~3。 利用LSD值分別測驗表1~3的Vi間和同品種(VU)ij間的差數(shù)。
2.2.1 根產(chǎn)量 品種V2的主效應值最大,與其它品種比都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品種V9的主效應值高于品種V1、V3~V8,與 V5比未達到顯著水平,與其它品種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5的主效應值高于品種V1、V3、V4、V6~V8,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篇幅所限,其余品種不再贅述,詳見表 1。
品種V2在U4、U13、U14、U16、U17試驗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4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它試驗點,與在U2、U6、U7、U11、U18點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13和U16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U1~U3、U5~U12、U15、U17~U20點,與在 U2、U6、U7、U11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14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3、U5~U13、U15~U20點,與在 U2、U6、U7、U11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17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3、U5~U12、U15、U18~U20點, 與在 U2、U6、U7、U11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9在U8、U11、U15、U16、U17試驗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11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它試驗點,與在 U1~U7、U9、U10、U12~U14、U18~U20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在 U16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U1~U10、U12~U15、U17~U20點,與在 U1~U5、U7、U9、U10、U12~U14、U18~U20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15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10、U12~U14、U17~U20點,與在 U2、U4、U5、U7、U9、U13、U14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17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10、U12~U14、U18~U20點,與在 U2、U4、U5、U7、U13、U14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在 U8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7、U9、U10、U12~U14、U18~U20點, 與在 U2、U4、U5、U7、U13、U14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品種 V5在 U17、U18、U20試驗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20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它試驗點,與在U1~U4、U7~U15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18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17、U19點,與在 U8~U12、U14、U15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17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U1~U16、U19點,與在U8、U10、U14、U15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贅述,詳見表1。
2.2.2 含糖率 品種V1的主效應值最高,與品種V7比未達到顯著水平,與其余品種比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7的主效應值僅次于品種V1,與V4比未達到顯著水平,與品種 V2、V3、V5、V6、V8、V9比其效應值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 V4的 主 效 應 值 高 于 品 種 V2、V3、V5、V6、V8、V9,且差異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3的主效應值高于品種 V2、V5、V6、V8、V9,且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余者主效應值較低。
品種 V1在 U3、U4、U11~U13、U20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11點的互作效應值最高,與在 U2、U6~U10、U14~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13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除 U11之外的其余試點,與在 U2、U6~U10、U14~U17、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12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U1~U10、U14~U20點,與在 U2、U6~U10、U14~U17、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20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10、U14~U19點,與在 U2、U6~U10、U14~U17、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4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3、U5~U10、U14~U19點, 與在 U2、U6~U10、U14~U17、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3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U1、U2、U5~U10、U14~U19點, 與在 U2、U6~U9、U14~U17、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4在U12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12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它點,與在 U3~U5、U7、U11、U15、U16、U19的互作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2.2.3 產(chǎn)糖量 品種V2的主效應值最大,與其余品種比都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7的主效應值僅次于品種 V2, 與品種 V1、V3、V4、V6、V8、V9的差異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 V5的主效應值高于品種 V1、V3、V4、V6、V8、V9,與品種 V1、V3、V4、V6、V8比都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品種 V9的主效應值高于品種 V1、V3、V4、V6、V8,且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贅述,詳見表3。
表2 含糖率(%)-品種、地點、品種×地點效應值
表3 產(chǎn)糖量(kg/小區(qū))-品種、地點、品種×地點效應值
品種 V2在 U13、U15、U16、U20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 U15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它點,與在 U1、U2、U5~U12、U14、U18、U19的效應值比差異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在 U16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14、U17~U20點,與在 U1、U2、U5~U7、U9、U11、U19的效應值比差異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20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 U1~U14、U17~U19點,與在 U2、U5~U7、U9、U11的效應值比差異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 U13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U1~U12、U14、U17~U19點,與在 U2、U5~U7、U9、U11的效應值比差異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 V7在 U4、U11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4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余試點,與在U2、U8、U14、U16、U20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11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除U4之外的其余試點,與在U2、U14、U16、U20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品種V5在U17、U20點表現(xiàn)出了特別好的適應性:在U20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其余試點,與在U1~U6、U8~U16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在U17點的互作效應值高于除U20之外的其余試點,與在U4、U10、U12、U15的效應值比分別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水平。篇幅所限,不再贅述,詳見表3。
利用方差分析結(jié)果和表1~3數(shù)據(jù)求得根產(chǎn)量、含糖率和產(chǎn)糖量的穩(wěn)定性統(tǒng)計數(shù)——品種×地點互作方差估值(iK2vu)和變異系數(shù)(iCVvu),并將其和根產(chǎn)量平均值、含糖率平均值、產(chǎn)糖量平均值、品種主效應值列于表4。
2.3.1 根產(chǎn)量 從表4看出,品種 V2、V3、V4、V5、V7、V8的iCVvu水平較低,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穩(wěn)定性,有廣泛的適應性,其中V7的iK2vu也較小,更為穩(wěn)定,適應性更強;品種V1、V6、V9的iCVvu水平相對較高,iK2vu較大,穩(wěn)定性差,不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從平均根產(chǎn)量和品種主效看,根產(chǎn)量水平排在第一位的V2,豐產(chǎn)性狀好,且iK2vu和iCVvu都較小,說明該品種是豐產(chǎn)且穩(wěn)定的品種;根產(chǎn)量水平排在第二位的V9,豐產(chǎn)性狀較好,iK2vu和iCVvu也都較大,說明它有一些特別適應和不適應的試驗點應引起注意。
2.3.2 含糖率 含糖率的iK2vu和iCVvu水平都不高,所有參試品種都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穩(wěn)定性,有廣泛的適應性。其中尤以V7、V5更為穩(wěn)定,適應性更強。從平均含糖率和品種主效看,含糖水平排在前三位的V1、V7、V4高糖性狀明顯優(yōu)于其它品種,需要高糖型品種應優(yōu)先考慮。
表4 參試品種產(chǎn)質(zhì)量主要統(tǒng)計參數(shù)
2.3.3 產(chǎn)糖量 品種V2~V5、V7、V8的iK2vu和iCVvu水平較低,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穩(wěn)定性,有廣泛的適應性,其中尤以V3、V4、V7更為穩(wěn)定,適應性更強。品種V1、V6、V9的iK2vu和iCVvu水平相對較高,穩(wěn)定性較差,不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從平均產(chǎn)糖量和品種主效看,品種V2、V5、V7產(chǎn)糖量排在前三位,產(chǎn)糖性狀好,穩(wěn)定性強,很有使用價值;品種V9的產(chǎn)糖量性狀較好,但穩(wěn)定性較差,應用時應慎重選擇使用地點。
品種 V2、V3、V4、V5、V7、V8的根產(chǎn)量、含糖率、產(chǎn)糖量都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穩(wěn)定性,有廣泛的適應性。 品種V2、V5、V7的產(chǎn)糖量水平較高,且穩(wěn)定性好,在生產(chǎn)中有較大的使用價值,應考慮優(yōu)先使用。品種V9的根產(chǎn)量水平較高,但穩(wěn)定性較差,不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可以有選擇地加以利用。品種V1、V4的含糖率水平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在需要高糖品種的地區(qū),可優(yōu)先加以利用。筆者認為生產(chǎn)中應以適合當?shù)厣鷳B(tài)條件,產(chǎn)糖性狀好的品種為主栽品種,個性化品種為輔栽品種,合理搭配種植,以期獲得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1]莫惠棟.作物品種區(qū)域試驗的方差分析[J].江蘇農(nóng)學院學報,1983,4(4):49-55.
[2]馬育華.植物育種的數(shù)量遺傳基礎[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438-468
[3]柏章才.第六屆國家甜菜品種區(qū)域試驗部分品種穩(wěn)定性分析[J].中國甜菜,1995(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