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璽璋
解璽璋《:北京日報》高級編輯
近日,有幸先睹為快,看了幾集新版電視劇《西游記》,頗有些新的體會。以前有人說,不同的人看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其實,同一個人不同的時期看同一部作品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信然。
以前看《西游記》,把它當作神魔小說看,拍成電視劇,要看的似乎也只是它的神性和魔性。有一個時期甚至認為它的精華只在前七回,寫了孫悟空藐視一切的造反精神,皈依佛門之后,則無可觀矣。這種看法很久以來一直影響到我看《西游記》的感受。也許年紀大了,在體制內生活得時間久了,如今再看《西游記》,不僅沒有從前那么反感,反而覺得唐僧這個人物很可愛,也很可敬,悟空、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這些形象分別也有了程度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完全是造型上的,甚至主要不是造型上的,而是其精神內涵呈現(xiàn)出來的,或給予我們的新的特質。
新版《西游記》的全部尚未看到,僅從幾集的觀感中得出這樣一些認識,未必是恰當?shù)暮蜏蚀_的。但它確實讓我們看到了它的新。新在哪里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神性、魔性之外,還表現(xiàn)了他們的人性。說到人性,我想特別指出,它所涵蓋的不僅僅是世俗性,這種世俗性在豬八戒的形象中原本就已經表現(xiàn)得非常充分了。事實上,人性在這里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自覺的向上的力量,所謂性相近,習相遠,通過學習,教育,約束,當然也包括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人可以從動物的本性中,即從自在的物欲中升華出來,而成為一個自為的人。這是一個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演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從本我,經自我,向超我跨越的過程,在《西游記》中,這也被描述為“神”戰(zhàn)勝“魔”的過程。
所以,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倒覺得,新版《西游記》更像一個成長的故事,一個青春勵志的故事。在這五人取經團隊中,唐僧固其中堅,他具有堅定的信仰和信念,腳踏實地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品質,悲憫高尚的人格,但他也必須經歷種種磨礪和考驗,我們看他在女兒國的遭遇,以及隨后被蝎子精掠去,強作夫妻,都是從人性的柔軟處下手,要見他的真性。這個真性不是別的,就是人性理想中對于自我控制以及理性化之可能性的期待。所謂成佛,我想也只是人的自我控制能達到出神入化的自為境界罷了。就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當你修行未成時,你可能時時都會感覺到它的存在,一旦你達到了某種境界,它自然就不存在了。觀音菩薩可以給你戴上緊箍咒,但要去掉它,卻只能靠你自己的努力。
新版《西游記》的敘事表現(xiàn)使我們強烈而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這里有些是原著中原本就有的,有些雖有卻是隱而不顯的,有些卻屬于改編者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體現(xiàn)出影像藝術自身的特點。比如有一集表現(xiàn)孫悟空心灰意冷,到如來佛祖那里討結果,如果不能制服那獅駝山獅駝洞獅駝城的三個妖魔,他寧愿把頭上的緊箍咒退下來,交還如來,回花果山水簾洞閑耍子去。卻又意外得知那三個魔頭竟與佛祖有些親戚關系,于是引起孫悟空大鬧靈臺,攪了如來的道場。這一場戲,演員的表演和影像的表達都有很好的發(fā)揮,原著中數(shù)百字的敘述給了孫悟空充分發(fā)泄其情感的機會,突出了孫悟空襟懷坦白、正直無邪的性格。
《西游記》固然是一部游戲之作,但游戲的真精神卻不是隨意胡鬧和胡來,而應該是自由的藝術表達。新版《西游記》讓我們看到了改編者的真誠,以及對名著和觀眾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