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曌
當今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有東西方的認知差異。西方國家普遍對印度的形象持正面看法,而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和南亞對印度的看法以負面居多??陀^的看,印度廣闊的市場和極具優(yōu)勢的信息產業(yè)對世界經濟的繁榮和全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印度位于亞洲南部,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人口11.66億,是僅此于中國的人口第二大國。印度1947年獨立至今,走過了六十多年的歷程。建國初期曾經貧窮落后,但自1991年開始經濟改革以來,印度國內生產總值一直呈現(xiàn)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成為名符其實的“金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目前按照購買力平價統(tǒng)計,印度已經成為美、中、日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經濟體。同時,印度的軍事實力也在不斷提升。目前印度軍事實力排在世界第五的位置,并且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進入21世紀,印度正越來越吸引世人的目光,印度對周邊與世界正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影響。
但同時,印度也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第一,發(fā)展經濟的基礎設施落后。印度是一個硬件設施不足而“聞名于世”的國家,阻礙了社會發(fā)展的步伐。第二是印度的人口水平仍然處于相當落后的水平。目前,印度人均壽命為63.62,在世界各國中排名162位,文盲率高達40%,這些都嚴重的制約印度的大國化進程。第三,嚴重的貧富差距現(xiàn)狀。印度仍然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為嚴重的國家,失業(yè)者和赤貧者在印度的城鄉(xiāng)隨處可見。最后,日益嚴重的國內安全問題。在印度國內除了傳統(tǒng)的安全問題如民族矛盾、種姓制度之外,恐怖襲擊活動逐漸成為印度國內安全的最大威脅。印度是目前擁有恐怖組織較多的國家之一,多達三十多個。
當今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有東西方的認知差異。西方國家普遍對印度的形象持正面看法,其中以美國為代表。而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和南亞對印度的看法以負面居多。
1.當今美國國會對于印度的國家形象的認知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從經濟上看,印度是一個崛起的經濟大國。近年來,印度的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年均增長率達到了8%,成為僅次于中國的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國之一。美國國會議員稱贊印度的經濟改革,認為印度的改革已經在對外投資、稅收、私有化、減少政府管制方面取得重大進步。美國多數(shù)國會議員對印度經濟的崛起普遍持正面態(tài)度,他們認為印度有著眾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技術熟練的廉價勞動力,吸引著美國跨國公司前往投資。同時,印度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培植了超過兩億以上的富裕的中產階級消費者,這對于美國公司來說,是一個亟待開發(fā)和占領的、孕育著商機的巨大消費市場。
(2)從政治上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自獨立后實行民主制以來,印度的政治制度一直保持著穩(wěn)定運轉,迄今已成功舉行了14屆國會選舉,印度大選的選民人數(shù)更是高達六億七千萬之多。絕大多數(shù)議員都表現(xiàn)出對印度民主制度的欣賞,他們在不同場合的發(fā)言也有意突出印度的民主國家形象。盡管美國有議員承認印度的人權并非完美,但他們強調的是意識形態(tài)相近的兩國如何開展合作,以促進世界其它國家的人權和民主。美國多數(shù)國會議員認為,印度可以在美國的民主輸出戰(zhàn)略中充當合作伙伴,增加對印度次大陸的關注也能夠很好地傳播美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因此對于不少的涉印議案美國國會都表達了對印度民主的支持與肯定。
(3)從美國戰(zhàn)略上看,印度是美國全球戰(zhàn)略伙伴。隨著中國的發(fā)展,當今印度在許多美國議員的眼中戰(zhàn)略地位急劇上升,成為美國拉攏的戰(zhàn)略伙伴。發(fā)展美印戰(zhàn)略關系已成為絕大多數(shù)美國議員的共識。美國議員們認為,作為應對中國崛起的平衡力量,發(fā)展美印戰(zhàn)略關系有助于防范和遏制中國的崛起。同時認為印度可以成為其在亞洲反恐戰(zhàn)爭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以防范伊斯蘭恐怖主義。作為強化美印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步驟,美國國會不僅通過了與印度簽訂的民用核協(xié)議,而且絕大多數(shù)議員贊成并致力于推動印度早日“入?!?。
(4)從國際上看,印度是一個“負責任”國家。美國國會認為隨著印度國際地位的上升,其在國際和地區(qū)事務中積極主動,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是一個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美國公開宣布要幫助印度成為21世紀的主要大國,美國國會不僅同意對印度提供軍事技術裝備援助以扶持其發(fā)展軍事力量,而且還認為印度是負責任的核國家,在涉及核不擴散這種敏感議題上也對印度高度信任。
中國對印度的看法比較復雜。由于歷史原因,媒體和民間對印度的看法比較消極。中國媒體近年來普遍加強了對印度的報道力度,其基本上圍繞幾個點來構筑其形象框架:核與導彈、軟件、大國夢、印度追趕中國、宗教和種姓沖突、中印邊界問題、天災人禍和中印崛起與合作。總的來說,①中國媒體對印巴關系報道比較平衡,對印度的核與導彈計劃多持批評態(tài)度,對印度信息技術欽佩和贊美有加,對印度的大國夢想持懷疑輕視態(tài)度,在報道美印密切關系時多會渲染其針對中國,對印度追趕中國一方面顯得不屑一顧。
很少有中國民眾去過印度,因而中國公眾了解印度的渠道多半還是透過媒體。中印邊境問題曾長期影響中印關系使中國民眾對印度看法負面,當今中國民眾對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后”“種姓怪怪的”“辦事效率低下”彼有微詞。認為印度少有高樓大廈,有不少貧民窟等。印度最大城市兼金融中心孟買,貧民窟人口多達700萬,絕大多數(shù)居民享受不到自來水、廁所等衛(wèi)生條件。印度人自大且愛與中國攀比,國內民主一團糟貪污腐化嚴重,對外搶占中國領土,欺負南亞小國,發(fā)展核武器,落后野蠻的種姓制度,國內安全形勢也很糟糕。
目前有國內的學者則呼吁民眾去掉有色眼鏡,以全面的眼光看印度。應多了解印度近些年在農業(yè)、軟件、高科技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客觀看待印度。例如新疆大學高朝明教授認為:②“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發(fā)展有助于將其優(yōu)秀而豐富的文明遺產向世界傳播;印度廣闊的市場和極具優(yōu)勢的信息產業(yè)對世界經濟的繁榮和全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印度的發(fā)展也伴隨著諸多問題,例如宗教信仰的沖突導致國家認同意識的弱化和社會聚合力的下降、社會種姓制度的消極影響日益突出,而且社會成員間的收入差距刺激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出現(xiàn)?!?/p>
不論是歐盟,還是東盟,非盟,這幾年來頻頻與印度舉行經貿等多方面的合作論壇,與印度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他們看來雖然印度有些顯而易見的國內問題,但印度代表的是軟件領軍、科技騰飛,經濟快速發(fā)展充滿活力,民主政治的形象。信息產業(yè)異軍突起,成為印度的一個亮點,印度“硅谷”班加羅爾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信息技術中。雖然印度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遠遠落后于中國,但在吸引證券投資方面則超過了中國。目前印度已經成為發(fā)展中國家中最受歡迎的證券投資地。
注釋:
①文豐:《印度大國戰(zhàn)略評析》,新疆大學2006年優(yōu)秀碩士論文,高朝明主持的“世川良一”基金項目成果。
②陳思霈.中印兩國媒體對于國家“本我”和“他者”形象的構建——以《紐約時報》對中印兩國的報道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0,第 185 頁。
[1]趙國軍.美國國會議員印度觀的認知變遷及其動因[J].外交評論,2008(10).
[2]羅輝,劉騫.當代中國國際關系學印度問題研究:回顧與思考[J].東南亞縱橫,2009(5).
[3]陳春艷,林棟.論印度的大國外交戰(zhàn)略[J].改革與創(chuàng)新,2008(14).
[4]任飛.印度外交新態(tài)勢:文化軟實力的推進[J].南亞研究季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