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嘉凈[貴州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 貴陽 550003]
作 者:安嘉凈,貴州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媒體傳播。
《火童》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4年出品,由導演王柏榮導演的一部動畫片。本片于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首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一等獎。此動畫片描繪的是哈尼族少年明扎排除萬難,從妖魔手中奪回本屬于村寨族人的火種,并犧牲自己變成火球,給哈尼山寨人民從此帶來光明的民族民間故事。
雖然從藝術類別來界定區(qū)分,此動畫片屬于美術電影動畫范疇,但是從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留方式的角度來探討,此動畫片的意義和影響并非動畫影片形式本身這么單純。實際上它呈現(xiàn)出的是一部活生生的獨具哈尼族人民生產習俗的畫卷,是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藝術的生動再現(xiàn)。正是因為此動畫片對于哈尼族人文的適時留存,使得此部影片即使在三十年之后給觀影者的留下的,仍然是哈尼族群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文明。
宗教信仰 哈尼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滇南地區(qū),族人認為萬物皆有靈,人死魂不滅,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特別是對于火的崇拜區(qū)別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哈尼族一直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火很敬畏,必須保護火種長久不息。每家都有數(shù)個不同的火塘?;鹛恋幕鸩粌H要煙火不斷,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對此哈尼族民間有著豐富的口頭文學。而《火童》動畫片的故事原型,就來自于哈尼族老人口述所記錄的民族火種傳說。片中主人公明扎在替父報仇之前,需要神明的幫助,老祭司口中喃喃念著的咒語就是祈禱天神、地神、山林之神給予孩子力量,此動畫場景配于藝術家加工過后的哈尼族音樂,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出哈尼族拜祭的情形。哈尼族的節(jié)日活動與外界的大漢慶祝活動文化差異較大,通過此種現(xiàn)代動畫形式聲情并茂地表達出來,是非常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
民族歌舞哈尼民族擅長較多樂器,如俄比、扎比、三弦、四弦等。把烏就是他們獨有的樂器,獨具特色,金竹制成,狀如笛子。吹嘴有簧片,音色寬廣渾厚,意蘊悠遠纏綿。動畫片開始就伴隨著悠揚的笛樂聲,畫面慢慢進入哈尼族村寨主畫面。在整部影片中,藝術家們模仿把烏類似如竹笛清脆的聲音,演奏了具有哈尼族民族音樂風格的電影背景音樂。還有女聲清唱具有哈尼族樂風的歌曲《媽媽》,委婉輕吟出哈尼族母親不舍兒子離家的情愫。
哈尼族又是一個與音樂歌舞為伴的民族,電影片尾,鄉(xiāng)親們重獲火種,慶祝歡歌,畫面中就出現(xiàn)了多個舞種。雖然哈尼族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等多個舞種,但是不能一一在動畫片中詳細展現(xiàn),藝術家就對這些舞種進行相互融合處理,進行藝術的加工和表現(xiàn),使人一目了然同時又增添了受眾對哈尼族舞蹈藝術文化的興趣。
服飾及色調 如果要了解民族服飾文化,人們很自然地會選擇去圖書館或者民族博物館,在這些地方我們看到的只是呆板的圖片和毫無生氣的服飾陳列。而在動畫當中,我們看到的是哈尼族少年明扎的母親如何動態(tài)呈現(xiàn)織布機織布的程序,哈尼族頭飾是如何包裹在動畫中天神女兒的頭上的,哈尼族少女的胸飾又是怎樣佩戴的。對于民族服飾文化的宣傳和普及,歷史文獻中復雜的文字描述遠遠不如動畫中生動呈現(xiàn)來得深刻和打動人。
在我國哈尼族族群全部居住在云南,婦女一般著自己織染的藏青色土布衣衫,哈尼族人服飾也大多使用自然植物作色。動畫片中無論背景還是人物角色衣飾大量使用的,也正是這種并非鮮艷的中性顏色。準確地表達出哈尼族人的純樸色彩藝術觀。生活中哈尼族少女及青年婦女都下穿及膝蓋的百褶短裙,打護腳,平時赤腳。女性都喜愛佩戴銀鏈和成串的銀幣,銀泡作胸飾,戴耳環(huán)或耳墜。動畫片《火童》中女性角色的頭飾就是根據(jù)云南瀾滄江地區(qū)的婦女頭飾原型來進行藝術加工的,同時這些動畫角色的服飾也是藝術家們融合了多個地區(qū)的哈尼族群服飾而得到的。觀看動畫的同時就是一次哈尼族民族服飾大巡禮。
生存環(huán)境 《火童》中少年明扎生活的村寨,處處是茂密的棕櫚林、金竹叢,還有郁郁蔥蔥的榕樹林,讓我們身臨亞熱帶及熱帶氣候所造就的淳樸美麗的哈尼族建筑群里,一排排的竹樓生動地呈現(xiàn)了他們生產生活的美麗家園。動畫片中哈尼族人獨特的“蘑菇房”是干欄型建筑,分二、三層的設計形式讓觀者極具新鮮感。而影片中土司所居住的石結構建筑又表達了與“蘑菇房”截然不同的氣勢風格,也顯示了哈尼族神靈的圣潔和土司的威武。
影片結尾,夜幕降臨之時,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們隨著鑼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慶祝火種的回歸慶祝情景,無不使人對純樸的少數(shù)民族村寨風情充滿向往之情。
工具使用 腳碓是南方少數(shù)民族廣泛使用的一種腳踩踏的舂米用具,設在一個小草棚里,用腳連續(xù)踩踏木杠,石杵一起一落,石臼中的谷物便被去掉粗糙的外殼或表皮,大米便會變成細細的黏性極好的米粉。這種已經完全被現(xiàn)代哈尼族村寨的通電碾米機所取代的勞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在《火童》動畫片中通過動態(tài)的形式重現(xiàn)了出來,民族群眾講著遠古的哈尼古經,輕松愉快地使用腳碓勞作的畫面情景生動而有情趣,是動畫形式真切地保留了這種非物質勞作工藝的文化精髓。由于傳統(tǒng)技藝內在的生命力以及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許多手工藝已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消逝,是現(xiàn)代的動畫形式保存了這種民族手工的真諦,使得這個民族手工藝沒有在歷史的口口流傳中變質、變形。
皮影戲形式 皮影,又被稱之為燈影,是使用燈光照射,將動物皮刻制成的人物隔亮布演戲,這項非物質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它屬于我國眾多傀儡戲當中的一種。皮影戲表現(xiàn)動態(tài)的最特別之處在于各活動關節(jié)間的連接為二維形式,突出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制作藝人的精雕細琢之特長,他們將中國古代的各類精致圖案嫻熟雕刻于皮影偶造型之中。而《火童》動畫片中的哈尼族動畫人物角色的表演,大多數(shù)都使用了皮影戲表演這種中國傳統(tǒng)藝術表演形式,人物的動態(tài)以及面部表情都通過各關節(jié)處的活動軸旋轉運動來表現(xiàn),角色運動的每個部分都有豐富民族圖案進行刻畫填充,從而使得整個美術電影畫面內容豐富多彩并且民族風味濃郁。這種二維的中國獨有的皮影戲表現(xiàn)形式從漢代開始沿用至今,其仍然長久不衰也正說明了這種非物質藝術文化的魅力所在。
藝術化神怪形象 我國擁有眾多少數(sh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而少數(shù)民族神怪的形象傳達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祭祀文化,區(qū)別出多個華夏民族的神鬼特點。哈尼族同彝族一樣,實行父子連名制。每個宗族均有自己崇拜的圖騰物,不同家族成員的分散居住,又出現(xiàn)了各自不同的亞圖騰,也就是我們大眾所說的神怪形象。在哈尼族祭祀這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活動中,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靈魂觀念共同構成哈尼族信仰的主要內容。在動畫片中,哈尼人最主要的敵人角色就是黑魔王,還包括幫黑魔王看護魔山的神獸。作為兒童動畫反派角色的刻畫,這種民族祭祀形象的來源必須要求嚴謹,但同時需要兼顧不能恐嚇少兒的幼小心靈的要求,所以美術制片們翻閱大量哈尼族及相鄰民族祭祀活動中鬼神形象資料,為動畫中的反派形象找到可靠的事實依據(jù)。并進行了藝術化的深加工,從而塑造出一個滿頭火焰和毒蛇,渾身燃燒著火焰,四肢如獸的黑魔王形象。將哈尼族祭祀活動的形象運用于動畫之中,能夠使觀影者能在較短時間之內就窺見少數(shù)民族祭祀之精髓,實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推廣之良策。
蠟染風采 三十年前,動畫《火童》從一創(chuàng)作出來就備受國內外矚目,并且在次年就獲得國家級大獎和世界級美術電影大獎,在我個人看來,它的背景制作及處理有相當大的功勞。這部動畫片的背景繪制大量使用中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蠟染技藝。偶然情況下形成的低明度蠟染冰紋在動畫片中若隱若現(xiàn),增添了美術電影背景畫面色彩與線條的神秘感和豐富感。這正是因為蠟染冰紋讓人們?yōu)橹潎@不絕的性格特征。冰紋的形成,是蠟畫胚布在不斷的翻卷浸染中,蠟跡破裂,染液便隨著裂縫浸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像冰花,像龜紋,都是妙不可喻,這種非物質文化藝術活動的每一次制作都是不可復制的,獨立的。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浸染之后,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絕不相同,展現(xiàn)出清新自然的特殊美感。也正是這些獨具民族特色的背景繪制使國際大賽的藝術評委們耳目一新,無形中推廣了蠟染這一我國少數(shù)民族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的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對于此類文化的保護,應當采取多種方式,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其最終目的,是使其能在創(chuàng)造和享受這種文化的民族中得到繼續(xù)傳承和發(fā)展延續(xù)。有部分特殊的,因時代變遷,生存條件改變等原因而不能繼續(xù)傳承和發(fā)展的項目,我們應該收集記錄起來編輯成書籍,制成光碟、錄像片、錄音帶甚至動畫片,使其以“第二生命”繼續(xù)傳播。對于至今仍葆有傳承生命活力的哈尼族藝術文化,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這部《火童》就是一部重現(xiàn)哈尼族非物質藝術文化的佳作,片中對于哈尼族文化中即將甚至已經消失不久的非物質文化現(xiàn)象借以動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弘揚了民族藝術的同時更激發(fā)群眾期望了解哈尼族人文的熱情。
在使用動畫藝術形式成功留存中華多樣的民族藝術文化方面,《火童》開啟了非常成功的先河,為推動國家“文化多樣性”的方針提供了可行性前提。
[1]華覺明,李勁松.中國百工[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0.
[2]許一僖.中國少數(shù)民族婦女頭飾[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