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寶祥
眾所周知,“而”在古漢語中作連詞時,用法很多。有表修飾的,如“吾嘗跂而望矣”,(《勸學》)“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保ā妒嫉梦魃窖缬斡洝罚┯斜磙D(zhuǎn)折的,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保ā秳駥W》)“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有表并列的,如“蟹六跪而二螯”,(《勸學》)“侶魚蝦而友麋鹿”。 (《赤壁賦》)有表遞進的,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當次,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保ā斗枪ァ罚┯斜沓薪拥?,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師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秳駥W》有表因果的,如“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薄皯?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六國論》)
以上均是“而”的常見用法,筆者從教二十余年,從人教版教到蘇教版,發(fā)現(xiàn)許多高中語文教參和資料都忽略了“而”的另一個常見用法,即表假設(shè)的用法。
如蘇教版初中課本中《捕蛇者說》里“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中的“而”即是表假設(shè)的。再如不管是人教版還是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的教參在對《勸學》中的“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和《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钡染渥又小岸弊值姆g時,均未作翻譯(筆者揣測可能是把它當做表承接的連詞用法來翻譯的,否則不會不譯)。而學生手中的一些古文資料在文言虛詞一欄中對 “而”的解釋時,既未見到過對上述幾句話中“而”的解釋,也更未見到過表假設(shè)的說法,還有的資料竟然把它譯為“卻”,這實在不能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其實“而”在古漢語中表假設(shè)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馮婉貞》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祭十二郎文》)“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前一“而”。一些著名的詞典也都標出了“而”表假設(shè)的作用。如楊樹達先生著的《詞詮》(一四):假設(shè)連詞,用同如?!扒蚁染兄?,毋寧夫人,而焉用老臣? ”(《左傳》襄二十九年) “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又襄三十年)……”王政白先生編纂的《古漢語虛詞詞典》中在“而”的連詞功能中有這樣的解釋“⑦表假設(shè),相當于‘如果’?!蹲髠鳌は骞辍罚骸赢a(chǎn)而死,誰其嗣之?’(子產(chǎn):人名。嗣:繼承。)《莊子·徳充符》:‘人而無知,何以謂之人?’”《辭源》“而”條(三)連詞7、如果。 《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左傳·襄三十年》:“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
由此可見,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币约啊扒匾猿乔箬刀w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钡染渲械摹岸苯忉尀椤皡s”或不譯均是不正確的,只有解釋為“如果”才能順理成章。希望有關(guān)部門在編訂教材時應(yīng)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