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耀
古人為文常用修辭來表情達意,以收到或華美藻飾,或簡潔生動,或委婉含蓄,或悅耳動聽的藝術(shù)效果,這在文言文閱讀中經(jīng)常遇到。準確識別、恰當解釋這些運用修辭的文言句子,是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在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題中,文言修辭也有所涉及,因此,很有必要對這塊知識進行梳理并掌握其翻譯要領(lǐng)。
比喻就是用一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事物或情境,它是運用最普遍的修辭方式。比喻大致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三種類型。明喻的翻譯方法,一般只要把喻詞譯成“像”或“好像”就行了。暗喻的翻譯方法可以有兩種,一是直接譯成判斷句,成為“甲是乙”的格式;一是把它變成明喻,在本體和喻體中間用“好比是”相連,使之成為“甲好比是乙”的格式。借喻的翻譯方法比較靈活,有的要補出本體,有的則不必補出。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③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過秦論》)
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①句是明喻,可譯為“以這樣的所作所為,追求這樣的欲望,就像爬到樹上去捉魚”。②句是暗喻,可譯為“現(xiàn)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還辭別什么呢”。③句是借喻,“金城”不能譯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屬修筑的城”,因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這樣的說法;其實“金城”借指堅固的城池,“金城千里”要譯為“堅固的城池連綿千里”或“像鋼鐵一樣堅固的城池連綿千里”。④句也是借喻,“燕雀”比喻無遠大志向的傭耕者,“鴻鵠”比喻陳涉自己;該句可以譯為“目光短淺的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借代,又叫代稱。指說話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借用與它密切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如果需翻譯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辭方式,就應采用直接點明借代本體的方式進行翻譯;如果按字面解釋,往往會造成誤解。如:
①愿令得補黑衣之數(shù),以衛(wèi)王宮。(《觸龍說趙太后》)
②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陋室銘》)
①句以特征、標志代人物,“黑衣”指戰(zhàn)國時趙國宮廷衛(wèi)士,因趙國衛(wèi)士身穿黑衣;要把“黑衣”譯成“衛(wèi)士”。②句以具體的“口舌”指代抽象的“言辭”,要把“口舌”譯成“言辭”。③句以工具代事物,“絲竹”是弦樂器和竹制樂器的合稱,此處代指“音樂”。
互文,也叫“互文見義”,或者簡稱“互見”,即把應該合成的一句分成了幾句(多為兩句),即在形式上分開敘述,在內(nèi)容(意義)上要合起來理解。其特點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將要出現(xiàn)的詞,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詞,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錯、補充。故而,我們在理解互文時,就應將相應的內(nèi)容合并到一起意譯,否則會造成錯解。
①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阿房宮賦》)
①句意思是“(墓的)東西左右都種植了松樹、柏樹、梧桐”,不能錯解為“(墓的)東西栽上了松樹和柏樹,左右種上了梧桐”。②句應理解為“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憂其君”(不論是在朝為官,還是退隱江湖,都憂國憂民),要是不如此理解,顯然不符合“古仁人”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當然更不符合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③句譯為“燕、趙、韓、魏、齊、楚聚斂收藏的珠寶、珍奇、精品”。
以上各例都是對句互文,另外還有本句互文。如王昌齡《出塞》中的“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一句,就要譯為“秦漢時的明月映照在秦漢時的關(guān)隘上”;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馬客在船”一句,就要譯為“主人客人下馬來到船上”。
合敘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方式,又稱并提、分承。為了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古人常用合敘法行文。所謂“合敘”一般是把兩件相關(guān)的事并合在一個句子中來表達,而理解時,必須按照行文的順序或語義的類型分開來解釋。這種修辭,理解時容易出現(xiàn)錯誤,要注意識別。如: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水經(jīng)注·江水》)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
③普施行之,耳目聰明,齒牙完堅。(《三國志·華佗傳》)
①句中“亭午”、“夜分”是兩個不并存的時間,“曦”、“月”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現(xiàn)象,合起來是講不通的。應理解為“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如果不是正午,就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夜晚,就見不到月亮)。②句理解為“若有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若有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賞”。③句中的“耳目聰明”是合敘,應解為“耳聰目明”,即耳朵聽力好,眼睛視力強。
古人說話寫文章時,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話說得含蓄、婉轉(zhuǎn)一些,叫做委婉語。這在文言文中運用相當廣泛,尤其是外交辭令、人際關(guān)系方面。翻譯時要譯出本意。如:
①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②雖少,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后》)
③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④曹操遣權(quán)書曰:“……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 ”(《赤壁之戰(zhàn)》)
①句為了避粗俗不雅,把“上廁所”說成“更衣”,翻譯時就要把“更衣”譯為“上廁所”。②句為了避兇險不吉,不說“死”,而說“填溝壑”,說法比較委婉,直接譯為 “死”即可。③句為了避免冒犯,不說皇上年輕(因為年輕往往意味著無知或閱歷淺),而是說皇上“富于春秋”,翻譯時直譯為“年輕”。④句屬于外交辭令的委婉,曹操大軍壓境,企圖一舉滅吳,而表面上卻說和吳一起打打獵;其中“會獵”是用委婉的方式進行軍事威脅,意思是 “較量”,翻譯的時候不能只看字面。
古人善于用典,為了使行文典雅,言簡意豐,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翻譯用典句時,要在理解典故用意的基礎(chǔ)上恰當譯出典故的含義。如:
①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陳情表》)
②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滕王閣序》)
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①句“結(jié)草”化用古代報恩的傳說。一個士大夫?qū)⑵涓傅膼坻硇屑奕?,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jié),絆倒恩人的敵手而使恩人取勝。所以應翻譯為“報恩”。②句引用《列子·湯問》中的典故,俞伯牙彈琴,鐘子期能聽出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這句話可以譯為:既然遇到鐘子期那樣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樂曲又有什么羞慚呢?③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封狼居胥”也是一個典故,漢文帝時,大將霍去病大敗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翻譯時要懂得典故,翻譯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全句可以譯為:元嘉年間,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樣建功立業(yè),草率出兵,結(jié)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倉皇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