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義軍
翼狀胬肉是目前眼科極為常見的一種結膜變性性疾病,為瞼裂部球結膜與角膜上一種贅生組織,侵犯角膜后日漸增大,甚至可覆蓋至瞳孔區(qū)而嚴重影響視力。是瞼裂部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發(fā)生變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內發(fā)展,呈三角形,如翼狀,因此稱之為翼狀胬肉[1]。目前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要,但是手術后患者出現復發(fā)的幾率很高,成為手術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因此如何降低手術的復發(fā)率成為目前臨床的焦點。我院于2009年采用生物羊膜治療但翼狀胬肉取得顯著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門診和住院共收治翼狀胬肉患者80例98眼,單眼患者72例,雙眼8例;其中初發(fā)性翼狀胬肉患者總計71眼,復發(fā)性翼狀胬肉患者總計17眼;患者年齡30~71歲,平均54.5歲;其中男4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就診時翼狀胬肉在頭部侵犯角膜緣內均在3.5 mm以上。手術前對患者視力進行測定,其中在0.1~0.3患者有21眼,0.3~0.6者總計41眼,大于0.6者18眼。
1.2 材料獲得 本手術用生物羊膜均為冷凍干燥性生物羊膜,有江西省科學院住友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該生物羊膜與與新鮮羊膜相比較,其結構組成無明顯變化。
1.3 手術方法 所有手術均在顯微鏡下進行,首先,自胬肉頭部起將胬肉組織干凈的從角膜面和鞏膜面剝離到半月皺壁,將胬肉切除并切除其上結膜組織。實施鞏膜面燒灼止血,然后按照鞏膜面裸露的面積和形狀制作相應的生物羊膜,生物羊膜的上皮面應朝上附著于鞏膜裸露區(qū),生物羊膜應該覆蓋超過角膜緣內側1~2 mm。用縫合線交替緊密縫合生物羊膜以及創(chuàng)面,縫合時要求每一針必須經過淺層鞏膜??p合時應特別注意保持持鞏膜面干燥,避免生物羊膜下出現積血或者積液。手術后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進行涂眼,最后加壓包扎。
1.4 術后處理方法 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加壓后5 d后將包扎打開,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以及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點眼操作,每天點眼四次,連續(xù)持續(xù)1個月。患者在手術后半個月進行拆線。手術后7 d后每天更換藥物一次,并密切觀察患者角膜上皮愈合以及羊膜植片情況。在手術后14 d和1個月后每月來醫(yī)院進行創(chuàng)面愈合復查。
1.5 隨訪 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隨訪,80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4~25個月,平均10個月,成功率為100%。
2.1 患者手術后 2~4周患者手術部位的結膜上皮以及角膜上皮開始形成,平均17.5 d。隨著患者眼表上皮組織的不斷修復,刺激癥狀明顯緩解逐漸減輕。手術后1個月對患者視力進行測試,0.1~0.3者5眼,0.3~0.6者29眼,大于0.6者46眼?;颊咴谑中g后視力明顯好轉。
2.2 手術之后 植片得生物羊膜與眼表面連接牢固,而且呈現透明狀,大約1周后患者鞏膜部位的開始溶解,緊接著為角膜上的溶解。在進行生物羊膜植入術后患者未出現排斥反應和以及感染癥狀。
2.3 初發(fā)性患者未出現復發(fā),復發(fā)性患者有1例1只眼出現復發(fā),但復發(fā)的翼狀胬肉較小,無需處理。
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而且多發(fā)的疾病之一,患者大多生活在緯度較低、日照時間較長、紫外線輻射強度最大的區(qū)域,其中以戶外工作者發(fā)病率較高[2]。目前對翼狀胬肉發(fā)病原因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顯示首先是角膜緣干細胞受到損傷后,最終導致角結膜功能發(fā)生障礙;進而出現細胞增生,炎癥浸潤等,最終導致翼狀胬肉的出現。目前治療翼狀胬肉的的主要手段為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治療后疾病的復發(fā)率較高,而且比初發(fā)性更強[3]。目前采用生物羊膜治療翼狀胬肉有較好的療效。生物羊膜具有以上優(yōu)勢:其抗原性較低,且可以減輕炎癥發(fā)生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瘢痕組織形成;同時其光滑的表面有助于細胞的生長。因此生物羊膜在治療翼狀胬肉方面具有極好的優(yōu)勢[4]。目前采用生物羊膜進行治療的種類較多,新鮮羊膜制備工藝繁瑣,需特殊保存;而生物羊膜可以在常溫下保存1年,無毒副作用,比較方便,是臨床首選。本研究中采用生物羊膜進行治療后患者未出現相應的并發(fā)癥,而且復發(fā)率較低,患者除1例出現復發(fā)外,其余均未見復發(fā)。
[1]吳志鴻,百籟皓,崔幼俠,等.凍干人羊膜治療翼狀胬肉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4,22(2):138.
[2]李永忠,汪建平.羊膜移植治療嚴重角膜潰瘍的臨床觀察.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8,22(6):352-353.
[3]陳云珍,鐘曉東,郭桂蘭,等.羊膜移植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觀察.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5,24(3):163-164.
[4]楊平.羊膜貼敷治療早期角結膜燒傷臨床觀察.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07,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