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彩萍
(中國礦業(yè)大學文法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近年來中國的群體性事件頻繁增多,“4·18”法國家樂福超市事件;“6·28”貴州甕安事件;“5·10”湖北巴東鄧玉嬌事件;“2·13”云南躲貓貓事件等大量的群體性事件讓人記憶猶新,也引發(fā)了人們的深思。
由于我國轉型時期的群體性事件的頻繁增多和嚴重影響,致使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群體性事件進行了研究。學者王天敏認為,群體性事件是指信念或利益趨同的民眾,為表明主張、宣泄情緒、擴大影響、實現(xiàn)目標所采取的集體行動。
學者王來華認為,群體突發(fā)性事件是指一定數(shù)量的人們在一定的輿情空間內,受某些中介性社會事項影響或刺激,為實現(xiàn)某一目的,采取靜坐、圍堵、集會、游行等方式,與黨政權力機關形成對立或對抗關系,造成社會混亂和社會公私財物遭破壞以及人身傷害的事件。[1]
群體性事件是一個“官方術語”,中共中央辦公廳2004年制定的《關于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工作意見》稱群體性事件是“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fā)、群眾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侵害,通過非法聚集、圍堵等方式,向有關機關或單位表達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醞釀、形成過程中的串聯(lián)、聚集等活動”。[2]
對群體性事件強調的層次不同,其內涵界定也存在差別。所謂群體性事件是指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組成的群體,通過集會、游行、示威、靜坐、罷工、圍堵等方式,向有關機關單位表達意愿或提出要求來表示他們的不滿和憤怒,以致對社會、集體、個人造成損失和傷害的活動。本文主要是從群體性事件的主體、目的、方式、影響四個方面來界定的。
不同的學者依據(jù)的標準不同,其類型也各異。學者王來華、陳月生認為,根據(jù)參與事件主體的不同,分為企業(yè)職工群體性事件、居民群體性事件、農民群體性事件和特殊群體性事件;根據(jù)事件本身的性質,分為政治性群體性事件和非政治性群體性事件;根據(jù)事件的規(guī)模,分為小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大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較大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和超大規(guī)模的群體性事件;根據(jù)事件影響的區(qū)域,分為局部性群體性事件、區(qū)域性群體性事件和全國范圍群體性事件。[3]
根據(jù)群體性事件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利益訴求型群體性事件和泄憤型群體性事件。利益訴求型群體性事件是由于社會利益關系的失衡,參與者大多是利益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的弱勢群體,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引發(fā)的,一旦達到相應的目標就可能消除沖突的潛在因素。泄憤型群體性事件中大部分參與者并無具體的行動目標和利益訴求,通常以發(fā)泄情緒為主,群體性的非理性沖動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較容易被不法分子和敵對勢力利用,對社會公共安全破壞較大,是值得各級政府高度關注的群體性事件。[4]4-5
群體性是群體性事件的基本特征。群體性事件中的引發(fā)者和參與者構成了群體。這里所說的群體是指由一定數(shù)量的人為了某種共同目標而組成的。有相當數(shù)量的群體性事件是由個體沖突演變?yōu)槿后w沖突,這類群體覆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參與主體呈現(xiàn)出明顯的群體性特征。一般來說,群體性事件的群體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利益群體,另一類是間接利益群體。早期的群體性事件,群體較為單一,一般都有特定的利益訴求,行為目標指向特定的行政管理部門和利益沖突方。目前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間接群體”廣泛參與。這些“間接群體”并沒有明確的利益訴求,他們一旦參與到事件中來,情緒帶有強烈的對抗性色彩,往往由于從眾心理的影響,會引發(fā)過激行為,使群體性事件的暴力性明顯增強。[5]
利益性是群體性事件的本質特征。在如今社會的迅速發(fā)展時期,社會中的利益關系和利益格局處在劇烈的調整過程中,社會中的利益主體也越來越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利益的矛盾與沖突成為一種常規(guī)性的社會現(xiàn)象。具有共同利益的群體聚集起來聚眾鬧事,從而出現(xiàn)嚴重的違法行為,破壞社會治安秩序,危害他人以及公共安全等。
自2006以來,群體性事件已經由過去的結構松散、組織化程度低的狀態(tài),開始向結構嚴密、組織化程度高的方向發(fā)展,且內部分工明確,目標清楚,行動協(xié)調。從參與主體來看,目前規(guī)模較大的群體性事件,大多都有較嚴密的組織形式,其中包括策劃者、組織者、骨干分子。在整個事件過程中,有的人負責策劃,有的人直接指揮和操縱,還有的人從中進行煽動,如甕安、萬州等群體性事件就表現(xiàn)得比較典型。
群體性事件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也有個人自身方面的。
經濟原因是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根本原因。我國現(xiàn)行的經濟體制不完善,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自身還存在一些缺陷,如單純的以“能者多得”作為自己的基本運作原則,“富者更富、貧者更貧”的馬太效應是必然的結果。社會成員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不同社會成員的生活水平也拉開了距離,利益分化就勢必發(fā)生,多元化的利益群體相互競爭和沖突就不可避免,這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的安定埋下了隱患。諸如城鎮(zhèn)下崗失業(yè)人員、“三無”邊緣群體人員,因生活相對貧困,心理處于失衡狀態(tài),一遇風吹草動,心中積郁的不滿情緒極易爆發(fā),成為間接利益沖突的積極參與者,為群體性事件推波助瀾。吉林通鋼事件就是很好的證明,建龍公司重組通鋼以后,派入大量的人員進去占領了通鋼的重要領導職位,致使通鋼的老工人以低廉的工資全部下崗,后建龍公司又從外面招來五六百年輕的工人,由于年輕的工人缺乏經驗技術又讓以前的老工人回來指導,報酬只有400塊錢左右,而年輕工人卻賺到4000塊錢,矛盾越來越尖銳,最后爆發(fā)了群體性事件,以致總經理被圍毆至死。
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進行著政治體制改革,政府的管理模式以及相關的政府行為也在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當前,官僚主義作風和腐敗現(xiàn)象是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政治原因。在一些地方黨政干部、公務員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存在著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徇私枉法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民事經濟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他們往往為了一己私利而濫用權利、違法亂紀,這不但嚴重損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更使得群眾和官員之間的矛盾不斷尖銳化。
社會基層管理功能弱化是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民眾在利益追求上和思想認識上都曾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社會人口的流動性和外界信息的及時性顯著增強,使得原有的社會控制基礎已經基本不復存在。再加上基層管理組織渙散,基層政府在民眾中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明顯減弱,使政府的公信力喪失,黨群關系疏遠,一旦產生利益沖突,政府部門的調控能力越來越弱,稍有不當就會引起干群關系緊張。以貴州甕安事件為例,為什么僅僅一個女孩溺水這樣的個人事情,就造成了2萬人以上的大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考慮其原因,是由于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妥善的解決。甕安民眾不滿地方治安混亂,政府主管部門的公安機關失信于民,,是造成此次重大事件的直接原因。[4]57-63
隨著社會糾紛的不斷激化及群體性事件的屢次出現(xiàn),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各種信息渠道暢通,群眾的自身素質明顯提高,政治維權意識也不斷增強,這些都是喜聞樂觀的。但是一些群眾的法治意識依然薄弱,法律知識模糊,無法用民主的、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政治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們往往采用上訪、鬧事等手段來表達意見和愿望。如在石首群體性事件中,人們沒有采取正確而合法的手段來進行維權而是選擇了暴力的手段與執(zhí)法機關產生沖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階層的分化進一步加劇,利益主體將出現(xiàn)多元化,各種利益矛盾和沖突將成為各個領域的常態(tài),不同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和貧富差距過大是當前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重要誘因。為此,政府應建立健全社會利益均衡機制,依靠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市場兩種手段,進行雙重調節(jié),實現(xiàn)國民收入的合理分配,這樣既能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利益,又能使國民收入分配相對公平,使利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各群體的利益處于相對均衡狀態(tài),防止社會的兩極分化。另外各級政府要加快城鄉(xiāng)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高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均衡地享受到改革發(fā)展所帶來的有益成果。
建立健全群體性事件的高效預警機制是有效化解群體性事件的制度保障。群體性事件一般都是突發(fā)的,是社會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 因此,各級政府應建立高效的預警機制,及時獲取超前信息,準確進行預測,把握好有效預防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首要關口,防患于未然。減少群體性事件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規(guī),為社會各利益群體營造相對公平合理的法制環(huán)境;其次要建立統(tǒng)一的社會信息綜合平臺,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網(wǎng)絡和反饋制度,定期進行民情、社情調查和民意測驗,及時了解社情民意。
利益訴求渠道堵塞是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關鍵因素,公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往往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利益表達機制。為此,國家把建立暢通有效的利益表達機制放在重要地位,政府和社會及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被架起,讓各種利益主體通過合法有效的渠道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完善暢通的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就是群眾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教育、協(xié)商、調節(jié)等多種方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引導群眾以合法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解決利益矛盾,預防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這樣,一方面利益受損者有了表達和發(fā)泄不滿情緒的渠道,從而防止“民意淤塞”而導致的群體情緒爆發(f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傾聽來自社會各個群體的聲音,收集群眾的不滿,從訴求中發(fā)現(xiàn)矛盾和沖突,從而將群體性事件的誘因控制在最低限度。
群眾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法律意識提高以后,一些群體性事件是可以避免的。為了避免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就要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和法制教育。要通過深入持久的理論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要加強民主法制教育,持續(xù)開展普法工作,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制觀念。特別是青少年應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和社會責任觀念,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還要學會做現(xiàn)場群眾的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工作,但要講究方式方法,善于用明辨的事實來講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淺出 、以理服人,使群眾心服口服真正產生實際效果。
總之,群體性事件已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同時也是我國轉型期各種利益沖突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因此有效控制和預防群體性事件的再度發(fā)生勢在必行。
[1] 王來華.輿情研究概論-理論、方法和現(xiàn)實熱點[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336.
[2] 曾慶香,李蔚著.群體性事件:信息傳播與政府應對[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39.
[3] 陳月生.群體性突發(fā)事件與輿情[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16.
[4] 何顯明.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機理及其應急處置[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4-5.
[5] 王慶功.目前我國群體性事件的特點、趨勢及防控對策[J].東岳論叢,20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