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火青
(西南大學詩學研究中心,重慶,400715)
夏夫茲博里的崇高范疇探析
陳火青
(西南大學詩學研究中心,重慶,400715)
夏夫茲博里開創(chuàng)性地將崇高作為有別于優(yōu)美的審美性質(zhì)納入審美范疇,這擴展了審美范圍,直接影響了博克等人,推動了后來審美范疇的研究。忽視了夏夫茲博里,就忽視了崇高范疇發(fā)展鏈條中的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甚至可以說是起始環(huán)節(jié)。崇高感是一種原初的情感體驗。崇高感的產(chǎn)生是由于自然對象過于巨大(數(shù)量)或有某種抗拒力(力量),而超出了我們的心靈的領(lǐng)悟力或想像力,從而提示人們想到“上帝”。夏夫茲博里還最早地論述了崇高與悲劇、喜劇的關(guān)系,在他看來,悲劇、喜劇都含有崇高的因素。
夏夫茲博里;崇高;悲?。幌矂?/p>
一
夏夫茲博里的“內(nèi)在感官”說、審美無利害思想都曾對美學產(chǎn)生過極大影響,其實,他還是最早將崇高概念作為一種審美屬性帶到突顯地位的美學家之一。比厄斯利(Beardsley)認為,夏夫茲博里“在十八世紀美學的一些重要成就中扮演著某種類似先鋒的角色:擴展審美的范圍,承認除了美以外的其他一些有價值的審美性質(zhì)”[1]157。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有崇高。
一般認為,“崇高”作為嚴格意義上的美學范疇發(fā)源于近代。我們看到博克、康德等美學家對這一范疇的確立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但我們也并不因此就忽視夏夫茲博里等為其發(fā)展曾做過的開創(chuàng)性的努力。忽視了夏夫茲博里,就忽視了崇高范疇發(fā)展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甚至可以說是起始環(huán)節(jié)。
崇高在古代的修辭學、詩學以及文體學中經(jīng)常被人討論到。為大家所熟知的最早專門討論崇高的是一篇叫《論崇高》的論文,它大約寫于公元一世紀,作者被掛在朗吉弩斯的名下,實際上時間和作者都不能確定。這篇論文一直到1674年被法國新古典主義者布瓦洛譯為法文后才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一般認為,《論崇高》討論的是文學作品的崇高風格,不過,經(jīng)過布瓦洛的詮釋,人們開始把它當作美學論文來研讀,隨之而來的評論也迅速增加,這推動了人們對崇高的思索,使之向更為根本和更有價值的美學概念演進。
崇高作為審美范疇出現(xiàn),更得益于人們對自然的觀看。那是一個“自然的世紀”,各種研究和問題很大程度上都與自然有關(guān),人們對自然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美學領(lǐng)域,人們對自然美有了一種新感覺,這就是崇高。夏夫茲博里是18世紀英國重要的自然神論者之一。自然神論(Deism)是一種推崇理性原則,把上帝解釋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學理論,是企圖把啟蒙原則運用于宗教改革的一種嘗試。他們從觀察自然出發(fā),通過宇宙所表現(xiàn)出的秩序和設計的標志來證明上帝的存在。觀察自然,感受自然成了他們理論來源的一個重要方面。毫無疑問,對新事物極為敏感的夏夫茲博里注意到了崇高這種新的審美傾向。
在18世紀,最早將崇高的概念作為本質(zhì)上有別于優(yōu)美的審美性質(zhì)而帶入顯要地位的有:夏夫茲博里、丹尼斯(John Denis)和艾迪生。當時,英國貴族子女有遍游歐陸的教育旅行的風習,他們?nèi)硕荚鲞^橫跨阿爾卑斯山的旅行,并在各自著作中表達了那種審美經(jīng)驗。丹尼斯最早發(fā)表其評論,是在1693年。夏夫茲博里雖然比丹尼斯早兩年旅行,但他的評論直到1709年才在《道德家們》中公開發(fā)表。艾迪生則是在1701年后連續(xù)發(fā)表評論,并在1711年的《觀察家》中綜合分析了崇高的觀念。三者之中,在當時影響最大的要算夏夫茲博里,當時他的書的印發(fā)量甚至超過了洛克。
二
夏夫茲博里在《道德家們》中,描述了一座“荒蕪的山”,它作為“壯麗的遺跡”呈現(xiàn)于世界[2]123,會產(chǎn)生一種愉悅而拒斥的感覺。行人在山中穿行,被寬闊無邊的濃密林木所包圍,會看到高聳的松、杉、柏直插云天,而林中陰影一如永夜,深淵般的靜寂或山洞嘶啞的回聲,都會使人感到一種恐怖。這廣闊無邊的空間,使人敬畏和震驚。最終,“神秘的聲音被聽到或被想像,神的不同形式似乎在展現(xiàn)它們自己,并且在這些神圣的森林風景中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2]123。在夏夫茲博里,與他的自然神學緊密聯(lián)系,這種崇高的經(jīng)驗提示人們想到創(chuàng)造自然的神,這種審美經(jīng)驗由宗教經(jīng)驗演化而來。從這個角度,崇高,對于他來說,不是相對立于優(yōu)美的一種審美品質(zhì),而是比優(yōu)美有著更高和更重要的價值,因為它讓人們更加容易地就想起造物之神、上帝。
夏夫茲博里的視野是開闊的,他的經(jīng)驗決不僅僅限于山。我們知道,對夏夫茲博里而言,自然,是由“天帝那位至上藝術(shù)家”所創(chuàng)造的,它和詩人或藝術(shù)家所創(chuàng)作的“第二自然”——藝術(shù)一樣,都可當作審美觀照的對象。自然,對他來說,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它遠不只是一個為了最大的實用性而被操縱的對象。這樣,觀看和感受自然的意愿,打開了朝向自然的眼睛。他借菲洛克勒斯之口說,普通人不能愛好那些蔭影、粗獷、不諧和的風景,“我沒有想到過自然中的這些杰作?!页浞执_信迄今為止我的快樂是非常淺薄的?!保?]130如此,欣賞的范圍擴大了,夏夫茲博里看到了自然中存在著巨大的沙漠和海洋、陰冷的荒原、蠻荒的叢林和奇崛的巖石等方面。卡西勒說,從“他對自然的種種稱謂表明,他對崇高的各種魅力有深刻的敏感”[3]。
夏夫茲博里在當時沒有對崇高予以理論的闡述,在《道德家們》中,他的代言人西奧克勒斯以散文詩一般的語言贊賞了自然中的這種審美現(xiàn)象,其視野所及從懸崖絕壁到浩瀚星際,從英國到歐美甚至到東方的印度?,F(xiàn)在摘錄幾處,如下:
“就是狂風和暴雨也有它們的美?!保?]15
“你的存在是那樣的無邊無際、神秘莫測、難以揣度。所有的思緒在你的浩瀚中迷失,想像停止了它的飛翔,疲憊的想像面對無邊無垠的海洋無能為力。”[2]98
“(他繼續(xù)用狂喜的語氣說道)除了這毗鄰的行星,在不到一小時前我們看到,何其多的恒星在寧靜的夜空中閃爍?!保?]112
“那遼闊的沙漠……那荒蕪令人愉悅……我們觀看它的深邃,相較于人工的曲徑和宮中偽造的荒地,我們因這些原初的荒蕪而更加高興地凝視它。那里的動物,有鱗的毒蛇,兇猛的野獸,劇毒的昆蟲,多么令人可怕,多么違背人性,但它們本身是美的,并且適合喚醒我們贊美神的智慧的思想,就此遠遠超越了我們貧乏的見解?!保?]122
“懸崖峭壁……搖搖欲墜的巖石?!保?]123
“甚至那粗獷的巖石、長滿苔蘚的洞窟、不規(guī)則的原始洞穴、飛濺的水瀑,具有荒蕪本身可怕的魅力,因為更多地表現(xiàn)了本性,它們將更具魅力,并且顯現(xiàn)出一種王室公園的形式上模仿所無法達到的壯麗?!保?]125
從這種審美范圍的擴大之中,夏夫茲博里發(fā)展出更為深刻的關(guān)于崇高的概念。夏夫茲博里認為,“它們并不缺少它們獨特的美”[2]122。由此,夏夫茲博里肯定了崇高這種審美性質(zhì);相對于人的心靈想象,他從對象的尺寸、力量等之中發(fā)現(xiàn)了這種審美觀照的快樂的原理,他沒有將它與美相對立,而是把它放在了美的范疇之下。
比厄斯利認為,夏夫茲博里關(guān)于崇高的觀念發(fā)展了托馬斯·伯內(nèi)特(Thomas Burnet)在《神圣大地論(1681)》中提出的這個思想:
“我認為,注視最偉大的自然對象就能給人以最大的喜悅:在宏偉的天穹,在星星們所棲居的無垠地帶之下,沒有什么比廣闊的海洋和陸地上的高山更能給我?guī)砜鞓妨?。在這些事物的外觀中,有著某種莊嚴肅穆的東西,帶著偉大的思想和激情來啟發(fā)心靈;在這時,我們自然會想到上帝和他的偉大,想到無垠者所具有的影子和外觀。一切事物之中有了這種東西就過于巨大而超出我們的領(lǐng)悟力,以它們超越的量充實與壓倒心靈,給心靈注入一種愉快的眩暈和贊嘆。(Ⅰ,Ⅺ)”[1]157
結(jié)合前面的論述可見,夏夫茲博里關(guān)于崇高的見解大體如下:其一,崇高事物的特征是宏偉、莊嚴、蠻荒、遼闊、無垠、巨大等,如狂風暴雨,無邊無際的海洋、星空,荒蕪的曠野等;對象可能是尺寸巨大,也可能不巨大但讓人難以接近,如可怕的毒蛇、昆蟲,兇猛的野獸等;其二,崇高感的產(chǎn)生是自然對象過于巨大(數(shù)量)或有某種抗拒力(力量),而超出了我們的領(lǐng)悟力或想像力,從而提示人們想到“上帝”,想到創(chuàng)造它們的“無垠者”,只有神的智慧和思想才能創(chuàng)造這形式不可模仿的美,這里,宗教經(jīng)驗成了審美經(jīng)驗;其三,崇高的審美效應會產(chǎn)生“愉悅”、“喜悅”,但是混雜著“敬畏”、“震驚”、“恐懼”、“拒斥”等的情感,原本對我們抗拒的力因為提示了美的世界是神的創(chuàng)造而使我們變得高興;其四,夏夫茲博里將崇高作為一種審美性質(zhì)納入美的范圍之內(nèi)。以上這些對后來討論崇高的美學家應該很有啟發(fā)意義。
夏夫茲博里的敘述其中有幾點是值得注意的:(1)夏夫茲博里率先承認崇高的審美性質(zhì),與朗吉駑斯不同,不再把它作為一種文體學或修辭學的風格(他在文中也有把它作為風格的),而是作為美的范疇,這就大大地擴展了審美范圍;這在那時應該是極有開創(chuàng)性的。(2)夏夫茲博里將崇高放在了美之下,并沒有使之與美相對比,崇高就成了美的一種程度或美的一種變相/范疇,推動了后來審美范疇的研究。從這一點看,他比博克等要高明。在博克看來,“優(yōu)美這個觀念和美沒有多大區(qū)別”[4],博克把美和崇高看作是對立的。其實博克是受過夏夫茲博里的影響的[5],但是他與當時大多數(shù)人一樣是將美與崇高并列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3)夏夫茲博里是相對于人的心靈從對象的尺寸或品性中發(fā)現(xiàn)崇高感產(chǎn)生的原理,人的理性發(fā)揮了作用;而博克的崇高感只涉及客觀事物感性方面的性質(zhì),這些性質(zhì)機械地打動人的某種情欲,而理智意志并不起作用,博克作為經(jīng)驗派在這一點上是有欠缺的。(4)另外有一點是后來很多美學家所忽視的,就是,對象雖然不巨大如昆蟲、毒蛇等,但因其對人產(chǎn)生了一種很大拒斥力從而也可能產(chǎn)生崇高感,這就強調(diào)了力學的崇高,應該很有價值,比厄斯利就沒有指出這一點。這對后來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中將崇高分為數(shù)學上的崇高與力學上的崇高應該是有所影響的。
三
有的學者認為,席勒最早地論述了崇高與悲劇的關(guān)系。這可能是因為夏夫茲博里的相關(guān)資料太少而得出的結(jié)論。其實,夏夫茲博里就闡述了崇高與悲劇、喜劇的關(guān)系。他認為,崇高的藝術(shù)最早被獲得并被實踐;然后是詩(具有和諧美、優(yōu)美)的藝術(shù),再由詩分化演變?yōu)楸瘎?、喜劇的藝術(shù)。夏氏認為,在作品諸多的審美風格中,最容易達到和最早被實踐的是非凡的、壯觀的,或者是通常被我們稱作的崇高。因為,“對于對象感到陌生和未經(jīng)驗過的人來說,驚訝是所有情感中最易產(chǎn)生的一種。”[6]157他以印度的視覺藝術(shù)為例,認為它能讓人在驚異地注視時產(chǎn)生恐怖與驚恐的情感。他認為兒童早在嬰兒時就能從這種方式中享樂。結(jié)合夏氏對崇高的描述,他的看法是,崇高是一種原初的情感體驗。這種崇高的部分隨著文體的發(fā)展,表現(xiàn)得多種多樣,但并不消失。在詩中,它以多樣的形象、大量的隱喻形成。詩中,已蘊含悲劇和喜劇的萌芽。悲劇和喜劇最初都只是即興創(chuàng)作,悲劇率先得以發(fā)展,而喜劇則被忽視;悲劇很快達到其頂峰,悲劇之后,喜劇則經(jīng)歷了古老喜劇、中期喜劇和新喜劇三個階段/程度,并且借鑒了幽默的成分。依據(jù)他的看法,悲劇、喜劇都含有崇高的因素。他說:“悲劇首先到來,接受了大部分嚴肅和崇高的東西?!保?]158,至于喜劇,他認為:“喜劇溯源于滑稽模仿或摹擬的幽默,他(荷馬)已經(jīng)給出了范例,以一種隱蔽的方式融譏諷與崇高為一體。”[6]130從這些論述看,他也比席勒更早地論述了崇高與悲劇的關(guān)系。
總的來看,盡管夏夫茲博里對崇高觀念未作專門全面的論述,而且具有一種神秘的性質(zhì),但是他的思考還是有開拓意義的,他為審美范疇的擴展做出了貢獻。尤其是我們要看到夏夫茲博里對博克與康德的影響。盡管博克在某些方面反對夏夫茲博里,但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他的影響[5],包括崇高。①,博克擁有夏夫茲博里的《論特征》1727年出的第四版。首先將“崇高和美”并列使用的就是夏夫茲博里:“So that to deny the common and natural sense ofa sublime and beautiful in things,will appear an affectationmerely,to any onewho considers duly of this affair.(所以否認人對于事物中崇高和優(yōu)美有共同而自然的感覺,在適當考慮這事的人看來,只是一種作偽。)”不過博克的用法與夏夫茲博里是不同的??档聦ο姆蚱澆├锖筒┛硕硕剂私???档率峭ㄟ^門德爾松的介紹了解到夏夫茲博里的思想,另外,德國早在1738年就將夏夫茲博里的一些論文譯成德文(1776-1779年,還出現(xiàn)了《論特征》的德文本全集),康德的倫理學和美學都受到夏夫茲博里的影響[6]編者序XIV。因此,康德的崇高學說也應受到他的影響。這樣,我們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崇高概念在西方美學史上發(fā)展的一條主線:從朗吉弩斯,經(jīng)由夏夫茲博里、丹尼斯和艾迪生,再到博克、康德等。
[1][美]門羅·C.比厄斯利.西方美簡史[M].高建平,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Shaftesbury.Characteristics ofmen,manners,opinions,times,etc:vol.ⅱ[M].Edited by J.M Robertson.London:Grant Richards,1900.
[3][德]E·卡西勒.啟蒙哲學[M].顧偉銘,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324.
[4]博克.關(guān)于崇高與美的觀念的根源的哲學探討[M]//古典文藝理論譯叢(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61.
[5]Paddy Bullard.Themeaning of the‘sublime and beautiful’:Shaftesburian context and rhetorical issues in Edmund Burke’s“Philosophical Enquiry”[J].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No.56,(Ap.,2005):169-91.
[6]Shaftesbury.Characteristics ofmen,manners,opinions,times,etc:vol.1[M].Edited by J.M Robertson.London:Grant Richards,1900.
2011-01-08
陳火青(1971—),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美學史。
I052
A
1007-7111(2011)02-0055-03
(責任編輯,張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