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諾
(北京培黎職業(yè)學院,北京100085)
懲罰性賠償基礎(chǔ)理論研究
張諾諾
(北京培黎職業(yè)學院,北京100085)
懲罰性賠償?shù)暮x,在英美法的理論中經(jīng)歷了交替的使用“刑罰的”(punitory)、“虛構(gòu)的”(imaginary)、“推測性”(speculative)、“推定的”(speculative)、“額外的”(added)、“加重的”(aggravated)等一系列對懲罰性賠償混亂稱呼的時期,直到今天近乎固定化地使用英文“Punitive Damages”和“Exemplary Damages”來表示。辨析懲罰性賠償制度在各個時期對懲罰性賠償語義所作的表述,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一制度,知曉在那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重點,從而明了今天這一制度側(cè)重的方向和目的。
懲罰;賠償;懲罰性賠償
懲罰性賠償現(xiàn)在用英文“Punitive Damages”表示,但是在懲罰性賠償誕生之初并不是直接的使用“Punitive Damages”來表示,它在各個時期的側(cè)重點不同,帶有那個時期明顯的傾向。辨析懲罰性賠償制度在各個時期對懲罰性賠償語義所作的表達,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一制度,知曉在那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重點,從而明了今天這一制度側(cè)重的方向和目的。正如博登海默所說,“法律概念乃是解決法律問題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限定嚴格的專門概念,我們就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問題。沒有概念,我們便無法將我們對法律的思考轉(zhuǎn)變?yōu)檎Z言,也無法以一種可以理解的方式把這些思考傳達給他人。如果我們試圖完全否棄概念,那么整個法律大廈就將化為灰燼”[1]。
痛苦金(Smart Money)作為對懲罰性賠償?shù)谋硎觯钤绯霈F(xiàn)在1872年的Fay v.Parker一案中,該案中使用了“痛苦金”,這是早期對懲罰性賠償?shù)姆Q謂。主要指因傷而殘廢的人,有不因無原因而受痛苦的自由權(quán)利。任何人傷害他,即系侵害其有不因無原因而受痛苦的自由權(quán)利,被害人可就其不法遭受的痛苦,請求懲罰性賠償。審理該案的判決中案的法官認為“痛苦金”就是違法行為人因其行為付出的代價而必須承受的痛苦,有報復(fù)被告的傾向。在Fay v.Parker一案的判決中,法院創(chuàng)造了“Smart Money”一詞,目的是要補償原告因為被告的侵害行為而受到的痛苦和尊嚴上感到的屈辱,適用這一稱謂的時期還沒有延伸到對被告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觀念。Theodere在《肯塔基法學評論》第72期上發(fā)表的“懲罰性賠償?shù)脑u價”一文中認為“exemplary damage”和“smart money”是同義的。《布萊克字典》中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shù)慕忉屢舱J為“smart money”與“exemplary damages”和“punitive damages”也是同義的?!癳xemplary damages”是指示范性的賠償,被告的暴力、強制、欺詐、惡意加重了原告的損害,從而判決被告給予原告以超過實際或通常程度的損害賠償金。這也是我們?nèi)缃駥土P性賠償?shù)谋硎龇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痛苦金的含義經(jīng)歷了從補償原告的精神損害到懲罰被告的轉(zhuǎn)變過程。
報復(fù)性賠償(Vindictive Damages)的本意是指以報復(fù)對方為目的的賠償,使用這一稱謂的階段,懲罰性賠償主要是指受侵害的個體尋求向不法行為人報仇和報復(fù),側(cè)重于以報復(fù)為目的。
刑罰的損害賠償(Punitory Damages)、虛構(gòu)的損害賠償(Imaginary Damages)、推測性損害賠償(Speculative Damages)、推定的損害賠償(Presumptive Damages)、額外的損害賠償(Added Damages)、加重的損害賠償(aggravated Damages),這些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shù)挠谜Z,主要是指除了賠償原告所受實際財產(chǎn)損害之外的金錢賠償,是指不能確定或者不能以合理的確定性加以證明的損害。英國在1964年的Rookes v.Barnard案之前,法院一直交替地使用刑罰的(punitory)、虛構(gòu)的(imaginary)、推測性(speculative)、推定的(speculative)、額外的(added)和加重的(aggravated)來表示懲罰性賠償。但在Rookes v.Barnard一案中,Devlin勛爵認為加重的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不應(yīng)該都用加重的損害賠償(Aggravated Damages)來表示。他認為加重的損害賠償是補償性的,是為了補償原告受到的精神損害;而懲罰性賠償是懲罰性的,是為了懲罰和遏制侵害人的違法行為。Devlin勛爵沒有將加重的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進行徹底的區(qū)分,但是他的觀點對于更好地理解懲罰性賠償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懲罰性賠償(Punitive Damages),在《元照法律詞典》中的解釋為:是損害賠償?shù)囊环N,與補償性損害賠償相對,是指當被告以惡意、故意、欺詐或放任之方式實施行為而致原告受損時,原告可以獲得的、除實際損害賠償(Actual Damages)以外的損害賠償金。其目的在于對被告施以懲罰,以阻止其重復(fù)實施惡意行為,并給他人提供警戒和保護公共安全。
懲戒性賠償(Exemplary Damages)本意是指示范性的賠償,指由于被告的暴力、強制、詐欺、惡意行為加重了原告的損害,從而判決給予原告以超過實際或通常程度的損害賠償金。在Huckle v.Money一案中,“Exemplary Damages”第一次被使用,當時使用這一詞是為了用這種救濟措施來遏制當時富人的財富優(yōu)勢地位和避免權(quán)力的過度濫用會威脅到18世紀英國的社會秩序。而隨著對懲罰性賠償認識的不斷加深,人們對懲罰性賠償有了很多的稱謂,在1964年Devlin勛爵對Rookes v.Barnard一案的審理中,他傾向于用“Exemplary Damages”來表示懲罰性賠償,表明懲罰性賠償有遏制的功能。
這兩個詞是目前懲罰性賠償制度中使用最多的英文稱謂,除了表明由于侵害人惡意的、魯莽、輕率甚至強制性的違法行為,侵害了受害人的財產(chǎn)權(quán)或人身權(quán)所給予受害人的賠償中超過受害人實際所受損失的那部分賠償,同時也表明這種額外的賠償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對侵害人進行懲罰和遏制。
在《牛津法律詞典》中,懲罰性賠償是指一個術(shù)語,用來指判定的損害賠償金,不僅是對原告的補償,而且也是對故意加害人的懲罰。這是對懲罰性賠償?shù)囊环N廣義的理解,即懲罰性賠償=補償性賠償金+懲罰性賠償金?!杜=蚍稍~典》對懲罰性賠償進一步做出的解釋是:“價值重大的損害賠償或附加性損害賠償金的損害賠償。它時常用以表明法院或陪審團對侵害人惡意的、加重的或野蠻的侵權(quán)行為之否定判斷。這種賠償同樣適用于公職人員的暴虐行為或?qū)M行為,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侵害人行為所推算出來的侵害人的利益,遠遠超過了他給付受害人的補償費用。在某些情況下,根據(jù)制定法,對于誹謗行為也可以適用這種賠償?!保?]《牛津法律詞典》給出的概念主要是從侵權(quán)人的角度出發(fā),說明懲罰性賠償?shù)闹饕康氖菫榱藙儕Z侵權(quán)人的非法獲利,帶有程序和類型化的色彩。
《布萊克詞典》認為:懲罰性賠償是指當被告的行為具有魯莽、惡意或欺詐的情形時,在實際損害賠償外另行給予賠償金的一種制度,且該制度一般來說,并不是對違反合同時所造成損害的回復(fù),而是為懲罰并制止可歸責的行為①Garner,B.A.(ed.)Black's Law Dictionary,West Group,7th 1999,P.396.(Damages awarded in addition to actual damages when the defendant acted with recklessness,malice,or deceit,Punitive damages,which are intended to punish and thereby deter blame worthy conduct,are generally not recoverable for breach of contract.)。這個概念是從懲罰性賠償與實際損害的角度進行的說明,側(cè)重于對懲罰性賠償成立的構(gòu)成要件中的侵害人的主觀態(tài)度進行的總結(jié),即懲罰性賠償?shù)那趾θ艘袗阂?、欺詐的因素在內(nèi)。
在《美國懲罰性示范法》中,懲罰性賠償被認為是判決給付原告的一筆金錢賠償,目的是為懲罰和遏制被告的不法行為①。
《美國侵權(quán)行為法重述(第二版)》確認懲罰性賠償是不同于補償性損害賠償和象征性損害賠償?shù)闹贫?,它是指為懲罰被告的邪惡行為以及防止其本人和其他人再發(fā)生類似行為判決其承擔賠償金。這個概念是通過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shù)年P(guān)系來定義的。
上述是國外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界定的一些表述,從對懲罰性賠償?shù)牟煌缍?,可以看出懲罰性賠償是將民法和刑法原本各自獨立的功能結(jié)合起來的一項制度。不過,盡管懲罰性賠償將刑法上的懲罰和威懾因素加入到了民法中,但若要提起懲罰性賠償?shù)拿袷略V訟,還必須以補償性賠償?shù)拇嬖跒榍疤?,只有在補償性賠償能夠成立的前提下,法官和陪審團才可考慮懲罰性賠償[3]。
懲罰性賠償制度是已在我國多部法律中規(guī)定的制度,國內(nèi)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shù)挠懻撘延泻芏?,學者們對懲罰性賠償?shù)母拍钣腥缦卤硎?
王利明教授認為:懲罰性損害賠償,也稱示范性賠償或報復(fù)性賠償,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賠償數(shù)額超出實際的損害數(shù)額的賠償,它具有補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懲罰和遏制不法行為等多重功能[4]。
張新寶教授認為:懲罰性賠償是損害賠償?shù)囊环N,與補償性損害賠償相對,是指當被告以惡意、故意、欺詐或放任之方式實施加害行為而致原告受損時,原告可以獲得除實際損害賠償金之外的損害賠償[5]。
王衛(wèi)國教授認為:在普通法法系中,懲罰性賠償指的是為懲罰他方當事人而判給一方當事人的賠償金,這通常是法院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欺詐)于補償金之外適用的[6]。
王立峰認為:在被告人故意侵權(quán)或有逃脫責任機會的情況下,為達致適度威懾的目的,在被告人承擔補償性責任的前提下,根據(jù)其非法獲利或逃脫責任幾率而額外承擔一定金額的損害賠償,即為懲罰性損害賠償[7]。
郭玉軍博士認為:懲罰性賠償又稱超過實際損失的賠償,指除了補償性損害賠償以外的金額[8]。
懲罰性賠償是指超過實際損害的范圍,判決加害人或者對損害負有賠償義務(wù)的人對受害人予以額外的金錢賠償,以示對加害人的懲罰。廣義的懲罰性賠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狹義的懲罰性賠償則只是法律對特定情況下的加害行為規(guī)定的具有懲罰性的金錢賠償[9]。
從上述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shù)亩x闡述可以看出懲罰性賠償具有以下幾點含義:(1)懲罰性賠償是民事主體在承擔補償性賠償?shù)那疤嵯鲁袚馁r償;(2)懲罰性賠償都是由法院作出的判決確認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具體的案例是否適用懲罰性賠償都是由法院決定的,當事人不能約定;(3)法院判處的懲罰性賠償金是由侵害人支付給受害人的,不歸屬于國家。從英美法系和我國大陸學者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shù)挠懻撝?,我們可以看到,英美法系的懲罰性賠償概念,主要是從侵害人的角度進行闡述,多從對侵害人違法行為要給以懲罰的目的,判令其承擔補償性賠償金之外的金錢賠償;國內(nèi)學者關(guān)于懲罰性賠償?shù)亩x,則主要是從受害人的角度論述的,通常以受害人所獲得的賠償總額是否超過其所遭受的實際損失為限,超過實際損失的部分就被認為屬于懲罰性賠償。
筆者在綜合了兩大法系懲罰性賠償概念之后,認為懲罰性賠償應(yīng)定義為:懲罰性賠償是法院依照法定程序,根據(jù)受害人所遭受損害的程度和侵害人的主觀惡性程度,為懲罰侵害人的行為,遏制將來類似行為的出現(xiàn)而判決侵害人支付給受害人的補償性賠償金之外的金錢賠償。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486.
[2]潘修平.債權(quán)法:原理·規(guī)則·案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95-96.
[3]王雪琴.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度研究[C]//梁慧星.民商法論叢.香港金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108.
[4]王利明.懲罰性賠償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00,(4).
[5]張新寶,李倩.懲罰性賠償?shù)牧⒎ㄟx擇[J].清華法學,2009,(4).
[6]王衛(wèi)國.中國消費者保護法上的欺詐行為與懲罰性賠償[J].法學,1998,(3).
[7]梁慧星.民商法論叢[M].法律出版社,2000:64.
[8]郭玉軍.國際商事仲裁中的懲罰性賠償裁決[J].法學評論,2002,(1).
[9]張新寶.侵權(quán)責任法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69-470.
The Basi CTheory of Punitive Damages
ZHANG Nuo-nuo
This article,which is about the basis of punitive damages theory,based on the legislation,doctrine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punitive damages in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made a study on theoretical issues of punitive damages by using of comparative analysis,histor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The main study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punitive damages,of which in common law theory has undergone a period of confusion with using a series of terms,including“Punitory”,“Imaginary”,“Speculative Presumptive”,“Added Damages”,until today's“Punitive Damages”or“Exemplary Damages”,which is stationary used.When the defendant caused damage to the plaintiff in a malicious,intentional,fraudulent,or laissez-faire manner,the plaintiff can obtain the addition damages excluding the actual damages,the purpose is to punish the defendant,and to provide warning to others and to protect publi Csafety.
Punishment;Damages;Punitive damages
DF51
A
1008-7966(2011)04-0076-03
2011-05-11
張諾諾(197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法學博士。
[責任編輯:劉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