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戶外拓展在應用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開展的前景展望

2011-08-15 00:44:24吳枝兵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心理素質應用型心理健康

吳枝兵

(宿州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戶外拓展在應用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開展的前景展望

吳枝兵

(宿州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高校現有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比較陳舊,學生所學知識、技能多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發(fā)揮其實際效用;解決這一問題,急需探尋一條心理素質教育的新路徑。戶外拓展是一種新興的、體驗式的人才培訓方式,從其內容、形式以及開展的功能來看,非常適合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目前,在高校領域內開展戶外拓展訓練和研究的還為數不多,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應用型高校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開展戶外素質拓展訓練,以增強學生心理素質。

戶外拓展;應用型;心理素質教育

多年來,有不少的研究者,關心愛護青年一代成長的教育工作者,或從理論研究的層面,或以實證研究為視角,從不同角度研究過大學生素質發(fā)展的課題。隨著高校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1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有不少學者先后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概念、結構、發(fā)展狀況、教育訓練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理論研究缺乏整合、實證研究薄弱、研究方法單一、測量工具不夠完善、教育研究有效性不高等現象也是不容忽視的[1]。有學者針對當前大學生心理素質狀況不容樂觀的現實,提出了構建全程化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模式。大一學生主要是適應,大二、大三為發(fā)展階段,大四以就業(yè)、考研為主,根據這三個階段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高校應采取相應的、有針對性的策略和方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實行全程化的培養(yǎng)[2]。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大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的三維結構模型:認知特性、個性和適應性。該結構模型的提出,為考察大學生心理素質狀況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這有利于發(fā)現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強勢和弱勢,從而增強心理素質教育的針對性[3]。這些研究為后續(xù)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和研究既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持也指明了方向。

從檢索到的文獻可以看出,有不少研究的內容還只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方面,針對問題提出的解決途徑和方法,也大多是利用學?,F有的資源,比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和機制,完善師資隊伍,加強相關課程建設,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等,均未能在學生心理素質應用能力培養(yǎng)和鍛煉方面做出探討。這表明,我們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研究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空間。筆者在一所應用型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咨詢多年,深感高?,F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經落后,不能滿足新時期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的新要求,而且大學生對學校開展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興趣和參與性都不高,有時候甚至連基本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都不能正常開設。以上情況都反映出當前高校開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滿足形勢的需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和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沒有切實效用。對于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為主的應用型高校來講,改革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力發(fā)展心理素質教育,急需尋找一條新的路徑。

2 戶外拓展訓練概述

2.1 戶外拓展訓練的源起與發(fā)展

近些年,一種新的、體驗式的培訓方式在都市白領中悄然流行,而且大有火爆的趨勢。這種新的、體驗式的培訓方式即為戶外拓展訓練。戶外拓展訓練起源于二戰(zhàn)時英國訓練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后的生存技巧。二戰(zhàn)后,由于其使用的培訓形式和良好的培訓效果,很快就風靡了整個歐洲的教育培訓領域,并經過數次演變,逐漸適應了現代人提高素質、完善人格的需要。其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展到各類群體,訓練目的也由單一的野外生存演變成為提高現代人各種素質的能力拓展訓練,訓練內容也發(fā)展到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

戶外拓展一般是指把受訓人員帶到自然的情境中,通過專門設計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利用多種典型的或非典型的情境以及活動方式,讓個人和團隊在情境中經歷一系列的考驗,使個體在應對挑戰(zhàn)、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克服困難與障礙的意志,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增強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4]。這種由拓展訓練帶來的效果,是其他形式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無法比擬和替代的。

2.2 戶外拓展訓練的內容與形式

目前廣泛開展的拓展訓練課程主要包括:團隊建設課程、拓展體驗課程、挑戰(zhàn)自我課程、回歸自然課程等等。其主要訓練形式以野外、水上和場地三種組成。野外訓練內容有:戶外生存技能、野外定向、遠足露營、登山攀巖等;水上訓練項目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劃艇等;場地訓練的科目分三種方式:一是高空項目,如高空斷橋、空中抓杠、巨人梯、叢林繩索、貼心掛索、攀巖等;二是室外地面項目,如畢業(yè)墻、信任背摔、模擬電網、有軌電車、雷池取水、盲人摸象、大腳板等;三是室內項目,如解手鏈、袋鼠賽跑、同舟共濟、交通阻塞、人體多米諾等。拓展訓練一般由團隊熱身、個人項目、團隊項目、回顧總結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其主要特點包括:活動綜合性、挑戰(zhàn)個體極限(耐力、心理承受力)、團隊合作中彰顯個性、高峰體驗、自我教育等等??紤]到野外項目和水上項目的專業(yè)特殊性,再結合高校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場地訓練課程最適合在高校開展。

2.3 戶外拓展訓練開展的作用

拓展訓練的理論架構是:“努力或放棄”的心理動力模式,以及“體驗、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適應規(guī)律。在體驗中感知,在體驗后總結,進而認識自己固有思維模式的缺陷,克服執(zhí)行難的障礙。通過拓展訓練,個體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改善: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和責任心,自我效能感增強,溝通和社交能力優(yōu)化,團隊合作意識增加,關注自身也關注社會以及自然;拓展訓練在團隊建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讓全體成員更深刻地體驗成員之間唇齒相依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出全體成員更高昂的工作、學習熱情以及拼搏創(chuàng)新的動力,使團隊在面臨各種變革時及時調整策略,沉著應對,從而最終使團隊建設更具特色和凝聚力。

3 戶外拓展訓練與應用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關系研究

3.1 戶外拓展訓練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開展的現狀分析

1995年,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力,借鑒國外體驗式學習和培訓的方式,在中國率先創(chuàng)立第一個體驗式培訓品牌——“拓展訓練”。十幾年的時間,拓展訓練在國內的市場得到空前發(fā)展。有人就目前國內拓展訓練行業(yè)發(fā)展的現狀作調查后發(fā)現,管理中的不足是導致訓練質量不高、訓練效果難以持久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將管理的各項職能貫穿于拓展訓練前后及訓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過程化管理使拓展訓練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5]。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拓展訓練在高校特別是高校心理素質教育領域內開展和研究的情況并不多。關于拓展訓練在高校未能普遍推廣主要有三大阻力:首先,是學校管理層對其實際效果仍持觀望態(tài)度;其次是受訓人群數量龐大,難以組織;再次,就是實施費用偏高[6]。同時推廣不足、“貴族化”、環(huán)境設備要求特殊、師資匱乏等是造成拓展訓練在高校難以開展的主要因素[7]。至于拓展訓練對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的價值主要是可以培養(yǎng)多種品質:意志力、勇氣、自信心、團隊協(xié)作以及學習遷移能力等[8]。這些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難以實現的。不過,從已有的研究立足點和內容來看,多數研究者是將拓展訓練與大學體育課程開設結合起來考察的。眾所周知,目前國內大學體育課程多是在大一、大二開設,大三、大四基本不涉及體育課程,這樣一來就可能造成學生的心理素質發(fā)展出現斷層。因為學生的整個素質拓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要求,應當要貫穿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

3.2 戶外拓展訓練在應用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開展的前景展望

3.2.1戶外拓展訓練在應用型高校開展的空間

隨著戶外拓展訓練在社會各團體開展的普及,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拓展訓練對個體乃至整個團隊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課程改革是高教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拓展訓練,它拓寬了教育理念和學科建設渠道。由于它強調參與、合作、體驗、行動、突破、反思等行為模式,這與應用型高校培養(yǎng)應用性(應用思維能力和應用行為能力)人才的模式相契合。這種全新的、體驗式的教育方式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新嘗試,在應用型高校將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3.2.2 戶外拓展訓練在應用型高校開展的普及化

目前,市場上戶外拓展訓練開展的費用普遍偏高,學??峙码y以承受。實現戶外拓展訓練在應用型高校開展的普及化,有必要對現有的拓展訓練加以改造。根據高校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在校生規(guī)模、學校環(huán)境、學校條件、師資力量等),選擇一部分經典的場地和高空項目建立訓練基地,打造自己的拓展訓練品牌,從而實現貴族化的拓展訓練普及化[7]。第一,高校拓展訓練應因地制宜,選擇一些投入少、易操作的常規(guī)項目在高校開展,如信任背摔、大腳板、有軌電車、雷池取水、畢業(yè)墻、穿越沼澤、逃生電網等。這些常規(guī)項目投入的成本不大,危險系數相對較低,但是訓練的功效卻是不錯。不過,為了增加挑戰(zhàn)性,激發(fā)個體勇敢的品質和冒險精神,一些場地高空項目,比如斷橋、叢林繩索、巨人梯等也可以建設,只是這些項目的安全性要求高一些。第二,拓展訓練的項目應當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結構以及身體素質的特點來安排,主要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體能素質進行拓展訓練。第三,若高校建有素質拓展訓練基地,則大學生可以在校園內進行拓展培訓,這樣既可以減少學生在食宿、交通等方面的費用,又便于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第四,實現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專業(yè)化拓展訓練的師資是拓展訓練課程能真正達到目的的保證。拓展訓練對教師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他們必須具備拓展訓練課程的設計能力和具體實施教學的能力,并做到身體力行。具體師資隊伍應由心理學、現代管理學、體能訓練三類教師組成。目前國內高校的大多數教師都沒有拓展訓練的經歷,因此在開始拓展訓練課程之前必須對相關的師資進行培訓。

4 結語

戶外拓展訓練創(chuàng)造了一種常態(tài)或非常態(tài)的情境,讓人在未知的情境中發(fā)現自身平時難以覺察的盲點、不足和潛力,使人強烈地體驗到個人奮斗的成就感和團體協(xié)作的欣快感,這對個體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將起著正向遷移的作用,使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將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拓展訓練在高校范圍內的開展,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補充和延伸,其發(fā)展空間巨大。對于探索大學生心理素質應用教育模式的高校來講,拓展訓練未嘗不是一條可循之路。

[1]王滔,張大均,陳建文.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20 年的回顧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4):76-83

[2]劉治軍,陳加洲.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策略和方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176-179

[3]王滔,陳建文.大學生心理素質三維結構模型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4):81-85

[4]徐艷.拓展訓練(一)[J].中國培訓,2002,(2):54-55

[5]劉凡齊.我國拓展訓練行業(yè)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7,(1):64-67

[6]孫黎明.論拓展訓練在高校中的實施[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27-128

[7]簡波,謝斌.淺談高校拓展訓練開展的前景[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42-43

[8]何源,徐濟達.引入心理拓展訓練拓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9):836-837

G642.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009-9530(2011)05-0038-03

2011-06-07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sk474);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01075)

吳枝兵(1974-),男,安徽宣城人,宿州學院管理工程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團體心理輔導。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應用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探討
遼寧絲綢(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實踐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激發(fā)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尼勒克县| 鹤庆县| 建湖县| 邹城市| 蛟河市| 昭苏县| 咸宁市| 商都县| 诸城市| 西吉县| 灵石县| 资溪县| 德格县| 盐山县| 法库县| 哈尔滨市| 安阳县| 新郑市| 德兴市| 漳平市| 辽阳市| 沈阳市| 白水县| 汉寿县| 牙克石市| 屏东市| 油尖旺区| 林周县| 新昌县| 石柱| 嘉祥县| 星座| 鄢陵县| 抚宁县| 社旗县| 辛集市| 德钦县| 连南| 日喀则市| 安多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