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彥杰,王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風險社會對校園安全問題的影響及其對策
管彥杰,王一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在風險社會中,各種風險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構成嚴重的威脅,風險社會中的校園安全日益受到關注。風險社會對校園安全具有一定正面意義,但是,風險社會又會引起存在性焦慮增多、個體安全感降低,個體化行為增多、團體化牽制減少,不可測因素增多、穩(wěn)定性態(tài)勢減弱等諸多問題。風險社會對校園安全的客觀影響多種多樣,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入手,對具體方法和制度進行合理分析并提出可行對策。
風險社會;校園安全;應對策略
1986年,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在其出版的《風險社會》一書中首次使用了“風險社會”的概念,用以描述當今充滿風險的后工業(yè)社會,并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
風險社會作為一個概念并不是歷史分期意義上的,也不是某個具體社會和國家發(fā)展的歷史階段,而是對目前人類所處時代特征的形象描繪。[1]因此,學界探討人類正處于風險社會時代時,并不能簡單地把某個國家貼上風險社會的標簽,即使這個國家國內社會風險系數(shù)極其之高。但是風險社會不僅僅只是一個形而上的學術概念,還是一種正在出現(xiàn)且發(fā)展的現(xiàn)實秩序和客觀表現(xiàn)。風險社會中的風險是“平等主義者”,不放過任何人。風險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產生活的組成部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風險不僅來自我們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環(huán)境和制度環(huán)境,也來自我們作為集體或個人作出的每個決定、每種選擇以及每次行動。[2]風險社會的結構不是由階級、階層等要素組成的,而是由個人和群體作為主體組成的,全球化背景下的風險具有跨邊界特征,這便要求在應對任何一種風險時,需要諸多的治理主體合作治理。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越來越多地面臨發(fā)展的機遇期和矛盾的突發(fā)期并存時產生的特殊問題,已經(jīng)具有風險社會的諸多典型特征。有的學者研究認為:風險社會理論為理解和思考中國的社會發(fā)展提供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視角。雖然我們還沒有真正進入風險社會之中,但已經(jīng)不得不面臨風險社會帶來的許多挑戰(zhàn)。[3]針對我國現(xiàn)階段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安全、穩(wěn)定等問題易于集中爆發(fā)、經(jīng)濟與社會轉型開始進入不均衡時期等顯著特點,我們必須直面風險社會中校園安全的具體表現(xiàn)。
校園安全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嬉戲打鬧造成的不當活動事故;管理疏導不當引發(fā)的擠壓、踐踏事故;因違章或其他意外因素導致的交通事故;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發(fā)生的事故;參與勞動或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事故;校園暴力犯罪行為引發(fā)的安全問題;違規(guī)用電引起的消防事故;突發(fā)性自然災害事故;食品監(jiān)督安全及醫(yī)療衛(wèi)生事故;等等。
風險社會對于校園安全是一把雙刃劍,自然有其正面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風險社會促進校園中個體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與突破
中科院黨組印發(fā)的《關于深化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努力促進和實現(xiàn)個體價值、團隊精神、民族精神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正確處理個體創(chuàng)新與團隊合作之間的關系?!逼渲刑岬降膫€人創(chuàng)新在風險社會中有著不同以往的現(xiàn)實意義,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校管理團隊中的個人創(chuàng)新往往可以突破以往集體創(chuàng)新的桎梏,提出新的創(chuàng)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風險社會推動校園內社群組織發(fā)展的反思與進步
風險社會推倒校墻,題中應有之義便是需要無界限治理,而社群組織的發(fā)展有益于校園內外互通有無、經(jīng)驗交流、文化碰撞、思想交融、優(yōu)勢互補,并最終促進校園安全治理水平的提高。
3、風險社會喚醒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視與提升
風險社會引發(fā)的一系列災害往往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從而理性審視個體及各類社會角色在承擔起對校園公共安全方面的社會責任。
面對風險社會,僅僅看到其正面影響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著重探究風險社會對校園安全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到底如何,并全面思考相應策略與具體舉措。
1、存在性焦慮增多,個體安全感降低
從古典的形而上學來看,根據(jù)亞里斯多德等先哲的洞見,存在是一種萬物的根本,然后才有其他萬事萬物。蒂利希的焦慮本體論則把焦慮劃分為這三種類型,即作為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對空虛和無意義的焦慮、對罪過和譴責焦慮。個體安全感是對個人可能出現(xiàn)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或無力感。當一個人在情感方面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時,便會追求物質方面的安全感,來抵制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當一個人追求物質方面的享受時,若物質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的時候,安全感相對下降,便通過在精神方面追求新的替代者,來滿足其在物質方面的安全感缺失。情感與物質是個體獲取個人安全感的兩個方面,正如馬斯洛所言:“基本需要的滿足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后果:產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實現(xiàn)的效益”[4];當然,反之亦然。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國三十多年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存在性焦慮和安全感缺失導致的嚴重威脅校園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根據(jù)精神分析理論,我們可以明確:父母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客體,若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持續(xù)、穩(wěn)定、持之以恒、前后一致、合理的愛,孩子就會體驗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對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覺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制感。而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許多人急功近利,忙于工作與事業(yè),經(jīng)常忽略對孩子的關愛,這就為校園安全埋下了隱患。加之有的教職員工本人就存在家庭關系緊張、職稱評定不順暢、職務晉升受阻礙等個人問題,并找不到合理的訴求途徑,那么必然會使得校園安全現(xiàn)狀雪上加霜。
2、個體化行為增多,團體化牽制減少
個體化行為,指達到心理自動化和獨特性的過程中的表現(xiàn)。個體總是希望從事對其有重要意義的活動,并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個體化行為的加強,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個體獨立成長,但是也增加了越軌的機會與傾向。以我國離婚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為例,社會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這些家庭的孩子家庭情感缺失現(xiàn)象普遍。但目前在我國,有關的研究尚未深入展開,更無可借鑒的研究結論。單親家庭不僅會造成孩子家庭情感方面的缺失,往往還導致家庭經(jīng)濟地位相對低下,學生受到的家庭培養(yǎng)與教育機會相應減少。來自單親家庭的學生比來自健全家庭的學生,更易于在學校生活中表現(xiàn)出自閉性、脆弱性、多疑性和自卑性,他們恐懼失敗大于成功期待,傾向于減少群體性活動的參與度,以避免參與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相對復雜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和事后失敗的可能。
學校首先是一個團體,其治理模式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學校育人這一終極目標。所以學校應該把育人發(fā)展規(guī)劃的思路梳理清楚,給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一個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而在育人治理模式的具體落實過程中,首先需要的是師生,尤其是學生在團體中的成員身份認可,并在個人特點和團體需求之間建立自己的平衡點。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育人標準應該建立成減少學生犯錯、降低風險的基本框架。我們必須看到,在現(xiàn)實中許多學生對學校的治理模式和育人理念并不能理解,加之許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欠妥,打壓學生的正常個性,導致許多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拒絕參與團體化活動,甚至表現(xiàn)為背道而馳的破壞傾向,這也對校園安全埋下了隱患。
3、不可測因素增多,穩(wěn)定性態(tài)勢減弱
風險社會中的明顯特征就是不可測因素的增多,對于這種狀況的長期存在,學校的管理層也應該有充分的精神準備。鄧小平同志說:“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剛剛暴露出來。我們可利用的矛盾存在著,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于把握。”而國際社會形勢的不可測因素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的今天,勢必會波及我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國社會生活的變動又必然影響校園安全的方方面面。誠如西美爾所言:“如果人們心平氣和地和不作抗議地對各種壓迫逆來順受,壓迫一般就會上升,愈演愈烈”[5],而最終引發(fā)的各種方面和各種層級的對抗,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校園應該是純凈的象牙塔,其本質應該不受社會現(xiàn)實的左右,但其生存與發(fā)展卻又擺脫不了與社會現(xiàn)實的干系,甚至可以說最極端的校園暴力現(xiàn)象在實質上也是社會暴力問題在校園的延伸。實證主義社會學重視經(jīng)驗和感性資料在社會認識中的重要作用,并強調對現(xiàn)實社會生活進行干預,強調社會學理論研究的實踐功能,把社會學看作“社會工程學”或“社會醫(yī)學”,即強調社會學對現(xiàn)實社會的改造作用,同時重視對社會秩序、社會平衡和社會穩(wěn)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內具有相當保守的價值取向。而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信仰缺失、失業(yè)率增高、物價水平高漲、工作壓力加大等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也會影響校園中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對社會穩(wěn)定性的預期與判斷,從而動搖校園安全的根基。
如何規(guī)避、減少和分擔風險,是校園安全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風險社會對校園安全的客觀影響多種多樣,而要著手解決校園安全問題就必然要對具體方法和制度進行合理分析與周全安排。
教育工作應有科學而可操作性強的準入制度,因為心理不健康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會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學生。教育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育工作和多重角色的應對和轉換問題,尤其是角色內的沖突。一個人所承擔的多種社會角色同時對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難以勝任,這時便發(fā)生了角色內沖突。[6]教育工作者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活動的管理者;學生的良師益友、心理疏導者;人際關系咨詢專家,需要與其他教職員工、學生家長、學校領導交往;同時,教育工作者也為人父母、為人子女。多方位的角色轉換容易造成教育工作者心理調適不當,引發(fā)各種關系間的矛盾和沖突,造成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問題,并最終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是傷害。
重視師生雙向溝通,增進情感相互交流。推行榮譽強化制度,加大表揚優(yōu)秀生的宣傳力度,從正面樹立榜樣,以先進帶落后,使學生在自尊心不受到傷害的前提下?lián)碛懈倪^自新的機會,以減少因違反校規(guī)而受到學校懲戒的個別學生對相關人員產生仇視情緒。通過科學客觀的測量工具,確定易于發(fā)生暴力行為的高危人群,并給予相應的危機管理措施,防止安全危害的發(fā)生。教師還應以平等、民主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做到莊重、得體,從形象上強化學生的信任感。
教育工作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階段予以適當?shù)闹笇?,充分發(fā)揮他們提高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的自覺性﹑積極性﹐使他們能把教育者的要求變?yōu)樽约号Φ哪繕?。具體操作中可以建立心理輔導室,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一方面主動發(fā)現(xiàn)異常學生,并建立個人檔案和采取適當輔導。根據(jù)學生性格的不同舉辦相關興趣社團與活動,使其旺盛的精力有發(fā)散的途徑。善于引導學生培養(yǎng)一定的特長,使其在閑暇時間開展健康活動,等等。
風險社會中必然要求每個人都具有良好的生存自救能力。學校要重視學生精神文明建設,塑造具有積極價值觀和平等公民權理念,著重培養(yǎng)人格健全、體質強健的青年學子。充分利用學校全體大會、班會等時機,進行細致的校園安全教育,開設專家講壇對學生進行安全輔導,舉辦由專門部門舉辦的預防犯罪的宣講會,增進師生員工的防患意識以減少危害的發(fā)生。學校還可以通過互動式教學與演練,內容涉及火災逃生、地震避險訓練、被害預防和緊急疏散等,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自我保護技能。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互助意識,學會在困境中群策群力共同應對風險。
及時更新和加強校園中的各種安全硬件設施,包括電話、電鈴、路燈、門鎖、門禁、防盜窗、校墻,以求防患于未然。對于具有潛在危險性的設備器材或場所進行嚴格管制,對于易于危害學生安全的特殊場所要增設安全防范設備。在教室、走道、樓梯口等易發(fā)生危險的地方,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應急照明裝置等防護措施;應在校園各個角落安裝安全視頻設施,有條件的盡可能與當?shù)毓矙C關實施聯(lián)網(wǎng)監(jiān)控。
應當建立安全保衛(wèi)制度,配置合格的安全保衛(wèi)人員,加強對教室、學生宿舍、實驗室、游泳池等重點場所的安全保護,建立學生宿舍24小時值班保衛(wèi)制度。公安機關應當重點加強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治安管理與整治,及時處理發(fā)生在學校周邊的危害未成年人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嚴格查處學校周邊的無照、無證餐飲店、副食店、流動商販,嚴格控制學校周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具有危險性的設施設備;文化部門應該對學校周邊的文化市場以及相關營業(yè)場所提高監(jiān)管力度;等等。
涂爾干曾言:“外部刺激,不會即刻導致活動,反而會在進行之中停頓下來,服從于自成一類的籌劃;在運動的表達之前,會多少有短空歇?!盵7]而在“風險社會”時代,我們也應未雨綢繆,在將各種安全事件的出現(xiàn)視為一種常態(tài)的同時,有預見性地在矛盾集中爆發(fā)前用制度化的思維進行組織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以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共同協(xié)調的行動去應對“風險社會”對校園安全產生的影響。當人類進入高風險時代,學校不是防范各種校園安全風險的唯一責任主體,同時還需個體與社會群體通過終身的學習,不斷提高應對“風險社會”時代的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
[1]楊雪冬.風險社會理論述評[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1)
[2]楊雪冬.全球化、風險社會與復合治理[A].當代西方學術前沿研究報告2005-2006[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04
[3]趙延東.解讀“風險社會”理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6)
[4][美]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108
[5][德]蓋奧爾格·西美爾.社會學——關于社會化形式的研究[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181
[6]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19
[7][法]愛彌爾·涂爾干.社會學與哲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
D668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009-9530(2011)06-0040-04
2011-07-10
2009年度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首都大學生犯罪問題研究”
管彥杰(1980-),男,山東青島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講師,碩士。王一(1991-),男,安徽淮南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涉外警務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