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順 孟慶學
[摘要]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且復雜的工作,涉及范圍廣,內容多,而工作內容也不盡相同。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就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的現狀和建立預測預警機制的重要性和方法進行闡述,以探索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新模式。
[關鍵詞]預測預警;重要性;方式
所謂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就是指檢察機關在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中,在采集各種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對信息進行客觀、科學地分析和評估以后,對可能引發(fā)職務犯罪的因素進行歸納、論證,從而做出案前預測,對可能發(fā)生職務犯罪的單位、部門、行業(yè)、崗位以及事項或環(huán)節(jié),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并通過一定的渠道和程序向相關單位發(fā)布預警通報,提出預防建議,督促有關單位落實預防整改,從而達到控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目的。構建并實施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有利于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有利于提高預防職務犯罪的前瞻性,從而更好的發(fā)揮檢察機關的作用。目前,由于多種原因,職務犯罪預防預測預警機制還有很多漏洞,筆者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以完善。
一、構建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的重要性
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是一種預防工作機制的整合和預防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是職務犯罪預防的應有之意和預防工作的發(fā)展方向,是查找職務犯罪源頭的有效途徑,是“源頭治理”的基礎。同時也是預防職務犯罪的基礎工作,符合檢察預防專業(yè)化、科學化、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一)構建并實施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有助于轉變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理念。注重靠前預防、案前預防,有利于克服以往案后預防導致的相對滯后的工作理念和依賴于查辦案件等弊端,變被動預防為主動出擊,拓寬預防工作的思路和模式,豐富預防工作的內涵,有利于強化和突出檢察機關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職能。
(二)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的構建和實施,是應對現階段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更大難度、更高層次挑戰(zhàn)的必然要求。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需要一系列相關的技術支持和各項具體制度規(guī)范,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作,需要對現行工作模式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促使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向更加專業(yè)化、科學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這項機制的暢通運行和有效實施,有利于查找職務犯罪隱患和總體把握職務犯罪的動態(tài)變化,找準預防方向,提出有效對策,因此更能充分體現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構建并實施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需要獲取與職務犯罪有關的各種信息資料,這有利于對現有的大量有價值信息資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通過對多渠道職務犯罪預防信息資料的分析進而對多個單位、部門、系統(tǒng)和領域進行預測預警,有利于克服現階段檢察機關職務犯罪預防因各種條件限制而存在的預防資源匱乏現象,有利于擴大預防的范圍和社會效果。
二、構建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的方式和途徑
(一)建立暢通的職務犯罪信息收集網絡。職務犯罪信息網絡的建立,這是構建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實施職務犯罪預測預警的根本依據。一方面,可以通過查辦的案件來收集案件本身的信息,如作案手段、作案動機、案發(fā)環(huán)節(jié)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另一方面,加強社會動態(tài)類的信息的收集,如收集群眾舉報、信訪的數量、對象、反映問題的性質等,通過匯總、分類,建立預測預警信息庫,以便及時檢索涉及職務犯罪方面的信息,研究制定預防措施。
(二)建立職務犯罪預警整改監(jiān)督和反饋機制。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能否最終取得實效,關鍵在于最后的整改及監(jiān)督環(huán)節(jié),這既是對預防措施的最終落實,同時也是對預防效果的檢驗。具體操作上,可以設立預防專員,巡視相關單位在接到預警通報之后,是否對預警通報的問題及相關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崗位、重點部位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到實處。
(三)建立協(xié)調配合的工作機制來保障預測預警機制有效運行。如果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沒有保障,單靠預防部門是很難完成的。因此,需要黨委、政府的支持,應成立紀委書記掛帥,檢察、紀檢監(jiān)察、公安、法院、審計、信訪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職務犯罪預測預警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檢察院的預防部門,具體負責日常的業(yè)務工作,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評估,發(fā)現職務犯罪信息苗頭及時分析上報,力求防早防準。
(四)建立職務犯罪預測預警信息的發(fā)布制度,保障其公開性、透明性。職務犯罪預測預警機制主要是為上級部門、檢察辦案和相關單位服務,所以必須及時準確、客觀真實地發(fā)布預防預警信息。可以采取通報、建議、報送三種形式。通報一般是在行業(yè)、系統(tǒng)或黨政機關內部使用的發(fā)布信息方式,具有明顯的行業(yè)、職業(yè)特點,即有說明情況的作用,又有解決問題的權威性;報送主要是向有關上級部門或領導,引起有關上級或領導的重視,供他們決策參考;建議主要是檢察機關進行的工作,分兩種:一種是預防建議,預防建議是針對那些問題還不是十分嚴重的問題,向所在單位或上級部門提出建設性的預防建議。另一種是檢察建議,檢察建議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是針對那些有嚴重預防缺陷或漏洞的問題,建議相關單位進行立即整改,并將落實后的情況以書面形式回復發(fā)出建議的檢察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