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雪
建課前網絡交流平臺 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王小雪
隨著計算機在家庭中的普及,它在促進我們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如何開發(fā)這個教學資源應大大引起教師的關注。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手段如何突破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如何應用新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平臺打破時空限制,改變師生反饋困難、不及時等制約因素。這些問題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問題,筆者通過搭建課前網絡交流平臺教學實踐活動真正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教師在課前把有關問題通過QQ或電子郵件的方式發(fā)送給每一名學生。學生根據有關的問題自己預習,同時把預習時發(fā)現的疑難問題用同樣的方式發(fā)送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聚焦疑點,然后有效備課。通過課前網絡平臺的交流發(fā)現問題,通過反饋引入聚焦疑點,課堂上重點探究、及時測驗,實現有效、高效的教學,最后通過分層作業(yè)及分級提示,使課后練習具有針對性(如圖1所示)。
通過課前預習與學生的回帖,使我們的教學不僅能很好地面向全體學生,而且使教師對每位學生預習的情況都非常清晰,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搭建課前網絡交流平臺,能讓我們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真正讓學生進行有效預習,并在學生復習基礎上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在教學中具有很現實的意義。一方面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并貫穿到課上課下;另一方面體現了教學內容多樣化的原則,資源的多樣性和層次的多樣性能夠促進分層教學;三是突出了主動探究、積極思維的教學原則,注重了教學的啟發(fā)性;四是教學方式多樣化的原則,有利于實現教無定法,做到了因材施教??傊n前的網絡交流平臺發(fā)揮了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的作用。
稿件編號:P1105027
王小雪,本科,中教一級。
河北省遷安市野雞坨鎮(zhèn)丁莊子中學。
1.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照顧了全體學生
通過課前網絡交流平臺,教師可以在備課時了解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的了解情況,從而進行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備課。在教學時就能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分層布置作業(yè),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從而使教學為每一名學生服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2.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活躍了課堂
學生通過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了解自己的掌握情況,并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在學生互動討論中使每個學生的思想都得以表達,而且這種討論是整個班級的,學生在討論中相互促進不斷提高,使課堂的教學氣氛活躍了起來。
3.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延伸了課堂
課堂中最大的資源是學生,通過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在課堂上使我們的教學有了方向,學生質疑什么就講什么,并讓學生在預習問題驅動下自主探究,帶著問題利用實驗、動畫等,通過觀察、思考、探索、歸納,自主發(fā)現知識,得出結論。根據學生在課前和課堂中的表現,教師能全面了解學生對教學目標的掌握情況,留取個性作業(yè)和探究活動,實現課上與課下的有機整合。為課后鞏固知識留下了寶貴的原生態(tài)資料,使課堂得以延伸。
4.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幫助了后進學生
通過課前的網絡交流平臺,促使學生提前預習,否則在課堂上將無事可做,督促有惰性心理的學生進行預習。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通過交流平臺了解學生的問題,對一些后進學生進行有目的地提問和分級布置作業(yè),使他們上課能聽得懂,作業(yè)做得對,提高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真正實現了網絡教學交流平臺對后進學生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