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韜養(yǎng)齋日記》與“德律風”

2011-10-31 05:56:30徐定茂
北京觀察 2011年12期
關鍵詞:徐世昌先祖小站

徐定茂

《韜養(yǎng)齋日記》與“德律風”

徐定茂

由北京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撰的《讀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記》,日前已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出版發(fā)行了。

先祖是于光緒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85 年起開始記述《韜養(yǎng)齋日記》的,那一年先祖31歲。據(jù)《徐世昌年譜》載:“正月,往杞縣,自是年始寫《韜養(yǎng)齋日記》。先是癸未遘疾,下第歸以韜養(yǎng)為齋,至是乃為日記,有云:慎言語以養(yǎng)其德,節(jié)飲食以養(yǎng)其體?!敝敝撩駠四?,即1939年時“五月中旬,精神益遜,日記至十九日即陰歷四月朔日綴筆……逐于六月五日即陰歷四月十八日申時薨。”

日記歷時54年,共計百冊,存放在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洛陽道的住所里?!笆陝觼y”期間被某研究單位取走,進行“批判”,由此丟失了一本,只剩下了99冊。收回日記,是于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現(xiàn)存下日記頁內尚有圈圈點點被標注的痕跡,便是當年的研究人員留下來的。為了給讀者提供參考,《讀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記》一書中將辛亥全年的先祖手稿附在了上面,出版社在拍照印刷時,又特意將這些污垢通過技術手段剔除了。

《韜養(yǎng)齋日記》包含了甲午、戊戌、庚子、辛亥以及民國八年等時期的記述。也許是因為長期受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極左”影響過深的緣故,日記謹藏家中,從未示人。直至去年,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來聯(lián)系,希望就辛亥、就北京的特色寫一篇專稿……我這才從故紙堆里翻撿出來,參照日記,寫了《辛亥革命時期的徐世昌》一文。后研究,決定再加上《小站練兵》《戊戌年間》等幾篇,終成一書。

我不是做近代史研究工作的。為了寫好這些文章,只得大量收集、參閱有關資料,后在2011年第02期的《書屋》雜志中讀到有人撰文,自稱“近日筆者有幸讀到徐世昌未刊行的《韜養(yǎng)齋日記》”,里面講:武昌起義爆發(fā),“徐世昌趕忙微服出京,赴彰德勸袁出山。此事在其日記中只字未提,可見極為隱秘”后,不甚驚訝。日記存在家中,除了《北京觀察》雜志曾在我寫的有關戊戌時期的日記文章中同時刊登了編輯拍攝的匣裝日記照片外,其他人員根本無法見到《韜養(yǎng)齋日記》的原貌。所以,無論“有幸”或“無幸”,在《讀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記》一書發(fā)行前是不可能讀到真實的日記原文的。此外再就文章中觀點而言,其實除了這篇文章外,大多近代史材料,甚至包括胡繩先生編寫的《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中均講到在袁世凱不理清廷的要求概不赴任的情況下,是徐世昌到彰德游說勸解的......只不過這個說法存在嚴重失誤。《徐世昌年譜》載:“公自是會客、議事,日無暇晷。”徐世昌從未離開北京,根本不存在“微服出京”等在戲說一類的電視劇中才會出現(xiàn)的情節(jié)。此文作者最后恐怕也覺得難以自園其說,只能又編出“此事在日記中只字未提”的故事來。如果說,胡繩先生的文字發(fā)表于1980年,失誤是出于參考資料尚不完整的話;那在2011年的《書屋》雜志里撰文作者“讀到未刊行的日記”而成的文章便是在欺騙編輯、欺瞞讀者了。故而,方深感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組織公開印發(fā)日記的計劃確實起到了“匡史書之誤、補檔案之缺、輔史學之正”的作用。公開日記,恢復歷史原貌。我在書中特別把先祖那段時期每一天的行蹤都記述了下來,并將辛亥前后的日記照片附在書內,就是用來證明徐世昌始終并未離開京城。根本就沒有去彰德,袁世凱也不是在徐世昌的勸解下到京的,哪有什么“微服”,又會有什么文字記載呢?

近日接《北京觀察》編輯電話,約在雜志上寫一些關于日記中可讀性較強的內容。于是又搜羅翻檢日記時隨手記下來的趣事,現(xiàn)就“德律風”究竟是什么物件等成此小文,供大家參閱。

其實我在寫《徐世昌在小站期間的武漢之行》一稿時,就被先祖在日記中使用的“德律風”一詞所難住了。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無法負責的、準確的、明白無誤地說清楚“德律風”究竟是一種什么物品。

盡管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但先祖記述的大多物品還是可以辨認或理解認同的。例如,先祖曾記述:

丁酉 (光緒二十三年 公元1897年) 十月十九日……買一治風疾電氣匣……

己亥 (光緒二十五年 公元1899年) 六月十二日 坐火輪車,午刻到豐臺。飯于慶豐棧。稍歇后,乘汽車到馬家堡。乘新設電氣車到永定門,甚輕便。

六月十五日 ……乘電氣車、火輪車回津。

六月十七日 晨起,乘車到塘沽,乘小火輪船回小站。

這兩年,是公歷1897年至1899年。在當時用于醫(yī)治風疾的電氣匣子固然不同于目前流行的“歐姆龍”一類的治療器具,正如當時的電氣車也不會等同于現(xiàn)在的公交汽車或無軌、有軌電車一樣,卻也尚可想象出其大體的形象與作用來。

而“德律風”就不同了?!暗侣娠L”是一個外來語,音譯詞匯。在先祖前后長達54年的日記中,這是出現(xiàn)在里面唯一的一個音譯外來詞語。

就是在這兩年中,在先祖的日記里一共有8個地方出現(xiàn)了“德律風”這個詞匯:

丁酉 八月廿一日 會客,辦公。俄署公使巴德諾來看兵,隨帶四員。操步隊五營、馬隊一營。晚宴于講武堂,三十人一席……弟到津,由德律風傳話。(地點:天津——小站)

十月廿六日 本欲回營,慰廷來德律風,即來津。(地點:小站——天津)

戊戌 二月十三日 晨起,看全軍合操。午刻諸統(tǒng)領在此早飯。約弟到津,信由德律風傳。(地點:小站——北京)

七月廿六日 ……晚,慰廷自津來德律風,約明日赴津。(地點:天津——小站)

八月初九日 看各學堂學生合操。大沽來德律風來電:英人先后來兵輪四艘、雷艇一艘。(地點:大沽——小站)

八月初十日 德律風傳,慰廷代理北洋大臣。連日英船游弋大沽口外。(地點:北京——小站)

十一月初六日 晨起,驗新兵。出看行軍操。行至半途,翼長約至其營說話,慰廷又借德律風約至其家商榷。(地點:小站)

己亥 三月十二日 ……兩得德律風……(地點:小站)

從先祖記述的內容上看,德律風是一個快捷、方便、實用的通訊工具,很像是電話。而電話的英文拼法是TELEPHONE ,音譯“德律風”。

還有一種可能,德律風會不會是電報呢?

我認為,不可能。

首先,從日記上看,戊戌年十一月間,先祖是在小站演練行軍路上接到袁世凱從小站軍營駐地打來的德律風,“約至其家”。同在小站地區(qū),不會用電報相互聯(lián)系。

此外,先祖在日記中曾使用過“電報”這個詞匯:

己丑 (光緒十五年 公元1889年) 四月廿八日 回家小憩。同光弟到電報局,發(fā)河南四處電信。

先祖還曾記述:

己亥 十一月初四日 到文案處,得電三頁,慰廷命署山東巡撫。

“得電”應是收到電報之意。若是電話便不會有“三頁”之說。三頁當是指收到了三頁電文。

但就此并不能確定德律風即為電話。據(jù)查:曾于1880年開辦電報局的盛宣懷在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11月19日奏請開通電話,未能獲得批準。一年以后,一個叫卜京生的丹麥商人隨著入侵的八國聯(lián)軍將電話帶入了中國大陸。1901年,電話由天津傳入北京。清政府成立官辦電話局是在1904年1月2日,地點設在東單二條。

北京出版集團的編輯曾與我商量如何給“德律風”加注。我說我的意見是德律風可能為電話,但從歷史記載上講又沒有道理認定是電話……編輯自己又查了一下,最后在書上注明“電話是1900年在南京問世”的。所以先祖在日記中記錄使用德律風的時間要早于史載清政府開通電話的時間3年、早于成立電話局7年之久。而且日記中記錄的德律風使用范圍廣:包括了北京、天津、小站、大沽炮臺等處;使用方便:在行軍操練途中即可使用。如果不是電話,又如何給德律風下一個定義呢?

清末北洋新軍操練

在先祖的日記中,還有一些讓我不知道如何解釋的物品。例如,先祖曾被授為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物,并授為欽差大臣。在此期間,先祖記述:

丁未 (光緒三十三年 公元1907年) 十月廿八日 晨起,辦公。由京賞到,恭迎圣賞:福、壽字各一方;皇太后御筆畫“萬年富貴”一軸;子肉四;素大白菜二、葷大白菜二。跪迎,行三跪九叩禮。謝恩。會客。午后辦公,寫字。分上賞食品送諸君。燈下辦公。

也有一些食品,先祖在日記里記述得相對清楚一些:

丙午 (光緒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四月十五日 黎明入直。蒙恩賞萬壽山菠蘿蜜果一小盒。此果系美國所進,種于萬壽山。結合如荔枝形,蔓生。蒙特賞軍機大臣。

只賞給了軍機大臣,可見這種北美的洋水果的珍奇。卻不知道這種荔枝樣的果子應為何物?

再如,先祖記述:

乙巳 (光緒三十一年 公元1905年) 十二月廿七日 蒙恩賞鱘鰉魚一尾,六人各分一段……

鱘鰉魚,淡水魚王。全身無廢料,肉鮮、骨脆、味美,其胃、唇、骨、鰾、籽均為烹制名菜的上等原料,據(jù)說體重可達幾百斤至上千斤重。如此大的魚,給六個人分也不為過。但皇上拿條魚出來,還得六位朝廷重臣自己去切開分份,總覺得皇上有點“摳”,不像熒屏上,皇上拍拍肚子就算是拍了板,說怎樣就怎樣。

不過,日記上也還真曾記述了皇上無物可賞的情形:

辛亥 (宣統(tǒng)三年 公元1911年) 十一月初十日 黎明起,入直。侍毓慶宮。本日蒙恩賞灰色石青大卷八匹、絲繡二匹(本賞貂皮,因缺乏數(shù),賞尺頭)?;侍?、皇上前拜見面謝恩……

以上這些材料是我在為組織《讀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記》一書時零星記下的一些疑問趣談,應編輯所邀,組成此文。就此希望能為研究晚清時期的通訊事業(yè)在政務、軍事、生活方面的應用而提供素材;希望能為御膳餐飲的菜單上加上葷、素白菜的菜肴;希望能對在園林系統(tǒng)工作的同志們有所幫助,了解一下當時種植在頤和園的“荔枝形,蔓生”的北美水果是否還有開發(fā)、利用的可能吧。

作者系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北京首都開發(f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專職監(jiān)察員

責任編輯 崔晨

猜你喜歡
徐世昌先祖小站
旅行者小站
大河村奇遇記
徐世昌家祠所藏唐人墓志初探
小站人的情懷
懷念親人,不忘先祖
論徐世昌與奉天省警察制度建設
建國以來徐世昌的研究綜述
黑龍江史志(2015年9期)2015-07-10 11:55:06
先祖?
徐世昌熬不住遺老生活
小站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06
盐城市| 桐乡市| 德钦县| 甘肃省| 黔南| 南岸区| 芜湖市| 谢通门县| 蒙阴县| 玉龙| 滁州市| 墨竹工卡县| 郓城县| 赞皇县| 泰州市| 周宁县| 无锡市| 兴安盟| 清徐县| 绍兴县| 厦门市| 扬中市| 寿阳县| 潞城市| 碌曲县| 赞皇县| 亚东县| 灌云县| 朝阳县| 吴旗县| 嘉禾县| 唐海县| 凯里市| 股票| 涞源县| 淅川县| 张家口市| 曲阜市| 犍为县| 汨罗市|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