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
前不久,一個佩戴五道杠的小朋友突然走紅大江南北。對此,除了他臂膀上那個刺眼的袖章,人們最驚詫的莫過于他那迷人的領(lǐng)導(dǎo)式微笑——小小年紀就能把難度系數(shù)高達4.1的假笑模仿得如此惟妙惟肖,舉手投足之間一股官僚氣息撲面而來,讓人不由得感慨,中國的官場后繼有人了。
但是,很多人對這個兩歲看新聞聯(lián)播、七歲看《人民日報》的政治神童并不滿意。為什么?一言以蔽之:虛偽。這種虛偽幾乎淪為全民批判的對象。竊以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能有多厚黑的虛偽功夫,或許黃藝博小朋友真的是在很虔誠地模仿,還或者他根本連模仿的對象是個“神馬”玩意都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模仿的行為本身有錯,讓人模仿的對象有錯,那么鼓勵這種模仿的教育就更難逃其咎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五道杠以及五道杠代表的等級優(yōu)越感,這個孩子會不會有如此強大的動力去模仿種種有違天性的世故圓滑?我想即便他偶爾突發(fā)奇想,荒腔走板幾下,多半不久會在平淡無奇中偃旗息鼓。而恰恰是因為有了五道杠的感召,黃藝博義才反顧要假笑到底。
無論那是幾道杠,一直都是我們中小學(xué)德育中的典型樣板工程,常抓不懈,而且還能與時俱進,我們很清楚其背后蘊藏著怎樣的思想價值取向。在此我只談?wù)勑问讲徽勂鋬?nèi)容。
道德是不能通過等級身份來衡量的,不能說一旦你加入了什么組織、佩戴一個特別的標(biāo)識,你的道德就會水漲而船高。在孟子看來,人人皆有側(cè)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端,在大是大非面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在基督教倫理中,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有罪的,因而每一個有罪之人必須時時刻刻反思自己的罪過?;皆鴮δ切┫肽檬^砸死妓女的人說:“如果你們自己沒有罪,那就拿石頭砸死她。”眾人皆慚愧??梢?,無論是在自然倫理還是在宗教倫理中,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道德教化都必須立足于人與人之間人性上的平等,絕不可能以人為的方式劃分道德高下,像孔子那樣認為人在天性上有上人、中人、下人之區(qū)別是不受現(xiàn)代教育歡迎的,如果再通過政治手段進行標(biāo)識,我認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極其不道德。為什么不道德?一旦形成一個由五道杠、三道杠、紅領(lǐng)巾等等拼湊起來的德育機制,驅(qū)使孩子過早地接觸等級、身份歸類這些篩選甄別游戲,讓孩子隱約地意識到用道德交換利益身份的做法是值得表揚的。這樣一來,孩子虔誠模仿的原動力被替換成了高人一等的爬梯子,而不是心靈的升華和向善的沖動,真正的良知在身份歧視中被無形污染。
事實也證明,在五道杠下成長起來的人,很難成為真正具有禮義廉恥的人,要么成為虛偽狡詐的岳不群之流,要么淪為道德虛無主義者。關(guān)鍵在于,道德良知和等級差異格格不入、勢同水火。表面上講道德,實際上是宣誓效忠的辮子文化的變異。
道德是良知的教育,道德的力量首先來源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徹底脫離五道杠才能培養(yǎng)出誠實善良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