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十年漢魏六朝樂府歌辭研究綜述

2011-11-19 22:27吳大順
中國韻文學刊 2011年1期
關鍵詞:和歌樂府學報

吳大順

(懷化學院 中文系,湖南 懷化 418008)

一 研究的基本狀況

近十年來,樂府歌辭研究成為古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十年來,關于漢魏六朝樂府歌辭研究的專著有錢志熙《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大象出版社 2000年版)、趙敏俐等《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孫尚勇《樂府文學文獻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年版)、王志清《晉宋樂府詩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劉旭青《漢代歌詩研究》(武漢出版社 2008年版)、吳大順《魏晉南北朝樂府歌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等 6部;研究論文達 500馀篇,其中碩士學位論文 40馀篇、博士學位論文 20馀篇。①研究論文資料主要來源于中國知網(wǎng)《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資料從 2000年 1月至 2009年6月。研究領域得到極大的拓展,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研究觀念更加開放自覺。下面將從樂府歌辭音樂性研究、樂府制度與文化研究、樂府歌辭文學性研究、文人擬歌辭研究等方面作簡要回顧。

(一)樂府歌辭音樂性研究

從音樂角度研究樂府歌辭興起于 20世紀三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文學主題學研究的興盛,使這一課題一度受到冷落,近年這一研究視角再次受到學界的重視。主要研究不同音樂類別的表演特點、文化功能及其與歌辭的關系。其研究內容涉及郊廟、燕射、鼓吹、橫吹、相和、清商、舞曲、琴曲、雜曲、雜歌謠等十類樂曲歌辭。

第一,郊廟、燕射歌辭研究。在郊廟、燕射歌辭研究方面,主要討論了如下一些問題:

一是郊廟制度與郊廟歌辭的關系。如王長華、許倩《漢〈郊祀歌〉與漢武帝時期的郊祀禮樂》認為:“漢武帝在大一統(tǒng)政治格局下,以新的宗教思想指導郊祀,不僅在詞曲創(chuàng)作方面以新聲代雅樂,祭祀方式上回歸由夏至楚的夜祭舊制,而且其郊祀樂歌中充斥著明顯的游仙傾向?!盵1]張樹國《漢至唐郊祀制度沿革與郊祀歌辭研究》認為:“郊祀祭天是中國古代國家宗教的中心,帝王通過‘絕地天通’,獲得溝通神圣世界與世俗國家的獨占權,以之作為王權合法性的基礎和終極來源,郊祀儀式中的巫祭樂舞、游仙樂舞、民間俗樂、胡部新聲豐富了郊祀樂歌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性,郊祀樂章與詩篇是祈禱、祝頌等宗教情感的表現(xiàn),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娛樂性?!盵2]其《詩成何以感鬼神——漢唐樂志中的詩學觀念及郊廟祭歌形態(tài)研究》則將歷代郊廟樂章的創(chuàng)制形態(tài)分為自制雅樂、以古入雅、以俗入雅及以胡入雅四種類型。其他如梁海燕《〈武德舞歌詩〉與漢代宗廟祭儀的傳承演變》(《許昌學院學報》2006年第 6期)等論文對之也有所涉及。二是郊廟歌辭的主題與文化內涵分析。如張樹國認為:“保存在《周頌》、《楚辭》及漢唐《郊廟歌辭》中的太陽祭歌是對太陽崇拜的藝術賦形,是儀式活動中祝禱、祈求諸多情感的表現(xiàn)?!盵3]其它論文如曾祥旭《論〈郊祀歌〉的神仙思想》(《南都學壇》2002年第 1期)、羅慧《漢〈郊祀歌〉的天道觀闡釋》(《社科縱橫》2009年第 3期)等也是探析郊廟歌辭的主題與文化內涵的。三是郊廟歌辭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時間考證。如龍文玲《漢〈郊祀歌〉十九章作者辨證》(《學術論壇》2005年第 4期)、王福利《漢郊祀歌中“鄒子樂”的含義及其相關問題》(《樂府學》第三輯,2008年)、張樹國《漢武帝時代國家祭祀的逐步確立與〈郊祀歌〉十九章創(chuàng)制時地考論》(《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 2期)等。

關于燕射歌辭的研究比較少見。尚麗新《漢代食舉樂考》(《黃鐘》2002年第 4期),分析了漢代食舉樂的分類和內容、傳承中的流變及其在漢代宮廷音樂中的地位等問題。

第二,鼓吹、橫吹曲辭研究。近十年有關鼓吹、橫吹曲辭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其中韓寧的博士論文《鼓吹橫吹曲辭研究》(2006年完成,吳相洲《樂府詩集研究》的子課題)是一篇關于鼓吹、橫吹曲的專論,論文對鼓吹、橫吹曲辭的淵源、在南朝的文人化進程、與唐代邊塞詩關系等問題做了比較深入的討論。此外,鼓吹、橫吹曲辭研究還涉及了如下問題:

一是鼓吹、橫吹曲的音樂源流及文化功能問題。孫尚勇《黃門鼓吹考》認為:“黃門鼓吹的音樂內容是鼓吹曲,其本原功能是用于乘輿儀仗,四品樂都屬于儀式用樂?!盵4]其《橫吹曲考論》(《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 1期)對橫吹曲在漢魏六朝隋唐時期的發(fā)展變遷進行了致梳理。曾智安《梁鼓角橫吹曲雜考》(《樂府學》第三輯,2008年)認為梁鼓角橫吹曲主體為十六國及北朝樂歌,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獨特產物。劉斌《六朝鼓吹樂及其與“五禮”制度的關系研究》(上、下)(《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第 1、2期)、洪衛(wèi)中《魏晉南北朝鼓吹的種類、功用和特征》(《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 1期)等論文主要討論了鼓吹曲辭的文化功能。二是鼓吹、橫吹的生存與傳播問題。吳大順《北狄樂考論》(上、下)(《懷化學院學報》2007年第 10期、2008年第 7期)討論了“北狄樂”的內涵、歷史變遷以及南傳的時間與途徑。劉懷榮《漢魏以來北方鼓吹樂橫吹樂及其南傳考論》(《黃鐘》2009年第 1期)、韓寧《樂府橫吹曲〈梅花落〉考》(《樂府學》第三輯,2008年)等論文也涉及到鼓吹、橫吹曲的生存與流傳問題。三是鼓吹、橫吹曲辭的文本解讀。如姚小鷗《〈漢鼓吹鐃歌十八曲〉的文本類型與解讀方法》(《復旦學報》2005年第 1期)、許云和《漢鼓吹鏡歌第十八曲〈石留〉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 6期)等。

第三,相和歌辭、清商曲辭研究。相和歌辭和清商曲辭是藝術成就最高、與中國詩歌發(fā)展演進關系最密切的歌辭,因此,成為文學研究的重要關注點。近十年,對這兩類樂府研究表現(xiàn)出了繼續(xù)活躍的勢頭,主要涉及了如下問題:

一是相和歌概念及與清商三調的關系。吳大順認為:“‘相和歌’是特指魏晉時期‘絲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其稱名到劉宋時期才出現(xiàn),清商三調是在相和歌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其音樂淵源與相和歌一樣,皆出于清商曲。”[5]翟景運認為:“與清商三調歌并無直接關系的‘相和歌十七曲’是‘相和歌’的本義,囊括清商三調歌與相和歌十七曲為一體的‘相和歌’則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吳兢的《樂府古題要解》,由吳兢誤讀前代文獻而產生。后者與漢魏六朝時期樂府的實際情形不符,卻能夠長久流行,產生較大的影響,是因為它在樂府內容的歸類方面包含著極有價值的因素?!盵6]王傳飛認為:“郭茂倩《樂府詩集》編纂相和歌辭的標準與范圍正是相和歌概念動態(tài)發(fā)展的體現(xiàn)?!盵7]三人的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均認識到“相和歌”不是對漢代民間樂府的泛稱,而是特稱魏晉時期絲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或“十七曲”,糾正了目前學術界對相和歌的認識。二是相和歌表演方式與辭樂關系。崔煉農《相和唱奏方式與辭樂關系》認為:“所有以‘相和’為本質特征的唱奏方式,按構成因素可以分為人聲相和、節(jié)歌相和、歌吹相和、弦歌相和、絲竹相和五種基本類型,‘相和’唱奏方式有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其中包含歌樂不相重疊、歌樂交錯、歌樂重奏三種辭樂關系?!盵8]王傳飛認為:“相和歌作為樂府相和歌表演藝術整體一部分的‘相和歌辭’,是相和歌的歌詩文本,其歌詩演唱的性質與功能,決定了相和歌辭獨特的藝術構成,其語言形式與敘事特色也深受相和歌表演藝術的影響,與徒詩不同?!盵7]劉懷榮《從演唱方式看清商曲辭藝術特點的形成》認為:“南方民間情歌即興創(chuàng)作的背景、方式及其交際功能與清商新聲的演唱方式,從兩個方面共同決定了清商曲辭通俗短小、男女贈答及重抒情、輕敘事等基本的藝術特點?!盵9]三是相和、清商曲辭的文獻分析。如楊明《〈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題解釋讀》(《古籍整理學刊》2006年第 3期)對郭茂倩所撰寫“相和歌辭”的若干題解加以分析,部分糾正了人們對《古今樂錄》輾轉引述荀勖、張永、王僧虔等著作而產生的曲解。四是清商三調的樂律學研究。王譽聲《相和三調“三種音階”說》(《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第 3期)認為相和三調為三種音階。徐榮坤《釋相和三調及相和五調》(《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 1期)認為相和三調是三種調高,瑟調為宮,清調為商,平調為徵。成軍《清商三調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也認為清商三調為三種調高。

第四,舞曲、琴曲歌辭研究。舞曲、琴曲歌辭的研究在近十年也顯得比較活躍,主要討論的問題有:

一是舞曲、琴曲歌辭文獻研究。如梁海燕《舞曲歌辭類目成因考》(《樂府學》第 1輯,2006年)對《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作品來源、著錄體式、收錄標準進行了考察。過元琛《關于“王昭君自請遠嫁匈奴”的傳說及琴曲《怨曠思惟歌》的產生年代——兼考今本〈琴操〉的撰者》(《復旦學報》2009年第 3期)認為《琴操》出于晉代,昭君自請遠嫁匈奴的傳說是東晉文學自覺風氣的產物。元娟莉《樂府琴曲歌辭古題辨析》(《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 3期)認為樂府琴曲歌辭“操”、“引”、“弄”、“暢”等古題在文學特征、音樂風格等方面呈現(xiàn)出類型化特點,此特點與其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密切相關。二是舞曲、琴曲的流變研究。如吳大順《〈明君曲〉考述》(《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5年第 4期)對《明君曲》的音樂形態(tài)及流傳情況進行了考述。吳葉《從琴曲〈大胡茄〉〈小胡茄〉試探漢唐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音調》(《中國音樂學》2004年第 1期)通過對大、小《胡茄》歷史、音樂兩方面的考證,探尋我國漢唐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基因。三是舞曲歌辭的文本研究。如姚小鷗《〈巾舞歌辭〉與中國早期戲劇的劇本形態(tài)》(《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 2期)破譯了向來不可曉解的《巾舞歌辭》文本,并從唱詞、角色標識字、舞臺提示字等方面分析了其舞臺表演的特點,認為西漢的《巾舞歌辭》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戲劇角本。田彩仙《六朝“白纻舞歌辭”的發(fā)展及審美價值》認為:“白纻舞辭不僅充分展現(xiàn)了女性舞者的輕柔美與憂怨美,而且還通過各種修辭手法完成了舞之意境向詩之意境的轉換,充分展現(xiàn)了六朝重‘情’與重‘韻’的精神特質。”[10]曾智安《西曲舞曲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曲辭結構》(《文學評論》2008年第 5期)認為西曲舞曲曲辭通常采用的場景聯(lián)章敘事體是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曲辭結構的來源。此外,梁海燕《舞曲樂府詩的文體特征探討》(《延安大學學報》2009年第 1期)專門分析了舞曲歌辭的文本特點。

第五,雜曲歌辭、雜歌謠辭研究。

一是雜曲歌辭與雜歌謠辭的專題研究。有人從音樂類別出發(fā),對這些歌辭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其音樂特點、傳播方式與藝術風格等問題。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向回《雜曲歌辭與雜歌謠辭研究》(首都師范大學 2005年碩士論文,吳相洲《〈樂府詩集〉研究》子課題),論文分上下編,上編對雜曲歌辭的音樂屬性、曹植雜曲作品的入樂問題與《行路難》歌辭的入樂問題、雜曲歌辭的文學特點等進行了論述,下編則對歌謠的音樂性質、流傳保存與采集等問題進行了論述。這樣集中討論雜曲歌辭與雜歌謠辭的成果尚不多見。二是單個曲調及作家的歌辭研究。如王小盾《〈行路難〉與魏晉南北朝的說唱藝術》(《清華大學學報》2003年第 1期)通過對《行路難》淵源和流變的考察,揭示了魏晉南北朝說唱藝術的表演方式、音樂淵源及其在唐代音樂文學活動中的影響。其它論文如王淑梅《曹植雜曲歌辭的音樂性質考論》(《樂府學》第 3輯,2008年)等。三是歌謠研究。如尚麗新《中古時期的“歌”、“謠”觀——以〈樂府詩集〉“雜歌謠辭”為例》(《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 3期)梳理了從先秦到唐代“歌”、“謠”觀念的流變及其內涵,并以《樂府詩集》為例分析了中古時期的“歌”、“謠”觀。其它論文如王凱旋《漢代謠諺與世風》(《聊城大學學報》2004年第 6期)、高賢棟《北朝時政謠諺與民間信仰》(《民俗研究》2004年第 1期)、吳海燕《魏晉南北朝民間謠諺對封建統(tǒng)治的揭露和貶斥》(《平原大學學報》2003年第 2期)等。

(二)樂府制度與歌辭文化研究

第一,樂府制度研究。近十年的樂府制度研究主要涉及到漢樂府機構的源流及職能與樂府職官及職能等問題。

關于樂府機構的成立時間,一直是樂府研究關注的重點,1977年秦樂府鐘的出土,推翻了漢武帝始立樂府的觀點。陳四?!稄那貥犯娗胤饽嗟某鐾琳勄厥蓟式犯囊魳匪枷搿?《中國音樂學》2004年第 1期)又從 2000年西安市郊出土的帶有“樂府”字樣的秦封泥,進一步印證了在秦已有樂府的觀點。以此為基礎,學界對《漢書》武帝“乃立樂府”解釋為“重建、擴充的意思”(趙敏俐《重論漢武帝“立樂府”的文學藝術史意義》,《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第 5期)。龍文玲《漢武帝立樂府時間考》(《學術論壇》2007年第 3期)進一步考證了漢武帝立樂府的具體時間。王福利《漢武帝“始立樂府”的真正含義及其禮樂問題》(《樂府學》第 1輯,2006年)認為武帝“立樂府”的內涵在于使樂府的根本職能及政治、社會地位發(fā)生了本質變化。劉彭冰、陳晨《論漢武“乃立樂府”》(《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 2期)也認為武帝只是強化了漢代樂府的職能。趙敏俐《漢代樂府官署興廢考論》認為:“所謂漢武帝‘立樂府’,實則是對漢初樂府官署的規(guī)模擴充和職責擴大,其目的是用新聲變曲為國家郊祀之禮配樂。漢哀帝罷樂府之后,整個東漢時代并沒有重新設立一個與之相對應的樂官機構?!盵11]比較而言,趙說比較全面合理。許繼起《昭、宣至新莽時期樂府述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 1期)從制度史的角度考察了各朝郊祀、宗廟禮儀制度及樂府職官制度的建設。其它如張祝平《西漢樂府職能新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 1期)、李錦旺《西漢樂府的職能演變及其名稱的沿用》(《齊魯學刊》2004年第 5期)、孫尚勇《樂府建置考》(《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 4期)等論文均討論了漢樂府機構及職能問題。

樂府職官與職能研究方面,有劉懷榮《魏晉樂府官署演變考》(《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2年第 5期)、《南北朝及隋代樂府官署演變考》(《黃鐘》2004年第 2期)等論文。吳大順《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揚州大學博士論文 2005年)上編“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構建史論”也分別對曹魏西晉、東晉、南朝、北朝的宮廷音樂機構建制與職能問題進行了考辨。

第二,樂府歌辭的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到特定文化背景對樂府歌辭的影響、樂府歌辭體現(xiàn)的文化制度與文化內涵等問題。

李山《經學觀念與漢樂府、大賦的文學生成》分析了漢代經學與樂府詩的關聯(lián),認為:“沒有經學的‘王官采詩說’,就沒有漢樂府的設立,沒人去采詩,那些饑者、勞者的歌唱也就得不到保存,難以進入到后人的歷史視野中。”[12]徐無興《西漢武、宣兩朝的國家祀典與樂府的造作》(《文學遺產》2004年第 5期)討論了漢武帝、宣帝朝國家祭祀制度建設與樂府詩創(chuàng)作的關系。趙明正《漢代養(yǎng)生思潮、經學詩教與漢樂府》(《遼寧大學學報》2004年第 5期)認為漢代養(yǎng)生思潮提倡“固精保氣”、反對情感的抒發(fā)和儒家詩教主張詩歌“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中和觀念,造成了漢代文學抒情式微而敘事發(fā)達的態(tài)勢。吳大順《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船山學刊》2007年第 3期)分析了郊廟、燕射、鼓吹等儀式歌辭與相和三調、吳歌西曲等娛樂歌辭的表演情況和各自的文化功能。曾祥旭《漢樂府中所見的道家思想和道家審美觀念》(《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 5期)分析了漢樂府中所體現(xiàn)的游仙長生、福禍無常、死亡意識與針砭現(xiàn)實的道家思想與以自然為美、以奇調為美、以形寫神的道家美學觀。張宗原《論北朝民間“婚戀”歌辭》(《復旦學報》2003年第 2期)則從婚戀習俗和婚慶儀式等角度,對北朝民間“婚戀”歌辭進行了論述。閻步克《漢樂府〈陌上?!抵械墓僦茊栴}》(《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 2期)、王莉《漢樂府中“郎官”問題考論》(《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 2期)、《論“夸富”類題材漢樂府的官職問題》(《殷都學刊》2006年第 4期)等論文則討論了樂府歌辭中反映的官制問題。

(三)樂府歌辭文學性研究

主要研究樂府歌辭的生成及傳播形態(tài)與歌辭文本、樂府歌辭的音樂文化背景與某種詩歌現(xiàn)象的關系,以及樂府歌辭的思想主題與藝術形式等問題。

第一,樂府歌辭生產、傳播方式與歌辭文本的關系研究。如趙敏俐《漢代歌詩藝術生產的基本特征》(《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 4期)認為漢代在以漢樂府為代表的兩漢歌詩藝術生產中,不同程度上發(fā)展或完善了自娛式、寄食制和賣藝制這三種古老的藝術生產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時代特征,而其《漢樂府歌詩演唱與語言形式之關系》(《文學評論》2005年第 5期)則對漢樂府表演的戲劇化、程式化與樂府歌辭敘事體裁、歌辭技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廖群《廳堂說唱與漢樂府藝術特質探析——兼論古代文學傳播方式對文本的制約和影響》也認為:“漢樂府廳堂說唱的傳播方式,導致了詩歌由抒情言志向娛賓樂主功能轉化,漢樂府的敘事再現(xiàn)性、戲劇表演性以及世俗生活化與此有直接關系。”[13]吳大順《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傳播與詩歌史意義》則認為:“歌辭文本傳播方式的產生,使歌辭的文化功能出現(xiàn)分化與轉移,文人歌辭的詩性特質受到重視,從而在詩歌內容、生存方式、創(chuàng)作觀念等方面帶來了深刻變革,使中國詩歌發(fā)展獲得了諸多創(chuàng)新變化的歷史機遇?!盵14]錢志熙《論魏晉南北朝樂府體五言的文體演變——兼論其與徒詩五言體之間文體上的分合關系》認為:“樂府體五言在脫離音樂之后,一方面在形式上受到徒詩五言藻飾、對仗等修辭技巧的影響,內容上受到徒詩五言主觀抒情、哲理化等作風的影響。但作為樂府體仍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保持其體裁的特點,與漢樂府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15]其它如姚小鷗《漢魏六朝曲唱文本的破譯及其在樂府文學研究中的意義》(《文藝研究》2002年第 4期)、劉旭青,李昌集《漢代樂府的音樂活動與歌詩》(《揚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 2期)、趙敏俐《歌詩與誦詩:漢代詩歌的文體流變及功能分化》(《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 6期)、徐明《從〈樂府詩集〉看古代詩的傳播與音樂之關系》(《河北學刊》2002年第 5期)、曾曉峰,彭衛(wèi)鴻《試析漢樂府文事相依的傳播特點》(《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 2期)等論文也是從歌辭傳播方式對歌辭文本生成的影響角度展開的。

第二,音樂文化及樂府歌辭與某種詩歌現(xiàn)象的關系。如錢志熙《漢代樂府與戲劇》(《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 4期)從“樂”的綜合性娛樂藝術性質及“樂府”作為執(zhí)掌這種綜合性藝術的機構入手,發(fā)掘存在于漢郊祀樂章及相和歌詩中的戲劇表演及戲劇文學的因素,在娛樂藝術的完整體系中,認識樂府與后世戲劇的關系。其它如胡大雷《宮體詩與南朝樂府》(《文學遺產》2001年第 6期)、傅剛《南朝樂府古辭的改造與艷情詩的寫作》(《文學遺產》2004年第 3期)、吳相洲《論永明體的出現(xiàn)與音樂之關系》(《中國詩歌研究》第一輯)、劉懷榮《西晉故事體歌詩與后代說唱文學之關系考論》(《文史哲》2005年第 2期)、吳大順《梁武帝音樂文化活動與梁代宮體詩》(《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 3期)等。

第三,樂府歌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式研究

解放以來,樂府歌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式研究一直是樂府研究的熱點。近十年,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西洲曲》等經典名篇的思想與藝術研究。總體上,這方面研究所取得的進展不大,大部分論文基本上是對六七十年代觀點的重復和補充。謝國先《特定的文學作品與普遍的社會心理》(《云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 3期)別有新意,文章把《孔雀東南飛》中的婆媳矛盾置于全球文化背景下進行觀照,認為《孔雀東南飛》這一家庭悲劇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在老年寡婦和他的兒子、兒媳組成的非完整的擴大家庭中,婆婆和兒媳爭奪他們共同關心的男子的情感是這個家庭內的永恒難題,家庭內的情感爭奪與社會制度、民族傳統(tǒng)并無必然聯(lián)系。

二是樂府歌辭的婦女形象研究。如胡大雷《從漢代的采風政策與董仲舒的家庭觀看漢樂府民歌婦女形象》(《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 2期)認為漢樂府民歌中的婦女形象具有奇行異事化的傾向,并從樂府歌辭文體、漢代采風政策、漢代家庭觀等三方面分析其原因。其它論文如廖紅《從漢樂府民歌之棄婦詩看封建社會定型期的婦女問題》(《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專輯)、辛世芬《漢樂府民歌中的婦女形象分析》(《社科縱橫》2005年第 6期)、李杰玲,李寅生《扇子·女子·符號——從漢樂府《怨歌行》看“扇子”的文學符號化》(《唐都學刊》2008年第 5期)等。

三是樂府歌辭的藝術特點分析。如王福利《漢廟祭樂歌辭的語言結構形式及其藝術風格》認為:“漢內外廟祭創(chuàng)造和使用的樂章歌辭語言結構形式,主要是西漢時楚地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地域性語言和該類樂章歌辭要求使然,帶有很強烈的“原生態(tài)”特點,以它們?yōu)榇淼臐h廟祭樂章歌辭,體現(xiàn)出了質樸無華,氣象宏大、古穆精奇,典雅宏奧、唱嘆吟詠,寓教于樂等藝術風格?!盵16]其它如朱大銀,張艮《樂府歌辭〈采蓮曲〉文學審美意蘊脞說》(《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 3期)、沙云星《試論漢樂府民歌的敘事特征》(《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專輯)、廖雨《戲劇化的兩漢樂府民歌》(《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 5期)、《發(fā)調既清修辭亦繡——略談漢樂府民歌的修辭美》(《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第 18期)等。這些論文多從藝術角度分析了樂府歌辭敘事、修辭特點,但大多泛泛而論,創(chuàng)建不多。值得一提的是王福利的論文,該文從藝術風格、語言結構方面對郊廟歌辭進行研究,此前并不多見。

(四)文人擬歌辭研究

文人擬歌辭是近十年樂府研究關注的又一熱點。從創(chuàng)作主體看,除原來一直關注的三曹、鮑照外,陸機、沈約、梁武帝蕭衍的樂府歌辭創(chuàng)作開始受人關注。

第一,三曹及建安樂府研究。主要討論三曹、建安樂府歌辭的特點及其對漢樂府的繼承與新變問題。孫娟,黃震云《清商曲辭與曹操詩歌的聲韻藝術》指出:“曹操詩歌體式、韻律受《詩經》影響比較大,但能自作新聲,以情志為創(chuàng)作中心,結合運用胡笳等樂器,因此慷慨蒼涼,清剛氣長?!盵17]其它如唐會霞《曹魏的樂府詩創(chuàng)作對漢樂府的接受》(《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 2期)、李成林《論三曹樂府詩對兩漢民間樂府的繼承》(《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 4期)、傅正義《論曹丕對漢樂府民歌文人化的發(fā)展性貢獻》(《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論曹操對漢樂府民歌文人化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6年第 3期)則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分析了三曹樂府的文學貢獻。趙紅玲,王俊潔《三曹以外的建安文士樂府創(chuàng)作低靡之原由新論》(《零陵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第 1期)對三曹以外建安文人樂府歌辭創(chuàng)作低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王輝斌《三曹雅好樂府的原因及其情結述論》(《樂府學》第 2輯,2007年)分析了三曹父子雅好樂府的原因。

第二,鮑照樂府詩研究。葛曉音《鮑照“代”樂府體探析——兼論漢魏樂府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特征》通過對鮑照詩集中用“代”字題的樂府詩的辨析發(fā)現(xiàn),“代”字體樂府大都寄托了鮑照個人獨特的身世之感,在內容主題上顯示出不同于舊題樂府的特點,不加“代”字的樂府則大都是模仿晉宋時期新興的清商曲辭,沒有任何個人寄托。并以此認為:“鮑照的代樂府反映了鮑照對于漢魏樂府體式及其創(chuàng)作特征的深刻體認,為唐代學習漢魏樂府提供了寶貴經驗?!盵18]

第三,其他文人樂府詩研究。孫明君《詠新曲于故聲——改造舊經典、再造新范型的陸機樂府》認為:“陸機不僅用綺靡的風格去改造舊經典,同時,用樂府記錄和再現(xiàn)了貴族們的物質生活,從而將文士樂府引入到士族文人樂府的苑囿?!盵19]其它如唐會霞,趙紅《論沈約對漢樂府的接受》(《求索》2007年第 4期)等。

第四,對某一類別樂府歌辭的擬作研究。很多學者以某一音樂類別的歌辭作為研究視角,分析樂府歌辭的擬作及文人化進程。如韓寧《南北朝時期樂府鼓吹曲辭的文人化進程》(《樂府學》第 1輯, 2006年)對朝廷制作的鼓吹曲辭與文人創(chuàng)作的鼓吹樂府進行了梳理。向回《歷朝紀受命功德鼓吹曲的本事分析——兼談繆襲改制漢鼓吹在樂府發(fā)展史上的意義》(《樂府學》第二輯,2007年)認為繆襲改制漢鼓吹,確立了漢鼓吹曲在后世朝廷中以史詩性的組曲來記錄、歌頌王朝發(fā)展歷程的模式,也確定了漢鼓吹鐃歌作為組曲在后世的使用與流傳。王傳飛《曹魏相和歌藝術生產的新變》(《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 6期)對曹魏時期相和歌藝術生產及歌辭演唱功能的新變進行了論述,認為曹魏相和歌辭突顯了對制詞者個體情志的表現(xiàn)性,更加側重文辭及其意義。

第五,文人樂府歌辭總論。如顏慶余《論樂府古題的傳統(tǒng)》(《樂府學》第 2輯,2007年)、吳大順《南朝文人歌辭用調及其特點》(《社會科學家》2008年第 6期)等。

第六,樂府歌辭的創(chuàng)作范式。如閻福玲《如何幽咽水,并欲斷人腸——樂府橫吹曲《隴頭水》源流及創(chuàng)作范式考論》(《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 2期)、《橫吹曲辭《關山月》創(chuàng)作范式考論》(《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 2期)、《樂府橫吹曲辭《出塞》《入塞》創(chuàng)作范式考論》(《河北學刊》2007年第 2期)等論文主要從歌辭的擬作角度討論了鼓吹、橫吹擬樂府歌辭的創(chuàng)作范式。

二 研究特點與進展分析

如上所述,近十年的樂府歌辭研究取得了十分豐富的成果。這些成果凸顯出了兩大特點:一是研究領域得到極大的拓展。在樂府歌辭的音樂性研究方面,以往主要集中在相和、清商、鼓吹、橫吹、雜曲等五類歌辭的研究上,近十年來,郊廟歌辭、燕射歌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歌謠辭等也已經進入人們的研究視野,受到極大的重視。此外,樂府制度、樂府歌辭的音樂文化生態(tài)與歌辭文本關系研究也是近十年研究的重點。對文人擬歌辭的研究,已經從三曹、鮑照等主要文人拓展到陸機、蕭衍、沈約等多數(shù)文人擬歌辭進行研究,而且還從某一樂類的擬作入手,分析歌辭創(chuàng)作的文人化進程。二是研究視野更加宏觀、方法更加多元。在研究方法和視野上,開始從原來的單篇經典作品的解讀轉向對某一時段或某一樂類樂府歌辭的總體性研究;從以往的內容分析與藝術發(fā)掘轉向對樂府歌辭的整體文化共性的把握;從靜態(tài)的研究轉向樂府歌辭動態(tài)的研究,注意樂府歌辭生成、運動、傳播等活動過程的考察,其中又特別關注特定的政治運動、文化政策、文化活動對樂府歌辭帶來的具體影響。

具體言,近十年在如下三方面研究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

一是樂府歌辭的音樂性研究。從音樂類別角度研究樂府歌辭興起于 20世紀三十年代,徐嘉瑞、蕭滌非、王易、朱謙之等學人均十分重視樂府歌辭的音樂系統(tǒng)。建國后,在馬克思主義文學觀指導下,樂府歌辭主題學與藝術學研究開始興盛,其音樂學研究受到冷遇。近年來,這一研究視角再次受到學界重視。如上所述,對樂府歌辭音樂類別的研究涉及到《樂府詩集》十二類中的十類,研究論文近 150篇。如由首都師范大學吳相洲教授領銜、數(shù)名博士生、碩士生參與的《〈樂府詩集〉研究》(2007年完成)就是近年此類研究的重要成果。該成果從文獻、音樂、文學三個層面對《樂府詩集》進行分類研究,形成 10卷本的《樂府詩集研究叢書》,分為:《郊廟燕射歌辭研究》、《鼓吹橫吹曲辭研究》、《相和歌辭研究》、《清商曲辭研究》、《舞曲歌辭研究》、《琴曲歌辭研究》、《雜曲歌辭與雜歌謠辭研究》、《近代曲辭研究》、《新樂府辭研究》、《〈樂府詩集〉民俗叢考》等。該成果對各類樂府歌辭的音樂屬性、發(fā)展變遷、藝術風格、詩歌史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討論,整體上對樂府歌辭研究有較大推進。

二是樂府歌辭的生態(tài)研究。近年來,學術界越來越感覺到從歌辭生產、演唱、傳播等角度來研究樂府歌辭的重要意義。趙敏俐《關于加強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的幾點思考》(《文藝研究》2002年第4期)可以算作詩樂關系研究的宣言。首都師大詩歌研究中心于 2002年、2003年、2007年組織的幾次“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學術研討會”無疑對詩樂關系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研究實踐中,圍繞樂府歌辭的音樂背景、生成與消費、演唱與傳播以及樂府歌辭音樂性質與某種詩歌現(xiàn)象的關系等問題展開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趙敏俐、李昌集、錢志熙、傅剛、吳相洲、劉懷榮、廖群等一大批學者在這方面均發(fā)表了豐富而有見地的研究成果,有力推進了樂府歌辭研究。

三是文人擬歌辭研究。文人擬歌辭也是近十年樂府研究的又一熱點問題。在研究對象上,除繼續(xù)關注三曹、鮑照外,陸機、沈約、蕭衍等更多文人的擬樂府受到關注,在研究視角上,開始關注某一樂類的歌辭擬作問題。從研究重點看,主要討論了文人樂府歌辭的特點、對民間樂府的繼承與新變、對詩歌發(fā)展史的意義等重要問題。這一研究,使我們對中國詩歌史上雅俗交流與融合、詩歌文人化路徑及過程、詩體形成的社會文化因素等重大問題的認識更深入具體。

此外,其它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如樂府制度研究、樂府文獻整理與研究、樂府主題與藝術特點分析等。但從總體上看,這幾方面的研究沒有前三方面的研究成績突出。

三 樂府歌辭研究的思考與展望

歌辭是在音樂文化的建構中產生的,從屬于音樂文化活動的需要,音樂性是其第一屬性。但是,在形態(tài)上,它又是用語言記錄的樂曲唱辭,具有很強的文學性。歌辭的這種雙重性,使其自身具有兩種文化意義:即樂文化系統(tǒng)的音樂意義和語言文化系統(tǒng)的文學意義。同時,歌辭在樂文化歷史發(fā)展的實踐形態(tài)中又具有多元性:一方面,歌辭在不同的音樂活動空間具有不同的目的,承擔著不同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歌辭與音樂的具體配合又具有各種復雜性。歌辭的這些特點,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文體說,七言詩、五言詩的發(fā)展、成熟與此有關;從題材說,魏晉南北朝擬樂府的興盛與音樂文化中的辭樂分離、徒詩觀的確立也有直接關系;從風格說,魏晉樂府歌辭特殊的風格與當時音樂風格、歌辭“雙重性”功能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歌辭文化的雙重性與交融性,以及在音樂實踐形態(tài)中的多元性,使人們研究樂府歌辭面臨諸多困難:第一,樂府歌辭的多元性、復雜性,使我們對樂府歌辭具體作品文化功能和文學性質的判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第二,歌辭的原生形態(tài)應是與音樂共生的,如果能夠結合當時音樂的具體演唱研究歌辭的性質、風格和文化功能,應該比較接近歷史實際。但是,中國古代聲響資料已經失傳,僅存的少量演唱歌辭也是聲辭雜寫,不可曉解。第三,民間歌辭是樂府歌辭的基礎和主要來源。但中國歷史傳統(tǒng)多偏重于政治、經濟、軍事等重大歷史活動與上層主流社會生活的記錄,所以在現(xiàn)存歷史文獻中很少關于民間音樂活動和民間歌辭原始面貌的記載,即便是吉光片羽的記錄,也是服務于上層階級的,有其特定的目的。這些困難,嚴重影響了樂府歌辭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近十年,雖然在樂府歌辭的音樂背景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對樂府的辭樂關系、歌辭表演等方面的研究還沒有成為樂府歌辭研究的主流,其研究成果也還存在諸多推測與想象成分。在研究中還存在內在的分離現(xiàn)象:音樂視閾研究者對“歌辭”在詩歌史上的特殊意義關注較少,文學視閾研究者對“歌辭”文學特性形成的音樂基礎和特殊功能缺乏足夠的認識,甚至還有不少學者尚停留于樂府歌辭主題學與風格學的研究層面。

針對樂府歌辭多元性和復雜性的基本特征,選擇恰當?shù)穆窂脚c可行的方法是推進樂府歌辭研究進一步深入的關鍵。研究的歷史實踐表明,樂府歌辭研究至少有幾個基本的角度是可行的:

第一,從音樂文化視閾出發(fā),研究樂府歌辭賴以生存的音樂基礎,從而探討樂府歌辭的文化功能與文學特性。

第二,在樂府歌辭生成、運動與傳播的生態(tài)中,探討樂府歌辭在具體歷史演進中的復雜性,以及這種復雜性所引發(fā)的樂府歌辭功能的多樣性,從而認識樂府歌辭的文學意義、文化意義和歷史意義。

第三,從文人擬歌辭的角度探討樂府主題與形式的嬗變歷史,以及在這一歷史過程中樂府歌辭的雅俗交流與融合、樂府詩體體式形成背后的社會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文學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

[1]王長華.許倩.漢《郊祀歌》與漢武帝時期的郊祀禮樂[J].文學評論,2007(1).

[2]張樹國.漢至唐郊祀制度沿革與郊祀歌辭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8(1).

[3]張樹國.太陽崇拜的歷史演變及在郊祀儀式中的文學再現(xiàn)[J].中國文化研究,2008(2).

[4]孫尚勇.黃門鼓吹考[J].黃鐘,2002(4).

[5]吳大順.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J].2005,博士論文.

[6]翟景運.再論相和歌及其與清商三調的關系[J].樂府學,2006 (1).

[7]王傳飛.相和歌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8]崔煉農.相和唱奏方式與辭樂關系[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 (1).

[9]劉懷榮.從演唱方式看清商曲辭藝術特點的形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8(5).

[10]田彩仙.六朝“白纻舞歌辭”的發(fā)展及審美價值[J].文藝研究, 2006(8).

[11]趙敏俐.漢代樂府官署興廢考論[J].文獻,2009(3).

[12]李山.經學觀念與漢樂府、大賦的文學生成[J].河北學刊,2003 (4).

[13]廖群.廳堂說唱與漢樂府藝術特質探析——兼論古代文學傳播方式對文本的制約和影響[J].文史哲,2005(3).

[14]吳大順.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傳播與詩歌史意義[J].山東大學學報,2006(1).

[15]錢志熙.論魏晉南北朝樂府體五言的文體演變——兼論其與徒詩五言體之間文體上的分合關系[J].中山大學學報,2009(3).

[16]王福利.漢廟祭樂歌辭的語言結構形式及其藝術風格[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9(3).

[17]孫娟,黃震云.清商曲辭與曹操詩歌的聲韻藝術[J].文學評論, 2007(6).

[18]葛曉音.鮑照“代”樂府體探析——兼論漢魏樂府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特征[J].上海大學學報,2009(2).

[19]孫明君.詠新曲于故聲——改造舊經典、再造新范型的陸機樂府[J].北京大學學報,2008(3).

猜你喜歡
和歌樂府學報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中英文)》征稿簡則
《空氣動力學學報》征稿簡則
《西安航空學院學報》征稿啟事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樂府、樂府詩、新樂府之間有什么密切關系?
以詞為樂府:賀鑄“寓聲樂府”及其他
山縣和歌
樂府—清平調之二
『萬葉集』における月の和歌について
考察日本和歌中“月”的意象
观塘区| 龙陵县| 阿瓦提县| 上饶县| 七台河市| 龙岩市| 东源县| 仁化县| 淮南市| 容城县| 六盘水市| 晋宁县| 二连浩特市| 招远市| 黄平县| 南开区| 宣恩县| 大荔县| 民和| 砚山县| 荔浦县| 八宿县| 张家口市| 泽州县| 华亭县| 开阳县| 肇庆市| 安远县| 朝阳县| 大同市| 呈贡县| 伊川县| 宁晋县| 福贡县| 武清区| 南宁市| 英吉沙县| 靖江市| 佳木斯市| 芦溪县|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