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遠媛(復旦大學文獻信息中心)
圖書館評估對促進圖書館發(fā)展、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具有指導意義,一直是圖書館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通過梳理、總結近年來國內對圖書館評估研究的相關文獻,將圖書館評估研究的主題歸納為以下幾類。
現(xiàn)代圖書館評估理論形成以來,圖書館評估概念出現(xiàn)了“管理方法”說、“績效測度”說、“診斷活動”說以及“全面測評”說[1]。其中績效測評或者績效評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被大多數(shù)人認可的一種主流觀點,即評估圖書館的服務和開展其他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并評估圖書館為其投入所配置資源的效率[2],簡言之就是關注圖書館投入與產(chǎn)出及效率的評估。有學者在對國際圖書館評估體系研究的基礎上,引入了成效評估(Outcome Assessment)的概念,這是以圖書館⒚戶為中心,關注圖書館服務影響和效果的評估,包括對⒚戶行為、態(tài)度、技能、知識或條件的改變[3]。
評估主體是基于一定目的主動實施評估行為的實體,我國目前專門研究圖書館評估主體的文章較少。黃如花和宋琳琳[4]介紹了國外圖書館評估的經(jīng)驗,根據(jù)圖書館評價的性質和目的的差異,將圖書館評價的主體分為政府機構、圖書館行業(yè)協(xié)(學)會、各類圖書館、用戶和第三方機構等五種類型。而第三方機構如科研、商業(yè)機構的評價具有職業(yè)化優(yōu)勢,且不易受到各種主觀因素的限制,應予以加強。徐云,許蕾[5]介紹了日本大學圖書館的評估主體經(jīng)歷了從自我評估,外部評估,第三者評估到認證評估的過程,其中認證評估是與評估大學無關、經(jīng)文部省大臣認可的由認證評估機構進行的第三者評估。可以看出,目前國際評估主體主要是自評、外審和第三方獨立評審。而我國評審主體是行政部門,較少進行自評,尤其缺乏第三方獨立審計評估,如何根據(jù)本國國情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是未來評估主體研究的重點。
評估客體是指“在評估活動中的被評估對象”。客體包括館藏資源(電子、印刷)、應用技術、圖書館服務、圖書館管理以及用戶等[6]。綜合一些文獻內容[7],總結出圖書館評估客體主要分為以下五類:信息資源評估、信息服務評估、圖書館自動化及技術應⒚評估、⒚戶評估、圖書館管理評估。隨著數(shù)字圖書館的興起,評估的客體逐漸轉移到數(shù)字資源館藏和以技術為支撐的服務上來。喬歡與馬亞平[8]探討了數(shù)字圖書館的評估客體,包括數(shù)字圖書館實體和數(shù)字圖書館相關現(xiàn)象的評價。數(shù)字圖書館實體是研發(fā)項目和運行中的數(shù)字圖書館,數(shù)字圖書館相關現(xiàn)象主要分為數(shù)字圖書館中的不同使用現(xiàn)象,對不同工具的評價,對不同服務質量的評價,對評價體系、評價框架的研究以及對數(shù)字圖書館用戶行為的研究。雖然各類研究對圖書館評估客體的總結都不相同,但仍能從中發(fā)現(xiàn)相似之處,即都涵蓋了圖書館組成的“五要素”。
在介紹國外主要電子資源和服務評估體系方面,一些研究文獻[9-12]介紹了國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電子資源使用績效評價的主要研究項目,從不同角度比較了國外主要電子資源評估體系ISO/TR 20983、ISO2789標準附錄A、ARL E-metrics和EQUINOX,并比較了各指標體系之間的相似之處和差異。雖然這些研究項目的出發(fā)點不盡相同,但它們都列出了可量化的指標體系,指標數(shù)值可由軟件或人工統(tǒng)計計算得出,保證了指標體系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
在研究本國電子資源評估體系方面,肖瓏和張宇紅[13]的研究成果是具有代表性的探索性文章之一。該文在電子資源利用率與成本核算的基本思路上,詳細介紹了電子資源評價體系指標,主要包括數(shù)據(jù)庫內容、數(shù)據(jù)庫檢索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利用情況、數(shù)據(jù)庫成本評價和數(shù)據(jù)庫商服務五大類,每一大類又包含具體的評估指標。該指標對電子資源訂購前和使用后的評價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但未能形成系統(tǒng)的評價指標體系。此后,出現(xiàn)較多相關文章[14-17]研究具體指標體系的構建,以數(shù)字資源內容、檢索系統(tǒng)及功能、數(shù)字資源利用情況、提供商服務、數(shù)字資源價值與成本核算為一級指標,具體評價事項為二級、三級指標,并通過數(shù)學模型計算出二級、三級指標的組合權重進行排名,建立評價數(shù)字圖書館資源的指標體系。
在驗證指標體系對我國圖書館的適用性和個案分析研究方面的文獻并不多。劉文梅,康淑娟[18]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國外已有的研究總結出22個指標,在“211”高校圖書館的適用性方面進行了論證和分析,并認為該指標適合我國國情。朱良杰[19]介紹了StatsQUAL系列評價工具對海南高校圖書館評估的啟示,其引入用戶參與的理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方式和全面綜合評估與小巧靈活的多種專項評估相結合,對該省評估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唐瓊等[20]利用LibQUAL+TM模型對廣東省三所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在統(tǒng)計調查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對三所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狀況進行了評價分析,并提出如果高校圖書館系統(tǒng)能根據(jù)我國高校圖書館實際狀況對LibQUAL+TM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修正,建立客觀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兼?zhèn)涞幕谟脩舴召|量評價模式及標準,并在實踐中應用推廣,將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改善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美國為代表的從用戶期望角度的服務質量評價實踐LibQUAL+TM,該評價體系以SERVQUAL為基礎,從用戶感知與期望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以服務效果、圖書館環(huán)境、信息獲取、用戶個人控制、信息素質為一級指標反應圖書館服務質量及服務效果的內涵。同時,又用30個問題作為二級指標反應以上5個方面的內容,實現(xiàn)對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的評價[21]。
金勝勇和周文超[22]提出以人為本是面向用戶的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的首要原則。并建立了公共圖書館配置及影響力、信息資源建設、環(huán)境、硬件設施、服務工作為一級指標的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體系框架。同時,從用戶是否“熟悉”圖書館和是否“滿足”資源和服務的角度建立了相應的二級指標。雖然這種評估體系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為用戶服務,但唯用戶的主觀判斷作為評價質量標準的認識論假設是否成立值得探討;一些評估指標的科學性也有待于驗證。
我國高校圖書館主要采用《普通高校學校評估指標》評估圖書館整體建設情況。該指標雖然涉及讀者服務方法,但由于實際操作的困難和量化指標的模糊,對圖書館評價側重于對辦館條件、文獻資源建設、經(jīng)費投入的評價,缺乏對工作內容和實質成效的評估。
系統(tǒng)分析方法(Analytical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方法。該定量方法通過建立判斷矩陣,求出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進行排序和一致性檢索,構建圖書館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的權重[23]。
聯(lián)合分析法最初是被應用在商業(yè)和銷售領域來調查用戶喜好的調研方法,后由德國學者引入來評估圖書館服務,并創(chuàng)建了ProSeBiCA計劃。通過聯(lián)合分析法,了解評估用戶潛在的需求,然后判定未來圖書館服務可能的發(fā)展方向[24]。
平衡記分卡法是將圖書館績效評估分為組織愿景、投入產(chǎn)出、讀者服務、內部業(yè)務、學習與成長5個部分,并通過對這些指標的即期數(shù)據(jù)和未來期望數(shù)據(jù)的對比,明確圖書館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向[25]。
經(jīng)濟價值評估方法是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xié)會資助的《Measuring your Library's Value》書中所提出的一種圖書館價值評估新方法。這一方法立足圖書館的立場,引入直接效益、間接效益、消費者剩余等經(jīng)濟學的概念,通過調查訪問、用戶—服務矩陣等統(tǒng)計學方法對圖書館的價值進行評估,并提出圖書館具有經(jīng)濟效益的觀點[26]。圖書館經(jīng)濟價值評估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條件價值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簡稱CVM)。指的是假定存在一個市場或者一種支付方式,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大貨幣量來獲得某種物品或服務稱為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簡稱WTP),消費者希望獲取最小補償貨幣量才愿意放棄對該物品或服務的消費稱為接受補償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簡稱WTA)。該方法通過直接向調查者詢問愿意支付價(WTP)和愿意接受補償價(WTA)從而最終得到公共物品的非使用價值[27]。
(2)消費者剩余法。該方法是指消費者為獲得一種商品或服務,其實際付出的價錢與心目中對該商品或服務賦予的價格之間的差值。在評估公共圖書館效益時,該方法的關鍵是如何確定圖書館服務的市場替代品的價值。如圖書、雜志的出售和出租可視為借閱服務市場的替代品,并用該市場替代品的價格計算相應圖書館服務的價值[28]。
(3)時間成本法(TimeCostsMethod)。該方法是基于這樣的假設:人們在利用圖書館時所獲得的好處至少要等于為了獲得這些服務所付出的時間成本。該方法通過調查用戶為利用圖書館花費的時間,參照用戶的工資水平,即可計算出花費時間的成本價值,然后反推出圖書館服務的價值至少不會低于用戶為之付出的時間成本。雖然該方法為評估提供了新穎的思路,但由于較難準確收集用戶利用服務的時間總量,以及不同人群的時間成本存在差異,一般作為消費者剩余和條件價值評估法的補充方法來使用。
近年來我國圖書館評估研究逐漸深入,評估理論不斷發(fā)展,評估體系不斷完善,評估方法不斷豐富,但缺乏實證研究;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缺乏科學論證和適用性測評,對投入指標選取偏多,對產(chǎn)出以及成效指標重視不夠;定量指標選擇種類較多,但缺乏定性指標;評估指標的選擇存在著角度雷同,難以量化,不便在實際中應用的缺點;一些指標體系標桿不突出,缺乏通用性和系統(tǒng)性。圖書館評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評估最終的受益者是用戶而非圖書館組織機構,應逐漸轉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和價值理念,針對圖書館工作的目標和實質內容,提升評估標準,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準確有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評估體系和評估方法。
參考資料
1 成東娥.圖書館評估概念辨證 [J].情報雜志,2007(7):99~104
2 ISO11620,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S].1998ed,2003Amd1
3 張紅霞.國際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績效評估與成效評估——兩大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 [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35(179):78~85
4 黃如花,宋琳琳.論圖書館評價的主體[J].中國圖書館學報, 2010(5):34~44
5 徐云,許蕾.日本大學圖書館評估與大學改革芻議[J].現(xiàn)代情報,2008(8):194~199
6 姜曉曦.2007年國外圖書館評估方法的應用和進展[J].圖書館建設,2008(11):106~109
7 金勝勇,賈東琴.1999-2008年我國圖書館評估研究述評——對圖書館評估研究論文的計量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1):80~88
8 喬歡,馬亞平.數(shù)字圖書館評價客體解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5):7~12
9 史繼紅.國外電子資源使用績效研究綜述[J].情報雜志, 2007(7):120~122
10 張宏玲.國外數(shù)字圖書館館藏使用及服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述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6):63~69
11 劉文梅.國外數(shù)字圖書館績效評估研究述評[J].津圖學刊,2003(6):37~43
12 張玲,孫坦.電子資源使用評估與E-Metrics[J].圖書館雜志,2005,24(3):24~27
13 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4):92~95
14 張李義.高校圖書館商業(yè)數(shù)據(jù)庫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1):68~71
15 劉洪,等.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大學圖書館情報學刊,2009,27(1):23~26
16 張曉靜,郭偉.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的評價:指標及方法[J].長春大學學報,2007,17(6):155~158
17 向英明,譚藝曼,林歡.電子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J].圖書館雜志,2004,23(1):26~29
18 劉文梅,康淑娟.我國“211工程”高校數(shù)字圖書館績效評估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5):13~18
19 朱良杰.StatsQUAL主要評估工具對海南省高校圖書館評估的啟示[J].現(xiàn)代情報,2010,30(2):145~148
20 唐瓊,等.基于LibQUAL+TM的廣東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2):63~69
21 張玲,孫坦,黃國彬.國外數(shù)字圖書館評價實踐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06,50(12):131~134
22 金勝勇,周文超.面向用戶評估的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體系構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2):11~16
23 魏鐵進.圖書館評估中的AHP方法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4):86~89
24 姜曉曦:07年國外圖書館評估方法的應用和進展 [J].圖書館建設,2008(11):106~107
25 周軍蘭.平衡記分卡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圖書情報工作,2004(6):98~100
26 曹磊.換個角度看圖書館價值——《Measuring Your Library's Value》讀后感[J].圖書館建設,2009(8):94~97
27 殷沈琴.條件價值評估法在公共圖書館價值評估中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07,26(3):7~10
28 孫冰.國外公共圖書館經(jīng)濟價值評估方法探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