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范
(揚州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三農問題
社員利益需求、行為激勵與農民合作組織的制度分析
——基于江蘇社員農戶的調研數(shù)據(jù)
孫亞范
(揚州大學 管理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文章利用對江蘇 155戶社員的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對現(xiàn)階段我國農戶參與合作的利益需求、合作組織的制度安排及其對社員合作意愿和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經濟利益的滿足程度和合作組織的民主管理程度影響社員對于合作組織的關心程度和忠誠程度;合作組織在利益聯(lián)結和治理結構方面存在制度缺陷,難以充分激勵社員積極參與合作,影響自身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制度安排;合作行為;利益激勵
農戶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其合作行為的根本原因和動力是對自身社會經濟利益的追求。由于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存在著矛盾,組織必須提供一種獨立的和“選擇性”的激勵,使個人偏好的價值大于個人承擔的集體物品的成本,才能使理性個體采取有利于集體共同利益的行動 (奧爾森,1995)[1]。因此,合作經濟組織要使追求自我利益的個人為了集體的利益而主動承擔責任,形成有效的行動集團,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機制,對于社員的積極參與和貢獻提供持續(xù)的利益激勵。新制度經濟學家認為,恰當?shù)闹贫劝才拍軌驗槭袌鲋泻徒M織里的人際合作提供一套框架,增加逃避義務的風險,抑制人們的機會主義行為,從而降低交易成本,為實現(xiàn)合作創(chuàng)造條件 (柯武剛等,2000)[2]。
進入 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yè)結構調整和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不斷向縱深推進,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勢,一方面,我國數(shù)量眾多的小農戶迫切需要組織起來共同抵御市場風險,保護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對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越來越重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重建農民組織體系的政策環(huán)境、法制保障、市場條件和實踐基礎已經具備 (張紅宇,2007)[3]。可以說,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發(fā)展具有內在的動力和有利的外部條件。但是,經過 20多年的發(fā)展,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至今仍處在初創(chuàng)階段,各類組織普遍存在著經營規(guī)模小、服務層次低、缺少自我發(fā)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突出問題(郭曉明等,2008)[4]。很顯然,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發(fā)展困境,不能簡單歸因于外部環(huán)境和客觀條件,還必須從其自身制度安排和內部運行機制方面尋找原因。
目前,我國學者已從多方面探討了影響農民合作的因素,但是,相關研究還存在以下明顯不足:一是對于我國農戶參與合作的主要動機和實際的利益需求及其滿足程度缺少系統(tǒng)的實證分析;二是關于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安排及其績效的研究明顯薄弱,已有的研究主要是規(guī)范分析和案例探討,實證研究較少。鑒于此,本文利用對江蘇 155戶社員的調研數(shù)據(jù),對現(xiàn)階段我國農戶參與合作的利益需求、行為動機、合作組織制度安排及其對社員合作行為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目的是為建立能夠保護社員利益和提高合作效率的運行機制提供參考。
關于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動機,國外學者強調改善經濟收益的重要性,如 Rhodes(1983)[5]指出,凈的經濟收益是影響農民做出加入或者離開合作社決策的關鍵影響因素。對于合作社的制度和效率,西方學者也有廣泛的討論,如 Hanel(1992)[6]指出,合作組織與其他經濟組織的根本區(qū)別在于組織內部的同一性,即社員既是財產所有者,又是業(yè)務惠顧者。事實上,合作社通過社員公平持股、民主控制和按惠顧額分配盈余制度,將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賦予給惠顧者社員。Hansmann(1996)[7]認為,這種所有權配置為農戶對合作社實施監(jiān)督提供了動力和機會,降低了合作社的代理人成本。由于社員通過理事會或選聘經理來經營合作社,造成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的分離,因此,有學者認為,傳統(tǒng)合作社存在產權不清晰和代理成本過高的問題,并以美國“新一代合作社”為例證,強調合作社的進化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 (Cook,1995)[8]。
近年來,我國學術界也開始關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安排及其效率問題,孫亞范 (2008)[9]通過對江蘇省 84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合作組織主要依托農村生產、營銷大戶、政府職能部門、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yè)建立和運作,并主要由這些社會力量控制,它們中的一部分甚至異化成為由少數(shù)人控制的公司型企業(yè);馬彥麗、孟彩英 (2008)[10]認為,我國以少數(shù)人控制為特征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存在雙重的委托——代理關系,而中小社員與核心社員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張雪蓮、馮開文 (2008)[11]通過博弈分析和案例分析,指出由于社員資源稟賦的差異,形成了管理者和普通社員之間決策權的偏畸分割,這種格局不利于合作社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梢?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在組建方式和內部治理方面與傳統(tǒng)的合作社原則存在差距。那么,在制度安排發(fā)生不同程度異化的情況下,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能否有效保護社員利益,激勵社員積極參與合作,實現(xiàn)自身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本文將通過對社員利益需要及其實現(xiàn)程度的調查、分析,對于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安排及其績效做出評價。
本文中使用的數(shù)據(jù)資料來自于課題組對于江蘇省 25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社員的問卷調查。25個樣本組織包括各種發(fā)展模式,其中,依托社區(qū)集體組織組建和依托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yè)組建的各 4個,依托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組建的有 5個,依托農村能人或專業(yè)大戶組建的有 10個,依托供銷社組建的有 2個。合作組織經營產品涉及水果、蔬菜、苗木花卉、蛋、肉類、水產品及蠶繭。我們按照分層逐級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在 25個樣本組織中各抽取 6戶社員作為調查對象,個別規(guī)模較大的組織,適當增加調查樣本,共抽取社員 155個。對社員的調查采用面對面訪談的方式完成,社員的社會身份見表 1,其中部分專業(yè)大戶、農村技術或經營能手以及村干部存在身份重疊。
表1 社會身份 (N=155個,選擇不唯一)
我們對調查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步驟如下:首先,利用社會統(tǒng)計問卷 SPSS11.5建立數(shù)據(jù)庫,完成數(shù)據(jù)錄入工作;其次,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再利用交叉列聯(lián)表和卡方檢驗方法,考察各種因素與社員合作意愿和行為的關系,得出結論。
合作組織主要的社會經濟功能是幫助農戶解決家庭小規(guī)模分散經營與大市場的種種矛盾和比較效益低等問題,增加社員收入,因此,獲得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是社員加入合作組織的原動力,也是合作組織吸引農戶的最主要因素。合作組織主要通過為社員提供社會化服務和盈余返還滿足社員的利益需求,因此,本文主要根據(jù)合作組織的服務內容以及給社員帶來的各種實惠及社員的滿意程度來評價社員利益需求及實現(xiàn)程度。
1.社員最主要的服務需求及實現(xiàn)程度
(1)社員參加合作組織的主要原因。大多數(shù)社員最主要的服務需求是解決產品的銷售問題和獲得技術服務,有近一半的社員期望規(guī)避市場風險,獲得公平的銷售價格,而主要需要信息指導、資金支持和物資供應的社員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
社員參加合作組織的主要原因見表 2。
表2 社員參加合作組織的主要原因 (限選兩項)
(2)社員獲得的服務。由表 3可知,絕大多數(shù)社員獲得的服務是信息、技術服務,在產品銷售服務方面,合作經濟組織的主要服務方式是聯(lián)系客戶、幫助社員銷售產品,只有 47.1%的社員獲得了統(tǒng)一購銷的服務,而前一種服務方式仍然由社員獨自面對收購商,社員難以避免弱勢的談判地位,得到公平的銷售價格??梢?合作組織在服務內容和服務層次上與社員需求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尤其在大多數(shù)社員急需的產品銷售服務方面,合作組織的服務功能還較弱。
表3 合作經濟組織為社員提供的服務內容
2.社員的利益期望與滿意程度
(1)社員的利益期望。關于社員最希望合作組織采取的利益分配形式,我們設計了按惠顧額 (量)返還盈余、按股分紅和產品購銷實行價格優(yōu)惠三個選項,對于三種利益分配形式選擇的社員分別占全部樣本的 35.5%、12.3%和52.2%,可見,社員在利益分配方面的要求差別較大。我們認為出現(xiàn)這些偏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成員構成多樣,合作主體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合作組織客觀上也存在股東社員和非股東社員的區(qū)別;二是社員對于合作經濟組織的性質和分配制度不了解,不清楚合作組織與企業(yè)的差別,尚未形成正確的利益意識。此外,社員的利益期望還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第一,幾乎所有的股東社員都選擇了按股分紅形式,這說明股東社員普遍追求資金的收益回報;第二,雖然絕大多數(shù)社員更重視惠顧貢獻的收益,但是,對于惠顧貢獻的收益形式,更多的社員選擇的是價格優(yōu)惠而不是盈余返還,這說明相當部分的社員利益期望仍停留在價格改進的層次,他們對于合作還缺乏穩(wěn)定、長期的利益預期。
(2)社員實際獲得的合作利益和實惠。調查結果顯示,社員從合作組織實際獲得的利益和實惠很有限:首先,有15.7%的社員與合作組織之間沒有基本的利益聯(lián)系;其次,多數(shù)社員獲得的利益是無償或低償?shù)男畔?、技術服務。在社員重視的價格優(yōu)惠方面,有 9個社員在產品銷售和物資采購兩個方面都獲得了價格優(yōu)惠,占全部樣本的 5.8%,有 44個社員在產品購銷環(huán)節(jié)獲得了單方面的價格優(yōu)惠,占全部樣本的 28.4%,兩項合計僅占全部樣本的 34.2%;再次,獲得盈余返還的社員只占全部樣本的 15%,僅有 9個社員同時獲得了盈余返還和股金分紅,占全部樣本的 5.8%,具體結果見表 4??梢?絕大多數(shù)合作組織內部利益聯(lián)結松散,與社員之間只是簡單的買賣關系,尚未建立健全的利益分配制度。
表4 最近一年從合作組織獲得的利益和實惠
(3)社員對于獲得利益的滿意狀況。對獲得的利益和實惠感到很滿意和滿意的社員僅占全部樣本的 8.4%和 31.1%,感到不太滿意的社員占 43.9%,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社員分別占 13.6%和 3.2%??梢?合作組織目前的利益聯(lián)結和利益分配機制對于大多數(shù)社員缺少良好的激勵作用。
3.社員對于合作組織功能和作用的評價
表5反映了社員對于合作組織各項具體功能的認識和評價。由表 5可知,對于合作組織在降低生產資料購買費用方面的作用給予較高評價的社員僅占 38%,對合作組織其他功能給予明顯肯定的社員都只占全部樣本的 50%左右,這說明,約有 50%的社員對于合作收益缺少明顯的感知和認識,這種狀況反映了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在社會化服務和保護農民利益方面存在明顯缺陷和不足。
表5 社員對于合作組織各項具體作用的認識和評價
1.社員與合作組織的產權聯(lián)系
在 155個社員中,有 24.5%的社員加入時繳納了少量會費,每個社員平均繳納會費為 78.6元;有 10.9%的社員在合作組織中有股金。這說明只有個別組織建立了健全的社員股金制度,大多數(shù)社員與合作組織沒有緊密的產權聯(lián)系。社員股金制度殘缺,必然導致所有者與惠顧者嚴重錯位,從而使“按惠顧額返還盈余”的分配制度失去建立和運行的產權基礎。
2.社員對于合作組織內部事務的參與及了解程度
合作組織要實現(xiàn)保護和改進社員利益的目標,必須保證社員的民主管理和控制,使社員能夠了解和參與影響合作組織的各項事務和重大問題的決策過程。而統(tǒng)計結果表明,社員對于合作組織內部的管理事務參與程度低,合作組織民主管理機制薄弱。
(1)社員對合作組織盈余狀況的了解程度。對合作組織的盈余狀況很了解和比較了解的社員分別占 6.5%和 16.8%,了解一些的占 27.7%,不了解的社員占 49.0%,可見,對合作組織的盈余狀況不了解或不夠了解的社員接近 80%。這種現(xiàn)象說明,廣大社員和合作組織經營管理者 (包括負責人和理事會成員)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合作組織“內部人控制”問題突出,缺少社員利益保護的機制。
(2)社員對社員 (代表)大會在合作組織決策中作用的評價。認為作用較大或很大的社員分別占 45.8%和 6.5%,認為沒什么作用或作用很小的社員分別占 20.6%和 27.1%??梢?接近一半的社員對于社員 (代表)大會在決策中的作用評價很低。
合作經濟組織的建立和發(fā)展需要社員在自愿的基礎上共同出資、參與管理和穩(wěn)定惠顧,只有社員高度關心合作組織的發(fā)展,與合作組織建立穩(wěn)定、長期的交易關系,才能形成合作組織自我發(fā)展的良性機制。由表 6可知,能夠高度關心合作組織發(fā)展的社員不足 1/4,有接近 40%的社員參與合作的行為不穩(wěn)定。此外,表示未來兩年肯定不會退出合作組織的社員占 61.9%,遠遠高于對合作收益感到很滿意和滿意的社員比例,這種現(xiàn)象說明,目前農戶可以選擇的社會化服務組織相對缺乏,即使面臨利益流失,一些農戶也不會選擇退出合作。
表6 社員對合作經濟組織未來發(fā)展的關心程度及行為取向
社員對合作組織的關心程度及行為取向是社員在利益需求及合作組織制度安排等內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基礎上產生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下面我們利用交叉列聯(lián)表及其卡方檢驗方法,考察利益因素以及合作組織的制度因素與社員合作意愿和行為的關系。交叉列聯(lián)表的卡方檢驗的零假設是:行、列變量相互獨立,說明兩兩變量之間沒有相關性。其備擇假設是:行、列變量不相互獨立,說明兩兩變量之間具有相關性。具體計算公式為:
其中,fo表示實際觀察頻數(shù);fe表示期望頻數(shù)。由于卡方統(tǒng)計量服從 (行數(shù) -1) × (列數(shù) -1)個自由度的卡方分布,在計算卡方統(tǒng)計量后,還給出它對應的概率 p值。如果p值小于或等于用戶心中的顯著性水平,則應拒絕零假設;否則,不能拒絕零假設。
假設 1:H0假設是社員對合作利益的滿意程度與對合作組織未來發(fā)展的關心程度兩個變量之間相互獨立。
假設 2:H0假設是社員對于獲得合作利益的滿意程度與未來兩年退出合作組織的可能性兩個變量之間相互獨立。
假設 3:H0假設是社員對社員大會在決策中作用的評價與對所在組織未來發(fā)展的關心程度兩個變量之間相互獨立。
假設 4:H0假設是社員對社員大會在決策中作用的評價與未來兩年退出合作組織的可能性兩個變量之間相互獨立。
進行卡方檢驗。對假設 1-4的檢驗結果見表 7。
表7 假設 1-4的交叉分組下的頻數(shù)分析卡方檢驗結果
由表 7可知,假設 1-4的卡方檢驗值對應的概率 P值均明顯小于 0.01的顯著性水平,拒絕零假設,可以認為行、列變量不相互獨立,這些變量之間均具有相關性。進一步觀察交叉列聯(lián)表中相關變量的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變量之間均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由于篇幅所限,我們不再列出相關表格。
以上結果表明:(1)經濟利益的滿足程度影響社員對于合作組織的關心程度和忠誠程度,社員合作利益的實現(xiàn)程度越高,對合作組織未來的發(fā)展也越關心,參與合作的行為越穩(wěn)定;(2)合作組織民主管理程度影響社員對于合作組織的關心程度和忠誠程度,認為社員 (代表)大會作用越大的成員也越關心合作組織未來的發(fā)展,未來也越不可能退出合作組織。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我國絕大多數(shù)農戶參與合作的基本需求是獲得產銷服務,并通過業(yè)務惠顧分享流通環(huán)節(jié)的部分利潤。但是,合作組織在制度安排上普遍缺少社員公平持股、民主管理和按惠顧額返還盈余的運行機制,難以有效實現(xiàn)社員的利益需求。由于絕大多數(shù)社員不能通過業(yè)務惠顧獲得滿意的經濟回報,他們難以從利益上高度關心和認同合作組織的發(fā)展,合作愿望和動力不足,合作行為存在短期性和不穩(wěn)定性,這是影響合作組織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合作組織要打破低層次發(fā)展的困境,必須圍繞社員需要強化服務功能,建立健全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增強對社員增收的帶動力。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對于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fā)展提出相關具體對策。
1.進一步拓寬經營范圍和服務領域
目前,合作經濟組織急需加強產前的物資采購、產中的資金服務、技術服務和產后的保鮮、加工、貯藏、運輸及銷售服務,幫助社員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合作經濟組織還應積極拓展其它經營業(yè)務,開辟收入渠道,如開展農產品的檢測、檢驗、檢疫、保險的代理經營等,獲得收入。
2.建立、健全社員所有和民主控制的治理結構
合作組織要確立社員在分配和管理上的主體地位,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股金制度,引導和鼓勵社員向合作組織投資入股。鑒于部分小農戶風險意識和合作意識薄弱,合作組織的股權設置應該承認社員之間的差別,建議按照社員的生產規(guī)?;蚪回浤芰ε渲霉山?生產規(guī)模小的農戶可以不認購股金。認購股金的社員為所有者社員,可以憑借交易額獲得盈余返還、股金分紅或一定股息,未認購股金的為使用者社員,可以平等享受合作社的各種服務和價格優(yōu)惠,但沒有表決權、分配權和所有權,不參加盈余分配。隨著農戶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和合作意識的增強,可以由使用者社員向所有者社員轉變。為了保證社員的利益不被侵害,合作組織要合理劃分社員 (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經營者的任務、權力,保證社員 (代表)大會對于合作組織重大問題的決定權,而制定政策和合作組織日常的業(yè)務經營應由理事會負責。同時,合作組織應建立財務公開制度、民主議事制度和教育、學習制度,強化理事會與社員之間的聯(lián)系和溝通,增進雙方的理解和信任。
3.規(guī)范、完善以惠顧返還為主的利益機制
由于社員構成的異質性和利益需求的多層次性,合作組織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利益連接和利益分配方式,加強與社員的利益聯(lián)系。首先,以各種優(yōu)惠條件為社員提供生產經營服務,如無償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產品購銷給予價格優(yōu)惠;按保護價收購產品或提供價格保證等。其次,建立按惠顧額返還為主、兼顧股份分紅的盈余分配制度,以鼓勵大多數(shù)社員的穩(wěn)定惠顧和經濟參與,促進合作經濟組織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增強市場競爭力。再次,建立與業(yè)績掛鉤的獎勵制度,通過績效獎金、業(yè)務提成和提供福利等措施,調動高層管理者、營銷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加強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業(yè)務指導
我國農戶經濟實力薄弱,缺少市場經營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因此,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的發(fā)展普遍面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制約,各級政府應根據(jù)《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的要求,落實完善財政扶持、稅收優(yōu)惠和信貸支持政策,幫助合作組織改善電力、交通、通訊、保鮮冷藏等基礎設施,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市場營銷和品牌經營等。此外,各級政府還應加強人才培訓、業(yè)務指導和監(jiān)督管理,引導合作組織創(chuàng)新、完善運行機制,不斷提高為社員自我服務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1]曼瑟爾·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 [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0-42.
[2]柯武剛,史漫飛.新制度經濟學 [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24.
[3]張紅宇.對新時期農民組織化幾個問題的思考 [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7,(3):4-10.
[4]郭曉明,宋相濤.以制度創(chuàng)新促進農民合作組織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農民合作組織發(fā)展新動向國際研討會綜述[J].中國農村經濟,2008,(11):74-78.
[5]Rhodes V J. The Large Agneultural Cooperativeas As A Competitor[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3,65:1090-1095.
[6]Hanel Alfred. Zur Abgrenzung der Genossenschaft Von der Andernen nichtgenossenschaftlichen Organisationen[C]//Genossenschaftliche Selbsthilfe und Struktureller Wandeln,Marburg,1992.
[7]Hansmann H.The Ownership of Enterprise[M].Cambridge,MA:The Belknap Press,1996.
[8]Cook M L. The future of U. 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 Neo-Institutional Ao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Al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5):1153-1159.
[9]孫亞范.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利益機制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蘇省的實證研究 [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8,(9):48-57.
[10]馬彥麗,孟彩英.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雙重委托——代理關系 [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8, (5):55-60.
[11]張雪蓮,馮開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決策權分割的博弈分析 [J].中國農村經濟,2008,(8):61-69.
Analysis of the Corporation M embers’Benefit Requirement,Behavior Incentive and Farmers’Cooperative Institu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of the Corporation M embers in J iangsu
SUN Ya-fan
(College of M anagem ent,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225009,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of 155 corporation member in Jiangshu,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orporation members’benefit requirement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analyzes that effect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and conductofmembers of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research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atisfac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and the extent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affect the members’degree of care and loyalty for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existmany institutional deficiencies in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linking the benefit.It can not fully stimulate the members actively involved in co-operation.It affect the self-sustained,stabl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far 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cooperative behavior;benefit incentive
F306.4
A
1007—5097(2011)01—0031—05
10.3969/j.issn.1007-5097.2011.01.007
2009—12—17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利益機制構建與創(chuàng)新研究”(08BJY10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農民合作收益分享的利益聯(lián)結機制構建研究”(06JA790099)
孫亞范 (1964—),女,河南南陽人,副教授,南京農業(yè)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yè)組織與農村發(fā)展。
[責任編輯:余志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