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浩
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
■袁 浩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必須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抓緊學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全體黨員、干部都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chuàng)業(yè)。
然而時下有些黨員干部卻對學習存在片面認識,他們要么認為自己學歷高,不用學,要么覺得學習條件差,沒法學,要么托詞年齡大,不想學??傊?,“學歷高”、“條件差”、“年齡大”等等往往成為一些黨員干部不學習的理由和借口。
以“學歷高”為理由而疏于學習的多是一些有著高學歷的年輕干部。他們認為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夠用了,不用讀書也能應付工作。殊不知,三十年前還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如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除了貧困地區(qū),城市里差不多每家每戶都出了大學生,連博士都在“大躍進”,我國成了世界盛產(chǎn)博士的第一大國。更何況“學歷高”不等于“學問高”,“學歷高”不等于“才能高”,大學四年只不過學了十多門課、幾十本書,而人生有很多個四年,漫長的業(yè)余時間的利用才是人和人拉開距離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學歷就停滯不前,肯定跟不上時代的要求。
以“條件差”為理由而疏于學習的大多是一些三四十歲的中年干部。他們的理由是:“工作忙、應酬多”,“孩子小、家務重”。這些也許都是事實,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古人劉安說得好:“謂學不暇者,雖暇亦不能學?!敝劣谡f到目前家庭學習條件差一些,這里我們且不說古人“鑿壁偷光”、“映雪”、“囊繭”、“啖粥”這些刻苦學習的動人故事,就以當代一些著名革命者來說,又何嘗沒有一段艱苦磨練的“奮斗史”?
以“年齡大”為理由而疏于學習的大多是一些五十開外的干部。他們感到自己“資格老,經(jīng)驗足”,何況干比學更重要,還要學習干什么呢?殊不知人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人必須終其一生不斷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沒有賦予他的生存技術。我們每個人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宋朝第一個著名的宰相便是趙普。據(jù)《宋史》記載:趙普青年時代“習吏事,寡學術”。等他做宰相時,年紀已大,但宋太祖還督促他多讀書,為此還曾嚴厲地批評過他。因此,趙普“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結果呢?“臨政處決如流”。這說明學習并不會辜負年齡稍大的人。董必武同志七十五歲時,年齡可謂大矣,可仍“趁日翻俄語,開燈讀楚辭”,到八十六歲還“五篇六本相連讀,學習當如過河卒”,對照董老這種學習精神,我們那些自稱年齡大,大多也不過是五十開外的中年人,怎么可以因“人過四十不學藝”而放松學習,又怎么會“學而無得”呢!
古人云:“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秉h員干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只有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接受新觀念,成為一名學習型的干部,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只有扎扎實實地把理論知識、業(yè)務知識等學深、學精、學透、學活,才能成為工作的行家里手;只有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更新知識結構,才能克服和消除“知識透支”與“本領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