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大偉
一干就是二十年,該停下來總結總結了。
1991年7月,我從山東大學外文系畢業(yè),進入新華社,從事中央新聞攝影報道工作。工作選擇了我,我也愛上了這份工作。
工作對我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那么新奇,讓人有些興奮。我開始背起相機,頻繁出入中南海、釣魚臺、人民大會堂等重要國事活動場所;那些曾經(jīng)只停留在電視畫面上的領導人物變得與我近在咫尺,我可以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很多,也學到很多;我還隨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外訪,出入過白宮、克里姆林宮、唐寧街十號等,足跡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工作使我有幸成為許多重要歷史時刻的親歷者、見證者和記錄者,一個個歷史瞬間似乎就在我的身邊定格,不但開闊了我的視野,也豐富了我的閱歷。
我常想,因為這份工作,當別人在說起歷史上的某個重大事件時,我可以對他們說:“當時我就在那兒!”我喜歡這種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認識到,工作對于我還遠不止這些個人的感覺,它還有著更多的意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災難發(fā)生當天,我就隨溫家寶總理緊急趕赴災區(qū)。在那些難忘的日日夜夜,我拍攝了大量抗震救災一線的照片……
一張張生動鮮活的照片,忠實記錄下總理在災區(qū)一線忘我工作的感人場景,記錄下災區(qū)人民不屈不撓、眾志成城的英雄氣概,令讀者動容,激發(fā)了人民群眾抗震救災的信心。
報道災情,記錄歷史,傳遞愛心,撫慰傷痛,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工作已不再是單純的自我感覺的新奇和興奮,慢慢演變成了一種堅定的信念和使命。
工作二十年,我從一個新聞攝影的“門外漢”逐步成長為一名高級記者。工作之初,我還常常得意于在中央各大媒體頭版看到自己拍攝的照片,后來則越來越不滿足于“握手、合影、坐沙發(fā)”程式化的攝影報道,努力于千篇一律中尋求突破,在陳規(guī)舊俗中銳意創(chuàng)新,希望拍出生動新鮮、自然感人的中央新聞照片。
《溫總理到小學聽課》就是我在業(yè)務上尋求創(chuàng)新的代表作之一。這張從門縫里拍來的照片不落俗套,讓人耳目一新,被全國100多家地市級以上日報采用。新華社營銷平臺用戶意見反饋道:“構圖巧妙、生動自然,著實讓人感到眼前一亮,是國家領導人圖片報道中的佳作”,“打破了以往拍攝、播發(fā)國家領導人圖片的常規(guī),給今后如何做好國家領導人圖片報道提出了新的思路”……溫家寶總理曾多次當眾表揚這張照片,“我很喜歡那張小學聽課的照片,它應該得獎!”該照片獲得2006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評選的金獎。我所努力追求的中央新聞攝影創(chuàng)新也得到了業(yè)界的肯定和鼓勵。
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真實。攝影記者不但應該把真實的畫面留給歷史,更應該把真實的情感留給歷史。攝影記者應該是鏡頭背后的思想者,要盡量去感受人物真實的精神世界,體味他們真切的思想情緒,記錄他們流露的喜怒哀樂,通過那些典型細節(jié)和感人瞬間,突出表現(xiàn)他們的個性和情感。這樣的照片傳神,這樣的攝影形象傳播出去,生動自然,真實可信。
“把真實留給歷史?!边@是溫家寶總理為我寫下的一句話。這句話道出了新聞的真諦,將指導我今后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