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移情能力與大學英語學習

2011-12-28 03:26:56朱洪林
青年文學家 2011年16期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

摘 要:外語學習離不開對文化的理解,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勢必對外語學習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本文從教和學的角度論述文化移情能力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影響學習者文化移情能力培養(yǎng)的因素,最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文化移情;外語教學

作者簡介:朱洪林,男,1957年9月出生,本科學歷,副教授,現(xiàn)任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1)-16-0140-02

1. 移情及文化移情的定義

移情一詞源于德語,英語為empathy,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移情說”是德國的羅勃特·費肖爾在1873 年首先提出的美學概念,是指主體將主體的精神情感賦予客體,使客體的印象負荷和主體情思融為一體,從而成為主體體驗的情感表現(xiàn)。近年來隨著外語教育的深入和對語言本質(zhì)認識的變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育逐漸引起了外語教育界的重視。

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涵蓋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養(yǎng)。何謂文化移情?通俗地說,“文化移情”是交際者在跨文化交際中,為保證不同文化之間順利溝通而進行的一種情感位移和認知轉(zhuǎn)換,即有意識的超越民族本土語言文化定勢的心理束縛,站在另一種文化模式中進行思維的心理傾向(高永晨,2005)。運用移情,把自己投射到對方的立場,盡量從對方的角度看世界,這樣就會縮小與異域文化的距離,更好地理解說話人的心態(tài)和意圖。

2.影響文化移情的因素

2.1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和語言一樣,文化不能先天習得,需要通過后天的學習。許多中國學習者只注重對語言形式的掌握,卻忽視了語言形式的運用以及文化背景、文化差異的重要作用,其結(jié)果就是常常犯理解上的差錯和運用上的不得體。試看下列中國學生與外籍教師的對話:

中國學生: Hi,Jack,where are you going?

外籍教師(內(nèi)心): I wish he werent so curious about where I am going.

從以上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句語法完全正確的話,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內(nèi)涵和隱含的隱蔽文化就會引起尷尬或誤會,從而引發(fā)交際困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世界觀、價值觀、行為和思維方式上有偶合更有差異,了解這些方面的差異對語言學習尤為重要。比如,西方的商業(yè)經(jīng)濟由于較早脫離了氏族家庭的宗法社會,形成了以財產(chǎn)關(guān)系為基礎(chǔ)的契約制社會,重個性、獨立、平等、競爭、自由和個人隱私,推崇個人主義。因此,在英語中,“I”無論在什么位置都要大寫;再如,西方人說話或?qū)懳恼孪矚g直線式的因果思維,往往一開場就直奔主題,然后再舉例加以論證;而中國人常常是陳述原因、條件、背景,然后才切入正題。

由此可見,學習一門外國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的過程。美國外語教學法專家 H.Douglas Brown ( 2006) 曾經(jīng)說過,第二語言的習得就是第二文化的習得。因此,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要掌握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要使語言使用得體,就必須了解并熟悉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同時培養(yǎng)文化移情能力。然而,移情能力同時也受后天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

2.2 對特定的種族或文化的偏見或歧視

對特定種族﹑文化的偏見或歧視構(gòu)成文化移情的一大障礙。比如認為所有美國人都性格開朗,英國人都拘謹保守,德國人都嚴肅刻板,而忽視團體中個體的差異,無疑打上了偏見或歧視的烙印。此外,教條主義構(gòu)成阻礙移情能力的另一大障礙 。教條主義者看待事物先入為主,對他們自己的觀點不容辯駁,而對他人的觀點則持懷疑態(tài)度,從而阻礙交際者的交際欲望,抑制移情能力的發(fā)展。

由于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不同語言使用者之間的交際就必然會出現(xiàn)從一種文化跨越另一種文化的過程,也就是理解并接受對方文化、從而有意識地在對方的文化背景下進行語言交際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是語用移情的過程。影響語用移情的因素有:

2.3對詞匯內(nèi)涵意義的誤解

這些詞在在中西方文化的詞匯中,有許多概念意義(conceptual meaning)相同而內(nèi)涵意義(connotative meaning)大相徑庭的詞匯,這些詞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約定俗成,具有固定的聯(lián)想意義,而這種聯(lián)想意義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或文化色彩。比如:(1)動物詞匯。 在中國文化中,“鶴”是長壽的象征。在傳統(tǒng)的中國畫中,“鶴”一般是和松樹同時出現(xiàn)的,所謂“松鶴延年”,但對英美人來說,crane是不能導致產(chǎn)生類似聯(lián)想的。 (2)顏色詞匯。 以“藍”為例,英語的blue常和“憂傷”聯(lián)系在一起,blues 即為一種憂傷而緩慢的黑人歌曲,而in a blue mood 就是“憂郁的心情”。另外,blue 還可能讓人聯(lián)想到貴族,因為blue-blooded 即為“出身高貴的”。Blue 這兩種內(nèi)涵意義都是漢語“藍色”所不具備的。

2.4 對語用差異的文化特征缺乏了解

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往往自動地、無意識地使用自己的交際方式,這種方式可能會引起對方的誤解,甚至引發(fā)沖突,語言學家稱之為語用失誤( Pragmatic failure)。外國人很容易諒解我們在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語法錯誤,而語用失誤的后果則嚴重得多,一個外語說得很流利的人,常常使人誤認為他同時也具有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他的語用失誤,有時令人懷疑是一種故意的言語行為,因而導致沖突發(fā)生的潛在的危險性也更大。從另外一方面說,“西方人如能理解中國人問這類問題后面隱藏的民族文化深層結(jié)構(gòu)中的秘密,我們相信他們聽到中國人問這類問題是就不會那么抵觸、反感了,因為人類相互間友好的表示總是受人歡迎的”(顧嘉祖,2000)。

3.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徑

3.1.激活與文本相關(guān)的文化圖式

本文所討論的文化圖式可以理解為文本之外的文化知識,包括由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價值觀念等內(nèi)容構(gòu)建而成的知識結(jié)構(gòu),它在語言理解和文本解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或?qū)W習者應根據(jù)文本(教材或?qū)W習材料)的題材和內(nèi)容,激活文化圖式,文化圖式的激活是培養(yǎng)文化移情能力的基礎(chǔ)。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3.1.1激活背景知識

以大學英語學習為例,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材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其中也包含了許多跨文化因素,這為培養(yǎng)文化移情能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例如,在學習《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中的 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 一課時,如果教師課前先給學生簡要介紹美國社會福利制度方面的背景知識,必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促進溝通。再如,《大學英語精讀教程3》第一單元 A Brush with the Law 描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一員的“我”,在等待上大學期間,由于受警察懷疑“到處游蕩,企圖作案”而被捕、受審,最后在法庭上被判無罪釋放的全過程。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反主流文化及其特征,介紹英國的相關(guān)法律,幫助學生弄清沖突的前因后果,這樣,學生就會對當時英國人的文化規(guī)約和價值取向有大概的了解。

3.1.2 熟悉自身文化,了解異域文化

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文化意識首當其沖地影響詞匯的意義,使這些詞匯在不同的語言中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如美國著名科普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在“What is Intelligence,Anyway”一文中談到智力的相對性時,舉例說自己每逢汽車出故障,總是匆忙找到修車師傅檢查,“and listened to his pronouncements as though they were divine oracles”(聆聽他的見解,如領(lǐng)神諭)。oracles 對于英美人而言,常引起這樣的聯(lián)想:the oracle of Apollo at Delphi,指古希臘神話中Apollo神在Delphi地方發(fā)布的神諭;極聰明可靠的預測;或是意義模糊而模棱兩可的論斷。比較漢語表達“如接到圣旨”,雖然也表示了一種恭敬的心態(tài),但少了幾分虔誠,多了幾分誠惶誠恐的畏懼心理。

3.1.3 提高教師自身的移情意識

教師在文化移情能力的培養(yǎng)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主導角色。 曾有學者形象地指出: 語言+文化+教師( 催化劑) = 語言交際能力( 有機化合物) ?!懊麕煶龈咄健?,英語教師絕不是掌握了一些語法知識,熟悉了幾千個詞匯就能夠勝任的,只有當教師具備了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移情意識以及對中西方文化比較深厚的了解,才能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外語教學。

3.1.4 改革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英語課傳授給學生的不應僅僅是語言形式,而應是鮮活生動的語言,以及語言中所隱含的深層文化。為適應此要求,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諸多方面都需要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改變過去只重視語言點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語言環(huán)境,采用多種方式,如: role play,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seminar 等,鼓勵學生盡可能地置身于這種虛擬的情景之中,現(xiàn)學現(xiàn)用,學以致用,從而更好地體會到什么人在什么場合下說什么話的規(guī)則,使學生在實際演練中學會運用英語思維,體會語言所表達的文化內(nèi)涵。

需要注意的是,在培養(yǎng)學習者跨文化意識的同時,應避免過度強調(diào)不同文化的“異”而忽略了“同”。畢竟,不同的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每天經(jīng)歷的生活從本質(zhì)上說是相似的,只是表現(xiàn)形式存在差異,從而形成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我們在強調(diào)本質(zhì)一致的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移情而喪失自我,做一個既有移情意識又不喪失本民族文化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 H. Douglas Brown.2006.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 Boston: Allyn & Bacon.

[2] Kramsch,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Lyons,J.. 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s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cArthur,T.. 1998. The English Languag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McCarthy,Michael and Carter,Ronald.. 1994.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 London: Longman.

[6]Nida,E. A.. 1997.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7]Stafford,J.R.,Bowman,R.,Ewing,T.,Hanna,J.,& Lopez-De Fede,A.. 1997. Building Culture Bridges. Bloomington,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8]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與文化[M ].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9] 顧嘉祖.外國語言文學中的隱蔽文化[M ]. 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10] 顧嘉祖,陸升.語言與文化[M ].上海: 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0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讀·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Less Is More”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chuàng)新意識下日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11:23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xiāng)隨俗”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42:55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探究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xiàn)象及解決策略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2:06
微媒介在輔助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塔河县| 密山市| 永丰县| 尉犁县| 金寨县| 齐河县| 黄山市| 新野县| 山西省| 清水河县| 盐亭县| 东阿县| 海晏县| 南城县| 灵寿县| 宜兴市| 宁化县| 水城县| 东方市| 桃园市| 贵德县| 越西县| 攀枝花市| 东阿县| 扎鲁特旗| 东丰县| 佛学| 莱西市| 庆云县| 正镶白旗| 平塘县| 永济市| 彝良县| 喀喇沁旗| 叙永县| 长治县| 永嘉县| 湘乡市| 旺苍县| 南部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