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為荷蘭畫家倫勃朗創(chuàng)作的油畫《戴金盔的人》,據現代科學的鑒定研究表明,并非是倫勃朗的畫作,那個關于畫家兄長為其做模特兒的說法,也不攻自破了。事實已經掩于歷史的迷霧中,一件佚名的杰作,喚起人們多少演繹,無法說清。此處杜撰的寓言即是演繹之一。
這幅畫從繪畫的手法看,其風格酷似倫勃朗,正像某種推測所說的,它是倫勃朗某位學生的作品。他沒有留下姓名,可能是無意,更大的可能是有意。為什么這樣說呢?以他這樣精湛的繪畫技巧,必然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但是他就這樣隱去了,那他是以什么樣的意識狀態(tài)隱遁的?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疑問。再看這幅《戴金盔的人》,我們可以得到某些暗示性的東西。這是一張面容較為疲憊、并且還有些蒼白的面孔。然而眼神中依然帶著某種堅毅和憤世嫉俗。面對周圍的環(huán)境,他是一個戰(zhàn)士。這張畫是一個紀念。
如果我們把這張畫還認定為倫勃朗的畫作,從技法的使用上,可以將它歸為畫家中年以后的作品。這正好說明這張畫的真正作者是在目睹了畫家生活經歷上的一系列變故之后畫的這件作品。畫中人眉弓及眼睛的造型,十分接近倫勃朗的形象。它是這位無名畫家有意的表現嗎?如果我們把這張畫看作是畫家對當時荷蘭社會意識狀況的一個寓言,那我們就有理由認為在這個面孔上安裝了畫家令人尊敬的老師的眉眼。而口和鼻,還有蒼白的面色都是這位無名畫家的尊容。
在17世紀上半葉,荷蘭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人們的欣賞口味是反映現實的市民生活的場景,對于這樣的社會現實,市民的審美趣味是占主導地位的。對于像倫勃朗這樣超越民族和時代的畫家,必然會被時尚的審美習慣所拋棄,因為他的人物表現總是令人琢磨不透,意義晦暗不明,越來越沒有富足的享樂,沒有愜意的享受和溫暖的陽光,這些要素可都是中產市民階級最值得向往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這個倫勃朗用越來越多的陳腐氣,和幽暗不清的畫面來腐蝕他們。
我們再來對《戴金盔的人》做最后的推論,他多位學生中的一位看到自己的老師將會是一位劃時代的大師,他已能諳熟老師的表現技巧與畫面的情緒控制,但是他不得不為自己的生計著想,他需要去畫迎合世風的作品,這使他的心里十分痛苦。割舍不下對藝術的信念,割舍不下對老師的情誼,他必須找到某種象征,來安慰自己的靈魂,于是就誕生了這幅對于倫勃朗自己來說也算是經典的作品。這位佚名的畫家沒有在這件作品的任何一處留下標志,就此做了一個永久的懸念。
下面再來看一看真實的倫勃朗的藝術與他的藝術理想:
1606年的夏天,準確地說這一天是7月15日,在荷蘭的萊頓一戶磨坊主的家庭出生了一個嬰兒,他就是日后被世界美術史牢牢記住的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 randt Ha rmenszoon van RUn)。他的家庭本來計劃讓他到萊頓大學去學習法律,他14歲就被送到預科學習,據說他并不十分地熱衷于此,成績也不是很好,然而他對繪畫藝術抱有濃厚的興趣,先是在萊頓一位銅版畫家的畫室中斷斷續(xù)續(xù)地學習,17歲時又到阿姆斯特丹進入歷史畫畫家拉斯特曼的畫室學習,進修了短短的6個月時間,便回到萊頓獨自作畫。
1627年,21歲的畫家與一位畫友開設畫室招徒作畫,在這期間他與這位畫友的畫風十分接近,如果對倫勃朗藝術熟悉的人就會注意到,從這時起他就繪畫自己的肖像畫,有銅版畫、油畫和炭筆素描,其中一個原因是要通過繪畫來研究人的表情,觀察面部的肌肉變化,另一種假設是畫家的日記,因為他一生畫了大量的自畫像,但是倫勃朗從不在自己的畫稿上注上日期,更為重要的深層原因恐怕是畫家需要深入地研究自己??v觀倫勃朗的一生,他的繪畫意蘊的神秘和性格的特立獨行,除去他非同凡響的藝術才華之外,這與他孜孜不倦地研究自我,應該是不無關系!
倫勃朗從1632年起定居阿姆斯特丹,希望他的藝術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1632-1640年是其創(chuàng)作的成熟階段。他26時畫的委托訂件《蒂爾普教授的解剖課》,為蒂爾普教授和他的學生們繪制的群像,突破當時群體肖像畫排列成行的呆板程式,以金字塔式的構圖,用側光的表現手法將人物性格和神情處理得典型而又逼真。這件作品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聲譽,于是他的訂件紛至沓來,這一時期他的繪畫風格刻畫細膩,人物形象準確生動,畫面中的器物也被描繪得閃閃發(fā)光,頗得市民階層的喜愛,于是他有了很好的收入,聲譽金錢使他像王侯一樣,在拍賣場上出手闊綽,競拍古代的物品,這從他的作品中有清晰的反映,例如他把自己的母親打扮成古代的圣徒,把妻子打扮成花神或古代神話中的人物。也就在1633年畫家憑著自己在事業(yè)上的成功,與出身名門、年輕漂亮的莎絲吉亞訂婚,轉年迎娶了新娘,居住在運河邊上漂亮的大房子里。然而這一切舒適生活,并沒有阻止他在藝術上的進步,或者說他的人生理想不是通過藝術的手段,只為獲得物質生活的愜意幸福,他繼續(xù)向前拓進,以至跑到了當時人們對藝術的欣賞習慣的前面。
從流傳的資料可以得知,他的藝術在最輝煌的時候遇到了重大的挫折,這就是他畫于1642年的《夜巡》,這幅畫也是一件委托訂件,為國民自衛(wèi)隊成員繪制,據說這樣的集體訂件,都是平均攤錢的,而倫勃朗將他們的組合作為一個有情節(jié)的主題來繪畫的,這樣就會有不平均的構圖,然后委托者與畫家之間發(fā)生了爭議,拒絕接受作品,一直鬧到打官司的地步,這一事件也成為倫勃朗聲譽滑坡的起點。關于這個說法,經查出自19世紀,距倫勃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二百年,這段時間有關這位畫家的記述是少之又少,可以說是倫勃朗的黑暗時期。從大量的著述可以了解到,19世紀的歐洲藝術界才開始重新認識這位藝術的天才,他的繪畫也被人們不斷地關注、研究和發(fā)現。由于對他身世的了解十分有限,就看圖說話,從他的作品中的情節(jié)來推測他的身世,說他是一個窮小子,吃土豆長大的,后來居然成為罕見的藝術天才(《畫室中的自畫像》1629年)。
關于他身世的傳聞也漸漸地泛濫起來,說他鬧出像《夜巡》一畫那樣的官司,畫家獨具的審美意識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梢圆榈降氖聦嵤牵兑寡病芬划嬙谧鳛閲鴮毷者M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之前,一直在國民自衛(wèi)隊所屬的建筑物中懸掛,經研究這幅畫邊緣不知在哪個年代曾遭損壞,后來還被裁切加工過,而且在很長的時間段里,畫面被一層層地涂了厚厚的上光油,以至畫面看起來幽暗難辨,被后人稱為《夜巡》,其實它原本的名字是《班寧·柯洛隊長與十七個民防隊員》,如果說這幅畫真的如傳說中的那樣,引發(fā)官司以至嚴重地影響了倫勃朗作為畫家的聲譽,這幅畫還會被人們長久地妥善保管嗎?由此看來畫家的這則傳聞未必真實。不容否認,倫勃朗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另一個有趣的傳說是他用美洲的蜂蜜來調和顏料,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秘方,所以畫面看起來充滿誘人的魅力。目前的對他藝術的科學研究,再一次打破了這傳說的美好,他的繪畫就是用普通的熟油調和,這個結果卻使人們以更加神秘的心情來看待他的繪畫效果。
對于倫勃朗繪畫為什么會失去市場,最可靠的分析應該是他不滿足于對客觀物象的出神入化的精彩描摹,他要改變手法,并且是堅定無疑地演化改變自己的風格!這種不被認可還反映在他對粗顆粒繪畫顏料的選擇上,以這樣的顏料繪畫,可以使人在一定距離上看到畫面上光閃閃的效果。他執(zhí)著于這樣做,每每到他這里來訂畫的主顧,都被拽到較遠的地方來看他的畫,以致引來顧客的惱怒。
從倫勃朗晚年的系列自畫像中,再也看不到他對獵奇的偏好,更多的是畫家內心的獨自,筆觸也不再以技巧的精湛講述物質世界的浮光掠影,他用敏銳而松動的用筆,直書心靈的鮮活與震顫,被四百年后的人們所崇敬。特別在他的晚年,畫出了現收藏在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美術館的《浪子回頭》(1668-1669)這樣偉大的作品,藝術家是孤獨的,如果人們站在他的這幅畫前,仔細品讀,真可以理清他的“前世今生”,這個浪子是誰?畫家假借一則《圣經》故事,講述了自己精神的呻吟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