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5n3v9q8ztcmTx5tqo7JHty.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TF549C8HFbZmadZXRdceCo.webp)
【摘要】 盈余管理是一種能為企業(yè)管理者提供實現價值最大化機會的行為,借助遞延所得稅能識別該行為。通過謹慎性比率,量化遞延所得稅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程度,有助于上市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加深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認識,有助于他們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也會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 遞延所得稅; 盈余管理; 謹慎性比率
當財務報表使用者利用報表數據進行投資時,不能不估計管理者利用決策力影響財務報表編制的程度。研究盈余管理的學者,如Peter Joos、Jamie Pratt等(2009)提出“通過遞延所得稅能識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且表示可以從遞延所得稅的總額和變化額兩方面來看管理層盈余管理的動機”。①另外,學者Jamie Pratt(2008)在《經濟環(huán)境下的財務會計》中提出的謹慎性比率(Conservatism Ratio)以衡量財務報告盈余的謹慎性程度,通過觀察謹慎性比率,可以基本判斷管理層是低估(謹慎地報告)或夸大(激進地報告)財務狀況和公司業(yè)績。本文擬討論謹慎性比率的計算、應用和原理,以及影響謹慎性比率的會計政策。
一、謹慎性比率的計算和應用
?。ㄒ唬┲斏餍员嚷实挠嬎隳P?br/> 利用財務報表和報表附注中的數據計算謹慎性比率,公式為“稅前報告收入/應稅收入”。比率的分母是應稅收入(應稅收入-可減稅費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年份采用非常謹慎的指標計量收入。比率的分子是稅前報告收入,分子大于(或者小于)分母,反映了確定報告收入的謹慎性程度。比率在1左右或小于1,反映了相對謹慎的水平,當比率大于1,確定報告收入的謹慎性變得越來越低。該計算原理基于以下假定: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公司有一定選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自主權,在計算稅金時,盡早或推遲報告可減免稅金的費用,改變應稅收入的確認時間。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21/EyGYyp6dhP3qJyrw866qtx.webp)
在計算謹慎性比率時,公式中的分子“稅前報告收入”可以直接從利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