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小表弟丟了。
因為爸爸媽媽出去打工沒回來,表叔便帶著小表弟奉奶奶之命來幫忙整理稻田。不料想我一篇作業(yè)沒寫完,卻怎么也找不到表弟了。
我在空蕩蕩的莊子里匆匆地來回尋找。問了幾個過路人,都說不知道。我想不出除了家和莊南那片樹林,小表弟還有什么地方可去。剛從湖里回來的聾二爺攔住我,問明情況后向我大吼:“還不趕快去叫你家大人,到處都是水,那么點大的小孩!”我這才感到害怕。
不一會兒,田里干活的大人們幾乎都來了,都在紛紛議論著。表叔一言不發(fā)地向樹林走去,奶奶一邊埋怨我沒心沒肺,一邊向田頭的水渠小碎步地跑去。熱心的莊鄰們在圈定了幾個表弟最可能去的地方后也紛紛出發(fā)了,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長長的隊伍在嘈雜聲中迅速散開,不一會兒,此起彼伏的喊叫聲在空蕩蕩的田野里來回飄蕩。當(dāng)所有的可能都被排除后,大家不由得聚集在那條灌渠的堤壩上。表叔突然撲進那條齊腰深的長滿水草的小渠里,很多人也跟著跳下去……清清的水很快渾成一片,像奶奶的臉,沒有清晰的顏色。
長長的水渠被來來回回蹚過好多遍,依然沒有表弟的身影,許多人都說是好事,說明表弟沒掉進水里。有人嚷道:“那會到哪兒去了呢?”堤壩上充斥著無助和焦急。
奶奶突然一聲“乖兒”的哭喊,讓空氣都凝滯了。恐懼立刻裹滿了我全身,我不由得也跟著大哭起來——似乎要經(jīng)歷生死離別,痛苦猛烈地襲來,讓我窒息。
表弟終于有了消息,表嬸來電話了。他一個人沿著記憶中回家的村道摸索著回到十余里外的家——為了他心愛的芭比娃娃。
點評:
處處留心,處處都有好習(xí)作,一場悲喜劇,被小作者巧妙地“編輯”出來,成了一篇美文。它告訴我們,生活才是寫作的最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