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散文是高中語文重要的知識點,也是難點所在。本文從文言散文本身的藝術(shù)特點出發(fā)進行了一些試探性的挖掘,著力尋找一些可以提升教學和學習興趣的切入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高中文言散文教學探尋一條新路。
關(guān)鍵詞: 文言散文教學 課堂教學 挖掘內(nèi)涵意蘊
高中教材文言散文選編的篇目都是名家名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厚重的文化思想,是中國幾千年文學海洋中熠熠閃亮的珍珠。這些文章傳承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中學生學習這些作品,對提高文學素養(yǎng)、文化內(nèi)蘊的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大多數(shù)老師教授文言文只停留在知識要點的傳授上,以及翻譯、朗讀、背誦、實詞、虛詞、句式等。功利化的教育束縛了教師的手腳,久而久之必然影響語文教師解讀文章的激情。本文就挖掘文言散文的內(nèi)涵意蘊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一、從背景中挖掘
文言散文的背景從來都是解讀文章內(nèi)蘊的關(guān)鍵鑰匙。背景里作者的家世、閱歷、情感、遭際和所處的時代等,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立體的生活圖景。我們通過文字走進作者的家園、作者的生活,共同體會作者的幸福和快樂、欣慰和喜悅,感知作者的艱難與挫折、悲愴和痛苦。教師抓住學生閱讀文本的契機,可帶領(lǐng)學生認識作者、了解作者、理解作者。譬如《赤壁賦》一文,蘇軾一生坎坷的經(jīng)歷,是教師分析文章、學生理解文章必不可少的資料。背景中需要說明的是,蘇軾從21歲中進士到45歲時作《赤壁賦》,其間24年,父母妻子三位親人去世,到過7個地方任職。烏臺詩案,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弟弟蘇轍舍命斡旋,才算躲過一劫。出獄以后,顛沛流離、身心俱傷的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現(xiàn)代的民兵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shù)臀ⅲo實權(quán),而此時蘇軾已心灰意冷,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游覽,寫下了《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但是,蘇軾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曾經(jīng)懲辦悍吏,滅蝗救災(zāi),抗洪保堤。在密州,他寫下這樣豪邁的詩句: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江城子·密州出獵》里,蘇軾是一個自信、充實、從容的父母官,到黃州,蘇軾則變成一株毫不起眼的草芥。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地位落差,是一般常人難以接受的。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不甘沉淪的蘇軾內(nèi)心充塞著難以化解的矛盾。
有了這樣的背景知識準備,我們就能夠帶領(lǐng)學生向課文的縱深方向進發(fā),可以這樣提問學生:《赤壁賦》中的“客”到底是誰?是同游的朋友還是他自己?通過這樣的探討,學生理解文中的主客對話的用意,理解蘇軾內(nèi)心那未了的壯志雄心,以及因為謫貶而導(dǎo)致有力無處使的失落和消極、苦悶與彷徨。
二、從細節(jié)中挖掘
細節(jié)描寫就是指對文章中人物某些細小行為、神態(tài)、舉止、語言或者對事件的細枝末節(jié)的描寫。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作者情感,有助于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教師要經(jīng)常指導(dǎo)學生在閱讀中敏感地捕捉那些富有生活氣息而又真實感人的細節(jié),體會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shù)魅力。
“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節(jié)不僅決定一篇散文的成敗,也決定著教師對一篇文章解讀的成敗。致力抓捕文章細節(jié),對提引學生興趣、更深層理解文章內(nèi)容大有裨益。譬如《項脊軒志》一文,寫對母親的懷念: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
這一段文字,通過家中奶媽對母親的念念不忘來表達對母親悠長的思念。一個與母親有關(guān)的細節(jié)是:“娘以指叩門扉日”一句,妙在“以指”二字。如果刪掉“以指”,即為“娘叩門扉日”,表達的意思雖然完全相同,但意蘊卻大打折扣?!耙灾高甸T扉”意思就是“用手指敲門”,可以想見f3299e4eb86ffe0afdc8e324b3ebbe5de609b58435be4a32c9c4528ee3296725,母親敲門的手指是怎樣的溫婉和輕柔,蘊涵了多少母性的細膩和愛憐。幼年失母的作者,從這個極細微的動作中感受到母親這手指上細致的關(guān)懷,這是一種遙遠朦朧而又真切的母愛,讀來讓人有些隱隱的幸福和綿綿的疼痛。
三、從作品語言中挖掘
語言是作品思想情感的載體,記人敘事的散文作品更加注重語言的表達效果。教師分析語言多數(shù)都是從修辭、句式、遣詞、造句等方面入手。有的教師考慮到學生對文言文興趣淺淡,處理文言文過于簡單,只要求學生記住相關(guān)的文言知識即可,對語言分析則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其實,教師在語言文字的分析上能做到平中見奇、常中見巧、于無聲處聽驚雷,讓學生豎起耳朵也不是件難事。同時,學生思考的興趣、探求的本能就可能被激發(fā)出來。
比如《祭十二郎文》中,作者對侄兒韓老成英年早逝,非常傷心,有這么幾句:
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文中涉及的兩個男孩,一個十歲,一個五歲。這是韓家得以延續(xù)香火的根苗,韓愈諸兄皆壯年而死,現(xiàn)在韓老成又走,必然引起韓愈對這兩個孩子能否成人立業(yè)的擔憂。把這些話放在祭文中,不僅不吉利,反而有些殘酷。但失去自幼和自己一起長大的侄兒,在痛不自持、悲不自禁的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又如《陳情表》結(jié)尾: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新朝皇帝邀請做官,李密作為前朝官員,士大夫的尊嚴和生命安全的矛盾讓他難以抉擇。文章內(nèi)容雖說是為祖母盡孝,其實真正的理由可能是希望皇帝多給他一些心理調(diào)整的時間。經(jīng)歷改朝換代,要適應(yīng)一個新角色沒那么容易,又不是戲子。“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不只是憚于皇帝的威嚴,擔心拒絕皇命帶來的危險,更可能是自己不敢說、不能說的理由(心理調(diào)整)而感到內(nèi)心惶恐。
總而言之,教師要本著一種研究與探索的心態(tài)去對待文言文課堂,不僅要探尋文言散文的內(nèi)蘊,而且要把這些內(nèi)蘊運用于課堂教學,去化解學生對文言文的煩惱和恐懼,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文化的興趣,引導(dǎo)學生從“好知”走向“樂知”,幫助學生從博大的中國古典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