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體詩,作品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理想與現實強烈比照之下的悲愴寫照。
關鍵詞: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儒家倫理道德 理想 現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時的作品,“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的杜甫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幫助下,得以在西郊浣花溪搭幾間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難抵狂風大雨的襲擊,屋頂茅草被風吹走,屋漏難以入睡,因有此作。
詩對貧困的描述是這樣開始的,秋天風大,屋上的茅草被風吹走了,“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眷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但是還是有些落到了岸上,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面對此作者卻只能“歸來倚杖自嘆息”,要是下雨的話,怎么辦呢?果不其然,天氣大變,“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眼看就要下雨了,但作者卻沒有寫雨,而是描述了睡具:“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北蛔右延枚嗄?,蓋在身上已絲毫不覺溫暖——“冷似鐵”,可憐小孩子睡不好,布被一蹭就破了。就是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雨也來湊趣,“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如此:“自經喪亂少睡眼,長夜沾濕何由徹!”畢竟要熬過這樣的夜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更不用講比他脆弱的妻兒了。作者境遇之慘讓人不忍卒讀。
詩寫到這里,按常理,接下來應該是抒發(fā)自己直面苦難的豁達,或是一種受壓抑的痛苦情感的宣泄。但是,我們看到的不是這樣,他聯想到了天下的“寒士”,想到了他們痛苦并因為他們的痛苦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焙孟袼麄冞^不上幸福的生活是他的責任。此時,我想到了另一個人——陶淵明先生。當他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憤而歸家,過上“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苖稀”的貧困生活時,生活中他發(fā)出了“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自足感嘆。可與杜甫的情懷相比較,那一聲“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又怎能不讓世人更加感嘆。
作為一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先前是沉浸在自己苦難的描述之中。但作為一位具有博大胸懷的詩人,他一下子想到了天下的“寒士”也正像自己一樣,自己只不過是他們千萬人中的一員,自己也仿佛從一己之愁苦中掙脫出來了,看吧,還有那么多人受著苦,眼光、境界一下子豁然開朗了,在這種宏大的視野里,作者意氣風發(fā),個人的苦難意味已經感覺不到了。也許可以這樣說,作者在極度的貧困的處境里仍然能保持著一顆關懷國民疾苦的心靈,從不屈服于貧困,不自怨自艾,或隨波逐流,是與他內心里進行自我約束和激勵的道德和倫理的觀念分不開的。正是這種觀念在安慰著受苦受難的靈魂,支撐著他永遠充滿著熱情去忍受著生活中貧困苦難的巨大重壓。那么這種道德和倫理觀念就不是簡單的儒家倫理道德能夠解釋的了,也許我們能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找到答案。
杜甫生活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審言在武則天掌權時任膳部員外郎,是當時著名的詩人,父親杜閑曾做過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從小就生活在這樣家庭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自己也參加過進士考試,只是未中。四十歲時,寫了三篇賦上呈,受到玄宗的賞識,進了集賢院,但沒得到一官半職。仕途的不順使杜甫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生活也困苦不堪,但這些沒有改變他的儒家的出世關懷的精神,在困苦的生活中實踐著儒家的倫理和道德。我想他在本文中表現出來的這種道德激情應是他深厚的儒家倫理道德修養(yǎng)的自然流露。儒家政治學說的主要觀念是仁政和王道,其目標是大同世界,為實現這個目標,儒家對個人的修養(yǎng)有著鮮明的倫理和道德的要求,也就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實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信條所概括的,其本質是“內圣外王”,這種思想要求知識分子以實行“道統(tǒng)”為己任,為實現禮樂傳統(tǒng)、大同世界而努力,并內化為一種心系天下的倫理道德責任感。我想杜甫心中應是有一個信念世界的:天下是我的天下,我與天下榮辱與共,天下的“寒士”處于困境中,這是我的責任,這才是我擔憂的。作者一下子發(fā)現了一個自己久違了的世界,所以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感。
過分對苦難的宣泄,是不利于道德完善的,也是為杜甫所不允許的,理性使作者在感受苦難時淡化了苦難,更多地傾向于冷峻地陳述而少情感的直接流露和宣泄,作者生動地描述了屋頂的茅草被風卷走后,一家人不得不在雨中過夜的凄慘經歷。如果說有感情宣泄的話,那就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這句及整第四節(jié)。我想作者是恥于宣泄關于自己苦難的情感的。那深深內化于作者內心的道德和倫理的情感是儒家的以天下為己任,無我(或是大我)的那種責任感。至于為什么還能允許前面的個人的苦難有直接宣泄的機會,我以為是現實強大的壓力造成的,人的本性里面不僅僅只有道德和倫理的東西,現實的苦難過于沉重,終于戰(zhàn)勝了處處備受壓制的道德觀念,個人的苦難擺拖重重羈絆終于露出文本了,它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真切,那樣的打動人心。
至此我們可以得知,作者因為長期受苦難的重壓,產生了擺脫苦難的需求,在理想信念上也一直沒有實現的機會,空有一身才華,這種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是很痛苦的,人總得有發(fā)泄的地方,于是寫作便成了心靈得以釋放的最好的地方,于是在詩中所有原來需要滿足的意念被部分地得到了釋放。因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苦難境地里的儒家道德與窮苦自我的統(tǒng)一,是遠大理想與苦難生活的悲情傾訴,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人生悲歌。
參考文獻:
?。?]仇兆鰲.杜甫全集.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75.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八年級上冊課本及教師用書.語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