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語文是一門想象時空極大的學科,在教學中更應抓住各種契機,采取各種手段,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幾年的實踐使我感到,要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必須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所謂“再造想象”,就是根據語言的表達或條件的描繪(圖樣、符號等),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想象活動,它是語文教學中常見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礎性想象活動。學生較好地具備了這種想象能力,不僅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學文章的內容及其表現方法,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和較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一、通過知識積累豐富學生的表象
1.引導學生精讀優(yōu)秀詩文,重視課內外材料的聯(lián)系組合,充實表象,并使之在學生頭腦中有深刻而完整的印象。如學了有關流水描寫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碧水東流至此回”,“春來江水綠如藍”,“黃河流水鳴濺濺”,“桃花流水鱖魚肥”,“黃河遠上白云間”,等等,我要求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領會詩人借助流水表達出的不同的感情和景物,并形成對水的各種表象的印象。通過比較閱讀,學生意識到,正是因為詩人對水有了整體、充分的認識,所以可從大小、冷暖、顏色、氣勢、速度等方面來塑造文學形象,表達不同的感情。
2.布置課外活動,讓學生有目的地去直接感悟實物形成表象。如寫小作文《梅》,先告訴學生梅的性格,如高潔、凌霜、傲雪等。再讓學生比較陸游《卜算子·詠梅》詞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和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詞中“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所表現出的梅的不同個性,引導學生思考:同樣是借梅抒情,何以如此不同?其中極為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思想感情不同,因而對梅的表象也就不同。最后布置學生進行課外觀梅活動,讓學生仔細觀察,69HeZkEh7xAqZ/tL6x2IBw==寫出自己心中的梅。
二、通過語言訓練增強學生想象的表達力
學生的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jié)下進行的,語言始終都在指導和改進著形象形成的過程。有了豐富的表象,還必須借助于語言對表象進行分解和綜合,加工改造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如果僅有豐富的表象而無豐富生動的語言,就會像茶壺里煮餃子——有口倒不出,學生的想象將永遠停留在直觀、表面的水平上。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切實抓好以下兩點。
1.教學用語準確、生動。教師準確、生動的言語示范對學生語言訓練起著重要作用。如分析一篇洋溢著細膩情感的散文,我通常先以抑揚頓挫的語調朗讀全文,以聲音來吸引和感染學生,使學生領略其語言美,品味描繪的意境,再加以分析。對于某些難以用語言描繪的抽象材料,我盡量運用貼切的比喻、比較,使語言形象化,幫助學生準確、輕松地理解講課內容。
2.學會表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對所想象的描述,要求條理清楚,語言生動、流暢。如在教《沁園春·雪》時,要求學生根據詞中的描繪,在頭腦中再造出一幅祖國北方冬天的景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同學這樣描繪:祖國的北方,到處是寒冰封地,大雪紛飛;綿延不斷的高山被雪覆蓋著,登高望遠,雪中的群山,好似一條條銀蛇在翩翩起舞;被白雪覆蓋的秦晉高原上的丘陵,從高處望去,好像銀白色的象群在奔跑;大山、高峰挺拔聳立,好像要和天空比高低;等到雪后天晴之時,那火紅的太陽照耀著白雪鋪蓋的大地,陽光冰雪相互輝映,顯得格外嬌艷壯麗……通過再造想象,學生不但鍛煉了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語言的調節(jié)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
三、通過寫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表象重組”,形成想象的能力
想象不是表象的堆砌,而是按表象的自身規(guī)律“重新組合”,是一種嚴格的構思過程,受思維活動的控制、調節(jié)、支配,與敏銳的觀察力密不可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可從觀察入手,進而分析,再進行想象。如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根據一幅畫面:一位小姑娘趴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看幾只螞蟻和一只瓢蟲,發(fā)揮想象,寫一篇童話或者故事。先要求學生仔細看清螞蟻的數量、隊形和走向,然后啟發(fā)學生設想螞蟻與瓢蟲之間將會發(fā)生什么事——爆發(fā)一場殊死戰(zhàn)斗,戰(zhàn)斗的結果一定是孤單的瓢蟲不敵越來越多的螞蟻,成了螞蟻的盤中餐。還可以想象蟻群凱旋、慶祝勝利和飽餐的情節(jié)。學生激發(fā)了興趣,想象豐富,寫作起來便得心應手。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啟發(fā)學生想象,并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聯(lián)想線索,促使學生進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