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通過對高職高專學生現狀的分析,針對目前電工電子實驗室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電工電子實驗室建設的經驗,提出建立開放性電工電子實驗室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其所在學校實驗室的建設,對建立開放性電工電子實驗室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改革觀點。
關鍵詞: 電工電子實驗室 建設 改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大學畢業(yè)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也更為社會所看重。實驗室的教與學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實驗室作為高職院校教學的重要基地,是新形勢下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服務經濟建設的主要場所。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不僅是高等院校辦學實力的標志,而且是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我院電子電工實驗室以教學服務為宗旨,不斷深化改革,堅持強化管理,一直以來都以科學管理實驗室,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實驗設備,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擴大學生受益面,提高實驗教師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作為實驗室建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傳統試驗教學中,實驗課是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學多采用注入式,其實驗課題的選擇、實驗步驟的制定和儀器設備的組織準備等均由實驗教師進行,實驗時學生只需按規(guī)定的步驟機械地操作即可,全班統一進度和要求,不利于因材施教。方法和手段上也很單調,以“模仿”為主,通過教師的詳細講解、操作示范,學生不需主動思維和創(chuàng)新,只需“依樣畫葫蘆”??菰锒鴨握{的實驗往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所以,為了克服傳統電工電子實驗室的弊病,經過多方考慮和研究,我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決定有步驟、有計劃、逐漸地將實驗室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以此作為實驗室建設改革的解決方法。
1.在開放式實驗室建設中,將應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實驗教學的手段,可以較大幅度地提高實驗效能。
在傳統的電工電子實驗室中,如果前后批次的實驗內容不同時,實驗指導老師要在下一批次實驗開始之前,將實驗的指導性內容用人工的方式寫在黑板上,重復勞動,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不同的實驗內容及相關的圖片以文件的形式存貯進計算機中,針對不同的實驗內容,只需將相應的實驗指導文件打開并投影出來即可。
借助于信息技術,可將指導實驗過程的步驟細節(jié)化,提高對學生指導的效率和提高實驗的成效,同時大幅度地降低實驗指導老師勞動強度。在電工電子實驗室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逐步加大實驗指導過程的信息化技術應用程度,可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較多的技能和信息,使實驗和相應的課程學習有較好的配合效果;可提高實驗室設備資源的利用率;可較大地降低實驗指導老師的勞動強度。這種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具體手段和方式是多樣的,如采用單元呈分散型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回放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開放式的WEB體系來組織相應的實驗指導知識系統、數據庫方式組織實驗指導知識體系也是常用到的方法,甚至可以使用含有較多視頻內容的多媒體課件回放輔助實驗指導電子教材。
在開放性的實驗體系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對實驗過程進行管理,可以使實驗過程蘊涵更多的信息儲量、管理手段科學,實現多樣化多變化的實驗環(huán)境。但多媒體手段的應用要和實驗指導教師的實際操作指導、講解和強調有機地結合,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2.進行“開放性電工電子實驗室實驗指導教材體系”的建設。
面對開放性實驗室的建設,必須有配套的實驗指導教材體系。架構“開放性電工電子實驗室實驗指導教材體系”,是進行放性電工電子實驗室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配合實驗室的開放性建設而開發(fā)配套的實驗指導教材體系,可以從實驗內容上支持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過程,并大大增強這些課程配套實驗的實驗效果,提高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效能,較大幅度地減輕實驗指導老師的工作強度?!伴_放性實驗室實驗指導教材體系”有這樣的功能:整合理論課教師、實驗指導老師、實驗室設備等人力物力資源,建立由理論課教師、實驗指導老師共用的實驗指導教材和配套的學生用實驗指導教材。這樣的實驗指導教材涵蓋了實驗室所有可開出的實驗項目的內容,在結構體系上,有著非常詳細的操作步驟,供理論課教師、實驗指導教師提前商議,從中選擇部分項目作為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學生用實驗指導教材和理論課教師、實驗指導老師所用的實驗指導教材在項目的數量上、種類上、結構排序上完全對應,但實驗內容是簡約型的,目的是使學生發(fā)揮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加強“人”與“物”的跟進、加強建設。
3.1人的管理。
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實驗教師人員隊伍,實施“雙師型”教師標準,讓實驗教師始終作為實驗室教學和管理的主角之一,成為影響實驗室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因此,應選那些懂管理、懂教學、懂儀器維修保養(yǎng)、有較寬的知識面、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事業(yè)心強、業(yè)務水平高、有奉獻精神的教師來擔任。要建立管理人員檔案、定期考核和獎懲、晉升制度。裝備部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實驗員進行培訓,開展實驗技能賽、實驗教學研究等活動,不斷提高實驗教師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3.2物的管理,即實驗室財產的管理。
財產管理是實驗室管理的主要基礎和環(huán)節(jié),搞好財產管理對促進實驗教學的開展,減少浪費,避免損失,節(jié)約經費都有著重大作用。所以,必須加強實驗室財產的管理,使之充分發(fā)揮使用效益,管理工作要做到制度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實驗室的管理要有統一的規(guī)章和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如實驗室守則、實驗員職責、教學儀器管理使用制度、借用賠償制度、獎懲制度等。這樣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日趨規(guī)范。每學期初要制定出實驗室的工作計劃,使每個管理人員職責分明。加強日常管理,認真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對實驗室的財產及時入賬,做到賬賬相符、賬物相符。儀器管理要做到分類編號、定位存放、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每個儀器柜要有分類號,柜內設袋、卡、儀器有標簽序號。對教學儀器要做到經常維護,及時保養(yǎng),防腐防銹,及時維修,使教學儀器更好地發(fā)揮使用效益。
4.“開放式”實驗室之所謂“開放”。
4.1開放實驗項目。
開放實驗項目是開放實驗的主要內容。傳統的實驗體系中,實踐教程是學生進行實驗的基本依據,學生則完成教學計劃范圍內的實驗項目,往往其思路被禁錮于教程里,從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思維,也違背了“求異”的科學探索思想路線。在開放實驗時,對于實驗內容并不是不加限制,而是在尊重實踐教程的基礎上,學生完成必做的實踐項目。對于一些適于初學者的基礎型經典實驗項目,可以分為基本完成、全部完成和超額完成,超額完成部分以選做項目的方式提出。這樣可以做到以學生為本,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另外能力較弱但積極性高的學生可以利用開放的時間完成額外的內容,以時間換能力。對于課程設計實踐環(huán)節(jié),以往是教師指定一個題目,學生自己進行設計制作就可以了,沒有自主選擇權。開放實驗要求擴充課程設計的題目,采取老師介紹,同學自選,實驗室調整的方式,使學生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項目。雖然實驗室在管理上增加了不小的難度,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在教學計劃內,增設具體實踐環(huán)節(jié)。作為電子技術實驗的高層次部分,該環(huán)節(jié)強調從工程設計的角度,運用所學電子技術知識,解決一個完整的實際應用問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和要求達到的指標,其余的完全由學生自己解決,與科研項目過程相似。通過不同手段,不同實驗項目的開放,激發(fā)、引導學生進行開拓性思維實踐。
4.2開放教學空間。
所謂開放性實驗室,就是將實驗室開放,學生按照教學要求、自身的興趣愛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實踐。開放實驗首先要開放教學空間。封閉式的實驗室教學只提供教學計劃內的實驗學時數,教師針對必做的實驗進行原理性和注意事項講解,然后由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實施開放式的教學,則多半的學習內容由學生在課外完成,學生在選擇學習內容、時間和空間時,教師則對其進行督導和管理,以確保教學效果。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手段,實現實驗教學的現代化。目前實驗室雖已具備了多媒體和網絡環(huán)境,但還要提供比較完備的實驗課課件和參考資料等網絡資源,學生登陸實驗教學網進行自覺的學習和查詢,教師定期上網答疑和布置問題。教與學的過程更加體現為輔助與主體的關系,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3開放實驗管理。
開放式管理是開放實驗的保障。為保證開放式實驗順利進行,學生首先要學習實驗室制度,然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實驗儀器儀表使用、電子元器件識別及測試方法、相關軟件的使用培訓。在開放期間,教師做好相關的輔導工作,并檢查學生的實驗情況。實驗結束后,學生歸還相關實驗元件和設備,實驗教師及時設備進行維護、整理和添置。
4.4開放實驗時間。
開放時間是開放實驗的前提。預先安排好的實驗時間不利于學生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而實驗時間由學生自主選擇,實行網上預約與隨機實驗相結合,實驗室實行全天開放,代替?zhèn)鹘y的按班級固定時間固定實驗內容的方式,可解決實驗室排課難和學生選課沖突的矛盾,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和學生時間的有效性。學生通過實驗室網上預約系統進行每個實驗的預約和查詢實驗室空位情況,根據自己課程決定實驗時間,實驗室再根據預約的學生人數情況動態(tài)安排指導教師。采取必做實驗和自主選題實驗時間分開,做到預約時間不沖突,保證學生的實踐時間。
5.結語
實驗室改革建設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要完善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弊端、增加效益也將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只有充分認識實驗室改革建設的重要性,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實驗室改革建設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我們應通過實驗室改革建設,在推動實驗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改革的同時,建立能適應學科發(fā)展和現代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需要的綜合性實驗教學體系,以此強化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增強學生開展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科學實驗的能力。
參考文獻:
?。?]劉勝華,徐元浚.談高職院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J].教育與職業(yè),2003,(17).
?。?]曹首軍,劉云等.深化實驗室體制改革,推動實驗室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3,20(5).
?。?]董解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青島大學高教研究,2001,(2).
?。?]芩嵐,魏英.基于協作學習理論的立體化實驗教學[J].高等工程教育,2005.91,(2).
[5]吳新開等.電工電子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3.
[6]張林,付衛(wèi)衛(wèi).構建實驗教學平臺,優(yōu)化實驗教學過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
?。?]劉志軍.實驗改革和實施開放實驗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