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本文對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豐富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強學生與師生間交流,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充分發(fā)掘教材內涵,以情感培養(yǎng)豐富學習模式;及時豐富與更新教學手段,立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等方式。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1.引言
“閱讀”是學生認識知識、體悟知識、提煉語文學科價值性的重要途徑。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是深化學生對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等認識的必要措施,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鍛煉語感、培養(yǎng)寫作能力、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所以,從古至今閱讀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與主要的教學模式。但由于應試教育導向的影響,在很多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忽視了。很多學生包括教師都認為閱讀對考試成績提高不明顯,所以閱讀課也被更換成了試題“訓練場”。顯然,這對于新時期推進語文的素質教育,全面改革教育體制是極為不利的[1][2]。所以,讓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和學生認識到閱讀在語文科目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創(chuàng)新閱讀課堂教學手段,提高閱讀課堂教學質量是目前初中語文課的重要目標。本文旨在改革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多措并舉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授課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教學,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提高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思路
2.1加強學生與師生間交流,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
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對知識傳播非常有效的途徑。學生們處在同一個年齡段,有著接近的審美情調與欣賞能力,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種情況,將班里的同學進行分組,讓各個組去搜集和整理他們認為優(yōu)秀的篇章和讀物。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一些相關課外文學讀物進行閱讀積累,對感動人的原因、寫作方法、藝術風格、蘊含哲理等進行旁注。然后,由教師對這些作品進行分類。之后,各小組精選出美文有感情朗讀。朗讀之后推薦組要首先發(fā)言談選文的妙處,然后師生共同討論點評推薦組朗讀的優(yōu)缺點,發(fā)表對選文的理解和看法。最后讓同學們對推薦作品的水平、閱讀與理解的水平等進行打分,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評比。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同學間的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引導者的作用,充分關注學生對每篇文章閱讀后的感覺,及時糾正學生理解的偏差,適時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探究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成功的閱讀經驗、方式方法介紹給同學們,以減少他們摸索與培養(yǎng)興趣的時間,也可以推薦新課標推薦的一些讀物。這樣的過程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2.2充分發(fā)掘教材內涵,以情感培養(yǎng)豐富學習模式。
語文課程是一門最適宜開展情感教育的課程,因為初中語文課本中載有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眾多偉大作家的篇章比比皆是,如古代的諸子百家,近現(xiàn)代的老舍、朱自清、魯迅,等等。這些偉大的作家連同他們經典的作品除了傳遞給后人恰到好處的修辭、激發(fā)與意境之外,還提供了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包括這些篇章的延伸知識,都涉及很多的人文歷史等知識。而實際上,學生喜歡讀一篇文章或者推崇一份讀物,往往是因為這其中包含很多可以觸及他心靈的東西,或者可以讓他心潮澎湃的元素。所以,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對于那些躍然紙上、觀點鮮明的古代文化與思想遺產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從心底感染與激勵學生樹立閱讀的興趣。另外,教師也要通過自身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對閱讀教學的真正重視來激勵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道路上的楷模。
2.3及時豐富與更新教學手段,立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以往很多學校中初中語文教學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讀”的授課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很容易讓學生們產生視覺與聽覺疲勞,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應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的學校背景,舉辦類似演講、知識競賽、辯論、討論、話劇等多姿多彩的課堂活動,對一些經典的篇章,尤其是一些話劇、小說、寓言故事等類型的文章,可以讓學生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角色的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感情投入;對于一些經典的詩歌,可以讓學生采取朗誦比賽的方式;學習一些科教類的素材,可以采取知識問答或者知識競賽的方式[3]。其宗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課堂教學充分更新教學手段,還體現(xiàn)在對多媒體的利用上。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很多時候還是要依靠激勵學生內在的對于該篇文章的感覺,比如學習一些描述景色、季節(jié)變換、歷史遺跡等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文章中唯美的景色,宏大的場面或者那些震撼人心的遺跡,等等,以此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產生內在驅動力去閱讀,讓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閱讀興趣。
3.結語
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最經典的方式之一。深化對學生語文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傳承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發(fā)揚漢語魅力的重要途徑。因為,很多經典的篇章,尤其是文章中那些經典的詞組搭配、工整的語言對仗、朗朗上口的駢句等只有在閱讀中才能發(fā)現(xiàn)。而且,訓練好閱讀能力不僅僅是為了語文課程本身,同時也是為了其他科目打基礎,而且這種學習的結果會伴隨人的一生。尤其是閱讀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4][5]。所以,教師要充分重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立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楊好勤.新課改中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嘗試[J].科教導刊,2011,(1):214-215.
?。?]王利平.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咸寧學院學報,2009,29,(1):160-161.
[3]胡澤宇.以問題為載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現(xiàn)代交際,2011,(2):93.
?。?]李俊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價值工程,2011,(3):250.
?。?]徐光華.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1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