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從小事做起,偉大源于細節(jié)的積累?!痹谟變簣@班級管理中,我們越來越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對于班級工作的重大意義。在教育教學中蘊涵細節(jié);孩子的生活管理離不開細節(jié);班級常規(guī)教育同樣需要細節(jié),等等。細節(jié)對于教育具有特殊的魅力,下面我就采擷三個片斷與大家共享。
一、細節(jié),是一種氛圍——讓班級透出淡淡的書香
繪本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拓展孩子認知、促進情感發(fā)展的重要媒介。在中班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對孩子閱讀興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以以下幾點為切入口,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ㄒ唬┦占瘓D書。
我們請家長協(xié)助收集幼兒書籍,以充實班級書屋。在這個過程中,我班收集到的圖書五花八門,有一部分是不適合現(xiàn)階段孩子閱讀的。多數(shù)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圖書時顯得盲目,更有部分家長有拔苗助長的心理。針對這個情況,我們給予部分家長購書指導,特別是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繪本推薦,促使他們逐漸樹立要對孩子進行早期閱讀培養(yǎng)的意識。
?。ǘ┎贾脮?,制定書屋規(guī)則。
我們給圖書進行分類,給不同種類的圖書貼上各種不同的標記,給放書的筐也貼上相應的標記,鼓勵孩子有目的地觀察、探究圖書的分類,學習以對應標記來放置圖書。另外,在師生討論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如下書屋看書規(guī)則:(1)保持安靜看書,不能爭搶;(2)圖書按標記歸類整理;(3)張貼規(guī)則圖,并以游戲形式配上兒歌,從中找到正確的看書方式;(4)書屋的活動材料定時更進。
?。ㄈ﹦?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yōu)楹⒆觿?chuàng)設一個想說、敢說、會說的語言氛圍,把本學期語言活動中的小故事、兒歌等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把圖畫故事書、孩子自制圖書、圖片等都放在書屋里,讓孩子餐點后或在游戲時間,自由翻閱,說說講講,不斷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另外,我們每天還安排一定的時間聽故事,幫助孩子們掌握故事中的經(jīng)典句子和詞匯,懂得用完整的語句進行表達,鼓勵孩子在同學面前大膽講述、創(chuàng)編故事。
二、細節(jié),是一種鼓勵——做大班級的“亮點教育”
班級特色的形成和發(fā)展需要兩位教師的共同努力,要找準一個“點”,持續(xù)地做下去,逐漸形成班級教育特色,也就是要“小題大做”,把“點”上的事情做大做強。比如班中通常會有很多瑣碎小事,但如果能做精做實,就往往能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我們看來,環(huán)境則是較好體現(xiàn)班級亮點的一個平臺。我們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能充分體現(xiàn)本班班級特色的、舒適的環(huán)境。把足夠的空間滲透在班級的每一個角落,包括班級走廊、梁柱、游戲區(qū)域、操作材料陳列區(qū)、作品展示欄桿架,等等。
另外,在孩子方面,我們也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同齡伙伴,互相帶動。
中班孩子交往能力增強了,他們不僅注意自己的活動,而且關心同伴的活動,更會主動地向同伴學習。于是,我們請會念唐詩的幾個孩子來當“小老師”,讓不會的孩子自己挑選“小老師”。每天午餐過后,每個“小老師”就帶幾個徒弟自己自由選擇場地一起學習唐詩。一學期下來,班級很多從來沒接觸過唐詩的孩子都會背上好幾首了,而且朗朗上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設“光榮榜”,爭相上榜。
適當給予孩子一些物質(zhì)或精神的獎勵是非常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的。于是,在“家園聯(lián)系欄”里,我們設立了“光榮榜”。凡是一周內(nèi)有進步的或是在各類班級活動中獲獎的孩子就可以把名字公布在“光榮榜”上,或是公布在班級主頁里,這樣對孩子激勵很大。在以后的日子里,幾乎隔幾天孩子們就會請家長關注班級的“家園聯(lián)系欄”或是班級主頁。他們還會不斷地提醒我們:“老師,我最近上課舉手回答問題了,可以上‘光榮榜’了吧?”直到我們把他們的名字公布在光榮榜上,他們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ㄈ鞍l(fā)言小星星”,讓每位孩子成為課堂的主角。
為了更好地烘托課堂氣氛,有效激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本學期,我們推出了“發(fā)言小星星”這個新稱號。每星期通過課堂發(fā)言的質(zhì)和量,由我們和孩子共同評選出五位“發(fā)言小星星”,并在評比角上注明。這樣的活動激起了許多平常不大發(fā)言和不善于發(fā)言的孩子心底的那股勇氣,課堂上也能漸漸地看到他們那高高舉起的小手,使他們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細節(jié),是一種民主——加強班級的常規(guī)培養(yǎng)
為了進一步讓每位孩子提高班級主人翁意識,我們提出了按每組的座號輪流進行“值日生制”,輪到的孩子本星期必須提早來園,負責點名、整理玩具、分發(fā)餐具等常規(guī)管理。漸漸地,孩子和家長們都愛上了這個制度,以往有的孩子生一點小病就不肯來園,現(xiàn)在不一樣,輪到值日生時,即使生病了也一定要堅持來園;還有許多孩子在輪到的前一天還會失眠,早上很早就起來要求來園。從點點滴滴中,我們感受到了活動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長和家長的支持,為我們班級常規(guī)管理注入了活力。
另外,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們還樹立了“以孩子為本”的管理理念,與孩子一起制定自己班的班規(guī)。班規(guī)分“早操”、“進餐”、“午睡”、“文明禮儀”等四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通過換位思考,發(fā)現(xiàn)孩子真正的內(nèi)心需要。首先是通過大家推薦。班級中的一個小老師與六個組的小組長,是我們共同商量推薦的。選的條件是能力相對強一點的,動作相對快一點的孩子。其次是通過自告奮勇。班級中的垃圾桶好比城市的垃圾桶,一不留神就會影響整個城市的市容市貌,我們班的垃圾桶就有專人負責。源源是第一個自告奮勇要接受這個任務的孩子,因為每一次吃餐點什么的,就數(shù)他動作最快,于是,他就幫助老師負責看好垃圾桶周圍有無垃圾掉落的現(xiàn)象。他非常負責,發(fā)現(xiàn)情況,立即處理,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再次是通過舉手表決。每次盥洗如廁,衛(wèi)生間都比較擁擠,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就想,何不讓一名孩子站在過道處“值班”呢?選誰呢?我們就讓全班的孩子當一回評委,進行舉手表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孩子們一致舉手通過了讓宛漁小朋友擔任這個光榮的任務。老師也提出了相對的調(diào)整措施,一周換一次,人人都有希望,孩子們拍手通過。
孩子們本身就是一本本生動的書,每天呈現(xiàn)給我們一幅幅活潑的畫面。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對這一本本書都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讀”,深入地研究分析。尊重每一位孩子,努力經(jīng)營好班級這個“小家”,才能讓每一個人愛上“大家”,每天生活得有滋有味,這些是我們永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