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傳統(tǒng)作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批改作文,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評分及評語,所以學生作文興趣不濃。文章介紹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互改,師生合作批改,教師面批面改,以及利用媒介,激趣促改幾種形式優(yōu)勢互補,從而引導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 高中學生 作文評改 途徑
《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學生寫作的要求特別強調(diào):“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新的課程目標對7—9年級學生作文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即主動地參與到作文的評改中去,在作文的評改中與老師、同學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學生要“自能作文”,還要“自改作文”。因此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作文評改過程中去,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改,以此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課題。
然而,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過程中,作文的評改往往是教師單方面的事。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作文評改中去,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評分及評語。
怎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從而激發(fā)活力,提高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途徑。
途徑一:“互閱互評”,共促共進。
把作文本發(fā)下去,學生人手一冊。在教師的指導下,互相評改作文。教師指導學生評改作文的步驟是:(1)“字”的批改。(2)“詞”的批改。(3)反復讀作文,找出作文中不通順的句子,能修改通順的盡量修改通順。找出有語病的句子,并修改。畫出寫得好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寫得好。(4)分析作文內(nèi)容是否具體(教師根據(jù)作文訓練的類型和要求進行具體指導)。(5)有中心。是否圍繞一個意思來寫,是否使人一看即明白是為什么而寫的。(6)作文的結(jié)構(gòu)是否的條理,是否按作文訓練的要求,按某一順序?qū)懙?。?)是否有重點。(8)作文是否展開了合理而豐富的想象。(9)總結(jié)。這篇作文哪些方面寫得好,哪些方面還不行,哪些方面還做得很差,是否有創(chuàng)意。最后還可鼓勵學生寫評語,評分。以上這些“互閱式”評改作文的步驟和指導方法,要根據(jù)學生所在年級(即具備的能力)和作文訓練的類型、要求有尺度地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途徑二:“合作評改”,錘煉全體。
對于修改作文,葉圣陶先生曾指出:“但告以趨向,當從某方面著想,意在啟發(fā),而非限制……意義不為增損,謬誤促之自省,則于學生之推理及行文必多裨益。”[1]這段話指明了在“改”上應更多地提建設(shè)性的意見,而“改”主要是師生對樣本提出修改建議后自行修改。清人唐彪說:“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保?]可見文章“入妙”須“頻改”。在師生合作批改中,這“頻改”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建議,再到學生的自改來實現(xiàn)的。
合作小組按作文水平好、中、差學生組合,一般4—6人為一組。每次習作草稿完成后,由作文小組進行討論評改。小組評改除了常規(guī)評改,如標點、錯別字、病句、連貫性等外,還應進行重點評改,即是根據(jù)每次作文具體要求進行。新教材的一個優(yōu)點是每次作文只有一個具體要求,如寫清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文章的開頭緊扣題意和內(nèi)容。評改時針對該要求看是否達到,由于目標明確,要求具體,對于學生來說,可操作性較強,如未到達,小組提出具體意見對照修改。
合作評改照顧了學生的個別差異,又使不同層次學生各有所獲,特別是后進生提高明顯。優(yōu)等生在對別人的作文實施評價時完成自己作文的再審視,中等生應對照作文而能針對不足修改。在此基礎(chǔ)上,注意交流的擴展延伸,使交流擴展到全班,我把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放在教室里,規(guī)定每次作文后,每生至少看3篇別的小組同學的作文,這樣就避免了小組成員的局限性。
途徑三:“面評面改”,拔高個體。
“從調(diào)查的結(jié)果看,教師面批是學生認為最有效的評議方式,年級越高,認可率越高”。[3]通過面改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思路、方法、學習態(tài)度及作文相關(guān)情況,便于及時采用恰當?shù)囊龑Х椒?,也可以因此溝通師生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寫好作文、改好作文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教師就某一篇作文與某一位學生一起,針對他的作文,作出分析。這就是因材施教。啟發(fā)學生把作文中不足之處找出來,并提出修改方案。并且可就作文中的閃光點與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的可塑之處,啟發(fā)學生做更好的修改。當面評改要做到平等地和學生進行討論,切忌把“一言堂”和變當面評改為當面申訴。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找毛病,自己探討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允許學生向老師提出質(zhì)疑,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同一類型的作文,對幾個學生一起分析,或指出其共同的問題,或?qū)Ρ确治?,指出其相互借鑒之處,既可節(jié)省時間,又可兼顧到每個同學的具體情況。面評面改的好處是:在評的同時,引導學生修改,并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改。這對順利完成習作訓練要求,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長期堅持,學生很快就能摸到寫作的門道。
途徑四:“利用媒介”,激趣促改。
使用各種媒介(如電教儀器、報刊雜記、游戲、活動等),形成新穎、生動形象,易吸引學生,在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方面,效果明顯。現(xiàn)舉兩例。
1.展示,集中評改。投影能有針對性地集中反映學生作文中的情況,使每個學生都有現(xiàn)場感和參與感,并能充分展現(xiàn)參與過程。如學生中對于引導的運用往往是忘記用或只用前引號而沒有后引號,對于“的、地、得”的具體運用存在著亂用現(xiàn)象,通過投影,組織學生討論修改,第二次作文時正確率就會大大上升。此法不僅對學生中存在的小問題適用,對于好的片段進行精細剖析,對于有問題、不符合作文要求的片段的討論、評改也適用。
2.訪談式評改。這一方法緣于新聞中的訪談節(jié)目。7—9年級學生已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了寫作方法和寫作知識,基本能對作文做出綜合性評價。如《記一個?搖?搖 ?搖?搖?搖的人》,一位學生扮演記者進行全方位采訪:如“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為什么選擇這件事來寫”,“文章的條理性是怎樣體現(xiàn)的”等。作者通過采訪明確了自己作文的優(yōu)缺點,使修改有針對性,而對于記者及臺下聽眾起到了很好的啟迪作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關(guān)鍵是處理好教師、習作、學生這三者的關(guān)系。在作文訓練的評改階段,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葉圣陶.對于小學作文講授之意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C].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351.
[2]馬笑霞.語文教育心理學[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293.
[3]張孔義等.新課程中學語文實用教學85法[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