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產品的生命。黨報、黨刊質量的高低,除其本身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標準外,編校質量的高低也是其生存和發(fā)展的關鍵。一張差錯連篇的報紙、一份謬誤百出的刊物,無論如何是無法引起眾多讀者興趣的。當你正在潛心欣賞一篇精妙的文章時,一段生澀的文字、幾個生厭的錯別字,定會破壞你那美好的情趣。然而,提高報刊編校質量也絕非輕而易舉之事,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而比較有效的辦法,除日常注重提高報刊采、編、校人員的素質,強化報刊編校質量的檢查、督促外,筆者認為,各級報刊特別是黨報、黨刊還需得督察“關口”前移,注重防患于未然。近年來,濮陽日報社黨委在爭創(chuàng)全省“十佳報紙”工作中,在緊抓編采業(yè)務質量的同時,狠抓編校質量,特別是把督察關口前移的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筆者現結合實際,談一下體會。
增強報刊生存危機意識,真正使報刊編校質量警鐘長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僅打破了我國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模式和框框,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的思維方式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報刊,特別是黨的“喉舌”的黨報、黨刊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專業(yè)報刊的沖擊,黨報、黨刊內部的生存競爭,使各級報刊,特別是黨報、黨刊有了如履薄冰的感覺,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從內部到外部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以全新的態(tài)勢迎接挑戰(zhàn)。而在競爭和改革中,各級黨報、黨刊除在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變化、擴版的同時,都把編校質量放在了重要位置,有的報刊甚至喊出了“讀者是上帝,編校質量是生命”的口號,采取“堵源頭、把關鍵”的辦法來提高編校質量。各級主管部門也把報刊編校質量評比作為報刊管理的重要內容。一次看似平常的評比和排名,在一定意義上有時也是對一些報刊一定時期內編校質量的評判。其評判的結果會或多或少地給報刊的聲譽帶來影響,關系到其競爭力。因此,各級報刊,特別是黨報、黨刊一定要高度重視編校質量,把編校質量提高到報刊生存競爭的高度看待,以強烈的生存危機感強化編校質量意識,要把編校質量列入報刊整體管理責任目標中,滲入每位采、編、校人員的日常工作中,使他們自覺形成強烈的采、編、校質量意識。
自2000年以來,濮陽日報社不斷強化報紙編校質量的管理,不僅先后制定了報社差錯認定標準、處罰辦法,而且完善了從一般記者、編輯到部室主任再到總編的層層消除和減少差錯責任制,全社人員編校質量意識不斷得到增強。
督察關口前移,強化版前質檢,力爭防患于未然。把好報刊出版前的每一個關口,切實提高編校質量是每家報刊常抓不懈的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采、編、校人員素質和編校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僅靠編校人員的工作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大多數報刊都把版后編校質量的督察作為提高編校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甚至不惜動員、聘請社內外力量“集中”查找錯誤。這種做法,對長期提高報刊編校質量無疑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實踐證明了的好方法。然而單一依靠這種方法很容易形成新的誤區(qū),因為這種方法,對一份已出版過的刊物、一張已出版過的報紙來說,只是事后督察,如果后續(xù)工作不完善的話,其效果只能是被督察者“痛”,對其他采、編、校人員無多大作用。長此以往,還是會影響報刊的編校質量。實踐告訴我們,各級報刊在抓好報刊版后編校質量督察的同時,更要抽出一定力量強化報刊版前編校質量督察,真正消滅差錯于版前,防患于未然。當然,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協調配合,共同努力。幾年來,我們從設立獨立的校對室到編校合一的反復探索也證明了這一點。
首先,各級報刊要把好編校人員的選拔關,強化經常性的編校知識培訓。許多報刊為生存、競爭的需要,非常重視采編人員的選擇,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聘請資深的記者,但對編校人員特別是校對人員的選拔卻不那樣用心。一些有才能的編校人員也因編校工作的枯燥乏味而不愿從事這項工作,一有機會就跳槽。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因為編校工作是報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其枯燥乏味正是其重要所在,也是其事業(yè)所在。各級報刊在選拔編校人員時,除注重知識、技能外,更應注重其有無敬業(yè)精神。不負責任的編校人員,只能給編校工作帶來麻煩,給編校質量的提高設置人為障礙。對編校人員的選拔,是報刊編校質量提高或降低的重要前提,是把好編校質量、搞好編校質量督察的重要前移關口。
編校工作看似是十分簡單的工作,但實際上是一份苦差事。編校人員不僅需要有耐下性子的敬業(yè)精神,更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特別是編校知識。試想,一個肚子里沒有墨水的人,無論如何是無法校出整版文字的謬誤來的。因此,經常性地對從事報刊編校工作的人員進行編采、編校知識教育,應是報刊編輯工作的重要內容。報刊編校工作是報刊出版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在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減少差錯的基礎上,編校才能把差錯減少到最低限度。因此,提高報刊采、編、校、排所有人員的業(yè)務水平,也是提高報刊編校質量,防患于未然的重要前移關口。
其次,規(guī)范編校程序,健全編校獎罰制度??茖W的程序、嚴格的獎罰制度,是搞好報刊編校工作的前提。許多報刊編校質量差,除編校人員業(yè)務素質低、責任意識不強等原因外,編校程序不清、差錯獎罰不明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而有的報刊雖有較嚴格的編校程序、完善的獎罰制度,但執(zhí)行不力、獎罰不嚴,仍使得各項程序和制度形同虛設,失去了約束力和監(jiān)督效能。
要做到編校程序規(guī)范、獎罰制度嚴明,除了要提高編校人員執(zhí)行制度、嚴格程序的自覺性外,更要切實抓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督察,形成上道程序未完成,不準轉入下道程序的“鏈條”制度,并及時做好各程序間的檢查、規(guī)范和獎罰。近年來,濮陽日報社不斷探索報紙編校差錯倒查制度,從總編到編輯再到記者,責任倒推逐級追責,從重處罰。從2000年起,我們還堅持把每年報紙的差錯進行綜合歸納,不僅在內部刊物上刊出,而且以此為題,組織全體業(yè)務人員進行考試講評。
再次,重點把好最后校樣,把差錯消滅在版前??春冒媲暗淖詈笮邮歉骷覉罂种匾暤墓ぷ鳎械纳踔猎O置多個層次的把關環(huán)節(jié)。大多報刊把督察力度放在報刊出版之后的差錯查找和獎罰上,而未把版前最后校樣的校對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有的報紙專門設置審讀人員審看第一張報樣,這樣做對減少差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時的審讀人員只能對重大差錯進行校改,而對一般性的小差錯卻因時間等原因不能再進行校改。而實際上,正是由于這些小差錯影響了日常的編校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濮陽日報社堅持完善報紙第一讀者審讀制度,即每期由專人審讀印刷車間印出的第一張報紙,并簽閱付印。這樣不僅明確了最后一個關口的責任,而且加大了處罰力度,使之成為報紙到達讀者之前的最后一道關口。
完善差錯通報和差錯講評制度。對編校差錯獎罰不是目的,而是減少差錯、提高報刊編校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定期通報本報刊出現的差錯,定期組織采、編、校人員對本報刊常出現和容易出現的差錯進行講評,組織專家對生僻字、特殊名字和句式進行講解,不僅可以提高采、編、校人員編校的質量意識,而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素質,減少容易出現的各種差錯。當然,對常識性差錯的講評,要和編校規(guī)范、規(guī)則的講解相結合,和日常的采編業(yè)務相結合,和正常的采編業(yè)務研討相結合。各級報刊還要注意編、采、校人員的輪崗交流,通過崗位交流達到互相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報刊編輯部還應定期組織人員到先進報刊社參觀學習;定期組織編校知識、編采業(yè)務的考試、考核,以此鞏固差錯通報和差錯講評制度實施的效果。多年來,經過濮陽日報社新研室整理編訂的涉及該社報紙的差錯手冊,已成為濮陽日報社每個采編人員手頭的必備工具。同時,濮陽日報社還完善了與廣大讀者互動糾錯制度,不僅每年都招聘專門的社會評報員糾錯,而且懸賞讓讀者有獎挑差錯、糾差錯。
(作者單位:濮陽日報社)
編校:趙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