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程,增強學習效果。文章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培養(yǎng)興趣 學習效果
興趣是一種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英語教學效果。下面,我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看法。
一、強化積極的學習動機
葉圣陶先生說:“把教師的要求轉變成學生的需要是改變教學的最高境界?!边@句話生動而全面地詮釋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愛好,強化學習動機在教學中的意義和重要性。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樂觀的學習情緒,就能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與不足,樹立自信心,并形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個人品質。在英語教學中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入門”。動機是支配行為的直接原因,英語學習的動機表現為渴求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動英語學習的一種內部因素,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積極性的心理狀態(tài)。多年的實踐證明,有良好的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的效果就好。而無學習動機或只有消極的學習動機,往往把英語學習當做一種負擔,學習的效果就會不佳。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強化學生潛在的積極的學習動機,抑制消極的學習動機。這就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對他們有吸引力的學習目標。
二、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育人者必知人,啟人心智者必知其心。在素質教育中,心理素質屬于核心地位。提高心理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持續(xù)不斷地培養(yǎng)。我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覺得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一是樹立良好的班風,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個體產生群體歸屬感、認同感和力量感;二是通過舉辦不同的班級活動,如繪畫、唱歌、跳舞等激發(fā)他們的表現欲,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長;三是充當學生的“心理醫(yī)生”,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源源不斷地為學生輸送健康的心理營養(yǎng),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三、培養(yǎng)真摯的師生感情
學校教育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必須以師生關系的和諧為前提。師生感情融洽,可以營造友好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用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耐心細致的作風,平易近人的風格,營造一種民主、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從而營造一個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必須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理解并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切不可高高在上,使學生敬而遠之。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興趣愛好,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滿足學生各方面的興趣與需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每個人都需要關懷,需要愛。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青少年時期最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特別是父母和老師的理解。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為學習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熱情和愿望。
四、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和教學環(huán)境
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藝術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長期存在,必然使課堂教學缺乏生氣,造成課堂氣氛高度緊張,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英語的氣氛也不濃。因此,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學習英語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1.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離不開課堂上師生間的積極互動,離不開教師對課堂的精心組織和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單詞教學時,要善于歸納,以舊引新、循序漸進,使枯燥、難記的單詞變得有趣、好學、易記。比如要教學生認讀“think”這個單詞時可由“ink”引出,讓學生找出字母組合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就是所謂的以舊引新。類似的還有“ask”與“task”,“cover”與“recover”,“tree”與“street”,等等。又如:角色扮演、表演對話、小品、做游戲、課前5分鐘講故事、聽錄音、觀看幻燈片、男女隊比賽、唱英語歌曲等,真正寓教于樂,讓學生感到無窮的快樂。教師適當表揚,一定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2.轉變課堂角色。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一種簡單的單向傳遞的方式,教師是傳授者和組織者,而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者。學生在上課時只是聽課和記筆記,很少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課堂氣氛極為沉悶,學習效果不好。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所充當的角色,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角色中解放出來,真正充當課堂教學的主體。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當“主角”,以此來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3.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成就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能極大地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一次成功的體驗可能推動兩次成功,多次成功的體驗使學生信心百倍,從而保持學習的興趣,使成就感成為推動學習的動力。
4.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習英語是為了與別人進行語言上的交流。因此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英語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或半真實的情境,把課堂變?yōu)閯?。讓學生把所學的句型短語和其他一些語言知識搬到舞臺上,運用到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交流中。教師要帶學生走出課堂,走入情境,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機,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