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林
(湖南師范大學 倫理學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81)
生命與藝術(shù)
——讀《悲劇的誕生》看尼采的人生悲劇觀
張林林
(湖南師范大學 倫理學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81)
作為眾人心目中的“千年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尼采,是一位應該被超越的偉人,他曾大聲高喊“上帝死了”震撼了整個歐洲世界。《悲劇的誕生》是尼采的處女作,尼采透過日神阿波羅與酒神狄俄尼索斯以及二者之間的斗爭與融合得出了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悲劇的結(jié)論,只有用藝術(shù)之眼去看待周圍才會發(fā)現(xiàn)生命是值得經(jīng)歷的。他提出了一種與叔本華不同的生命悲劇論——生命是痛苦的,但要笑著活下去。透漏于其中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以及個體生命力張揚的重要性,都對尼采之后的學說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生命;悲劇;藝術(shù);音樂
叔本華認為人作為存在物因為欲望與需求得不到滿足乃至得到滿足之后的無聊之感使得生活看起來是無意義的,是痛苦的,是一場苦難,因而是不值得經(jīng)歷的,正如他所言“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的那樣。尼采則在叔本華此種人生觀以及他本身所處的歷史背景之基礎(chǔ)上提出了自己的生命價值觀,即生命本質(zhì)上是就是一場悲劇是充滿痛苦的,個體化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悲劇性。不同于叔本華悲觀主義的是尼采認為人生雖充滿痛苦,但要以藝術(shù)的審美眼光看待其,面對苦難時要爽朗地笑,也正因為此生命與世界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故而,尼采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種樂觀主義的人生觀,他希望的是人類通過自身生命力的張揚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叔本華在《悲劇的誕生》中描寫了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彌達斯國王在森林中苦苦追尋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好友西勒尼以期待找到“最好最妙的東西”,在國王的催逼之下西勒尼講到“可憐的浮生啊,命運多舛的孩子啊,你為什么要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無法得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歸于烏有。不過,對你來說,等而次之的東西是——立刻就死?!盵1]至此尼采借助西勒尼之口暗示到生命存在的悲劇性,生命在誕生之后逐步實現(xiàn)個體化,尤其在尼采生活的時代西方社會正經(jīng)歷著個體解放的偉大時刻,然而他認為正是這種個體化構(gòu)成了痛苦與悲劇的總根源與始因:人與大自然相隔離,人害怕死亡——人的最為自然、最為本真、最為美好的東西,即使最偉大的英雄為了生存下去也甘愿奴隸般的生活,任何毀滅都使人心生畏懼,人生終究是一場悲劇。
1.悲劇的誕生
尼采講的悲劇是從古希臘開始的,是在日神阿波羅與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相互斗爭與融合之中產(chǎn)生的,正如生命產(chǎn)生于陰與陽兩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樣?!皦簟笔侨巳硕加械?,而且這一擁有是平等的,在做夢的過程中任何一個人都是最偉大、最出色的藝術(shù)家,這與其自身的身份地位以及聰明才智等等是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它是人之本能的一種,不同于現(xiàn)實中的人之個體化現(xiàn)象。尼采認為人在夢中會看到不同于現(xiàn)實世界的某些幻影,在某種時刻覺得自己所處的世界也是虛幻縹緲的,但是這些美麗的幻影給人以快樂的感覺,在整個夢的過程之中日神阿波羅這一“發(fā)光者”無時無刻不向人們展現(xiàn)著優(yōu)美的表象,使人沉醉于其中卻不愿意回來。在現(xiàn)實之中古希臘人就利用其創(chuàng)造出了種種美妙的、令人賞心悅目的造型藝術(shù),例如建筑、雕塑等等。除了“夢”之外,人還具有另外一種本能那就是“醉”,這是與理性之神阿波羅相對立的非理性之神——酒神狄俄尼索斯所掌管的天地。與處于夢境不同的是,人在醉酒之狀態(tài)中常常忘了自己乃至整個世界,他們忽而歡快忽而悲傷,在高漲的激情控制下將現(xiàn)實中存在著的一切分割都給忘卻了,他們“著了魔”并最終實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就像生命誕生之初那樣,這在酒神節(jié)的狂歡之中已經(jīng)被證明了無數(shù)次。而在現(xiàn)實之中,人們受酒神狄俄尼索斯影響產(chǎn)生的最有代表性的藝術(shù)就是音樂。
日神與酒神分別象征著人的兩種本能世界即“夢”與“醉”,他們各有優(yōu)點也各有不同,也正是在二者的相互斗爭與融合之中誕生了悲劇。日神給人以形象之美,使人在現(xiàn)實世界之中獲得了夢想,獲得了人生的追求,但是這種夢境必不可少的一種品質(zhì)就是“節(jié)制”,正如現(xiàn)實中人與人的和諧相處需要節(jié)制一樣。但也正因為此昭示著夢的即將破碎,因為我們都知道即使再美好的東西一旦越過了底線就變成了惡,正如希臘民主社會的衰落。偶然的一天當人們發(fā)現(xiàn)生命必然滅亡,所擁有的一切必然失去時所產(chǎn)生的懷疑與恐懼之感必將人們擊垮,人們終會陷于無限的憂愁與痛苦之中。尼采為此在本書中點化出“荷馬式人的真正痛苦在于和這種陽光下的生活分離,尤其是很快死亡?!盵1]此時酒神狄俄尼索斯就以“泰坦”、“野蠻”的方式告訴人們生命本來就是痛苦的,“全部的美和節(jié)制是建立在隱蔽的痛苦和認識的基礎(chǔ)上的”。狄俄尼索斯以這種反節(jié)制的“過度”之精神使人以“狂呼大叫”面對著人生的痛苦,進而在忘乎所以的狂亂之境中震撼著大自然乃至生命,在此超越之中獲得快感。終于在酒神狄俄尼索斯占統(tǒng)領(lǐng)以及日神阿波羅的配合之下悲劇誕生了,而生命也由此獲得了它的本質(zhì)并因狄俄尼索斯式的狂喜而獲得永恒。
2.悲劇的中斷
在《悲劇的誕生》不算厚的一本書里尼采花了一定的篇幅討論希臘社會悲劇之中斷現(xiàn)象。蘇格拉底——古希臘首個“將人從天國拉回現(xiàn)世”的智者,被稱為西方哲學的奠基人。尼采認為正是因為他的出現(xiàn)以及其后所形成的亞里士多德主義造成了希臘社會悲劇化的中斷,“在蘇格拉底看來,悲劇藝術(shù)除了面向‘智力低下的人’以外,并不‘說明真理’,因此也不面向哲學家,所以我們有雙倍的理由遠離悲劇藝術(shù)?!盵1]至此,希臘社會進入了一個理論化的社會。人們崇拜那些具有非凡智慧的辯論家,盲目地信任他們,確信人類本身即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來解釋自身、世界乃至生命的奧秘,堅信思想本身不僅可以認識存在并且可以修正存在的論斷。人類這種“貪婪的意志”以自認為崇高的理性精神進行著所謂偉大的科學及其相關(guān)的一系列活動,在此種態(tài)勢之下人被非自然地分成各種等級,只有所謂的學者或是善辯的人才被奉為有素養(yǎng)的人。世人在此種蘇格拉底式文化的日日熏陶之下漸漸地認為這就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生存的意義所在。面對眼前的一切尼采痛苦地說這正是酒神精神即狄俄尼索斯式的狂喜之生活漸漸暗淡的開始,隨之而來的是真正的藝術(shù)以及作品的消失,人徹底被世俗化了。
3.悲劇的重生
在批判希臘社會悲劇之中斷的情況下尼采極力推崇德國精神以及在此影響之下的德國哲學所保留的那份悲劇精神。在尼采看來,康德與叔本華的哲學重新認識到了人自身及他的本質(zhì)所在——人的認識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人雖能認識自身及其周圍的事物以及世界但他所認識的僅僅是一種表象而已,那些隱藏在表象之后的物自體卻是超出人之認知能力的,對于人來講它們永遠是一個“謎”;在音樂方面,巴赫、貝多芬以及瓦格納等等以其強勁的力量使德國人重新感受到酒神與日神二者融合之后所帶來的悲劇式的狂喜之感的洗禮。在那擁有所謂的“自命不凡、以為無所不能的樂觀主義”的蘇格拉底主義的低頭之時,德國人民感受到了因通往毀滅乃至否定的道路之后所帶來的無比偉大的快樂與幸福,他們正如蘇格拉底主義出現(xiàn)之前的希臘人民一樣,雖然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忍受了戰(zhàn)爭所帶來的極端痛苦,但是依然頑強的笑著,他們讓悲劇作為自身的康復劑。在此尼采所說的悲劇之重生就是他對德國精神在一戰(zhàn)之后重新恢復的盼望,“誰也別想摧毀我們對正在來臨的希臘精神復活的信念 ,因為憑借這信念,我們才有希望用音樂的圣火更新和凈化德國精神”,[2]他希望德意志民族向擁有酒神精神的古希臘人一樣忍受痛苦但卻堅強地生存下來。
總之,通過《悲劇的誕生》尼采表達了自己的生命價值觀,從中我們亦可讀出尼采與叔本華的不同之處:尼采雖認為生命是悲劇的,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人應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經(jīng)歷它,在獲得自身生命之價值的同時使生命得到永生。但是,尼采是以什么來抵擋人生巨大的悲痛以尋找快樂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二個大問題。
我們知道在尼采看來悲劇的最終根源是因為存在的個體化,而個體的解體也給人帶來了最高的痛苦,但是尼采提出正是因為此人才獲得了與自然融合的最高快樂,這正如沙灘上堆砌沙子的小孩在建造了沙堆后又親手毀滅它時的快感。而人怎樣才能由這最高的痛苦體驗到最高的快樂呢?尼采說是藝術(shù),是藝術(shù)所帶來的“形而上的安慰”使人達到了酒神狄俄尼索斯式的狂縱狀態(tài),在體驗悲劇的過程之中實現(xiàn)了個體生命的永恒。
(一)關(guān)于藝術(shù)
1.真正的藝術(shù)是什么?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通篇都貫穿著對藝術(shù)的討論,因此“世界乃至人類正因為藝術(shù)而獲得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正當性”的觀點連貫起了整部著作及其主要觀點,尼采希望人人皆以審美之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以便承載著藝術(shù)之船翱翔于苦難的海洋進而獲得乘風破浪似的狂歡。悲劇誕生著藝術(shù),藝術(shù)亦誕生著悲劇。不管是日神阿波羅所象征的造型藝術(shù)(雕塑、建筑、舞蹈)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所代表的非造型藝術(shù)(音樂、詩歌)都是藝術(shù)之魂,真正的藝術(shù)正如悲劇一樣存在于日神阿波羅與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對立統(tǒng)一之中,但酒神在這種統(tǒng)一之中占著絕對的統(tǒng)領(lǐng)地位。這恰如在一出戲劇之中故事的進行離不開形象化的語言乃至人物的動作等等,但故事的升華最終依賴的是音樂與感情的忘乎所以式的渲染。音樂雖是酒神“醉”之瘋狂狀態(tài)的最好表達,但是音樂的表演以及流傳卻離不開世人以音符等符號記載著。故藝術(shù)誕生于二神的統(tǒng)一之中,但也只有在酒神狄俄尼索斯所象征著的非理性式的意志占主導地位而日神僅僅處于輔助之位時真正的藝術(shù)才出現(xiàn)了。至于這一點處于當代的我們也已體會到了,一部戲劇、一首歌曲打動我們的絕不僅僅是那些表面的語言或是動作而是隱藏于其中的情感宣泄。尼采認為只有這種真正的藝術(shù)才能實現(xiàn)非科學化、非道德化、非哲學化,它沒有任何的目的只是完全的自然而然,也正因此它擺脫了各種人為的束縛從而使個體的生命與自然實現(xiàn)融合后的永生。
2.藝術(shù)的最高形式——音樂
談到藝術(shù)不可不談的就是集中體現(xiàn)它的音樂,尼采曾言“悲劇是從悲劇的合唱隊中產(chǎn)生的”,可見音樂所占的地位之重要,它是世界的象征語言。在音樂的豪放之中人們似乎看到了酒神狄俄尼索斯,它僅以強烈的情緒便使現(xiàn)實中所謂的“健康”看起來是何等的蒼白無力,以至于人們在盡情的狂縱之中與現(xiàn)實世界相脫離并來到屬于自身的自由且理想之境,與自然忘我的融合在一起,體會著這偉大的藝術(shù)作品。正如當年的薩梯里合唱隊拯救了希臘悲劇一樣,尼采期望同樣體現(xiàn)著酒神精神的貝多芬式的音樂亦可以重新地喚醒德國的悲劇精神進而拯救現(xiàn)在的德國及其人民。
3.人應如何獲得真正的藝術(shù)
尼采認為人們尤其是那些俗世的人在面對真正的藝術(shù)時并不能正確的體會到它,故而也與生命的本質(zhì)失之交臂。那么應該怎樣才能使人領(lǐng)會到真正的藝術(shù)呢?首先,以“忘了自己”式的否定主體的形式欣賞藝術(shù),因為在尼采看來“著魔”是所有藝術(shù)的前提,作為觀眾的我們必須在第一刻乃至時時刻刻都領(lǐng)悟到這一點。如此著魔的觀看著同樣著魔的藝術(shù),人不再將自己當做單一化的觀眾,因為此時此刻他既是觀看者亦是藝術(shù)的表演者,他既是主體亦是客體,人邁入了體會真正的藝術(shù)的第一步。其次,尼采認為人要做到在藝術(shù)面前不僅要觀看其更要超越其。一個真正懂得悲劇的人總是能夠在舞臺上找到藝術(shù)所要表達的真正思想,那些表演不是世俗的經(jīng)驗表現(xiàn)而是酒神瘋狂式的展示,是一件珍貴的藝術(shù)品。尼采可憐世俗之人,其總是期待在一場戲劇的結(jié)局出現(xiàn)好人有好報或是英雄不死的場景已獲得卑微的心理慰藉。但現(xiàn)實卻給他以重擊,人們不明白如阿克琉斯般偉大的英雄最終亦是毀滅般的死亡,他們不知道也唯有死亡才能最終拯救并奠定這個英雄人物。至此愚蠢的人們必定失去了真正藝術(shù)所帶來的痛并快樂著的幸福感。
(二)藝術(shù)的形而上之安慰
開篇提及尼采與叔本華都認為生命因為個體化及其解體而成為一場悲劇的演出,但是不同的是叔本華以消極的態(tài)度認為因個體的解體故人生是一種不幸且無價值的過程,尼采則從其對立面出發(fā)來講,他提出正因為個體之解體這種毀滅性的結(jié)局人才能夠感受并進而領(lǐng)會到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醉狀態(tài),在與酒神共同的歡慶之中將生命的強力意志注入到肉體中并于此同時看到生命的光彩之處,最終人回歸自然如同精靈般地生活著。所謂唯有至痛才會帶來至樂。但是,我們不盡疑問尼采是如何克服生命所固有的痛苦而同時又顯現(xiàn)出如此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呢?尼采給出的答案是因為藝術(shù),因為藝術(shù)所給予我們的形而上之安慰,“任何悲劇都給我們形面上安慰,即從事物的本質(zhì)上說,盡管其表現(xiàn)形式變化萬千,生命卻是堅不可摧、充滿歡樂的?!盵1]
我們要理解尼采所說的藝術(shù)的形而上的安慰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人要在真正的藝術(shù)之中領(lǐng)會到其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正如上面我們談到的那樣人在觀看一出悲劇之時重點不在于感受它的各種形式化之表達而在于體會隱藏于阿波羅式表演背后的狄俄尼索斯精神。悲劇的藝術(shù)告訴我們生命的悲劇本質(zhì),悲劇的最終結(jié)果亦是毀滅,而那些所謂的塵世的救贖或是盲目的樂觀派之態(tài)度終是不可取的,那是對生命的誤讀,以此為真理的世人更不可能領(lǐng)會到悲劇藝術(shù)所帶來的隱藏于形而上之安慰中的快感。其次,當人們從藝術(shù)之中領(lǐng)略到了生命悲劇之本質(zhì)的時候,反觀現(xiàn)實的生活他們就會感到在看似平靜與幸福的下面埋藏的實際卻是泰坦式的惡魔,就好像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能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因為痛苦而引起的快感,在歡呼之中卻夾帶著難以控制的哀聲,樂極中的驚恐乃至泰極之時卻偏要尋求一份失落等等,只是這些都被可憐的他們(即俗世的人們)給“忽略”了。就在獲得悲劇感即明白人生的本質(zhì)是悲劇之時,人們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融匯到悲劇之中,真正接納并享受于這悲劇之中,仿若在聆聽貝多芬音樂之時人們忘乎所以的大聲歡唱,在看莎士比亞之劇時融入到哈姆雷特的感情之中并為他的叛逆感到痛苦,而在英雄之死的那一刻又體會到了毀滅所帶來的愉悅。人們渴望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出現(xiàn)并最終成為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化身,他們進入了狂醉的狀態(tài)因而在此中領(lǐng)略到了悲劇的偉大,感受到了藝術(shù)所帶來的形而上之安慰的快感,他們?yōu)槿松谋瘎⌒远鴼g呼。最后,在這種形而上之安慰的渲染之下人人渴望悲劇,他們勇于挑戰(zhàn)悲劇,即使他們知道最終的結(jié)果仍然是毀滅。因為人們懂得真正的強者永遠渴望悲劇,也只有悲劇的磨礪才能使他變得更加強大,與此同時也只有那些生活中的弱者才會害怕悲劇的到來,他們不敢直面生命的本質(zhì)卻用著及其柔弱的塵世撫慰來說服自己,這在尼采看起來是如此之可笑。尼采期望酒神狄俄尼索斯所帶來的強力意志能夠使正飽受卑劣之小國蹂躪的德意志民族擁有當年希臘人們所具有的達觀之態(tài)度來找尋生命之樂趣,他認為這也是酒神狄俄尼索斯賦予他的使命。
悲劇觀的提出對尼采之后的學說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之后的權(quán)利意志論就是最好的說明。但正如尼采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個高級哲人獨處著,并不是因為他想孤獨,只是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尼采是一個不被人理解的“千年十大思想家”?!侗瘎〉恼Q生》雖是他的處女作,但是其中充滿了睿智與驚人的思想,而這也正是尼采自身悲劇的開始。這部著作不但并未讓世人驚嘆他的才華更因與當時正統(tǒng)思想相對立的叛逆言論讓尼采失去了在大學任教的職務,尤其讓世人誤解尼采的是其學說在二戰(zhàn)之中被納粹分子利用并給全世界帶來了無可挽回的災難,孤獨的思想家最后凄慘地離開了人世。如今人們對尼采已有了正確的看法與評價,他的偉大思想已深刻地影響到了當代人的生活:當今時代人們處于物欲橫流之中,欲望的無限膨脹使人在痛苦之中度日如年、虛度人生!尼采的人生悲劇論則驚醒世人,他們應該在認識到人生真正的本質(zhì)之基礎(chǔ)時忘卻塵世的種種區(qū)分(尤其是在如今已經(jīng)被資本異化了的世界里),同時用藝術(shù)式的審美之眼光看待世界的一花一草,明白人生雖然充滿了痛苦但亦是美好的,痛并快樂著,笑著活下去不可將自己的生命浪費掉。
[1]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悲劇的誕生 [M]. 趙登榮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29,31,86,49.
[2] (德)弗里德里?!ねつ岵?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 [M].周國平譯.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6:88-88.
[3] 成 芳.我看尼采 [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414-428.
[4]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研究 [M].張隆溪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134-209.
[5] 王向峰.生命力的張揚——尼采美學的核心 [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445-451.
[6] 周國平.悲劇的酒神本質(zhì):尼采的悲劇觀 [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11-19.
[7] 李泓臻.悲劇的命運與藝術(shù)的救贖——透過《悲劇的誕生》看尼采的審美人生觀 [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3):137-141.
[8] 周 鍵.悲劇的他者——論尼采的悲劇觀[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22—27.
Life and Art— Nietzsche’s View on Tragedy through The Birth of Tragedy
ZHANG Lin-Lin
(Institute of Ethic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Hunan, China)
As one of “Millennium ten great thinkers” in people’s heart, Nietzsche was a Great man to exceed. His shouting,“God is dead”, shocked the whole European. The birth of tragedy is the debut of Nietzsche. Through the conf l ict and fusion between Apollo and Dionysus he put forwar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ife itself is a tragedy. Only from the angle of Art to view the world, people would fi nd the life is worth living. Nietzsche obtains the different view of life’s tragedy from Schopenhauerlife is painful, but we should live with a smile. The optimism in it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Nietzsche’s later theory.
life; tragedy; art; music
B82
A
1673-9272(2012)-02-0050-03
2011-12-26
張林林(1987—),女,河南洛陽人,湖南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碩士生,研究方向:應用倫理學。
[本文編校:徐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