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任谷
(浙江省義烏市赤岸鎮(zhèn)農辦,浙江 義烏 322003)
20世紀末,由于經營體制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不僅糧食生產突飛猛進,水果生產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義烏市赤岸鎮(zhèn)出現了“萬畝果園、萬畝茶園、萬畝菜園”的局面。這對當時促進農民增收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一哄而上,受當時的科技水準限制,所種的水果、無論在品種和種植模式諸方面都很快表現出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狀況。例如柑橘早熟品種 (宮川興津)僅占總量的15%,中熟品種溫州蜜橘為70%,遲熟品種 (椪柑)占15%。由于品種搭配不合理,果品成熟期過于集中,未能岔開銷售季節(jié),上市時間短、價格低,果農虧損嚴重。再則由于種植密度過密,挖梢、抹芽及整枝技術跟不上,果園出現嚴重早衰現象,使果農得不到設計的經濟效益,也更加加速了果園的荒蕪及衰敗。為此對老橘園進行了高位嫁接技術探討,并取得良好的效果?,F將柑橘高位嫁接的效果及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運用高位嫁接技術,嫁接當年由于去除大部分直立枝,當年產量雖然受輕微影響,但由于去除大部分直立枝,有利于下部分枝條得到更多的光和熱,促進光合作用,有利于坐果及提高品質。
應用高位嫁接技術,選用早、中、遲熟新品種搭配,使柑橘上市時間可提前或延后1個月,全年上市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嫁接當年產量雖有所下降,但價值損失并不大,且根據多年實踐經驗,以采用高位嫁接的柑橘(溫州蜜橘),嫁接天草 (雜柑)為例,嫁接后第1年如果新梢在1 m以上,每個新梢可收商品果7.5 kg左右,下層柑橘產量仍在50% (嫁接前)以上。嫁接后第2年,每個新梢可收商品果10 kg左右,但下層柑橘產量下降1~2成。因此,嫁接前后果品產量變化不大,但由于品種更新換代,商品果價格上升差異很大。據不完全統(tǒng)計,溫州蜜橘1元·kg-1的收購價,而新品種天草,收購價均在4~5元·kg-1,由此可見,在不提高產量的同時,效益高4~5倍。
所謂高位嫁接就是在認為需要更新換代的成年果園中,在果樹1.5~2 m區(qū)位段,去除該區(qū)原段以上枝條,并在該區(qū)段直立枝的第1側枝上采用貼接法接入新品種,使之在下1年開始掛果的嫁接技術。
柑橘植株一般為2~4 m的開張型,要將植株進行重修剪。一般在1.5 m以上去除所有直立枝,并注意在1.5~2 m區(qū)位段的直立枝上取6~10個開張角在45°~60°的第1側枝,用作嫁接,且保留1.5 m以下區(qū)位段的所有下垂枝。
接穗采集于所需品種的成年母本園,采集時間以露水干后、氣溫不超過28℃為佳。在母本樹中剪取1年生的春梢及夏梢,及時清除葉片,按250 g左右打捆,外層用濕潤毛巾保濕,采集的枝條應及時運輸和嫁接。如果遠距離采集需進行低溫冷藏保鮮,如果不能及時嫁接完畢,接穗需用濕沙保鮮。
春季嫁接以采取貼接法為佳。一般樹冠在2 m以上的果樹可嫁接6~10個接穗為宜,嫁接部位選在前期處理時所留的第1側枝上。如果進行秋接,則采用“丁”字形芽接法,嫁接部位可在1.5~2 m段的第1側枝背上部位,既方便操作,又可利用新梢爭取頂端優(yōu)勢。
嫁接 (春接)10 d以后,接穗新芽在膜內充分發(fā)芽,新芽極度飽滿,屆時,可用小刀或竹簽劃破復膜 (但不能傷及新芽)讓新芽伸長,使新芽長到15 cm以上進行第1次摘蕊,經過2~3次接蕊,新梢至9月20日左右,一般可長到100 cm左右,且有2~3個分枝。在此期間,運輸時進行控梢抹芽 (指對砧木樹枝),原則上有利于新梢生長發(fā)育為基點。9月20日后,隔7~10 d噴灑2~3次以磷酸二氫鉀為主的葉面肥,確保新梢葉片安全過冬。使新梢順利成長為第2年結果枝。
高位嫁接技術簡便易行,省工減本,在老果園品種更新換代方面應用確實行之有效。但在實際操作中仍有諸多問題需要加以改進:如在嫁接操作時,一定要按標準留好1.5 m以下區(qū)位段的砧木枝條,既可保持產量,更可以提供新梢的有機養(yǎng)分,保持新梢正常生產。所以功能葉的份額千萬不能過早減少,更不能為圖嫁接操作方便,進行簡化嫁接,否則將嚴重影響成活率以及造成新梢機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