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長路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俗文化與健康系列講座(一)——春節(jié)節(jié)俗與健康
溫長路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北京 100029)
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健康
春節(jié),也稱為“年節(jié)”,是中國人最重要、最隆重的節(jié)日。它既是對過去一年的回顧、總結,也是對新一年的規(guī)劃、啟動。我國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與中國的習俗大體相近。
關于春節(jié)的起源,有文獻可考的,起碼可以追溯到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大凡狹義的春節(jié),指的就是農歷正月初一的這一天。廣義的春節(jié),指的則是圍繞正月初一這一天前后開展的一系列籌備和慶典活動。向前推,大致可以從節(jié)前的臘月二十三算起;向后推,一直要持續(xù)到年后正月十五的燈節(jié)結束,前后有一個多月的熱鬧。
有人說,春節(jié)是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喜慶節(jié)日,這話也不無道理。自古迄今,人們都是這樣過來的。仔細想想,圍繞春節(jié)的這些活動,無不與人的健康關系密切,于是才有了我們要說的話題。為了表述上的方便,我們不妨把春節(jié)前的一系列準備活動稱為“迎節(jié)”,把春節(jié)期間的主要活動稱為“過節(jié)”,把春節(jié)后的慶?;顒臃Q為“玩節(jié)”,并將與之相關聯(lián)的健康知識融于其中,以使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更圓滿、更科學、更健康、更具文化意義。需要說明的是,圍繞春節(jié)的活動和健康話題有不少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要因敘述上的人為分割造成理解上的誤解。
1.1 節(jié)俗溯源 進入農歷的臘月二十三,人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備年了。僅準備周期之長,就足以看出對這一節(jié)日的重視程度。二十三要祭的灶神,是古代民間信仰中的主要神,究竟屬誰,說法可就多了,起碼有炎帝、黃帝、祝融三說,可能與地區(qū)信仰習慣的差異有關。后來他有了名姓,甚至還有妻子和六個兒女,漢代稱“宋無忌”,宋代稱“蘇吉利”,唐代稱“張子郭”,是上帝派往每個家庭的耳目,專察人間過失。月晦之夜,他上天白人罪狀,大過減壽三百天,小過減三天。所以,他在人間有了權威,“祭灶”是人們討好他的表現(xiàn)。北京地區(qū)流傳的《霓裳續(xù)譜》中記得明白:“一張方桌擱在灶前,千張元寶掛在兩邊,滾茶涼水,草料俱全,糖瓜子,糖餅子,真素兩全。當家跪倒,手舉著香煙,一不求富貴,二不求吃穿,好事兒替我多說,惡事兒替我隱瞞。”看來,中國人耍手段、弄虛作假、糊弄上司的本事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用灶糖祭灶神,又甜又粘,吃人家的嘴短,堵上他的嘴,他就不亂說了。
“祭灶”的禮節(jié)原本簡單,唐代詩人羅隱“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的詩句可證。后來復雜化了:“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上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尚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肉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卑凑漳纤卧娙朔冻纱蟆澳袃鹤毛I女兒避”的說法,祭祀活動要由男人主持,實際上是男兒先祭女兒后拜罷了。祭品葷素皆有,還要灑酒燒錢,目的是要“醉司命(灶君)”。用酒醉他也罷,用糖粘他也好,異曲同工,千方百計封住灶君的口罷了。據說灶君上天還要騎馬,以雞代馬,有的地方還要殺只大紅公雞“祭灶”。如今,“祭灶”這一套程式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了,但在這一天吃點糖的習慣卻被保留了下來。因為這一天是進入年關的標志,甜甜蜜蜜迎新年也算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事。
1.2 健康話題 糖對人是不可少的食品,因為人體機能活動的能量有70%是靠糖供應的。機體缺少糖,好比火車缺少燃料。沒有燃料,火車無法轉動;沒有糖,人的生命就會終結。糖的主要來源是人們所食之食物,以米、面之類的主食中含量最豐,也包括直接吃糖。糖有三個類型,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之類的單糖,蔗糖、麥芽糖、乳糖之類的雙糖和淀粉、糖元、纖維素之類的多糖。我們平時吃的食糖、糖果和用于祭灶的糖類都是雙糖,吃的食物中的糖類都是多糖。這些糖不能直接被機體吸收,必須經過氧化分解的過程使它變成單糖后,才能在機體中發(fā)揮作用。當機體發(fā)生疾病時,這一接受渠道會受到影響,故醫(yī)生就使用葡萄糖之類的單糖給病人,以解決機體缺糖的狀態(tài),促使健康狀態(tài)的恢復。
糖自古就被作為藥物使用,或直接用于對一些疾病的治療,或作為矯味劑,改變和中和一些具有刺激性藥物的性味,以便被病人接受。白糖味甘性平,有潤肺生津之效,可用于對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虛脘痛的治療。古醫(yī)籍《子母秘錄》、《隨息居飲食譜》、《本草綱目》、《本草經疏》、《食療本草》、《唐本草》中,均有其具體運用的記述。冰糖是由白糖提煉而成的冰狀結晶物,與白糖性味相同,有補中益氣、和胃潤肺之效,古方書中有用它治療咳嗽、多痰、口疳、久瘧和噤口痢的。紅糖含鈣、含鐵量和營養(yǎng)成分在蔗糖中最高,具有益氣、緩中、化瘀、消食的作用,最宜于婦女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使用。飴糖味甘性溫,有緩中補虛、生津潤肺之功,常用于對勞倦傷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口渴咽痛、吐血、便秘的治療,《金匱要略》中的大、小建中湯,《圣濟總錄》中的飴糖丸等,都是對它的具體運用。祭灶時節(jié),適逢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天寒干燥之季,選擇飴糖是符合中醫(yī)防病健身病機的積極舉措。
生活中的喜慶活動無不與糖發(fā)生聯(lián)系,其中糖具有的“甜甜蜜蜜”的好名聲是重要的原因。因為中國人講口彩,“甜甜蜜蜜”象征的是生活美滿、幸福。
2.1 節(jié)俗溯源 “二十四,掃房子?!边@是我國北方地區(qū)民諺中流傳很廣的說法。由于“塵”與“陳”諧音,這一活動就被稱為“掃塵”或“除塵”,就是除舊布新的意思。在農俗中,這一天被稱為“交年節(jié)”,按現(xiàn)代說法,就是開始進入新年倒計時了。從史料看,這一習俗起源甚早,《周禮》中就有“令州里除不蠲”的記載?!俺活谩保褪谴髵叱?。晉代的《拾遺記》則認為,這一習俗起源于帝堯時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把除塵限定在迎春節(jié)的特定時間里,起碼是宋代以前就有的事,因為《夢粱錄》中已記載得清清楚楚:“十二月,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彼w現(xiàn)的我國人民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傳統(tǒng),是健康、可取的。至于在節(jié)前哪一天打掃為好,各地說法不一,民間也有“臘月二十五,掃房又撣土;臘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臘月二十八,家什(餐具之類)擦一擦;臘月二十九,臟土都搬走”的諺語。實際上,打掃衛(wèi)生是春節(jié)前的突擊性工作,既可以集中在某一天進行,又可以每天抽點時間去搞一下,只要達到能干凈過節(jié)、為喜慶添彩的目的就是了。
2.2 健康話題 從科學觀點出發(fā),打掃衛(wèi)生決不是一時的事,除春節(jié)和重大慶?;顒又?,季節(jié)變換之際和平時生活中,衛(wèi)生都是要不時打掃的。我國古代把打掃衛(wèi)生作為一種迎接客人的禮俗,在客人到達之際,主人拿著掃帚在門外迎接,說明家中已經打掃干凈,歡迎客人光臨。這個禮俗叫“擁帚”。接著還有“蔽席”之禮,即拂拭、撣掉坐席上的灰塵。其實坐席上未必有灰塵,或者早已擦過,這種當著客人面的動作之不過是一種尊重、熱情的表示罷了。如今,生活中已很少能夠看到這一過程,傳統(tǒng)文藝作品(特別是戲曲舞臺)中還經??梢钥吹竭@一動作。
有資料說,人一生中有2/3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如何保持這個小天地的衛(wèi)生,創(chuàng)造舒適、潔凈的氛圍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打掃衛(wèi)生決不是可有可無或興來一時之舉,應當養(yǎng)成經常打掃和保持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家庭衛(wèi)生涉及的內容很多,除塵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由于空氣的流通,再干凈的屋子里也有灰塵存在。我們通過視覺、觸覺發(fā)現(xiàn)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灰塵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經測定,人每呼吸一次約有5000萬?;覊m被吸入體內,許多細菌和病毒就會隨之而入,這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運用濕式除塵的方法比較科學。這并不是十分復雜和辦不到的事,清掃前先灑點水、用點清潔劑或直接用濕拖布擦拭就是了。千萬不可除塵反揚塵,弄得周圍煙塵四起,把潛伏著的灰塵也攪動起來。有實驗說,在平靜狀態(tài)下,每立方米房間的細菌總數最多不超過940個,而打掃衛(wèi)生方法不當、弄得塵土四揚時,細菌數目反高出數倍乃數十倍。
2.3 相關連接 對于居室衛(wèi)生的要求,除塵只是其之一項,直接的還涉及采光、通風等眾多方面,均不可小視。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滅室內的各種致病微生物,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因此,居室的采光效果直接關系著機體的健康。門窗玻璃的清潔程度對居室光亮度有很大影響,普通玻璃的遮光率為10%,被塵埃污染后可達30%。加上近年來時興的有色玻璃和密閉陽臺的做法,更降低了居室的透光率和反射率。不少專家認為,這是造成視神經過度緊張,從而導致近視和全身疲勞的一條原因??茖W研究的結果表明,白天人的視機能對室內自然光線照度的要求不能低于75勒克司,而且要分布均勻,大體相當于看書和做針線活不吃力的感覺。當然,并不是說室內光線越強越好,光線過強對人體也是有害的,應當采取適當的避光措施。
例2:K=3,L=7時,的最小長度是十次采樣,圖2說明了幾種解法中的一種??梢钥闯?,小波并不像前一個例子那樣光滑,但是對于負頻率更接近于零。這是可以預測的,由于我們降低了消失矩的階數,同時改進了半采樣延期的近似值。
通風的問題也不可忽視,因為人在房間內生活(尤其是夜間睡覺)產生的“居室氣味”(也有人稱為“睡臭”的)、燒飯炒菜產生的油煙氣味等亦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有研究說,人肺可以排出25種有害物質,一個成人每小時要呼出25升二氧化碳。加上燃料中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及煙塵等,都會造成對呼吸道的刺激,引起呼吸道功能的病理性改變,從而誘發(fā)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的發(fā)生。國外有報告說,肺癌的產生與這些有害物質關系密切,廚師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常人。不過,也不必談虎色變,只要堅持每天開窗通風30min,正常生活造成的室內污染就會基本消失。關于開窗的時間,過去一直強調以早晨為好,而新近有報告說,應以上午9~11時或下午2~4時為好。理由是地球上每天有500萬噸二氧化碳及有害氣體排入大氣層中,早晨正是空氣污染的高峰。半上午和半下午這兩個節(jié)段,隨著氣溫的升高、逆流層的消失,沉集在大氣層的有害氣體逐漸散去,空氣的質量相對要高些。
還要強調說明的是,現(xiàn)代裝飾給家庭衛(wèi)生問題帶來的負效應已非常突出。各種石質地板材料中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涂料、油漆和裝飾面材中有害氣體的分解釋放等已經構成了對人體健康的威脅。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乏力、記憶力減退、血相改變的“家庭裝飾綜合癥”已不再是稀罕事,造成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嚴重后果的也有報道。有關專家呼吁,家庭裝飾的科學問題,到了該引起重視的時候了!并建議家庭裝飾應以明快大方、雅致潔靜為特點,避免越來越凸顯的“賓館化”傾向。
除了上面我們說的日照、采光、通風、除塵等方面的問題外,家庭衛(wèi)生還包括微小氣候、室內高度、隔音、防潮等眾多方面。這些問題既取決于決策者、設計者、建設者的認識能力和技術水平,也取決于每個居住者的關心和投入。住房衛(wèi)生事關生存質量,是人類生存中永恒的主題。
3.1 節(jié)俗溯源 割豆腐,就是“買豆腐”的意思。因為過去的豆腐都是按照方形或圓形的模具做成大塊的,交易時可根據買主的需求量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小塊。
豆腐是中國人生活中的主要食品,有營養(yǎng)而不膩,老少皆宜,春節(jié)宴會上就更不能缺少了。加之豆腐價格相對比較便宜,適合于過去生活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岸垢梦哆h勝燕窩”,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對豆腐的贊語,也是他吃豆腐的體會。燕窩為難得的山珍,與廉價的豆腐相提并論,足見豆腐在文學家心目中的地位了。古婚俗中也有用豆腐的,一不在其價值,二不在其營養(yǎng),三不在其能作藥治病,而是取“腐”與“福”的諧音關系,求個“幸福”的吉語。讓新娘坐在豆腐上,既不科學也不衛(wèi)生,新婚盛裝弄得臟兮兮的,讓大家嘻笑一場罷了。得福不得福,要靠婚后的勤奮和機遇,靠坐豆腐是坐不來的。
豆腐為我國特產,據李時珍在作《本草綱目》時考證,“始于漢淮南王劉安”,距今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峨S息居飲食譜》說它“以青、黃大豆,清泉細磨,生榨取漿,入鍋點成后,軟而活者勝。點成不壓則尤軟,為腐花,亦曰腐腦;榨干所造者,有千層,亦名百葉;有腐干,皆為常肴,可葷可素。而腐干堅者,甚難消化,小兒及老弱病后,皆不宜食,蘆菔能消其食。由腐干再造為腐乳,陳舊愈佳,最宜病人;其皂礬者,名曰青腐乳,亦名臭腐乳,疳膨、黃病、便瀉者宜之?!弊髡咭豢跉獾莱隽硕垢脑?、豆腐的品種和吃豆腐的宜忌,可謂研究至深?!侗静萸笳妗愤€交代了豆腐的做法:“經豆磨爛,加以石膏或鹵汁而成。”前者,就是如今市場上常見到的南方人喜歡的“細豆腐”;后者,就是多數北方人喜食的“粗豆腐”,也有稱為“老豆腐”、“北豆腐”的。
3.2 健康話題 豆腐有豐富的營養(yǎng),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其含量比魚和豬肉高1倍,比羊肉高2.2倍,120g豆腐中的含量與1個雞蛋的含量相等。它含的蛋白質還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易被機體吸收。我國的營養(yǎng)學家在研究了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配給問題后提出,增加豆腐及其制品的數量,以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美國、日本等一些發(fā)達國家早就開始了“豆腐工程”,用增加豆腐及其制品的定量,減代飲食中動物類食品的數量。
豆腐的相關制品很多,如傳統(tǒng)的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腦、臭豆腐等,近年還創(chuàng)造出了素雞、豆腐泡、軟豆腐、植物蛋白等新品種。最可喜的是,我國營養(yǎng)學家新近研究出了以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的豆腐新品種,它既克服了傳統(tǒng)凝固劑石膏、鹵汁破壞蛋白質、做成的豆腐口感不好、保存時間短等缺陷,又增加了豆腐的營養(yǎng),改善了豆腐的色、香、味。這種新品種豆腐比傳統(tǒng)豆腐的蛋白質高出19%,人體的吸收利用率提高40%,保存時間也由傳統(tǒng)豆腐的20h提高到7d。
值得一提的是豆制品中那“有人聞之搖頭敝氣,有人吃得洋洋得意”的臭豆腐干,因為它的“名聲”不好而被淹沒了許多功績。它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千克內含蛋白質144g,脂肪112g,糖40g,鈣720mg,磷1530mg,鐵42mg,還有一定量的維生素B族和尼克酸。其蛋白質分解后,可直接成為被機體吸收的氨基酸,這既是它的一大優(yōu)勢,也是它吃著香的緣由所在,因為這些氨基酸的味道甘鮮可口。聞著臭的原因是因為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硫化氫氣體,它有刺鼻的氣味。如何能讓它保持吃著香的優(yōu)點而又聞著不臭,這是豆制品開發(fā)的新課題,有待營養(yǎng)學家們去做文章。臭豆腐,是以其氣味特征命名的,為了改變聽覺上的不爽和由此產生的不良情緒反應,也有古人從顏色(青)和形狀(方)特征出發(fā),把它命名為“青方”,這倒不失為一個帶點文化味的雅號。
3.3 相關連接 豆腐及其制品作為藥物使用,自古已很普遍。因其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之功,而被用于對紅眼病、消渴病、休息痢等的治療上?!侗静萸笳妗酚盟敖饬蚧嵌尽?,《食物本草》用它治酒醉中毒。醫(yī)家姚克成還介紹了它一種特有的用法:“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則漸漸調妥?!倍垢で鍩?、解毒、化痰、止咳;豆腐漿清咽、下氣、補虛、止嗽;豆腐渣消腫、止痛,治大小便下血;豆腐泔水通便、豁痰,治小便不利。
豆腐以食為藥,藥食兩用。經常食用豆腐,有營養(yǎng)、健體、少病、益壽之功,不可錯過。但無論采取何種吃法,都應做熟后食用,涼拌豆腐也要先煮一下。因為豆腐中含的一種抗胰蛋白酶影響人的消化功能,當加熱至100℃時它就被分解了?!扒е蠖垢f煮魚”,民間說法有道理。另外,脾胃虛弱和患有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痛風、腎臟疾病的人也應慎食豆腐,以防對疾病造成不良影響。
4.1 節(jié)俗溯源 割肉,就是買肉,雖然包括牛、羊、豬肉等各種肉食,但主要是指豬肉,因為它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在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普通人生活中平時是很少能夠吃到肉的,春節(jié)吃肉就算是最大的改善生活了。所以,過春節(jié)其它的菜肴可以沒有,而豬肉是絕對要準備的,過年宰豬已成定俗,故豬又被稱為“歲豬”、“年豬”。在我國古代,豬也被作為祭祀之用,是節(jié)日祭祀神靈、祖先專用的食品,南宋詩人《歲末盡前數日偶題長句》詩中的“釜粥芬香餉鄰父,闌豬豐脂祭家神”句,就是專言此事的。因“豬”與“朱”、“蹄”與“題”諧音,在唐代,“豬蹄”還被用作贈品饋贈給前往趕考的秀才們,以祝愿他們“朱筆題名”于雁塔,為鄉(xiāng)里父老爭光。
在人們心目中,豬為苯頭苯腦之物。實際上,這是不公正的看法。豬相當聰明,只要經過培訓,它可以擔當許多特殊任務。在南太平洋的托勞群島上,豬可以在淺海中游泳,以捕魚充饑;在奧地利,豬可以充當“工兵”,嗅出埋在地下的地雷;在英國的智力動物園,豬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走上舞臺,翩翩起舞;在泰國叻丕府,豬參加格斗比賽,勇猛無比,獲勝者還能為主人獲得一份不菲的獎金;在美國,一只名叫“普里斯希拉女士”的小母豬,因在湖中救出了11歲的小主人而獲得勛章,成為美國當今最著名的家畜。1999年夏天,我國大連市金州區(qū)華家屯鎮(zhèn)一位老太太趕集路上犯了心臟病,跟隨她的小豬跑回家去把她的兒女們“叫”到了現(xiàn)場,救了老太太一命……無數事實告訴人們的是,豬決非拙苯之物而僅能作為人類的刀下之菜,豬是具有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精神的生靈。
我國的養(yǎng)豬史已有近七千年之久,這已被考古發(fā)掘出的新石器時期的文物所印證。我國豬的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品種優(yōu)良,公元3世紀成書的《博物志》中已作過這方面的論述,豬“生青兗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生嶺南者白而極肥”。如今,我國豬的品種更多,除保持原有的早熟、耐粗食、母性強、肉質美、豬鬃好等優(yōu)勢外,還按照人們的意愿培育出了“瘦肉型”豬,以滿足人們健康和口味上的新需求。
4.2 健康話題 人們選擇以豬肉為食,主要是看重于它的豐富營養(yǎng)。據測定,每千克瘦豬肉中含蛋白質169g、脂肪292g、碳水化合物11g,維生素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相當豐富,以為人體提供豐厚的能量供給。豬肉作為食品,方法多、花樣新,香氣噴鼻,刺激胃口??蔁⒖沙?、可烤、可炸、可爆、可熘、可燴、可燜,可做出幾百種不同風味的菜肴來,讓人盡享其美。日本琉球大學的外間由基教授發(fā)現(xiàn),豬肉還是長壽食品。在沖繩長壽老人喜食的豬肉、海帶、蘿卜湯中,豬肉的脂肪減少了30~50%,膽固醇大大降低,而不飽和脂肪酸卻明顯增加了,這對長壽自然構成了有益的幫助。一項調查顯示,豬肉餡餅對英國男子的誘惑力越來越大,為避免遭到妻子和女朋友的反對,他們常在外邊偷偷吃了再回家。一家連鎖超市的老板說,雖然限食豬肉的宣傳對他們不利,但在這里,每年照常能售出這種餡餅幾百萬個。
我國許多地方吃豬肉不吃豬血,扔掉它實在是太可惜了。因為豬血的蛋白質含量很高,相當于豬肉的4倍、雞蛋的5倍。國外和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qū)比較重視對豬血的利用,俄羅斯將豬血制成血漿,作為醫(yī)療補品;英國、丹麥、保加利亞等國用豬血制成香腸和甜點心,頗受食客們的歡迎;我國廣東一帶用豬血制成“血豆腐”,具有確切的補血效果。現(xiàn)實生活中,豬皮的營養(yǎng)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吃“去皮肉”逐漸成了城市人的飲食習慣。其實豬皮的營養(yǎng)價值也不低,1000g豬皮中含蛋白質264g,相當于同等量瘦豬肉的1.58倍;脂肪227g,是瘦豬肉含量的79%;碳水化合物40g,是瘦豬肉的4倍;可產生能量3260千卡,與瘦豬肉相差無幾。
中醫(yī)歷來重視豬肉的醫(yī)療作用,《隨息居飲食譜》用“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七個排比句式道出了它的諸多功能。除豬肉之外,豬的心、肝、脾、肺、腎、胃、膽、腸、腦髓、胞衣、骨、皮、油等也均作藥用,分別具有各種不同的藥用效果。
4.3 相關連接 豬的用途越來越引起人類的重視,在近代,用豬的臟器作為人體器官移植用的實驗已表現(xiàn)出了可喜的苗頭。英國政府已批準科學家利用豬進行移植研究,并為此培養(yǎng)出了一批“人化”豬作為器官的供品。1999年,美國已替一位39歲的波士頓中風女子的腦部注入豬胎兒細胞,成為全球第一位接受豬器官組織移植的病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也有積極進展,一種特殊豬皮的基因培養(yǎng)已在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取得突破,用這種轉基因豬皮治療燒傷將從根本上解決創(chuàng)傷面覆蓋的世界難題。我國第一只攜帶轉基因的豬心臟也于20世紀的最后時刻在武漢同濟醫(yī)科大學成功地移植給了一只獼猴,為解決器官移植中供體的缺乏邁開了關鍵性的一步。據悉,此前世界上第一例開展這項研究的是英國的劍橋大學。1995年,他們將一只轉基因豬的心臟成功地移植給狒狒,并使之存活了99d。
豬,可食可藥,可為人類服務,為人類創(chuàng)造財富,真可謂“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并且正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xiàn)與人類更直接的溝通,使它與人體緊密相連。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1-060
1672-2779(2012)-01-0100-05
(本文校對:王治華 收稿日期: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