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邊疆移民

2012-01-29 15:56趙入坤
中共黨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移民

趙入坤

移民是人口流動的一種方式,是人們在外在因素的吸引或內在因素的壓力下,為追求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和經濟利益而變更永久居住地的行為。研究移民的歷史是把握社會發(fā)展演變的重要途徑。邊疆移民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移民類型,有悠久的歷史,也是相關歷史研究和人口學研究的重要研究領域。新中國成立后的邊疆移民是中國人口流動的重要內容,有著相當的規(guī)模。對這樣的歷史,目前的權威性國史學著作和移民史方面的著作甚少涉及。因此,研究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邊疆移民不僅有助于把握新中國成立后前30年的社會發(fā)展變化,也有助于拓展國史學研究的領域。

邊疆移民幾乎與新中國的建立同步。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至新中國成立后的前30年,這一活動持續(xù)不斷。比如東北地區(qū),河北省自1949年11月19日起,先后分8批共移出14642人;1950年春平原省移出災民12855人,這些人被分別安置在原黑龍江省和松江省的慶安、鐵力、富錦、雞西、湯原等地①內務部農村福利司編:《建國以來災情和救災工作史料》,法律出版社,1958年,第20頁。。當年秋季,黑龍江又先后十次接收關內移民8291人(其中平原省6918人、河北省1286人、熱河87人);從1952年九十月至1953年,黑龍江省又接收來自熱河5個縣、遼寧3個縣以及沈陽市的集體移民3715戶,13946人①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6頁。。從1954年秋到1956年秋,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在黑龍江省安置移民37萬人②《當代中國的黑龍江》上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91頁。。據1956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報道,1955年和1956年共有37萬多移民來到北大荒③趙德馨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專題大事記(1949—1966)》,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8頁。。

又如西北的新疆地區(qū),人口凈遷入量在最初幾年較小,每年平均只有3萬人左右,從1954年開始大量增加,1959年達到高峰(凈遷入人口51.1萬,凈遷入率83‰,超過當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的6.5倍)④張純元主編:《中國農村人口研究》,中國人口出版社,1994年,第91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從1954年到1957年先后接收了山東、河南、河北、江蘇、上海等地的支邊人員和知識青年,以及一些刑滿新生就業(yè)人員。到1957年底,兵團總人口達31萬余人,其中職工17.8萬人。1958年,兵團接收了3萬名職工子女和家屬參加工作。1959年至1960年又接收了來自安徽、江蘇等地支邊青壯年10萬人,吸收自流人員21萬人。到1961年底,兵團職工總數達到50.3萬人,總人口86.6萬人。⑤《當代中國的新疆》,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第752、755頁。進入新疆的移民除了部分居住在烏魯木齊、哈密、克拉瑪依、石河子、奎屯等市區(qū)外,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兩側的山麓地帶的綠洲地區(qū),南疆腹地移民甚少。

新中國成立初期邊疆移民的范圍從一開始就是全國性的,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的邊疆地區(qū)均有大批人員移入。據黑龍江等15個省截至1955年11月底的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省內省外移民在內,有組織的移民共162019人。重點的黑龍江省共移民94919人。這些移民除盡量被安排在當地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外,政府還為他們建立了42個移民新村。遼寧移民16116人。北京向甘肅移民6205人。福建沿海地區(qū)向山區(qū)移民2268人。浙江、內蒙古、湖南、湖北、熱河、甘肅等省均進行了少量的移民開荒。⑥《1953—1957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農業(yè)卷》,中國物價出版社,1998年,第438—439頁。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邊疆移民基本上分為兩種類型:政府出面組織的集體移民和農村人口的自發(fā)移民。邊疆集體移民在1949年底就開始了,主要是災民安置,規(guī)模不大。國家有組織地大規(guī)模從內地向邊遠地區(qū)移民則始自1956年。當年春夏兩季,從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上海移往黑龍江、甘肅、青海、江西、內蒙古、新疆的移民達43.3萬余人。還有廣東、福建、遼寧、吉林、浙江、江蘇等18個省在省內移民29萬余人。國家對這項事業(yè)非常重視,僅黑龍江、甘肅、青海和內蒙古等9個省區(qū)為移民工作投資1億余元。⑦定宜莊: 《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54頁。政府鼓勵和支持內地及沿海地區(qū)的勞動者參加邊疆地區(qū)的生產建設事業(yè)。從1949年至1958年先后有114萬人響應號召前往新疆、黑龍江、云南、海南島等地工作。⑧《當代中國的勞動力管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100頁。

國家組織的大規(guī)模移民除了1956年的墾荒移民,還有50年代末的支邊移民和60年代中期以后的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1958年8月的北戴河會議作出了發(fā)動內地青壯年支邊的決定,計劃在1958年至1963年間從內地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廣東、川東等省區(qū)動員570萬青壯年到內蒙古、東三省、新疆、甘肅、青海、寧夏、云南、海南、川西等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qū)⑨《中共中央關于動員青年前往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qū)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1958年8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1—1。。經過兩年努力,有17個省、自治區(qū)動員和安置支邊青壯年及退伍兵99.7萬人(另有隨遷家屬44.6萬人),其中由山東去東北三省38.8萬人,從江蘇、安徽、湖北三省去新疆25.1萬人,從河南去甘肅、青海18.7萬人,從浙江去寧夏8.1萬人,從湖南去云南2.3萬人①《當代中國的勞動力管理》,第100頁。。

早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就有一些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場建設。1964年到1965年,青海、甘肅、陜西、寧夏4個省區(qū)分別成立了農建師。一大批北京、天津、山東等省市的知識青年被分置到農建師,成為開發(fā)西北的一支重要力量?!拔幕蟾锩逼陂g的1967年至1972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四川、江蘇等三市九省有116萬知識青年被跨省區(qū)安置,其中62%的人被安置在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云南、貴州等地多人少、有待開發(fā)的邊疆或偏遠地區(qū)。②劉小萌: 《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183頁。

在50年代,政府組織的集體移民是邊疆移民的主流。例如黑龍江從1955年開始大規(guī)模接收外省集體移民,當年接收山東集體移民17648戶,180165人;接收河南集體移民3112戶,15903人;接收河北、北京、遼寧的集體移民分別是907人、239人、3305人。1957年和1958年又分別接收山東集體移民10715戶、40187人和10421戶、54200人,另接收原移民家屬4811戶,19473人。據統(tǒng)計,僅山東集體移民就占了1952年至1958年黑龍江外省移民總數的89%。③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176—177頁。

自近代以來農村人口自發(fā)流動到邊疆的情況一直存在,尤其內地災民流往邊疆的現(xiàn)象十分突出。這種流動在全國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以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河北等省為最多。這種自發(fā)流動的規(guī)模也不小。1949年災民外逃“曾達二百萬人;1950年雖大為減少,但仍有四、五十萬人”。災民往往向北流動到東北及察、綏;向西流往晉、陜。④內務部農村福利司編:《建國以來災情和救災工作史料》,第41頁。1953年春僅就東北沈陽、鞍山兩市的統(tǒng)計有外來移民2萬余人。1956年秋,安徽、河南、河北、江蘇等省流入陜西、甘肅、新疆等省區(qū)的農民有8萬余人。⑤《當代中國的勞動力管理》,第127頁。1957年夏收之前對部分農民流入地的統(tǒng)計人數就達57萬多人。當年秋季到10月上旬,山東、安徽、河南、江蘇4省又有11萬多農民流入城市。⑥《制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人民日報》1957年11月16日。1959年初,據冀、魯、豫、晉、遼、吉、皖、浙、湘、鄂的不完全統(tǒng)計,兩三個月內農村流出的勞動力約有300萬人⑦《中共中央關于制止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指示》(1959年2月4日)。。1960年全國農村人口的流動達到一個高潮,有600萬人次⑧《公安部、內務部黨組關于堅決制止人口自由流動的報告》(1961年10月31日)。。由于連續(xù)遭災,1963年秋至1964年初以徐州為中心的豫皖蘇魯交界地區(qū)外流人口約180萬人⑨《四省勸阻災民外流會議紀要》(1964年1月),徐州市檔案館藏,檔案號C3—2—72。。盡管農村流出的勞動力也有進入城市的,但隨著國家控制城市人口力度的加強,流往邊疆地區(qū)就成為農村受災人口合法的、能夠實現(xiàn)移民愿望的唯一途徑。

由于嚴重的經濟困難,國家組織的大規(guī)模集體移民在20世紀60年代初暫停。但是地區(qū)之間的勞動力、人口的自發(fā)流動并未停止,比國家有組織移民規(guī)模更大的是農民的自發(fā)移民。這種移民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就是鏈式反應,即先前外出的人對沒有流出的勞動力的影響相當大,尤其當已外出的人寫信或寄錢回家時更是如此。1959年江蘇省徐州專署所屬沛縣流到新疆農墾88師的人寄錢回家致使當地400多人流往該處○10《關于農村人口外流和處理情況的報告》(1959年3月),徐州檔案館藏,檔案號C1—2—60。。1963年外流到東北某林場的人春節(jié)回豐縣老家,就有37人跟他去了東北○11《1962年秋至1963年6月制流工作總結報告》,徐州檔案館藏,檔案號C3—1—11。。據不完全統(tǒng)計,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黑龍江平均每年約流入自流人口25萬左右○12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235頁。。迄80年代初的30多年間,僅自發(fā)的省際移民即在1000萬人以上○13張善余:《中國人口地理》,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372頁。。

一般認為,“人口移動的終極原因是經濟的利害關系”①張純元主編:《中國農村人口研究》,中國人口出版社,1994年,第73頁。。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邊疆移民的原因并不如此簡單,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政治、軍事性因素的移民,比如屯墾戍邊。這是歷史上大規(guī)模邊疆移民的首要因素。所不同的是,新中國向邊疆移民首先是出于政治上完成國家統(tǒng)一、軍事上追殲反動軍隊殘余的需要。這期間的屯墾是解決軍隊補給困難,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移民。如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奉命進軍新疆。由于邊疆的窮困、路途的遙遠及交通的落后,部隊的給養(yǎng)供應極為困難。朱德在當時給王震的信中指出,軍隊“如不提倡生產,將不能生存,更不能維持秩序”,強調“今后你們以生產為保持軍隊生活,明春即發(fā)動是最重要的事”②《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25頁。。有鑒于此,1950年1月新疆軍區(qū)發(fā)布了大生產的命令,抽出一半以上的軍隊屯墾③《當代中國的新疆》,第746、747頁。。隨著國內和平的實現(xiàn),駐疆部隊生產的意義也在發(fā)生變化。1952年2月,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發(fā)出《關于部隊集體轉業(yè)的命令》,號召人民解放軍“站在國防的最前線,經濟建設的最前線”,“成為有熟練技術的建設突擊隊”④《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4頁。。中央決定進行軍隊整編,把一部分師團成建制地轉為各種工程部隊和屯墾部隊。

1953年3月,新疆軍區(qū)奉命成立生產管理部,負責組織部隊生產。整編后的生產部隊有15萬人。鑒于鞏固邊防的需要和生產部隊“不愿一下子脫離軍隊性質的番號,甚至因采用名稱不適當,也可能引起部隊的思想波動”,新疆生產部隊并沒有“采用完全脫離軍事性質的名稱”,而是定名為生產建設兵團⑤《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第117頁。。1954年8月,新疆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正式成立,下轄10個農業(yè)師、1個建筑工程師和1個運輸處,總人口17.5萬人,其中職工10.5萬人⑥《當代中國的新疆》,第748、750頁。。盡管生產建設兵團所屬成員此時才成為扎根邊疆的移民,但實際上他們是第一批由內地到邊疆的集體移民。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成員是特殊的移民。其建立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由于20世紀60年代我國邊疆地區(qū)的局勢比較緊張,為鞏固邊防,生產建設兵團這種特殊形式就普遍地建立起來。黑龍江、云南和海南等生產建設兵團就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創(chuàng)建的。生產建設兵團的第一批成員都是部隊的集體轉業(yè)官兵,而內地支邊移民和城市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則使生產建設兵團逐漸壯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從1961年到1966年相繼安置上海、北京、天津、武漢、浙江、江蘇等6個省市知識青年12.7萬人,僅上海知青就達9.7萬人⑦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第42頁。。黑龍江墾區(qū)自王震率10萬轉業(yè)官兵來到新疆后,先后有5萬知識分子,20萬支邊青壯年、54萬城市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來到這里,⑧《新中國五十年(1949—1999)》,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9年,第349頁。正因為邊疆的特殊性,后來的集體移民強調要“政治可靠”。因而,支邊的內地青壯年“大都是民兵的骨干力量”,擔負與邊疆各族人民一道“維持地方治安”、保衛(wèi)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任。⑨《農墾部劉型副部長在全國動員青年參加邊疆地區(qū)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1958年),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1。

第二,解決就業(yè)問題。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城市失業(yè)問題相當嚴重,同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也已顯現(xiàn)。1952年8月公布的《政務院關于勞動就業(yè)問題的決定》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其基本思路之一就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向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qū)移民,在不破壞水土保持及不妨害畜牧業(yè)發(fā)展的條件下,進行墾荒,擴大耕地面積”○10《中央人民政府法令匯編(1952年)》,法律出版社,1955年,第217—218頁。。

同樣,退出現(xiàn)役軍人的安置工作也十分重要。為加強軍隊質量,并減少軍費支出,1957年中央軍委決定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現(xiàn)有的員額裁減1/3,并在兩年內分期實現(xiàn)①《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第13頁。。為安置復員建設軍人并考慮到鞏固邊防,中共中央成都會議通過了《關于發(fā)展軍墾農場的意見》。據此,1958年3月至5月,近10萬名轉業(yè)官兵分批進軍黑龍江三江平原,到同年底,墾區(qū)農場發(fā)展到83個,有人口48萬。②《當代中國的黑龍江》上冊,第238頁。

由于人口增殖過快和經濟建設的失誤,盡管50年代進行了大規(guī)模移民,但就業(yè)壓力在60年代并沒有減輕,城市就業(yè)的壓力尤其突出。在“文化大革命”的最初幾年有三屆初中以上畢業(yè)生的就業(yè)被耽擱,總數達千萬,其中屬于城鎮(zhèn)戶口的有400萬人。毛澤東在中共中央1968年4月轉發(fā)的黑龍江省革委會《關于大專院校畢業(yè)生分配工作的報告》上批示:“畢業(yè)生分配是一個普遍問題,不僅有大學,且有中小學”。關于畢業(yè)生分配的方針,文件雖然提出面向農村、邊疆、工礦、基層四個選擇,實際上,由于國民經濟連續(xù)兩年衰退,因而只有面向農村及邊疆切實可行③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第135頁。。

第三,為了加快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和建設。邊疆地區(qū)占我國領土面積的50%到60%,擁有著豐富的為國民經濟發(fā)展所必需的自然資源,比如石油。在50年代我國僅有甘肅玉門油礦,被西方稱為“貧油國家”。1959年東北松遼平原發(fā)現(xiàn)工業(yè)油田,開發(fā)這個油田成為甩掉“貧油”帽子的根本希望。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zhàn)開始,由工人、干部、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學生、轉業(yè)官兵組成的13支會戰(zhàn)大軍4萬多人從全國各地來到大慶。同樣,黑龍江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礦區(qū)的開發(fā)建設,也吸引、容納了成千上萬的省外人員移入。從1954年至1961年,雙鴨山市機械人口增加36萬人,雞西市增加27萬。④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178、179頁。

又如橡膠是工業(yè)和國防建設的重要物資。新中國成立初全國只有零星植膠面積42萬畝,年產干膠200噸左右。為打破西方的經濟封鎖,滿足工業(yè)和國防建設的需要,1951年8月政務院作出《關于擴大培植橡膠樹的決定》,要求五年內以最快速度在廣東、廣西、云南、福建、四川等5省區(qū)種植橡膠770萬畝,其中云南為200萬畝⑤《當代中國的云南》(上),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第337頁。。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從全國有關單位調集的一批專家、教授、科技人員組成宜膠資源調查隊及上千人的勘測設計隊,分赴滇南墾區(qū)。1955年4000余復員轉業(yè)退伍官兵在滇南組建了9個軍墾農場。此后大批復員轉業(yè)退伍官兵、支邊青壯年、下放干部和職工進入滇南熱帶墾區(qū)。1958年有8000余轉業(yè)軍官、機關院校干部,3000復員戰(zhàn)士,13萬省內移民及場社合并過渡農民,進入墾區(qū)。1959年又有1萬多湖南支邊青壯年加入。⑥《當代中國的云南》(上),第341頁。

第四,災荒。我國地域遼闊,水旱災害年年都有發(fā)生。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自然災害尤其突出。在新中國成立初的十七年中,全國受災面積最大的是1960年,達6.5億萬公頃,最小的是1952年也達8000多萬公頃。其他年份由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全國受災面積基本在2億至3億公頃左右。成災面積的比重最高的達到68.6%,最少的也達到25%。⑦《新中國五十年統(tǒng)計資料匯編》,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9年,第35頁。因災害造成的災民數量驚人。據統(tǒng)計,1949年全國災民有4000萬,1950年有3300萬,1951年有3000萬,1952年有2700萬,1953年有3400萬余人。⑧《第二次全國民政會議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2頁。

對于受災地區(qū),國家都全力救助,其方法之一就是幫助災民在邊疆地區(qū)安家生產。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年政府就幫助4萬多災民移民東北、西北等邊疆地區(qū)⑨《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第152頁。。當然,由于救濟不及時或工作中的失誤,災區(qū)農村人口大量外流。據黑龍江民政廳1958年統(tǒng)計,1955年至1957年三年中安置外省盲目流入的災農248869人。僅龍江、德都、寧安等縣1958年就安置盲目流入災農5200余戶,2.6萬多人,其中多系從山東流入。①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177頁。

第五,其他原因。比如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就業(yè),1954年為解決犯人刑滿后的就業(yè)問題,中國政府制定了《勞動改造罪犯刑滿釋放及安置就業(yè)暫行處理辦法》,提出“在地廣人稀地區(qū)改造的罪犯,刑期滿了以后需要結合移民就地安家立業(yè)”,規(guī)定在這些人能夠生產自給時,“由民政部門用移民辦法,協(xié)助他們把家屬接來,就地安家立業(yè)”②《中央人民政府法令匯編(1954年1月至9月)》,法律出版社,1955年,第44—45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很早就接收這種刑滿新生人員,1959年至1960年就接受勞改犯人1萬多人③《當代中國的新疆》,第755頁。。此外,因水利建設而產生的移民也不少。如1958年秋,從山東梁山移到黑龍江肇源、克東兩縣的水庫移民5000戶,2.5萬人。東北和西南還安置過歸僑,如黑龍江省在1952年至1953年先后安置三批朝鮮歸僑2959戶,11611人,其中的88%安置在農村,12%安置在城市。④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259、231頁。

無論是集體移民還是農村人口的自發(fā)移民,往往是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比如中國中東部地區(qū)歷史上就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出于生活的壓力,許多中東部地區(qū)的農村人口在秋收掛鋤后,青壯勞動力外出找活干,掙點“外快”以盡量彌補農業(yè)收入的不足,老弱婦孺則外出討飯,以減少農閑時段的口糧消耗。在遭遇災荒時,這更是他們應付難關的主要手段?!瓣J關東”、“走西口”就是這種歷史習慣的典型代表。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yè)生產力的提高畢竟有限,不僅歷史上誘發(fā)農村人口外流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農業(yè)集體化的推進和國家工業(yè)化的起步則成為農村勞動力外流新的激勵因素。過去,青壯年農民外流的最大拖累是家屬生活無法解決。因此,外流經常不得不拖家?guī)Э?。由于農業(yè)集體化,在家庭勞動力外出時農戶受贍養(yǎng)人口的生活不致發(fā)生大的困難,這樣,農民外出已無后顧之憂。同時,國家建設的開展也大大增加了外出農民獲得臨時工作的機會,并且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建設的重點在東北和西部,使外流農民更加輕車熟路。正因如此,與新中國成立前相比,新中國成立后外流的農民絕大多數是青壯年,農民舉家外流并非經?,F(xiàn)象。許多農民有了出去“撈一把”的念頭。1957年徐州遣送站的調查顯示,山東平度、昌邑、濰縣、安邱等縣近幾年大部都豐收,但農民聽信東北、西北等地錢好賺的謠傳,因而不安心在家生產。安徽渦陽、蒙城、阜陽、懷遠、江蘇贛榆等地大部分整勞動力盲目外出,其中贛榆達到了90%以上,渦陽也在60%以上,都是想去東北、西北找工干的。⑤《遣送報告》(1958年),徐州檔案館藏,檔案號F16—2—58。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邊疆移民興起于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的時代背景下,處在剛剛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之中,因而明顯帶有那個時代的特征。

以上述相同的方法可以依次研究得出LGJ-70、LGJ-95、LGJ-120、LGJ-150、LGJ-185、LGJ-240等典型農網中壓線徑型號在4種典型負荷分布狀況下,其最大允許供電半徑隨不同中壓線路負荷的變化趨勢,具體情況如表4所示。

第一,邊疆移民的性質復雜。邊疆移民也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大致講,移民的動力來自外部的吸引力和內部的推動力。外部資源的開發(fā)和經濟建設造成的移民吸引力,與工業(yè)化同步,是正向的社會發(fā)展??蓪⑦@種移民看做發(fā)展性移民。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種性質的中國邊疆移民確實存在。移民的內部推動力往往與一些不好的因素相連,比如土地壓力、災荒等。當時,多數農村勞動力的自發(fā)流動往往是由這些因素造成的。因此,這種流動還是一種生存性流動,其流向并不是人口稠密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而是人口相對較少、能夠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地區(qū);在產業(yè)轉換上則表現(xiàn)為從狹義農業(yè)向廣義農業(yè)的流動。從19世紀以來,中國人口的流動一直是從國家中心區(qū)向邊疆地區(qū)遷移。這種狀況在新中國的頭二三十年不僅繼續(xù)保持,而且得到加強。有人統(tǒng)計,50年代至70年代人口遷入率最高的省區(qū)分別是內蒙古、吉林、新疆、黑龍江、遼寧、青海、寧夏等省區(qū)①張善余:《中國人口地理》,第376頁。。上述多數省區(qū)均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建設的重點地區(qū),內地農民之所以大批流入,是因為這些地區(qū)荒地較多,謀生的路廣。

邊疆移民性質的復雜不僅表現(xiàn)在存在著兩種性質的移民,更表現(xiàn)在這兩種性質交織在集體型和自發(fā)型兩種移民類型之中。比如有組織集體移民的動因主要是邊疆的開發(fā)建設。這應該屬于發(fā)展性移民。但是,50年代中期集體墾荒移民的主觀動因之一就是解決內地農業(yè)耕地不足的問題。生存壓力顯然占了比較突出的位置。同時,集體的發(fā)展性移民中的多數人被安置于從事農牧業(yè)生產,并非從事邊疆地區(qū)的工業(yè)化建設。如新疆1958年至1961年接收的25萬余內地青壯年中僅4萬余人被安置在城市工礦企業(yè)單位,絕大多數人被安置在人民公社、國營農牧場和生產建設兵團,從事農牧業(yè)生產,移民的實際結果對其身份沒有實質性的改變②《1965年接遷支邊家屬工作總結》,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1—16。。雖然自發(fā)移民的多數是因為原居住地的種種壓力而外流,但也不乏被邊疆工礦業(yè)建設所吸引。同時,自發(fā)移民落腳于邊疆非農產業(yè)的也不在少數。這就典型地表現(xiàn)為移民動因的生存流動,而實際結果為發(fā)展性移民。

第二,邊疆移民是國家建設整體規(guī)劃的一部分,因而受國家建設狀況起伏的影響比較明顯。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供應狀況不僅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wěn)定,也決定著經濟建設的規(guī)模。盡管1953年國家實行糧食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但是由于我國的已耕土地不足、糧食供求關系的緊張狀態(tài),將“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長期性的困難問題之一”,“不能不給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和國家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增產糧食,是當時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在當時條件下“增加農業(yè)生產的根本途徑”最可選擇的辦法就是墾荒以擴大耕地面積。1955年5月中央農村工作部提出《關于墾荒、移民、擴大耕地、增產糧食的初步意見》,指出內地向東北、西北的移民歷來就有,近幾年來也未停止。適當加以組織,數量將更多。為此,建議政府在東北、西北和西南等有可開墾荒地的邊疆地區(qū)組織內地移民墾荒。③《中央農村工作部關于墾荒、移民、擴大耕地、增產糧食的初步意見》(1955年5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01—2—166。

國民經濟“一五”規(guī)劃規(guī)定,“五年內,將擴大耕地面積3868萬畝”。國家要“適當地增加農業(yè)的投資,開墾更多的荒地”。④《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487頁。李富春在國家“一五”計劃的說明中強調在“一五”計劃期間,“應該積極地進行宜耕荒地的調查和勘察,完成1億畝以上荒地的勘查工作,至少完成4000萬畝到5000萬畝荒地開墾的規(guī)劃設計工作,為第二個五年計劃大規(guī)模地開墾荒地做好準備”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6冊,第325頁。。根據“一五”計劃的規(guī)定,中央農村工作部的意見被批準,當年就有18個省市上報了移民墾荒的計劃。

在“大躍進”期間,“勞動力不足是加速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qū)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困難”,“為了使得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能夠逐步地同內地一樣地獲得迅速發(fā)展,齊頭并進”⑥《中共中央關于動員青年前往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qū)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1958年8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1—1。,中共中央決定發(fā)動支邊,從其他地區(qū)調勞動力支援邊疆。

實施大規(guī)模移民需要物資、交通等多種保障。50年代中期的集體墾荒移民有完整的計劃,又實施于我國國民經濟正常發(fā)展時期,因而這次移民工作比較順利地完成了。“大躍進”嚴重干擾了國家的經濟建設。此時大批移民集中到達邊疆,超出了移入地的接收能力,造成了大量的移民安置問題。比如云南墾區(qū)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而導致住房、糧食、副食品供應緊張,多數農場不得不停產接人、背糧,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亂。職工思想動蕩,有6000余人私自離場或返回原籍。由于國民經濟的嚴重困難,大規(guī)模集體移民被迫終止。隨后的國民經濟調整也影響到移民工作,多數邊疆農場壓縮規(guī)模,精減職工。云南全省農場在1963年時由90個壓縮為40個,職工減為6萬人①《當代中國的云南》(上),第341、342頁。。江蘇支援新疆人員因當地無法安置、“精兵簡政”等原因被迫返回家鄉(xiāng)的日益增多。由于返籍者資財損失殆盡,移出地政府不得不在原籍重新安置這些人。②江蘇民政廳:《關于我省支邊返籍人員情況和請求撥給安置經費及物資的報告》(1962年10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11—3—1160。黑龍江自1961年就大力精減和動員“大躍進”以來遷入的人口還鄉(xiāng)生產。結果,1962年出現(xiàn)了解放以來第一次人口遷移的“大倒流”,凈返回原籍人口548萬人。③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179頁。

經過三年的調整,國民經濟在1965年得到恢復。邊疆移民工作也隨之復蘇。云南墾區(qū)自行返回湖南的工人紛紛回場,并帶引原籍18個縣的1.2萬人來到農場④《當代中國的云南》(上),第342頁。。新疆也在1965年恢復了接遷移民家屬的工作。

第三,移民工作驚人的組織程度和移民的集體安置。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經建立。這種經濟體制不僅形成了政府強大的組織管理能力,也確立了政府對社會事務的全面干預。邊疆移民工作就體現(xiàn)了這種特色。李富春在國家“一五”計劃的說明中指出,“使用機器和其他辦法進行開荒,有組織的移民耕種,這種辦法因為工作復雜,規(guī)模較大,國家應該協(xié)同各地方統(tǒng)一地擬定具體方案,有領導地進行”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6冊,第325頁。。依靠完整的政府組織機構開展移民工作,保證了移民工作的有序性。

集體移民的首要工作就是動員及遷送。為組織好移民工作,有關省區(qū)進行了積極協(xié)調。黑龍江在移民計劃確定后迅速召開了??h負責干部的移民墾荒工作會議,派出民政廳長等干部50余人前往山東重點移民縣協(xié)助動員、審查、組織運輸等工作。山東也派出民政廳副廳長等干部前往黑龍江協(xié)助安置移民。河南與青海就遷移與安置計劃、動員對象、物資支援等內容簽訂協(xié)議書,江蘇、浙江、河南省委為動員支邊成立了由第一書記或其他書記領導的專門委員會和辦公室進行工作,并相互訪問與參觀。⑥《農墾部劉型副部長在全國動員青年參加邊疆地區(qū)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1958年),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1。

政府組織的移民在當時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為此,社會各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動員工作,以形成移民光榮的政治意識。移民對象的確定要經過嚴格篩選,一個移民任務往往會有多個后備人選。江蘇首批移民任務1.6萬人,而確定的報名人數在動員區(qū)往往占到適齡人數的70%至80%。⑦《章維仁同志在省委第三次支邊工作會議上的報告》(1959年7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3。河南的移民動員提出“五不要”(地富反壞右不要)“六不批”(現(xiàn)役軍人愛人、孕婦、身體太弱、殘廢、有傳染病、家庭脫離不開的不批)的規(guī)定,得到農墾部的肯定⑧《農墾部劉型副部長在全國動員青年參加邊疆地區(qū)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1958年),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1。。江蘇的移民工作依靠基層組織,充分發(fā)揮鄉(xiāng)黨委和支部的作用,把動員工作分為三個階段:訓練骨干,調查摸底,宣傳發(fā)動,發(fā)動報名;目測,審查,批準定案;縣社集中,準備啟運。在人員運輸時實行定組、定人、定車、定量和包數字、包質量、包時間、包安全的“四定”、“四包”的責任制,切實掌握運輸情況,及時解決問題。⑨《江蘇省動員青壯年參加新疆社會主義建設遷送工作總結》(1959年),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5。移民的遷送程序復雜,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為順利完成移民遷送任務,各地成立了綜合性工作機構,集中辦公。江蘇成立的“省動員青壯年參加新疆社會主義建設委員會”就是抽調勞動局、團省委、財政廳、民政廳、交通廳、南京鐵路局、商業(yè)廳、宣傳部等多部門人員組成。

歷史上邊疆移民的安置是一種自然狀態(tài),即移民加入移入地已有的經濟體,或者成為移入地的“拓荒者”,形成自己獨立的經濟體。50年代的過渡時期是中國公有制經濟的形成時期。因此,邊疆移民安置的歷史狀態(tài)基本沒有出現(xiàn)。邊疆移民一般被安置于公有制經濟組織內或者建立新的公有制經濟組織,如生產合作社等。不論是集體移民還是自流移民均是如此。黑龍江本著政府扶助與群眾互助相結合的方針安置移民,1956年為省際農業(yè)集體移民建立新村431個,安置108126戶、132383人;安插到社16179戶、65409人;自辦分社304戶、1520人;其他安置479戶,1207人①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202頁。。

第四,邊疆移民的人口構成存在較大的差異,但集體移民的狀況要優(yōu)于自發(fā)移民。新中國成立后邊疆移民的持續(xù)時間較長,而且不同時段移民的具體原因并非相同。因而邊疆移民的人口構成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地區(qū)也不一致。如黑龍江在1952年至1957年共接受省際農業(yè)集體移民48858戶、306083人,其中來自山東的最多,有38448戶、265271人,以下依次是河南、遼寧、熱河,移民最少的是河北、北京,分別為907人和239人。1956年省際農業(yè)集體移民中青壯年占54%,老年和幼年占46%;全家移民的占46%,單身漢占54%。在單身漢中大多數是以青年墾荒隊的名義入疆的,其政治素質比較高,但性別比失調,男多女少,輕者為3∶1,重者為10∶1。②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200—202頁。

黑龍江集體墾荒移民人口性別比的這種狀況主要是由墾荒移民的組織動員方式和動員對象僅限于農村而決定的。中央農村工作部提出的墾荒移民步驟實際上分為兩步,最初的移民強調是勞動力,在移入地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后才接遷家屬。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女性農業(yè)勞動力畢竟為數較少較弱。這種狀況在支邊移民時就有明顯改善,如江蘇徐州地區(qū)1959年進入新疆支邊人員的職業(yè)結構比例大致是,工人占0.4%,農民占80.81%,手工業(yè)者占0.4%,服務業(yè)工人占0.16%,學生占17.9%,其他成分占0.24%;政治方面,黨員占6.58%,團員占15.36%;年齡結構方面,17歲至30歲的占81.86%,31歲至40歲的占15.2%,41歲至45歲的占2.92%;性別方面,男性占61.87%,女性占38.13%;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占26.25%,達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91%③《豐縣1959年動員青壯年參加新疆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總結》,徐州市檔案館藏,檔案號C9—2—1。。

政府組織集體移民的基本方針是堅持自愿原則,成員主要是政治可靠、身體健康,家庭拖累不大的青年,也有一些具備生產經驗的壯年,要求男女人數大體相等,各行各業(yè)人員進行適當配套,除了大部分是農民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工人及商業(yè)、教育、衛(wèi)生和各種服務業(yè)的人員,并配備一定數量的干部和黨團員④《中共中央關于動員青年前往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qū)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1958年8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1—1。。按照這樣的要求,江蘇省1960年進疆青壯年中青年占68.47%,壯年占31.53%,夫妻同進疆的24144人,全家都支邊的有7000多戶;未婚女占未婚男女總數的48.7%;進疆青壯年中黨員占2.26%,團員占4.92%,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公社、大隊、生產隊干部。在進疆青壯年中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上的占54.75%,其中有初中程度的1534人,高中大學程度的143人,一些略有技術的人員,包括鐵、木、竹、瓦等手工匠人,稍懂廠礦技術者,理發(fā)、縫紉等服務性行業(yè)人員,共2456人,各種技術及教學師資的培訓對象2416人。⑤《關于1960年支邊動員遷送工作情況和今后工作意見的報告》,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10。

自流移民的人口構成,相似程度較大,如黑龍江富拉爾基1952年至1954年自流移民流出前職業(yè)身份是農民的占69.7%,一般工人占20.7%,高小畢業(yè)生占6.5%,榮復轉業(yè)軍人占3.1%??梢姡^大多數是由農村流出的人口。這些人中有家并有房產土地者占72.6%,獨身和家中無房產土地者占27.4%,其中攜帶家眷者占20%。哈爾濱市1959年5月調查的6萬余自流人口中男性占73%,女性占27%;已在當地謀有職業(yè)者占64%,尚無職業(yè)者占36%;從流出地構成來看,山東占63%,河北占12%,關內其他省份占6%,本省人占12%,遼、吉、蒙三省區(qū)占6%。與富拉爾基自流人口來源地構成差別不大,關內流入者占大多數。①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207—208頁。

比較兩種移民,可以看出,因為內地移民前往的邊疆省區(qū)已經由政府事先規(guī)定了,集體移民的來源地不如自發(fā)移民的復雜。無論是集體移民還是自發(fā)移民,勞動力占有多數,但是集體移民的性別結構、職業(yè)結構、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質均高于自發(fā)移民。

移民的組織管理及其安置狀況對這一事業(yè)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中央農村工作部提出,移民應該是有組織的,組織農村中的特別是農業(yè)社中的剩余勞動力,攜帶部分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由地少人多地區(qū)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建立分社。最初去的只限于有勞動力的青壯年,春耕以前到達,一邊生產,一邊利用農閑時間修建過冬房舍。經過兩三年的積累,然后遷移家屬,正式與本社分開。往外移民的省區(qū)應在移民前幾個月或一年,即派縣區(qū)干部到計劃移往的地區(qū)工作,先接洽好,安排好;然后由區(qū)、鄉(xiāng)干部帶領移民前往,把勞動力組成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班子則更好。青年團應在這方面起積極的突擊隊的作用。接收移民的省區(qū)也應根據情況提出分年分批接收計劃,并在移入地區(qū)做好群眾工作,依靠當地群眾把移民安置好。

關于經費,中央農村工作部合算開荒及移民的路費每畝約合7元左右,由國家投資。牲畜、農具購置費及其他補助每畝約合10元左右,可用貸款解決。移民除集中安置外,在地多人少的地區(qū)一般農村都是缺少勞動力的,耕作比較粗放,而且村子周圍都有荒地可以開墾。這種地方應該盡量吸收外來的移民。無論是有組織移來的,或零星移來的,都可以把他們分散安插在勞力不足的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內,作為這些合作社的社員。這樣做既可以解決這些農業(yè)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重新耕種撂荒地,并有助于改變當地耕作粗糙的習慣,改進技術,提高產量;也不必為這些移民置備耕畜農具等生產資料,以節(jié)省國家的投資。這些移民當年的口糧可借吃當地義倉糧,或由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和政府預借,收獲以后歸還。移民所需房屋可利用農隙時間修蓋,所需費用可由自己的勞動收入和農業(yè)貸款或信用合作社貸款解決,國家也可予以必要的補助。②《中央農村工作部關于墾荒、移民、擴大耕地、增產糧食的初步意見》(1955年5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01—2—166。農村工作部移民墾荒的意見由中共中央批轉各地。以后各地移民的動員組織及安置工作基本上遵循上述中央農村工作部提出的辦法進行。

對于農村人口的自發(fā)流動,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政府的政策基本上是限制的③趙入坤:《人民公社初期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與管理》,《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第6期。,但對流往邊疆地區(qū)的則例外。1959年2月7日中央批轉了內務部黨組《關于農村人口外流問題的報告》,指出對于流到邊疆去的人口,一般不要動員他們還鄉(xiāng),應該由有關的省區(qū)協(xié)作,把流動去的人口的來歷、政治情況弄清,以便合理地分別安置④《當代中國的勞動力管理》,第417頁。。黑龍江安置自流人口一是在有條件的地方仍以就地分散插隊安置為主,二是通過建立新村,尤其是以老屯代建新村的方式來進行安置。1964年至1965年,黑龍江牡丹江地區(qū)以前一種方式安置了10200人,以后一種方式規(guī)劃當年建新村136個,安置10193人⑤李德濱、石方:《黑龍江移民概要》,第237頁。。

總結組織集體移民工作的經驗主要有:一是普遍進行宣傳教育。對移民,全面而切實地介紹移往地區(qū)生產和生活情況,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其自覺自愿;對移入區(qū)原居民進行思想教育,使其正確對待移民。二是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和支援,事先選定開荒地點,安置移民,供應糧食,及時發(fā)放貸款,組織車輛運輸,醫(yī)治移民疾病,使移民安心生產。

當時移民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是移民動員時基層干部的夸大宣傳,使移民到達荒區(qū)后不安心生產;移民原有房屋等財產不許出賣,在安置地借住房屋沒有明確時間與租金,移民與房主均有意見;安置在合作社的移民因無土地而怕秋后不能參加分紅,生活困難,原地社員也怕吃虧。熱河、浙江兩省在墾荒中出現(xiàn)破壞水土保持的現(xiàn)象。因此,農業(yè)部建議,移民原有房屋及土地上的作物、果樹等財產(土地除外)應歸移民自由處理,開出的荒地應歸移民所有。對移民加強自力更生的教育,使他們克服依賴政府救濟的思想,防止宣傳動員中的虛夸與片面性。在任務較大的省、專、縣建立健全移民墾荒的專業(yè)機構,具體掌握接送安置工作。開墾山區(qū)應注意水土保持,結合山區(qū)特點,以發(fā)展多樣性的經營原則進行全面規(guī)劃。①《1953—1957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農業(yè)卷》,中國物價出版社,1998年,第441頁。

移民安置的狀況對移民的鞏固影響很大。江蘇從動員時就考慮到移民的鞏固問題,動員適當集中,安置時把家鄉(xiāng)熟人集中在一起②《章維仁同志在省委第三次支邊工作會議上的報告》(1959年7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86—2—3。。這種考慮能夠起一定作用,但是,移民穩(wěn)定的根本是移民的年度收入不低于在原來地區(qū)的收入。移民收入高于原籍的情況是存在的,比如甘肅敦煌前進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有33戶移民,其中28戶的生活水平比原來地區(qū)要高。盡管如此,移民的困難也確實存在。住房缺乏、簡陋是首要的問題。有的移民因到達墾荒地較晚,開荒少,收入不足維持生活需要。還有一些移民對安置地的生活環(huán)境不能適應,部分青壯移民的家屬尚留在原地。因此,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移民完成遷送后就有人要求返回原籍,真正能夠穩(wěn)定下來的移民只占一部分,多數移民的思想還比較猶豫。

為鞏固移民成果,內務部專門作出指示,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和思想教育工作。安置移民較多的地區(qū)應把移民鞏固列為中心工作。民政、移民、合作等相關部門應步驟一致,分工合作,主動解決移民存在的困難;注意克服領導干部中存在的盲目樂觀情緒以及厭倦和畏難思想,提高基層干部的工作能力,多教辦法,多與鼓勵,使他們能夠勝任工作。針對解決了移民安置的一般生活問題后,少數移民仍然存在的生活困難,內務部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切實解決移民生活困難。該部指出,穩(wěn)定移民,必須加強對移民生產的領導,做好移民家屬的接送和安置。當前應調配與組織好勞動力,保證秋收,說服移民努力完成副業(yè)生產計劃,并根據按勞取酬的原則,定期及時分紅,以鼓舞移民生產安家的信心。

內務部告誡各地,移民家屬的接送和安置比移民的遷送工作更復雜。不僅必須按照完全自愿的原則,做好家屬的思想發(fā)動工作,解除其顧慮,還要做好房屋、生活資料等準備工作,量力而為,不要盲目遷移,防止草率從事和卸包袱的思想。移民家屬無論是否遷出,其在生產生活上有困難的,應盡可能地幫助解決。③《內務部關于鞏固1956年移民工作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guī)匯編(1956年7月—12月)》,法律出版社,1957年,第221—224頁。在進一步的指示中,內務部強調,移民鞏固的關鍵“是大力組織移民搞好農副業(yè)生產”,保證“移民的收入達到或超過移出地區(qū)的水平”。為此,“必須根據因地、因社制宜的原則,開展多種經營”。④《內務部關于繼續(xù)做好移民鞏固工作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guī)匯編(1957年1月—6月)》,法律出版社,1957年,第104頁?!豆饷魅請蟆钒l(fā)表社論,提出“幫助移民生產建家”。社論指出,領導移民搞好生產,增加收入,是當前移民工作的首要任務;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必須關心移民的困難,盡可能幫助解決問題。任何對移民生活漠不關心的官僚主義態(tài)度,必須切實防止和糾正。⑤《幫助移民生產建家》,《光明日報》1956年10月10日。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邊疆移民在中國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新中國邊防的鞏固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人口分布極不合理,在有名的“璦琿—騰沖”線以東集中了全國人口的大多數,而這條線以西地區(qū)則人煙稀少。持續(xù)的大規(guī)模的移民使我國的邊疆人口分布逐步地、緩慢地向著合理的方向發(fā)展。邊疆省區(qū)的人口遷入率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邊疆地區(qū)人口密度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見下表。

資料來源:(1)《中國人口統(tǒng)計年鑒·1988》,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第232—247頁;(2)張純元主編:《中國農村人口研究》,中國人口出版社,1994年,第80—81頁; (3) 《新中國五十五年統(tǒng)計資料匯編(1949—2004)》,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5年。

內地移民的到來極大地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建設,使得荒野變良田,戈壁建新城。在東北,每年總有成千上萬的農民到“北大荒”、大小興安嶺林區(qū)、墾區(qū),務工、務農、經商。他們通過傳統(tǒng)的社會關系介紹來到東北地區(qū),合則留,不合則去。許多人夏去冬歸,既解決墾區(qū)、林區(qū)勞動力不足問題,又解決了一些困難地區(qū)農民的生計問題。三江平原在新中國成立前是有名的“北大荒”,經過移民們幾十年的努力,開辟了成片的農田,建成了52個農場和八一農墾大學、農墾科學院等學??蒲袡C構,不僅使“北大荒”變成了祖國的“北大倉”,而且在墾區(qū)內出現(xiàn)了一系列城市和村莊。

在西北,分布于新疆廣大地區(qū)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瀚海戈壁大興水利,墾荒造田,植樹造林,先后治理了數十條河流,把荒無人煙的戈壁大漠變成阡陌連片的綠洲,建起了石河子、奎屯、五家渠、阿拉爾、北屯等軍墾新城。1966年前夕,兵團總人口達到148.5萬,職工80.8萬,農牧團場158個,工農業(yè)總產值14.16億元,綜合盈利1.12億元,給國家上繳糧食1576萬噸。在生產發(fā)展的同時,兵團的文教、衛(wèi)生、科研事業(yè)也得到較快的發(fā)展,基本上奠定了兵團事業(yè)的規(guī)模和格局。①《新中國五十年(1949—1999)》,第528頁。生產建設兵團的發(fā)展初步改變了西北邊疆的面貌。

同樣,內地移民也成為鞏固邊防的重要力量。中蘇關系破裂后,北部邊境的壓力相當大。1962年4月,新疆發(fā)生了“伊犁事件”,6萬多伊犁、塔城的居民越境進入蘇聯(lián),致使當地一度陷入混亂。根據中央的指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迅速從北疆5個農業(yè)師和直屬單位抽調1萬多名干部、工人,攜帶汽車、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前往塔城、裕民等四個縣執(zhí)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務,穩(wěn)定邊境形勢。同年8月,生產建設兵團奉命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建立邊境農場。從1962年至1966年,生產建設兵團在中蘇邊境建立了一條邊境農場帶,在防止?jié)撊霛摮龇矫姘l(fā)揮了重要作用。②《當代中國的新疆》,第786—787頁。在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擔負了西線的戰(zhàn)勤運輸任務。196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邊境團場民兵以民對軍,奮勇抵抗外國軍隊對巴爾魯克山的進犯,用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了祖國領土的完整。①《新中國五十年(1949—1999)》,第529頁。

關于移民效果的評價,否定的看法主要集中在集體移民方面。有人認為“組織大量移民墾荒,結果不但成效甚微,而且還留下了許多后遺癥”②張純元主編:《中國農村人口研究》,第92頁。。也有人認為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支邊行動是在“大躍進”的氣氛中進行的,帶有某種盲目性。1960年“大躍進”造成的經濟困難,使得組織支邊工作無法繼續(xù)進行,已經到達邊疆地區(qū)的移民也因安置不落實而大批返回原籍。到1961年底,140多萬支邊青年及家屬,跑回47萬人。1962年,去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qū)的25萬支邊人員只剩下9萬人。其中河南去青海的8萬農民在海拔3000公尺高原建立的32個農場連種子都沒有收回,被迫全部返回原籍。③《當代中國的勞動力管理》,第101頁。到邊疆的城市知識青年更是在70年代末大規(guī)模返城。

上述觀點所說的情況確實存在。然而,政府組織的大規(guī)模邊疆移民,雖然有些地方的移民鞏固率不高,但總體上有2/3以上的移民留在了移入地。他們與自由流入的勞動力一起補充了邊疆地區(qū)經濟建設所缺乏的勞動力。同時,集體移民鞏固率較高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如江蘇在1959年和1960年動員支邊145163人。到1962年因種種原因返籍者3萬人左右,其中全家支邊返籍的占返籍總數的70%以上。支邊青壯年的絕大部分已安家落戶。④江蘇民政廳:《關于我省支邊返籍人員情況和請求撥給安置經費及物資的報告》(1962年10月),江蘇檔案館藏,檔案號3011—3—1160。從1953年到1982年的30年間,8個邊遠省區(qū)農村人口增長幅度(97%)遠遠超過全國農村人口的平均增長幅度(65%),有些省區(qū)人口甚至成倍增長,如黑龍江為1.37倍,寧夏為1.33倍,新疆為1.26倍,內蒙古為1.15倍,青海為1.09倍⑤張純元主編:《中國農村人口研究》,第82頁。。誠然,30年的邊疆移民中自流移民的數量多于集體有組織的移民,但是,開發(fā)建設地廣人稀的邊疆地區(qū)需要許多前提條件,這些條件是分散的自發(fā)移民所無法提供的。同時,大量自發(fā)邊疆移民投靠的對象往往就是集體移民的親朋故舊,很多自發(fā)移民也是被安置在國營的農牧團場的。沒有集體移民的開拓,邊疆地區(qū)在短期內吸引大量移民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城市知青的大規(guī)模返城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他們中的相當多的人并不是在邊疆生活不如意,其離開邊疆一定程度是返城大潮裹挾的結果。同時,城市知青到邊疆實際上存在兩個階段:“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知青安置的許多問題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此前的工作還是值得肯定的。正視“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問題不等于否定“文化大革命”前的城市青年支援邊疆。

同樣,邊疆移民采取集體形式也是工作實踐的結果。主持移民工作的鄧子恢總結了移民墾荒工作情況,指出我國大片荒地主要在東北西北,這些地區(qū)的墾荒必先進行大規(guī)模水利建設。因投資大,合作社移民經營的困難很多。從農產品的商品率來看,國營農牧場為產量的70%至80%,而合作社只能達到20%至30%。盡管國營農牧場的費用高于合作社移民墾荒,但可以根據精算節(jié)約、勤儉建場的原則進行整頓,減少投資。因此,比較來講,大規(guī)模墾荒還是以國營農牧場為主,而輔以合作社的小量墾荒。⑥鄧子恢:《幾年來國營農牧場的巨大成就和今后的基本任務》,《新華半月刊》1957年第12期。

有鑒于此,決然地否定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邊疆集體移民并不可取。

猜你喜歡
移民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移民火星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12項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內陸移民(外二首)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Immigration移民
星際移民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