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津津 簡希堯
神經病學教學方法的探討
顏津津①簡希堯①
神經病學; 教學改革
最近公布的我國居民第三次死因調查結果顯示,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因。腦血管病為神經病學中常見疾病之一,神經病學的臨床見習、實習已成為醫(yī)療系、麻醉系、護理系的必修課。神經病學具有特殊的定位定性診斷,神經網絡交錯復雜,需掌握的內容較多,且多抽象難理解,而大多數院校的神經病學教學時間安排較短,更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因此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需調整課時設置、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貫穿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與神經解剖教學、臨床病例教學法、影像教學、詢問病史及查體教學法的緊密結合,分專題授課的模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臨床醫(yī)學本科神經病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教學內容論劃分為8個專題:基本理論、腦血管病、脊髓疾病、發(fā)作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脫髓鞘性疾病、神經變性病、肌肉疾病、神經系統(tǒng)遺傳疾病等。其中基本理論教學包括神經病系統(tǒng)解剖、神經系統(tǒng)癥狀學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原則。神經病學是一門既復雜又抽象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有許多枯燥、難以理解及記憶的概念,需要有極強的歸納、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學生們普遍反映很難。通過探究式教學,即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與討論為前提,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教學質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在進行神經病學教學前,先用最短的時間復習神經解剖,從而為學好神經病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習神經解剖的方法有傳統(tǒng)的(如口授、板書、掛圖等)和現代的(如投影、幻燈、錄像等),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可以使我們在短時間內抓住神經解剖的精髓。
1.1 多媒體教學法 具有綜合處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的能力,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現代電教媒體結合的產物,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簡捷高效、生動有趣、內容豐富,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也加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普遍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但多媒體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講課時畫面滯留時間短,不利于課堂筆記和課后復習;節(jié)奏太快,某些學生跟不上;尚處于發(fā)展初期,幻燈片較簡單,需要高水平的制作技術等。這就需要結合傳統(tǒng)教學法共同來完成教學任務[1]。
1.2 傳統(tǒng)教學法 有利于引導學生的思路,也有利于課后整理筆記,還可根據需要將解剖實物標本、教學模型等加入到教學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如背誦歌訣、實物、模型等。但缺點是短時間內傳達的信息量有限,跟不上時代。如果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穿插板書、掛圖等手段,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采用病例教學法,主要是以問題為基礎,以病案為單位,按預習、精講、討論步驟進行的教學方法。它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實際工作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確定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強調自主學習,切忌隨意選擇病例或組織無目的的討論,以免浪費時間,影響教學質量。具體實施過程如下[2]。
2.1 選擇病例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病例,以不脫離學生的水平為標準;其次要能通過病例的整體性把所學過的醫(yī)學知識串起來,起到復習以前學過知識的作用;再次就是力爭做到通俗易懂,不能把病例討論變成學術討論。
2.2 組織討論 學生應做到課前預習,每人發(fā)一份病例提綱,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預討論,上課時選派代表發(fā)言,屆時教師應隨時解答學生代表提出的問題。
2.3 重點講授 在課程的后半段,由教師進行重點講授,著重講授所討論疾病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分析需嚴謹周密,注意與臨床緊密結合。
2.4 進行評價 教師總結討論的優(yōu)缺點并進行講解,使學生逐漸掌握討論病例的方法、步驟和技巧,教會學生們勇于創(chuàng)新,不依賴權威,要有新的見解,避免固定思維、籠統(tǒng)思維,對疾病要有個體化認識。
作為一名臨床醫(yī)生要看好影像片,除了有扎實的解剖學及影像學基礎,還要大量的閱片,才能對疾病得出基本正確的影像診斷。教學中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辨別正常的與異常的影像學資料的表現,并分別分析它們在診斷中的意義[3]。
3.1 復習影像學基礎 利用較短的時間復習影像成像原理,有助于學生對影像學資料的理解。
3.2 制作幻燈片 同時比較講解正常與異常的影像片,以CT、MRI為主。要提前搜集大量典型病例的資料,某些疾病的資料可以達到看一次記一生的效果,同學們在接觸到許多諸如CT、MRI資料后,對疾病的診斷認識可以達到新的高度。
學生們尚未步入臨床實踐,未養(yǎng)成在查體中分析病情的習慣,從而不能把握所查到體征的意義。故而培養(yǎng)良好的詢問病史及查體習慣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
4.1 詢問病史實踐演練 學生間建立互動關系,一方扮演醫(yī)生,一方扮演患者,事先要有設計好的病案,要使詢問病史變成真正受學生自己操控的過程。
4.2 針對性的查體教學 以往的經驗表明,學生對于神經系統(tǒng)查體,通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師在幻燈、錄像等的配合下,詳細講述每個體征所代表的意義極為重要[4]??傊?,神經內科教學十分不易,歷來是教學工作中的難點,與神經解剖教學、病例教學法、影像教學、詢問病史及查體教學法結合以后,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的要求,使神經病學的教學變得容易起來。
當然在臨床教學過程中常碰到的困難也不少,神經內科臨床教師基本為非脫產教學,承擔的臨床工作任務較重,花在教學時間自然就少了,甚至認為帶教工作可做可不做。而臨床教學中實習生水平參差不齊,臨床學習的時間長短不一,見得少、看的少、聽得少、動手少的情況較為突出,考研和就業(yè)也占據了學生的很多時間和精力,一些學生認為只要出科考試及格就行,在臨床實習過程中缺乏積極、認真、主動的態(tài)度,極大地影響了學習效果。
總之,神經病學涉及的基礎知識多,理論深奧,抽象立體思維強,教學難度大。需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與學成為一體,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 劉賓娜.多媒體在診斷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5,26(4):81-82.
[2] 羅麗娜.內科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和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23(10):70-72.
[3] 胡兵.醫(yī)學影像診斷學教學方法探討[J].現代醫(yī)用影像學,2003,12(6):281-283.
[4] 金立,趙汝杰.研討性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5):2465-2466.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50
①廣東省惠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廣東 惠州 516002
簡希堯
2012-01-31) (本文編輯: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