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6日猛批競選對手對伊朗敘利亞動武的戰(zhàn)爭言論“極不負責任”,稱“戰(zhàn)爭絕非兒戲”。這被很大程度上看成他的競選言論。但這些話畢竟從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嘴里說出來的,值得鼓勵。
美國參議員麥凱恩等人近來鼓吹對敘利亞動武。他們的高談闊論總能吸引眼球和掌聲。奧巴馬稱因為他們不是美軍最高指揮官,“也不負多少責任”。他的“揭露”有幾分道理。西方的輿論及政治環(huán)境的確把“旁觀者清”變成了“旁觀者輕”,一些政治嘴巴越張越大。
美國有超強國際議題設置能力,但這并沒有轉化成美國政客們對世界的責任感。他們完全對照美國的政治鐘表過日子,把各種垃圾和污染傾倒給國際空間。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著這才是美國議員及輿論領袖的“范兒”。
國際上沒有人能批評這些大嘴的美國政客,批評了也沒用。現(xiàn)在奧巴馬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發(fā)出對他們的抨擊,盡管屬于美國的內斗,但這個“耳光”還是讓外界聽上去挺高興的。
其實戰(zhàn)爭狂言決不僅僅是在美國政客的嘴巴上說說,因為謊言多重復幾遍,信的人就會更多。美國是二戰(zhàn)后全世界發(fā)動戰(zhàn)爭最多的國家,這跟“鼓吹戰(zhàn)爭自由”決非毫無關系。
以麥凱恩參議員說話的強硬調子,如果他不是美國議員,而是任何與美國有摩擦國家的申辯者,他都會被美國輿論罵得狗血淋頭。他是標準的民粹主義者,嘩眾取寵的大師。是美國輿論的強大保護了他,也保護了那些對他國出言不遜、連外交禮儀都不要的美國高官們。
“旁觀者輕”的現(xiàn)象舉世皆有,它是民主政治輿論監(jiān)督的“次品”,全世界似乎都拿它沒招。它的危害不僅指向國外,也經常制造一個國家的內傷。要想不被輕狂之言攪亂,社會必須有與它們對沖的強大理性。
中國社會對西方的很多好東西學得一般,但“旁觀者輕”卻山寨得很快。由于有話語權的人“懼洋者”很多,現(xiàn)在尚未出現(xiàn)對外頻出狠話的名人。但對內“旁觀者輕”在快速流行。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總有一些“名人”把輿論監(jiān)督搞跑調,他們實際在用語言出位賺人氣。他們能把解決一個中國的難題說成像嗑一粒瓜子那樣簡單。他們似乎成了沒有責任的正義力量,而有責任的做事者或是一群笨蛋,或是貪權逐利之徒。
當然,中國社會或許需要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構成了批判的壓力,制造了做事者的如履薄冰感。因此,“光說不練”也有它的正當性。在我們建設政治民主的路上,很可能什么都是有用的,或許誰也不該認為自己最委屈,而自己的對立面十惡不赦。
不過何為主流,在任何社會都是可以分辨的。干活干得多,通常挨罵也挨得最多。與那些坐在“道德高地”上邊扇扇子邊指點江山的人相比,在塵土飛揚中忍辱負重的汗流浹背者,往往就是社會的主流。
中國大概也不應沒有自己的“麥凱恩”,但老天保佑,這樣的人千萬別比干活的人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