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奇焜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師范大學 大學英語部,湖南 長沙 410081)
一
《列子·湯問》中有則故事名為《兩小兒辯日》,其文如下: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阂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對于同一個太陽,兩個小孩各持己見,孔子也不能決斷,而且孩子們似乎并不寄望于孔子的結論。幾千年前的故事講述的意義仍然能被今天的人們理解和領悟,表明人類思想具備穿越時空及地域界限而引起心中共鳴的潛能,能傳承人類智慧思想中的優(yōu)秀成果,為后世思想發(fā)展奠定基礎并提供借鑒。這則故事蘊意深刻,似與文學理論也有耦合之處,如錢鐘書先生曾說文章有“孳生”與“冥契”①的特性,西方文論中“互文性”所指的時空關聯(lián)等就在文學領域里與這種思維繼承性形成暗合。
如果將文學繼承性進一步與文學翻譯理論聯(lián)系起來,好似有種“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各家翻譯理論為我們探討翻譯本體提供了辯證視角的獨特詮釋。中國較正式的文學翻譯普遍認為是源自一千多年前的佛經(jīng)翻譯,隨著翻譯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逐漸總結和升華為中國特色的譯論,先有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再有重“文”還是重“質(zhì)”的“文質(zhì)之辯”,而后“直譯”與“意譯”的對立,直至嚴復“信、達、雅”的譯事三難,1931年, 魯迅在與瞿秋白討論翻譯問題時, 曾將中國的佛教翻譯歷程概括為“漢末質(zhì)直”,“六朝真是達而雅了”及“唐則以信為主”。當代中國文學翻譯理論的發(fā)展以譯介西方翻譯理論并結合本國翻譯理論傳統(tǒng)為主線,傳統(tǒng)文學翻譯理論方面,從重“形”還是重“神”到“神形兼?zhèn)洹?,再到錢鐘書的“化境”論,傳統(tǒng)譯論達到了文學翻譯的“最高境界”;在譯介西方翻譯理論方面,從結構主義的語文學派到解構主義的哲學翻譯觀,再到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以及翻譯研究與西方文論的互通等等,西方譯論具有強烈的跨學科研究特點。圍繞翻譯的本體究竟如何,古今中外眾多譯家提出過很多獨到見解或翻譯理論,均可視為從各種不同角度對翻譯本體的闡發(fā),恰如《兩小兒辯日》故事中兩個小孩各抒己見地討論太陽。當代曾有位資深翻譯家在談論翻譯時指出:“翻譯中的理論爭論始終沒完沒了。因為任何語言中的任何一詞,都不可能在另一種語言中找到完全同義的一個詞;而且,每一種語言都以一種特殊的語法表達一種視界。翻譯就是選擇,而選擇時,各人又有各人的標準?!雹诠适轮心┪病笆霝槿甓嘀酰俊钡姆丛懲钢鈽嫏嗤囊馕?,與西方哲學對“邏各斯”中心的解構頗為神似,似乎幾千年前中國先賢們的思想業(yè)已跨越時空地域,達到西方當代哲學家的頭腦中,足見人類思維以文本記錄為載體,實現(xiàn)了超時空的類似文本“孳生”、“冥契”或“互文性”特征的契合,也可說是古今中外人類思想意識繼承性的表現(xiàn)。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單是尋求語言轉(zhuǎn)換的可能性,更應該通過翻譯顯現(xiàn)不同語言背后隱藏的全人類分享的思想共識。思想意識的發(fā)展雖因時間地域不同而有差異,并形成不同的語言作為表達和記錄的工具,但同時,思維發(fā)展和認識成果并非迥異,極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思維認識軌跡,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思想基礎,即人類共享的某種思維意識的“普遍核心”,是跨文化交流和翻譯實現(xiàn)的根本前提,如同故事中的太陽,是孩子認識的根本來源和討論中心,具有穩(wěn)定性。從辯證法的角度,解構主義思想包含一元中心論的前提,又防止陷入相對主義的困境,同理,文學翻譯的各種理論實則是對人類思想中“普遍核心”的前提進行多種探索和詮釋的成果,殊途同歸。這種人類思維的共通性又使人聯(lián)系到錢鐘書“打通”的治學方法和“化境”論思想。
二
“化境論”的核心思想是“打通”,融通古今和中西。“‘化境’論與錢鍾書的‘打通’思想聯(lián)系緊密。可以說,文學翻譯‘化境’論是‘打通’思想的譯學推衍?!蛲āc‘化境’論所包蘊的理想的文學翻譯,均以異中見同、同中見異、和而不同為基礎。”③錢鐘書從地域和時間差異兩方面闡釋了異同關系,他說道:“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④“上下古今,查其異而辨之,則現(xiàn)事必非往事,此日已異昨日,…… 觀其同而通之,則理有常經(jīng),事每共勢,古今猶旦暮,楚越或肝膽,變不離宗,奇而有法。”⑤“識異存同,異中求同”的思想體現(xiàn)了錢先生對異同關系的辯證圓覽觀點,并于“化境”論的“化”字中集中展現(xiàn)?!盎钡淖罡呃硐胧窃诜g時充分發(fā)掘原文中穿越了時空界限保存下來的“同”,然后譯者努力跨越不同語言表達體系的“異”,“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zhuǎn)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風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⑥在文學翻譯實踐中,“化境”論強調(diào)在語言轉(zhuǎn)換的同時能夠保留原作風格的最高理想很難兩全其美。首先,語言雖來自人的思維,但語言并不能完全記錄人們思維想要表達的全部內(nèi)容,即“知不盡言”。作者通過作品所表達的意義或許只是其思維整體中的一部分,作者頭腦中還留有一些“意猶未盡”的思想無法用文字傳達。其次,語言是一種相對復雜的思維表達體系,遣詞造句破費心思,如何選擇最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也是一道難題,即“言不盡意”。作者內(nèi)心的思想情感在語言文字傳遞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損耗,而不能淋漓盡致的表達。再次,當譯者翻譯作品時,他只能先透過原作的字里行間盡量把握作者的思維、意識和情感,即“以意逆志”;⑦再由自己的頭腦進行消化吸收并重新加工,即“述而又作”;⑧而后形成譯文“反哺”給讀者。譯者在領會原文意旨、譯文表達以及讀者閱讀過程等過程中均可能產(chǎn)生誤解,使翻譯出現(xiàn)不可避免的“訛”。由此可見,“訛化相生”的“虛函數(shù)意”是翻譯,尤其是文學翻譯中無法回避的規(guī)律,譯者需要在這兩者中達成某種平衡,以人類思維的共通性為前提,以譯出語和譯入語的異同為基礎,盡可能靠近理想的翻譯。
文學翻譯涉及作者、原作、譯者、譯作和讀者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等等諸多復雜因素組成的“翻譯場”,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場當中,不論是作者在作品中表達思想,還是譯者理解和翻譯作品,或是是讀者閱讀領會譯作等都離不開一個基本要素,那就是語言及由其形成的文本。因此,文學翻譯的根本問題還是應該緊扣文本和語言,通過它們感悟和挖掘作者在字里行間透露的情感和意念。眾所周知,詩歌是最講求精煉的文學形式,作者的意圖和思想被高度濃縮,一字一句都意蘊頗豐,不論是詩人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還是譯者傳譯作者的詩歌,兩者都絕非易事,不但要遣詞造句以傳遞情感意境,還需兼顧詩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詩人弗羅斯特(Robert Frost)曾評價詩歌翻譯為:詩是翻譯中所丟失的(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中國翻譯界圍繞如何譯詩也經(jīng)歷了長期的探討,諸如“譯意”還是“譯味”,“神似”還是“形似”以及“三似、三美”和“競賽論”等觀點,往往也會在詩歌翻譯中陷入故事中孔子那般“未能決也”的情形。Frost句中最耐人尋味的字眼就是“l(fā)ost”,其基本含義有兩個,一是“丟失掉的東西”;二是“陷入某種情形而迷失方向”,這兩種解釋在此都能說得通,關于詩歌翻譯的一句評價最終讓它自己也成了個開放性的命題,一如詩歌翻譯理論的討論?!安蛔R廬山這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詩歌作者本人也不能確定當時他內(nèi)心那種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是否完全被詩句中的文字呈現(xiàn)出來,詩歌的靈感宛如流星一般,稍縱即逝。E. D. Hirsch, JR.在書中寫道:
In the earliest and most decisive wave of the attack (launched by Eliot, Pound, and their associates) the battleground was literary: the proposition that textual meaning is independent of the author’s control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literary doctrine that the best poetry is impersonal, objective, and autonomous; that it leads an afterlife of its own, totally cut off from the life of the author. This programmatic notion of what poetry should be became subtly identified with a notion of what all poetry and indeed all forms of literature should detach itself from the subjective realm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thoughts and feelings; it was, rather, an indubitable fact that all written language remains independent of that subjective realm.⑨
當作者完成詩歌后,詩歌便成了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文本個體,不論作者是否已經(jīng)完全將自己的感情或思想表達清楚,它都將成為讀者通過閱讀進行理解和感受的對象。與詩歌作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距將影響到讀者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和感受程度,因而產(chǎn)生與詩歌作者思想意識或近或遠的疏離關系,這是因為:第一,構成文本的詞語本身的意思隨著時空變換將發(fā)生內(nèi)涵和外延的變化;第二,不同讀者對詩歌本身意義的解讀也是多角度的,作者并不能控制讀者的理解方向及范圍,正如接受主義美學強調(diào)的“讀者反映論”。解釋學理論為解讀文本開啟了多樣性的窗口,解構了文本意義只能以作者為中心的“一元論”思想,但如果無限放大這種多樣性將導致意義的不確定性和懷疑論的立場。因此,在承認解釋多元化的基礎上,還是應該注重解釋的基礎,即回到組成每行詩歌的詞語上來。
The proponents of semantic autonomy in England and America can almost always be relied on to point to the example of T. S. Eliot, who more than once refused to comment on the meanings of his own texts. Eliot’s refusals were based on his view that the author has no control over the words he has loosed upon the world and no special privileges as an interpreter of them.⑩
One now-famous argument is base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mere intention to do something and the concrete accomplishment of that intention. The author’s desire to communicate a particular meaning is not necessarily the same as his success in doing so. Since his actual performance is presented in his text, any special attempt to divine his intention would falsely equate his private wish with his public accomplishment. Textual meaning is a public affair.⑩
對于詩歌翻譯,在人類思維存在共通性的前提下,我們不妨回歸翻譯的本體,即語言的轉(zhuǎn)換,通過逐詞的轉(zhuǎn)化翻譯,以期能在作者和異國讀者間搭建起橋梁,催生跨文化和地域的思維碰撞及溝通,從相似意象之中入得“于異見同,求同存異”的境界,讓譯詩的讀者既能察覺到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亦能體味到原詩與譯詩之間某些情感和體驗跨越語言鴻溝而互通的妙處,這一點對并不知曉原詩語言的讀者顯得尤其重要。原詩的意義通過字詞的逐一轉(zhuǎn)換能在譯詩讀者腦中形成初步的意象或圖畫,再通過讀者自己的大腦處理加工,雖不能保證原詩的所有意義和意境都完全傳遞,但亦能使讀者對詩歌意境有所感知,前提是人類大腦思維意識中的共通性。筆者對此的感觸來源于在美國大學擔任對外漢語教師期間給美國學生講授中國古典詩詞時的一些思考。
此處不妨以杜甫《春夜喜雨》的某國內(nèi)譯本⑩和筆者美國學生的試譯相比較作說明。
原詩 《春夜喜雨》
國內(nèi)英譯本: Happy Rain on a Spring Night
好雨知時節(jié),
Good Rain knows its time right,
當春乃發(fā)生。
It will fall when comes spring.
隨風潛入夜,
With wind it steals in night;
潤物細無聲。
Mute, it wets everything.
野徑云俱黑,
Over wild lanes dark cloud spreads;
江船火獨明。
In boat a lantern looms.
曉看紅濕處,
Dawn sees saturated reds;
花重錦官城。
The town’s heavy with blooms.
對外漢語課堂上,部分美國學生從未接觸過漢語,讀譯詩會感到某些詞句有些別扭,讓人迷惑。如譯詩第6句中的loom這個詞,譯者似是為了押韻,而美國學生讀來第一感覺是黑暗中遠處飄忽不定的微弱燈光,透出一絲恐懼。其他美國學生因具有一定的漢語基礎,能認讀部分原詩,對照漢詩的英譯能大致領會詩歌意義,但同時認為譯詩某些部分仍值得推敲,于是筆者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試譯?,F(xiàn)摘錄其中一篇試譯譯文如下:
美國學生試譯: A Delightful Spring Night Rain
The best rain knows when its time is right,
When spring comes rain will surely fall.
Through wind it becomes hidden in the night,
The small particles of rain silently wet all.
Across the wild country dark clouds spread,
The river boat illuminates its lantern.
Daybreak sees sky saturated in red,
The old town now once again blooms.
兩首譯詩的押韻與漢語原詩的韻腳一致,都是abab cdcd的韻腳,不過美國學生譯詩的第6句和第8句沒能押韻。美國學生譯詩的詩行長度與國內(nèi)譯本相比更加整齊,雖然要在英譯時做到像漢詩一樣每行詩的字數(shù)相同是很困難的,英譯漢詩的詩行長度變化可以理解,但從兩個譯本的詩行長度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譯者在遣詞造句上的細微差別,國內(nèi)譯本的選詞和表達更趨抽象化,句式更多樣,以配合全詩的意境;美國學生譯本的選詞較具體化,句中詞語的排列順序與漢語原詩幾乎一一對應。首先,標題的翻譯,國內(nèi)譯本是介詞短語后置做定語,美國學生將它譯成一串前置定語,對比韓式標題來看,后者的翻譯更加接近原文語序,顯示國外譯者譯詩時逐詞對譯的傾向性。其次,漢詩第一句中的“好”字有不同的理解,國內(nèi)譯本譯為good, 與漢語意義對應明確,美國學生的譯本中選擇的詞是best,英語的最高級形式相比原形在意義上更能體現(xiàn)詩人當時對“及時雨”的期盼和激動之情。再次,漢詩的第三句的英譯中兩譯本有兩處區(qū)別,第一處是“隨”字,國內(nèi)譯本選用with,美國學生選擇了through。兩詞都是英語介詞,也均能表示“伴隨”意義,在國內(nèi)英語教學中,with是國內(nèi)翻譯常見的習慣性選詞,表示一種伴隨的狀態(tài);美國學生則認為,through除表達一般伴隨狀態(tài)外,還更能體現(xiàn)一種動態(tài)的持續(xù)性動作過程。第二處是“潛”字,國內(nèi)譯本的steal與美國學生譯的become hidden,筆者認為前者為動詞表動作,后者表示躲藏的狀態(tài),不論是意義對應關系,還是所表現(xiàn)的動態(tài)意象steal都要更勝一籌。最后,漢詩第6句中的“明”也有不同解釋,如前所述,國內(nèi)譯本的loom讓國外學生感覺是若隱若現(xiàn)的昏暗燈光,讓人心生恐懼,此處美國學生將它譯為illuminate。loom在英語文化語境中的含義偏向于忽明忽暗而搖擺不定的燈光,illuminate的英語意思則是照亮或讓某物更燦爛,從國外學生的第一反應來看,譯為loom似未達到原詩想表達一盞漁火讓人倍感溫暖和信心的意境,這與英語習慣用法和文化語境不無關聯(lián)。翻譯的“達”除準確傳遞字面意義外,還應充分考慮目的語背后包含的文化語境,所以,漢詩英譯過程中譯者需特別注意詞語在中西文化語境下的內(nèi)涵及心理暗示效果。國內(nèi)譯本追求盡力傳達詩歌意境之美,同時注重原詩與譯詩的韻腳對應,遣詞造句破費功夫。美國學生的譯本緊扣漢語詞意,以近乎逐詞對譯的方式譯詩,盡力傳譯其意境,先不論試譯漢詩的效果如何,至少我們從中能感受到西方人英譯漢詩的某種傾向性策略,亦可作為中西思維中某種“普遍核心”的佐證。
余話
詩歌翻譯向來是件難事,寥寥數(shù)言不可能完全說清道明。詩歌翻譯理論流派眾多,也不可能固定于某種模式,需要鼓勵不同視角的探討,力求詩歌翻譯理論百花爭艷,百家爭鳴,同時也應注意譯詩的根本還是文本理解闡釋和譯者跨文化傳譯的功力。錢鐘書先生在論述文本闡釋過程時提出“人心之通天”的觀點,與他的“化境”論相契合。他指出,“筆補造化天無功”一語,“此不特長吉精神心眼之所在,而于道術之大原、藝事之極本,亦一言道著矣。夫天理流行,天工造化,無所謂道術學藝也。學與術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勝天,人心之通天者也。”基于人類思維意識中某種“普遍核心”的共通性,在漢詩英譯中,西方譯者更傾向于逐詞分析對照理解,并逐行對譯,此方法能大致實現(xiàn)漢詩中意象和意境的跨文化交流。筆者認為,此處的漢詩英譯絕不應被看成“死譯”或“硬譯”,而是想倡導一種漢詩英譯的意義轉(zhuǎn)換方式,印證人類思維意識模式的共性,將詩歌作者和譯者頭腦中思維意識來龍去脈的軌跡抽離出來,超越語言文化之間的藩籬,實現(xiàn)中西詩歌意象和意境的共享。
[注釋]
①于德英. “隔”與“不隔”的循環(huán):錢鍾書“化境”論的再闡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98-105.
②張利、宋瑋. 由《林紓的翻譯》析錢鐘書的“化境”論[J].商情,2009, (21): 88.
③于德英. “隔”與“不隔”的循環(huán):錢鍾書“化境”論的再闡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66.
④錢鍾書. 談藝錄(補訂本)·序[M].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3次印刷本,轉(zhuǎn)引自:于德英. “隔”與“不隔”的循環(huán):錢鍾書“化境”論的再闡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63.
⑤錢鍾書. 管錐篇(第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5次印刷本: 1088,轉(zhuǎn)引自:于德英. “隔”與“不隔”的循環(huán):錢鍾書“化境”論的再闡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63.
⑥錢鍾書. 七綴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第10次印刷本: 77.
⑦于德英. “隔”與“不隔”的循環(huán):錢鍾書“化境”論的再闡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143.
⑧同上,此處原文為“述而不作”,語出《論語·述而》,筆者加以改動,以順應文意,表示接收原文的內(nèi)容,并予以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
⑨E. D. Hirsch, JR. 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 1,10,11.
⑩許淵沖. 唐詩三百首(中英文對照)[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年版,2009年第5次印刷本: 24.